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叶晟的八十寿辰当天,王钟带带着十六个老卒一起去给他贺寿,当天十八个人一起,喝的畅快不已,但是第二天,老公爷叶晟便撒手人寰。

    这其中的原因,旁人不了解,身为内家拳宗师的王钟肯定是知道一些的。

    叶晟走了之后,他还去找了尚未来得及离京的秦元化问过,得知了老公爷的确带着病,不能饮酒,王钟知道了之后,当即就扇了自己几个响亮的嘴巴。

    那次大家一起去拜寿,是他去联络的,他自然把这件事归咎到自己头上。

    从那以后接近两个月时间,王钟都是这个模样,每日喝的大醉,半梦半醒之间,还会起来抽自己嘴巴。

    如果不是他自小练内家拳,有一副好身子,这会儿说不定都已经陪叶晟去了。

    李信叹了口气,挥了挥手。

    “我知道了,你们先出去,我与王师父说几句话。”

    四个都尉都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几个人都走了之后,房间里只剩下李信与王钟两个人,李信从房间外面找了个扫把,把这班房地上的碎片都扫在了门口,然后又把房间里稍微整理了一下,最后搬了把椅子,坐到了王钟旁边。

    他伸手把王钟手里的一壶酒取了下来,放在了桌子上,微微叹了口气。

    “王师父,我再过几天就要北上蓟门关了。”

    老王钟仰面朝天,闭着眼睛,完全不理会李信。

    靖安侯爷也不气馁,只是微笑道:“王师父莫装了,我练拳十年便很少喝醉,你练了一辈子了,喝不醉的。”

    练拳不会增加酒量,但是练内家拳的吐纳却会,李信练拳十年不辍,现在喝个一斤半祝融酒一点问题也没有,哪怕真喝多了,最多头晕一些,根本不可能不省人事。

    像王钟这种自小就练呼吸吐纳的功夫,他喝醉的可能性不高。

    当然,这都是李信自己的猜测,他也不知道练拳到底能不能提高酒量。

    不过印象里,自打他认识王钟以来,这个老家伙便每日喝酒,却从来没有见他真正误过事。

    王钟还是仰面朝天,花白的胡子横七竖八,不搭理李信。

    李信也不介意,只是自顾自说自己的。

    “我知道,王师父在为叶师的事情内疚。”

    他端起桌子上的茶壶,给王钟倒了一杯茶水,然后长叹了一口气。

    “不瞒王师父,叶师从去年秋天的时候,身子便开始出问题了,每天浑身上下都疼痛难当,他老人家硬撑了大半年时间,才撑到了八十寿辰。”

    “当天,能与老兄弟们喝一顿酒,他老人家走也是笑着走的。”

    “若死后有灵,叶师也一定是感谢王师父你,绝不会怪罪你老人家。”

    王钟还是闭着眼睛,没有说话。

    李信缓缓吐出了一口气。

    他拍了拍王老头的肩膀,继续说道:“便是没有那一次,也是也就是一年半载的寿数,还得每天受疼痛煎熬,他这样畅畅快快的走了,未必不是好事。”

    王钟眼皮子动了动。

    李信站了起来,对着这老头作揖道。

    “王师父,弟子过几天就要北上了,此次估计要时间长一些,大约好几年不能回京,弟子不在京城,您老人家要保重身子。”

    “我已经跟家里人交代过了,逢年过节,还是会来这里给王师父送东西。”

    说到这里,李信叹了口气,再一次深深鞠躬。

    “弟子初到京城,进入羽林卫,受王师父授业之恩,更有颇多照顾,弟子诚心希望王师父能够安享晚年。”

    “王师父膝下无子,弟子以后便给您养老送终。”

    说着,李信便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

    临走之前,他还特意嘱咐了几个都尉,把王钟的门给修好,毕竟王钟一天有大半时间都在班房里渡过,要是没了门,在羽林卫大营里喝酒的事情就不好遮掩了。

    他走了之后,躺在椅子上的王钟才缓缓睁开眼睛。

    已经七十多岁的老头子,缓缓坐了起来,看着桌子上还冒着热气的茶水,半晌没有动弹。




第713章 裴进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双庶子 ”查找最新章节!

    这一天时间,李信分别处理了兵部还有羽林卫的事情,然后才动身回家,等到第二天一早,他还在站拳桩的时候,小公爷叶茂就带着家将在靖安侯府里等着了,因为李叶两家亲近,小公爷没有通报便直接进入了靖安侯府,这个大个子也没有催促李信,规规矩矩的在一旁看着李信站拳桩。

    等到李信出了一身汗,收了功夫之后,叶茂才走了过来,低声感慨道:“师叔这一套拳桩真不错,闲暇时能不能教我一教”

    叶晟是农家出身,但是年轻的时候也算有奇遇,与一个归隐在宁陵的武将学了一身本事,因此叶家是有家传武学的,不过叶家的功夫只能算是外家功夫,看起来刚猛,练不到吐纳上去。

    所以叶晟才会落得一身伤病,要不是他天生身体好,估计五六十岁便没了,根本不可能撑到八十岁。

    李信正在擦汗,闻言开口道:“教给你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王师父门里的秘传,所以教给你之后,你要是再传人,得先问过羽林卫的王师父。”

    王钟这个人,叶茂还是知道的,他低头道。

    “侄儿明白。”

    说话间,李信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叶茂这才开口道:“师叔,我们今天出发么”

    李信摇了摇头。

    “今天去禁军领人去,等领完了人,再从兵部的库部司库房带点东西走。”

    李信既然要从兵部带东西走,那就不太可能跟叶茂两个人上路,他们两个人即便再加上各自的家将,也不会超过一百个人,一百个人带这么多东西,路上说不定就给绿林好汉劫道了。

    所以,李信准备从禁军带一个千人队一起北上。

    这件事早就想好了,因此在去兵部之前就跟天子打了招呼,天子要用他北上,这么一点条件自然不可能不同意,很干脆的让李信自己去禁军带人。

    叶茂点了点头,低头道:“那我是在这里等着,还是与师叔一起去”

    “自然是一起去。”

    李信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带着你这个小公爷,那位裴大将军才不敢为难我。”

    此时距离叶老头过世,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时间,李信心里仍旧缅怀恩师,但是已经恢复了从前有说有笑的样子,不过小公爷很显然还没有放的下,他勉强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李信见状,微微叹了口气。

    “斯人已矣,心里记着就行了,没必要愁眉苦脸的,叶师在天上看到了,多半也会不开心。”

    小公爷低着头,声音略微有些沙哑:“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祖父带我长大,他突然便走了……”

    说到这里,他便没有再说下去了。

    李信摇了摇头,回了后院换了一身衣裳,然后牵出了自己的墨骓马,小公爷叶茂也把自己的坐骑带了出来,两个人走在最前面,身后各自的家将加在一起有四五十骑,从京城东门出城,朝着禁军大营的方向飞奔。

    禁军大营也算是李信曾经的“单位”,因此他找到方位还是驾轻就熟的,只一个时辰,他与叶茂就在禁军大营门口停了下来,下马之后,靖安侯府的家将便走上前去,对着营门的守卫沉声开口。

    “劳烦通报裴大将军,我家侯爷,奉皇命来禁军公干。”

    禁军大将军裴进,在太康元年从禁军大将军的位置升为大都督府的右都督,五年前,也就是太康三年的时候,李信卸任禁军右营将军,裴进因为失职,从右都督的位置上被贬为禁军右营的将军。

    五年时间过去,他已经从禁军右营将军,重新升为禁军大将军,就连壬辰宫变三大功臣之一的侯敬德,现在也是在他手底下做事。

    因此李信要从禁军带人,不免要经过这个人。

    其实如果细算一下,李信与裴进对比起来,就显得很不公平。

    当初是李信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把天子扶上帝位,按理说羽林卫一系应该深受新帝信任才对。

    此时北疆有战事,裴进同样也有资历去统领镇北军,但是皇帝却偏偏让李信去北边,理由是李信与叶家亲近,只有李信能够带得动镇北军。

    按亲疏来分,统领禁军的人肯定比边军的将军与皇帝更亲近,也就是说李信这个潜邸的从龙功臣,如今却比不上裴进这个先帝朝的旧臣。

    禁军的人很快前去通报,没过多久,禁军的营门大开,有着霸气山羊胡的裴大将军,领着一众禁军将领,亲自来到营门口迎接李信。

    不得不说,这个排场已经给足了李信面子。

    裴大将军向来铁面,也就是说是一个冷面男,他走到李信面前,低头抱拳:“裴进见过李侯爷。”

    他又看了李信身边的叶茂一眼,于是再一次低下了头:“小公爷也在,叶国公的后事安顿好了么”

    这话倒不是嘲讽,叶晟算是大晋军方大部分人的偶像,裴进也十分敬佩叶晟,叶老头走的时候,这位裴大将军还去叶府磕了头。

    叶茂连忙还礼:“谢大将军关心,先祖父的后事已经处理好了。”

    裴大将军深呼吸了一口气,叹道:“老公爷溘然长逝,我辈晋人都有些难以接受。”

    趁着两个人说话的功夫,李信瞥了一眼裴进身后,发现了侯敬德规规矩矩的跟在他的后面,心里暗暗感慨了一句。

    这位先帝朝的裴大将军确实有一套,侯老兄被他治的服服帖帖的。

    于是李信也抱拳还礼。

    “裴大将军客气。”

    “李信奉皇命,来禁军领一千人北上,想来裴大将军也收到了朝廷的文书。”

    裴进面色平静,沉声道:“禁军昨日已经收到了陛下的旨意,一千精锐今天早上已经备好,李侯爷随我来就是了。”

    说着,他转身在前面带路。

    李信带着叶茂,跟在裴进的身后,进了禁军大营,他伸手拍了拍侯敬德的肩膀,与侯敬德寒暄了几句。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禁军大营的校场,一千个衣甲鲜明的甲士,已经整整齐齐的站在校场中心。

    这一千人,看起来都是二十多岁的模样,裴进并没有诓骗李信,这个年纪在禁军之中,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精锐。

    裴进沉声道:“本来李侯爷要北上远行,应该给侯爷准备一千骑兵才是,但是禁军的骑兵不多,侯爷也是知道的,没有办法,只能准备了一千甲士给侯爷……”

    李信曾经在禁军里待过,禁军上下加在一起,也只有五六千骑,这一点他是明白的,因此也没有强求。

    裴进与李信介绍了几句之后,突然咳嗽了一声,对靖安侯爷抱拳道。

    “那个……李侯爷,我禁军去年就与兵部要了一批物资,兵部那边的文书也发了,但是迟迟没有下拨,侯爷还兼着兵部尚书,能不能帮忙过问一下……”



第714章 小阿涵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双庶子 ”查找最新章节!

    这个时代的衙门,办事效率往往非常低下,哪怕所有的公文程序都走了,人家不乐意给你办,你就得等着。

    李信能让兵部麻利的办事,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兵部的老大,放到禁军身上就大不一样了。

    禁军的大将军虽然与兵部尚书平级,但是物资兵器之类的大多都得从兵部走程序,而且兵部拖你东西了你还不能去皇帝面前告他,不然人家怀恨在心了,在小本本上记你一笔,你以后再也别想从兵部里痛快的拿东西了。

    听到裴进这句话,李信愣了愣,随即无奈苦笑道:“不瞒裴大将军,这事两天前你来找我,我虽然平日里不怎么在兵部管事,但是多少也能给你说上几句话,可昨天我去了兵部,把事情全都交接给了谢隽谢侍郎,连兵部尚书印都交了,这会儿兵部的事情已经跟我没有关系了。”

    裴进缓缓点头,沉声道:“既然如此,便不麻烦李侯爷了,裴某过几天去一趟兵部,找谢侍郎催一催。”

    李信看着裴进一本正经的模样,心里觉着好笑。

    兵部现在估计正在因为自己要的东西而头疼,裴进现在孤要东西,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而且禁军要的东西,说不定也会贴补进李信要带走的那一批物资里头。

    他眼珠子转了转,突然对着裴进笑道:“大将军,兵部的情况我还是很了解的,你这几天去要东西,谢隽必然不给你,不如我教你一个法子,保证你能痛痛快快的从库部司里领东西。”

    哪怕是不苟言笑的裴进,此时也忍不住低头道:“请侯爷指点。”

    靖安侯爷微笑道:“大将军,兵部不怕禁军,但是却怕陛下,你自己去兵部要东西不好要,但是既然朝廷的所有批文都下来了,兵部就应该给你,你只要想办法让这件事上达天听,陛下哪怕不给兵部下条子,只要大朝会的时候说上一句,那么谢隽便会痛痛快快给东西。”

    裴进眉头大皱。

    他有些犹豫的说道:“这是禁军与兵部衙门的事情,如果捅到陛下那里去,就是坏了规矩,兵部衙门若是记仇,以后估计连批文也走不下来,更不要提军械物资了……”

    李信笑眯眯的说道:“大将军放心,兵部那边终归是我在主事,这是我这个兵部尚书给你出的主意,兵部如何会记恨大将军就算记仇,以后等我这个兵部尚书回京了,禁军的物资也优先批放,不算什么大事。”

    裴进低头思索了一下,觉得李信说的没有什么问题,他才点了点头,开口道:“眼见就要入秋,秋天之后便是冬天,兵部那边连棉衣都没有下发,不得已,也只能按李侯爷说的话来做了。”

    靖安侯爷面带笑容。
1...292293294295296...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