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儿臣事君事父,从来一腔赤诚,绝不敢有任何歪念头,况且南蜀的余孽比起平南军尚且不如,儿臣就算是失心疯有了一些不该有的念头,也不会找这种秋后蚱蜢……”
七皇子叩首道:“父皇,李信在南疆做了什么,儿臣属实半点也不知情,请父皇明鉴!”
承德天子淡淡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朕也觉得你应该不知道这件事,不过陈矩昨天去查了,李信身边的确跟着一个蜀人,就是他从南疆回来之后不就,跟在他身边的。”
“这个人,你知情不知情”
七皇子摇头道:“这几个月来,儿臣一直忙着酿酒,对一些杂事都疏忽了不少……”
皇帝陛下伸出手指,一边轻轻敲着桌子,一边皱眉道:“如果李延说的是真的,这个李信真的跟那些南蜀余孽见过面,你猜一猜,李信到底是想做什么”
七皇子低头道:“李信曾经跟儿臣说过他的一些故事,他都母亲未婚先孕生下了他,十几年来跟母子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的苦不说,还要被乡里人辱骂,因此他多半……恨李家入骨,且不说李信有没有接触南蜀余孽,假若他真接触了,多半也是想从这些人身上,找到一些平南军的突破口……”
承德天子缓缓点头,认同了七皇子你话。
&
第二百零五章 串口供
三天之后的傍晚,李信等人来到了京城城北的一处驿站,
这个驿站距离京城还有三十里左右,这会儿赶回京城城门也闭了,李信可没有叫开城门的本事,况且他还带着兵,大半夜的更不可能开城门放他进去。
于是李大校尉大手一挥,宣布今天晚上在这里歇息,第二天再准备进京城。
到了后半夜的时候,李信的房门被轻轻敲响。
几个月的军旅生活,让李信警觉了不少,他几乎是立刻清醒了过来,点亮了房间里的油灯。
门口站着的是老校尉王钟。
“王师父,怎么了”
“有人来了。”
王钟皱了皱眉头:“大概几十个人的样子,这会儿快到驿站了。”
他话音刚落,李信也听到了隐隐的隆隆马蹄声,显然王钟说的人已经很近了。
李信笑了笑:“这儿都是天子脚下了,不会有什么匪类吧不过大半夜赶路确实是有些稀奇,还是警觉一些的好。”
说着,李信让人喊醒了一部分羽林卫,吩咐四下戒备,他自己也换了一身衣裳,从枕头底下取出了那把青雉剑。
这柄剑很奇怪,看起来不是很起眼,甚至有些像是青铜剑,但是李信曾经用那些胡人的弯刀试过,轻轻一碰,就可以把那些还算锋利的弯刀斩成两段。
据种玄通说,这玩意儿是用陨铁打造的,不能用常理来形容。
这种神兵利器,想来是武侠小说里主角必备的东西,没想到有一天也能落到李信的手里。【# ¥免费阅读】
不过这东西很沉,整体大概有五六斤的样子,要知道一般的剑大概也就一两斤,重一点的两三斤不得了了,这柄足足有五斤多的剑,凭李信现在的臂力腕力,很难驾驭得住。
他现在只能用这玩意儿当砍刀砍人,想要用处什么花里胡哨的招式,明显是不可能的。
提着青雉剑,李信心里安定了不少,他刚走到驿站门口,就看到南边有二三十匹马在官道上飞奔,声音越来越近。
大概到四五十米左右的样子,借着这群人手里的火把,李信才看清楚当先一人是谁。
李大校尉对着身旁的王钟沉声道:“是自己人来了,让大家散了吧,不用紧张。”
七皇子大半夜来城外见自己,必然是有什么大事,这种时候还是要低调一些,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王钟点了点头,下去吩咐去了,李信整理了一番衣裳之后,七皇子等人的马匹已经在驿站门口停了下来。
李信上前抱拳道:“见过殿下。”
七皇子翻身下马,三两步走到李信面前,重重的拍了拍李信的肩膀。
这几天的时间里,这位魏王殿下过得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度日如年。
他从来没有等一个人等的这么心急如焚,就算是早年情窦初开的时候,等心上的姑娘,也远远没有现在这般煎熬。
苦苦等了三天之后,李信等人终于到了京城附近,七皇子终于等不下去了,他亲自带着魏王府的几个家将,连夜赶到了这座驿站。
因为心里忧虑过度,这会儿这位皇子甚至有些瘦了。
李信低头道:“殿下,什么事这么着急,让你大半夜赶到这里来”
魏王殿下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然后又觉得这里不太合适,沉声道:“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李信点了点头,跟王钟打了个招呼,让他领着羽林卫四下戒备之后,把七皇子领到了屋子里,伸手给他倒了杯茶,开口道:“殿下,出什么事了”
能让一个皇子不顾身份出城二三十里迎接自己,京城里必然是出了什么事情,而且是跟自己有关,并且威胁到了魏王府的大事情。
七皇子喝了口茶,轻轻的叹了口气:“信哥儿,南疆平南军的副将李延回京城了。”
李延——
这
第二百零六章 请陛下降罪!
七皇子与李信商议了半个时辰之后,又趁着夜色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信从驿站起床,并没有急着启程,而是站了一个时辰拳桩,等到太阳初升的时候,才开始带队朝着京城进发。
老校尉王钟,骑在一匹青马上,跟在李信身后,想要开口问些什么,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他虽然不认得昨天晚上来的那个人是谁,但是看坐骑就能够猜到是京城里的大人物,能让这么个大人物大半夜的赶过来,说明京城里一定是出事了,王钟虽然很好奇,但是到底还是没有开口。
朝堂之上,波谲云诡,不是他这种武夫可以插手的,论弓马骑射,拳脚功夫王钟自信不输任何人,但是这些朝堂上的东西,他就知道的很少了。
现在羽林卫没了大车,速度快了不少,二三十里的路程,只走了一个上午,到中午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京城的城门。
三百多个羽林郎在北门集结,李信回头,对着身后的这些羽林卫少年沉声道:“咱们一行数月,兄弟们都颇为辛苦,现在回了京城各自回家休沐三天,三天之后到羽林卫大营集结,到时候小陈集那边的功劳,朝廷都会有奖赏发下来。”
这些羽林卫年纪都不大,一路跟李信走过来着实吃了不少苦,闻言都是大喜,呼啸着散开了。
“多谢李校尉!”
众人都散去之后,李信身边只剩下王钟还有沐英两个人,李信对着王钟拱了拱手:“王师父,一路上您最是辛苦,现在咱们到京城了,您老也回去歇息歇息罢。”
王钟在京城没有家室,平日里都是住在羽林卫大营,闻言点了点头,开口道:“这一路接近三个月,你欠老夫一百斤烈酒。”
李信粲然一笑:“王师父放心,回头就给您送过去。”
王钟摇头叹了口气,拍了拍李信的肩膀。
“自己小心。”
说完,他自顾自的进城了。
现在,李信身边就只剩下了沐英一个人。
李大校尉回头看向这个黑脸的兄弟,开门见山的说道:“沐兄弟,你的身份暴露了。”
沐英脸色变了变,最终缓缓吐了一口气:“怎么暴露的”
“是平南侯府上报了天子,你们南疆必然有李家的奸细。”
沐英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罕见的平静了下来,开口道:“你要我做什么”
李信直言不讳:“现在沐兄弟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就是现在上马,跑的越远越好……”
李信一句话还没说完,沐英就已经很利落的翻身上了那匹枣红马,对着李信抱了抱拳:“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李校尉,咱们——”
他一句后会有期还没有说出来,一脸黑线的李信就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他的话:“只是如果沐兄弟此时走了,朝廷多半会发下海捕文书抓你,如果被朝廷抓住,那就是十死无生的局面。”
沐英规规矩矩的跳下了马。
“第二条路呢”
京城距离南疆何止千里之遥,沐英沿途又没有驿站换马,如果朝廷真的发下海捕文书,那么沿途各个城镇都去不得,想要避过去那就只能逃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李信面色严肃了起来,开口道:“第二条路就是跟我一起进城,等候天子传唤。”
沐英叹了口气:“几死几生”
“我不知道。”
李信摇了摇头,老老实实的说道:“不过有一点可以保证,咱们必然同生同死。”
沐英闻言,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好,我跟你进城。”
两个人上马,走进了京城,两个人回了大通坊之后,李信洗了个澡换了一身羽林卫的礼服,对着沐英开口道:“你便在这里等着,如果天子要见你,应该就会来这里传你。”
尽管平日里,沐英多有看不起大晋的皇帝的意思,但是事到临头,他还是有点露怯,有些慌张的说道:“姬家皇帝问我,我该说什么”
“除了你不想说的,有什么就说什么。”
李信仓促吩咐了几句之后,就动身进宫去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李信才赶到皇城内宫门口,要面见天子。
这一次没有等候太长时间,很快就有宦官过来,把他领到了长乐宫里。
这是李信第四次面圣了,这一次比之前三次都更为关键,因为这一次只要说错了一句话,他这条小命也就交代在这里了。
长乐宫的书房里,李信规规矩矩的跪在了地上:“臣李信,叩见陛下。”
承德天子放下手中的朱笔,淡淡的瞥了一眼李信:“这么久没有回来,朕还以为你去了南疆呢
第二百零七章 话术的威力
这几句话,可以说是李信本人话术的巅峰水平了。
李信这简简单单的几句回答,不仅把七皇子摘了出去,就连他自己,也被摘了出去。
这是李信目前能够想到的,最完美的回答了。
如果不是上辈子就是做市场营销,靠嘴皮子吃饭,他估计也不能这么流畅的说出这几句话。
更关键的是最后一句话。
之前在承德天子眼里,李信虽然跟平南侯府有矛盾,但是他毕竟是李家的血脉,究竟该不该信任还是未知之数,但是现在,李信主动把这个关系升级到了“仇恨”的等级,并且李信已经为了这份仇恨付诸行动,这就让承德天子对李信的信任程度更添了几分。
毕竟如果李信一心一意要扳倒平南侯府,那么他就跟承德天子站在了同一个战线上。
皇帝陛下静静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李信,微微眯了眯眼睛:“你说你要借着那些南蜀余孽,来对付平南军,你且说一说,如何对付平南军”
李信低头沉声道:“回陛下,到现在为止,臣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但是那位南蜀的首领李兴,对平南侯府也多有不满,这件事是可以利用的,将来陛下真要对南疆动手的时候,这条线就有了用途,如果能让两个李家反目成仇,那么收回蜀郡将会轻而易举。”
说到这里,李信低着头,继续说道:“即便不能让这两家反目成仇,只要让他们之间生出一些隙缝,将来动手的难度也会大大减小。”
承德天子呵呵冷笑:“这两家合则生,分则死,这种生死问题上,他们不可能会背道而驰。”
李信抬头看了一眼天子,声音低了下来:“陛下,臣那天被那些南蜀余孽掳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平南军的人看见,夜里回来的时候平南军的副将程平依旧恍若未觉,而这李延却能够清晰的知道臣去见了李兴,说明平南侯府在李兴身边埋了人。”
“同时也说明了,这两家都在互相戒备,并不是完全的一条心。”
“况且,据臣所知,当初平南侯李知节灭南蜀的时候,将南蜀皇族杀了个七七八八,这是抹不掉的弥天大仇,不可能说揭过去就可以揭过去。”
承德天子皱眉思索了片刻,最终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不得不说,你的这张嘴很是厉害,朕又一次被你说服了。”
“你起来说话吧。”
李信站了起来,对着承德天子弯身道:“陛下,想要分开这两家,臣手里需要有一些本钱,如果南蜀李家愿意归降大晋,陛下……能够给出什么样的好处”
承德天子脸上露出笑意:“朕可以给南蜀李家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
诸夏只有一个很好的优良传统,那就是兴灭继绝。
在李信的那个世界,春秋战国时期,不存在灭国这个说法,哪怕一个国家亡了,战胜者也会扶持一个宗室重新承继这个国家,甚至会帮他重建邦国。
这个优良传统虽然到后面渐渐没了,但是也没有完全消失,比如说对于亡国君主,明面上都还是会封个王公之类的爵位,尽量优待。
这个传统,在这个世界也一样,只不过南蜀灭国的时候,南疆的形式比较复杂,南蜀的皇族被李知节一口气杀了个干净,只有闵王一系逃了出去,没能在大晋这里得到什么优待。
所以,承德天子给出的这个公爵,并不是十分出奇。
这位皇帝陛下说完这句话之后,又淡淡的补充了一句:“不过朕也有朕的条件。”
谈合作自然要双方都有获益,这一点承德天子心里还是清楚的。
李信低头道:“陛下请说。”
皇帝陛下眯着眼睛笑道:“朕不需要一个手脚健全的南蜀李家,李家可以到京城来做国公,但是李家现在手里的力量,必须全部交到朕的手里。”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苦笑道:“那些蜀人,都颇为顽固,只认南蜀皇族,恐不能为我大晋效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