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第二百一十一章 抬眼向前看
    现实就是现实,没有办法接受也必须要接受。

    最终陈大娘还是同意了小儿子进入羽林卫做事,毕竟这个家里需要有个人站出来撑着,有些腼腆的砍柴少年此时也心情低落,对着李信深深作揖。

    “这位大人,小人要替家兄操办后事,还要安顿母亲和妹妹,一个月之后再去羽林卫报道。”

    李信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不着急,你什么时候来,我便什么时候给你入牒。”

    说着,李信把他兄长陈初一的羽林卫腰牌递给了他,沉声道:“这块牌子你收着,有什么事情就拿着这块牌子到城里的羽林卫大营寻我,这笔抚恤虽然不多,但是也算是一笔钱,如果有人敢动歪心思,你们母子三个人也不要反抗,直接拿着这块牌子来寻我。”

    李信面色平静:“羽林卫不会让自己人受欺负。”

    陈十六垂泪道:“多谢大人——”

    李信叹了口气:“你兄长……可惜了,不过你放心,羽林卫的确是不打仗的,你进了羽林卫之后,绝不会出事。”

    羽林卫负责卫戍宫城,偶尔会给一些大人物做随行保镖,这种工作除非倒了八辈子血霉碰到刺客,一般是不会出事的。

    像李信这种,带着羽林卫不远千里赶到北边去与宇文氏打仗,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陈十六摇头道:“大人,我不怕死。”

    “小孩子不要胡说。”

    李信拍了拍他的肩膀:“人都是要怕死的,怕死才能更好的活着。”

    说完这句话,李信把陈初一的佩刀交到这个少年人手里,轻轻叹了口气:“城门快要关了,咱们得回去了,记着有什么事去羽林卫大营寻我,不要自己硬扛。”

    陈十六重重点头:“知道了。”

    回到京城的时候,城门已经快要关上,李信等人亮出羽林卫腰牌,守门的将士才勉强给了羽林卫一点面子,放他们进去。

    进了京城之后,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身后的人开口道:“这几天兄弟们跟着我也跑累了,明日休息一天,后天再到羽林卫大营报道。”

    这几天时间里,别的不说,李信倒是在这些手下心里建立起了极重的威信,从前多少会有些人不太服气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人,但是现在大家都是心悦诚服,闻言都是齐声回应。

    “是!”

    五六十个人一发散了。

    李信一个人走回了大通坊,到了家之后,才发现沐英已经早早的回了家里。

    他们两个分头派发抚恤,沐英动作要比李信快了不少。

    李信伸了个懒腰,走到沐英身后拍了拍这个南疆少年的肩膀,开口道:“感觉如何”

    沐英这会儿心情也有些低落,摇头道:“不太好。”

    他轻轻叹了口气:“本来我与你们大晋互为仇雠,按理说羽林卫的人都应该是我的敌人,但是才几个月时间下来,他们死了,我心里居然也很不好受。”

    沐英虽然是将门出身,但是他生下来之前,南蜀就已经没了,因此他一直没有机会体会军旅,这会儿在羽林卫里,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袍泽。

    李信眯着眼睛说道:“你还一口一个你们大晋,你这辈子都回不去南疆了,就算回去,李兴他们背地里也会对你严加防范!”

    沐英有些恼火。

    “我知道,用不着你一遍一遍的提醒我!”

    这个南疆的少年人,怒哼了一声,转身回自己房间去了。

    显然,他也很心烦意乱。

    ……………………………………

    第二天一大早,李信早早的爬了起来,赶往得意楼。

    这几天时间,他从北边回京之后,就一直在忙活公事,没有时间去接钟小小,现在着急的事情总算忙活完了,他也该去把那个小丫头接回来住了。

    毕竟住在青楼总不是个事。

    太阳初升的时候,李信就来到了秦淮河畔,这会儿秦淮河畔的亭台楼阁,每一家都大门紧闭,没有一家是正常开门的。



第二百一十二章 陛下召你问罪呢!
    可以肯定的是,李慎让李延回京,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要对付自己。

    李慎那个人,李信多少了解一点,这位平南侯,心思缜密做事谨慎,基本上是滴水不漏,既然是李慎做的决定,那么李延绝对不会只有这么一波攻势。

    接下来,这位新任的兵部侍郎,可能会给李信带来许多麻烦。

    正因为如此,李信才更要提前知道这位突然空降到京城的兵部侍郎是个什么人物。

    要知道,兵部右侍郎可不是什么小官,这个位置是兵部的三把手,正儿八经的三品大员,整个朝堂里都能够数得着的要害位置!

    如果不是李延军功太重,身后又有李慎做靠山,无论如何承德天子也不会痛快给出这个位置的。

    李信在羽林卫里攀爬到如今,也不过是个六品的都尉,官场之上相差一级就是天堑,更何况他们之间差了整整三品六级。

    还好李信是羽林卫的武官,禁卫是天子亲军,跳出朝堂之外,不在百官之中,与那个三省六部的朝廷其实是两个系统,所以李延管不到羽林卫的头上。

    尽管如此,李信还是要先知己知彼一番。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魏王府的消息来源主要是靠天目监还有得意楼,现在天目监那边已经不能用了,新的特务机构还没有组建起来,因此得意楼就成了魏王府唯一的消息来源。

    事实上这个秦淮河畔最出名的青楼,也是整个京城里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之一。

    崔九娘坐了下来,自己也喝了口茶,然后慢斯条理的说道:“这个李延,是李家的螟蛉子。”

    这个消息李信早就知道,并不意外。

    九娘继续说道:“当年老侯爷李知节破了锦城之后,蜀地多有叛乱,老侯爷李知节就坐镇在锦城,老侯爷的义子李延,便领兵征讨,老侯爷李知节在南疆的十几年时间里,几乎都是李延在领兵打仗。”

    且不管现在的平南侯府和朝廷是个什么关系,李知节作为当初平定南方的大功臣,大晋上下百姓都还是很尊敬他的。

    整个大晋,提起李知节和叶晟两个人,人人都要称呼一句老侯爷,老公爷。

    这是对半甲子之前两个灭国猛将的尊重。

    李信低着头,只是静静的听着崔九娘讲话,并没有插嘴。

    九娘整理了一番思路,继续说道:“这种情况一直到十四五年前,老侯爷李知节过世,如今的侯爷李慎南下接任平南侯位置,从那时候起,李延开始主动退了一步,把平南军所有的功劳都堆砌在了李慎头上。”

    李信目光有些凝重。

    据他所知,在老侯爷李知节时代,南疆并没有和平南侯府结盟,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战事是真刀真枪的,这么一看,这个李家的螟蛉子,就已经很是了不起了。

    十四年前,李慎南下之后,平南侯府就开始与南蜀余孽联盟,自那之后,南疆其实就没有了太多的战事,也就是说如今的平南侯李慎身上的名位功劳,多半都是假的。

    就连李慎身上柱国大将军的名位,也是那位南蜀的闵王殿下自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给李慎换来的。

    而李延身上的,才是真正厮杀得来的功劳。

    正因为如此,李延一回京城,便有这么个兵部侍郎的位置,事实上如果李延与皇帝走的够近,他做兵部尚书都绰绰有余了。

    听完九娘说的话之后,李信微微皱了皱眉头。

    一个聪明人,未必懂得带兵打仗,但是能打赢胜仗的人,绝对不蠢。

    这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啊。

    李信在得意楼里又与崔九娘闲聊了几句之后,便抱着钟小小起身告辞,临行之前,崔九娘深深地看了钟小小一眼,轻声道:“李公子下次出门,记得把小小放在我这里来,可不要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了。”

    &



第二百一十三章 骑虎难下
    开始了。

    先前虽然猜测李延可能会再次针对自己,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大晋的皇帝,并不像后世电视剧里的那样,每天早朝,事实上平日里皇帝只会接见三省六部的朝堂大佬们,或者有什么要事的时候,再召令特定的几个衙门进宫议事,只有每十天一次的大朝会,才会召集文武百官。

    五品以上的京官,都要参与。

    而李信恰好是六品的都尉,没有资格与会。

    大晋朝廷十日一次大朝会,算算时间今天正好是七月二十,大朝会的日子。

    李信对着那个中年宦官点了点头,开口道:“公公先走,下官稍候就进宫去。”

    这个太监点了点头,尖声道:“那李都尉可快着点,陛下在等着您呢,要是慢了,免不得要追究您一个怠慢之罪。”

    大晋的宦官并不掌权,内宫八监里最大的内侍监太监陈矩,权力也止于皇城,八监之中的天目监虽然有权监察百官,但是无权私设公堂,也就是说他们只有告发权,没有审判权。

    就算是八监里的内卫监,手里虽然有兵权,但是也是止于皇城,内卫虽然有权拿人,但是也要经过朝廷的程序才能审判。

    这就比明朝的厂卫要逊色良多了。

    这其实限制了一部分皇权的自由性,不过大晋从先武皇帝到如今的承德皇帝,两代天子都是威严极重,两卫还有禁军的兵权牢牢在握,就算没有厂卫这种东西,也无人敢拂逆他们。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太监们说话还算客气,就连大太监陈矩平日里也是温温吞吞的,更别提这种递话的普通太监了。

    李信对着这个太监点了点头:“公公放心,李信省得厉害。”

    这个太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骑着马去了。

    李信本想先进公主府,跟九公主打个招呼再去宫里,不过想了想还是摇头放弃,对公主府门口的羽林卫沉声道:“跟公主殿下说一声,就说我来过,被陛下召去了,所以才没有进去见她。”

    这个羽林卫恭敬抱拳:“李校…李都尉放心,卑职一定转告殿下。”

    李信眯着眼睛,转身上了自己的乌云马。

    大半个时辰之后,他来到了长乐宫宫门口,垂手而立,等待传召。

    不一会儿,大殿里传来了一个尖声细气唱声,隔的太远听不真切,然后一个殿前力士走到李信面前,瓮声瓮气的说道:“李都尉,陛下召你进去。”

    李信垂手走进了永乐宫大殿。

    这是一个足有足球场大小的大殿,同时也是长乐宫的正殿,李信进出长乐宫已经好几次了,但是这正殿只来过一次。

    上一次还是他从南疆回来的时候,承德天子召他问话,他就是在这个金殿上,活活把御史台的薛子川给害死了。

    走到殿陛之下,李信依礼下跪,恭声道:“羽林卫李信,叩见陛下。”

    此时,金殿上的议事已经进行了好一会了,承德天子想来是昨天没有睡好,打了个哈欠之后,开口道:“你可算是来了。”

    这位天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怒声道:“好你个李信,枉费朕如此信你,百般提拔,派你去南疆任监军使一职,没想到你竟然勾结南蜀余孽,现在李卿将你的罪行报了上来,你还有何话可说”

    承德天子这番话说的声色俱厉,常人听了多半会战战兢兢,但是李信心中却一点也不慌。

    因为承德天子这一关,他已经过去了,这位皇帝陛下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是让李信给朝堂百官,或者说给“大众”一个说得过去的说法。

    这个说法,自然不能像在承德天子面前说的那样。

    如果现在李信说了他跟南蜀的确有勾结合作,那么就算是承德天子想要保他,也是保不住的。

    这是聪明人之间的默契,承德天子一句话也没有说,就已经跟李信达成了默契。

    李信跪在地上,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陛下,请问李侍郎是如何参臣的”

     



第二百一十四章 洗白自己
    金殿上的气氛尴尬了起来。

    承德天子挥了挥手:“好了,李信,你站起来回话。”

    李信从地上站了起来,低头称谢。

    李延现在虽然有些狼狈,但是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他面色不变,转头看向李信,淡然道:“本官参你,你只需要说在陛下面前分说清楚便是,强逞口舌之利无用。”

    “如此说来,李侍郎还是认为下官那天见到了那些南蜀的余孽。”

    李信垂手而立,声音平静:“那好,李信便认下了这个罪过。”

    李信回头对承德天子抱拳道:“陛下,那日臣的确被南蜀的余孽绑了去,这个罪过臣认了。”

    承德天子微微皱眉,不明白李信为什么突然改口。

    他明明已经占了优势,只要再继续说下去,就可以逼得李延撤回这份弹劾的奏书,说不定还能让这位李侍郎低头认错,可是在这个时候,李信居然认了

    承德天子脸色一沉,开口道:“既然认了,那朕也容不得你,左右力士,把李信押下去,择日交由三法司定罪!”

    李信低头抱拳道:“陛下,臣还没有说完。”

    承德天子眯了眯眼睛,淡然道:“那朕就听你再胡说几句。”

    李信低头道:“陛下,那日在汉州府,臣与近卫营的王默等人,住在平南军附近,当日程平号称两万平南军,汉州府一日而下,汉州反贼近万人全军覆没!”

    说到这里,李信半跪在地上,低头抱拳:“可是那日,臣进了汉州府之后,就被平南军副将程平拉着进了住处,连半点战场的模样也没有见过,到了夜半的时候,臣更是被一百多个蜀人绑了去!”
1...5758596061...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