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北周溃败之后,现在也变成了一片散沙,分裂成了一个个小部族,他们就是其中一个不大不小的部族,全族上下大概不到一万人。

    这位三十多岁的统领深呼吸了一口气,冷声道:“是这个道理,不管这么许多了,拿下这个烽燧,小陈集的粮食就全部都是我们的,一直够我们吃到秋天!”

    “咱们冲过去!”

    想要绕过这个烽燧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如果没有迎敌就饶了过去,固然可以到达小陈集,但是事后就会被这个烽燧的边军围在关内,烽火点燃之后,他们就会被包围起来,一个也走不掉!

    只能先杀人!

    当他们冲到烽燧下面的时候,烽燧的烽火骤然被点燃!

    烽燧的烽火,夜里才是火光,白天则是狼烟,此时烽火台上火光四起,几乎把附近照成了白昼。

    一根根羽箭破空而来。

    宇文木青大声嘶吼!

    “他们早发现我们了,儿郎们,杀了他们,一家老小就都可以吃饱肚子!”

    对于他们来说,战场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如果不赢,他们就要饿死,相比战死来说,饿死才是最可怕的。

    小陈集烽燧的四百人,一边远距离房间,一边开始布置绊马索,但是他们的射术毕竟不如这些弓马为家的外族厉害,一会儿之后,就出现了不少伤亡。

    与此同时,在小陈集附近驻扎的李信等人,也看见了烽火,李信立刻爬了起来,命令手下的哨官击鼓。

    羽林卫的纪律性还是很好的,尽管是深夜,但是片刻之后,四百个衣甲整齐的羽林郎,已经聚集完毕。

    李信指了指不远处烽燧冒出来的火光,开口喝道:“兄弟们,烽火乍起,当是烽燧遭遇了敌人,我辈身为天子亲军,当为天子卫




第一百九十八章 缘分尽了
    一共六百多个敌人,大约走脱了一两百个,其余四百多个都死在了小陈集。

    这其中,还包括老校尉王钟还有沐英两个猛人,骑马追死的二三十个。

    当然了,大晋这边也不是没有损失,小陈集烽燧的人死了一两百个,羽林卫也有三四十个人阵亡,一百多个受伤。

    李信本人的右臂也被弯刀划了一下,所幸他身上的羽林校尉皮甲很是结实,虽然弯刀划破了皮甲,但是伤口只有半公分深,而且不是很长,只能算是皮肉伤。

    快到天亮的时候,战事终于到了尾声,李信喘着粗气,丢下了手里的羽林卫长刀,倚靠在烽燧的墙根下歇息。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用没有受伤的左臂撑着身子爬了起来。

    四目望去,遍地残骸。

    一个现代社会下生长起来的人,一辈子见不到几个死人,是很难想象这个场面。

    接近一千个人,倒在了这里!

    一千个人是什么概念如果一千个人站在你面前,那是一眼望不到头的!

    现在,他们都倒在了李信面前,这些人有的穿着鲜卑部的衣裳,有的是镇北军边军的衣裳,还有的是羽林卫黑甲,几个时辰之前,这些人还面红耳赤的以死相搏,喊杀之声震天,可现在,他们都倒在了地上。

    永远的安静了下来。

    人在热血上脑的时候,荷尔蒙勃发,会自动屏蔽掉疼痛,恐惧之类的负面情绪,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在战场上悍不畏死,但是当热血凉下来,冷静下来的时候,种种负面情绪就会一股脑的涌出来。

    李信用手揉了揉脑袋,他现在觉得有些头晕。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杀人,上次在京城,南疆的小殿下李复,就是死在他手里,但是上一次毕竟是一对一,而这一次……

    太多人了。

    如果不是上一次经历过生死,此时的李信估计站也站不稳了。

    这就是边关!

    小陈集的这场战事,左右不过几百个伤亡,对于整个蓟门关来说,不过是小打小闹,对于叶鸣叶将军来说,甚至只是几个数字而已,但是对于初见战场的李信来说,已经足够震慑人心了。

    李校尉回过神之后,伸手唤了一个手底下的哨官过来,开口道:“帮着烽燧的人打扫战场,另外把我们羽林卫兄弟的遗体全部找出来——”

    “然后,统计一下伤亡——”

    不止是李信初见战场,他手底下这些羽林卫,几乎没有出过京城,大多也是初见战场,此时这些黑衣黑甲的少年人,大多都是愣愣出神,有些人还在呕吐不止。

    又过了一个时辰的样子,王钟和沐英两个人,从北面退了回来,此时这个老校尉浑身是血,全然没有了平日里颓废的模样,反而满面红光。

    三十年前,他就是战场上的厮杀汉,三十年后王钟虽然年齿见长,但是一身内家功夫让他体力并没有衰退多少,此时重回战场,让这个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重新拾回了当年的豪情。

    跟在王钟身后的沐英,满脸都是钦佩。

    他是将门出身,十几岁就动手杀人,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但是跟在王钟身后的这大半个晚上,让沐英对这个老人由衷感到敬佩。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迎了上去。

    “王师父,没有受伤罢”

    王钟哈哈笑道:“追几个仓皇逃窜的兔崽子,怎么可能受伤,可惜的是咱们的马太少了,不然那些人一个也走不脱,统统都要被留下来!”

    整个羽林卫里,没有几匹马,除了李信和沐英两个人的马匹以外,就只剩下了那十匹拉车的大马,那些马耐力虽然足够,但是跑不快,指望它们追人是不太可能的。

    王钟伸手拍了拍李信的肩膀,开口问道:“这边的情况怎么样,咱们伤亡严重么”

    李信摇头道:“具体数目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大概死了三四十个兄弟,受伤的少说也有一百个。”

    王钟脸上的笑意收敛。

    &nb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晋第一将门!
    本来,战场上处理尸体,通常来说都是挖一个大坑,把所有人都埋在这么一个坑里,简单省事,但是在李信的坚持下,羽林卫在一处小山丘上一共挖了三十九个坑,把这三十九具尸体一一埋了进去。

    生有其巢,死有其穴。

    到了下午的时候,李信才把三十多个穆坑弄好,不过刻碑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合力搬了一块大石头过来,用红笔在石头上简单写了几个字。

    羽林儿郎墓。

    一切弄完之后,李信带着手底下没有受伤的羽林郎,每个人对着这个石头墓碑磕了几个头,李信从地上站起来之后,沉声道:“诸位兄弟,日后李信再来此地,当为诸位修缮墓地,诸位且将就一段时日。”

    说罢,一碗烈酒洒在了坟前。

    其实人死之后万事成空,不管是草席裹身还是棺椁陵寝,对于死者来说都没有什么差别,更多的是寄托生者的心意罢了。

    李信从地上起身,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很舍不得”

    一个突兀的声音,在李信身后响了起来。

    李信回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着布衣的老者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自己身后,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意。

    李信对着这个老者微微躬身:“大将军怎么来了”

    “来看一看这边的情况。”

    叶鸣眯着眼睛,淡然道:“昨夜的军报我看了,你们这群少年人,初临战阵能有这个表现,已经很了不起了。”

    叶大将军毫不掩饰的说道:“本来我以为你们至少要死一百个人以上,才能吃下这份功劳。”

    李信低着头,没有回话,他现在心情有些低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叶鸣这种级别的大将,自然不会有闲心去安慰李信,他只是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文书,递在李信手里,开口道:“这是军中的书记给你们写的请功表文,你看一下,如果没有意见,本将就派人送到京城里去,再有就是这上面的数目你要记清楚,回了京城之后陛下如果问起来,不要回错了。”

    李信点了点头,接过这份请功文书看了看,简单扫了一眼之后,李信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份文书里的数目,大致上都是对的,不过里面把这一次的功劳,全算在了李信还有这一只羽林卫头上,整篇文章只提到了一次烽燧两个字,基本就是把小陈集的烽燧略过去了。

    要知道,一般的烽燧只有十个人左右,如果不说明白,朝廷基本会无视小陈集烽燧。

    然而事实上,这一次作战,真正出力气的就是小陈集烽燧的守军,他们加在一起拢共四百人,死了一百多个,剩下的大半负伤,羽林卫只是充当了援军还有收尾了角色。

    李信微微皱了皱眉头。

    “大将军,这小陈集烽燧……的功劳,就这么被掩去了”

    叶鸣淡然道:“他们固然立功不小,但是这都是他们的本份,事后我镇北军内部自然会给他们记功,这份功劳是陛下特意吩咐下来的,李校尉做事情又做的漂亮,就干脆全部送给你们了。”

    李信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闷声道:“那就依大将军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镇北军的内部事务,李信人微言轻,这件事怎么也轮不到他开口。

    而且他一个外人,说了也无用。

    况且这件事是对他有利的,不涉及到自己利益,没必要跟叶鸣起冲突。

    叶鸣很是欣赏的拍了拍李信的肩膀,呵呵笑道:“本以为你怎么也该跟我犟几句,没想到你直接便认了,一点也不像是个少年人。”

    李信两世为人,本就不能算是一个少年。

    “李信若是说话有用,定然与大



第二百章 不许叫我小天使!
    这一路上,李信比先前低落了不少,除了必要的话之外,几乎很少说话。

    大晋的两个边军,镇北军驻守蓟门关,也就是蓟州,而种家军则是驻守在云州,在蓟门关正西,相距大约七百里左右。

    两支军队死死地看守住幽云要地,把手住大晋的北边门户。

    李信他们原本有五辆大车,赶路十分缓慢,但是在蓟门关卸了四辆,现在只剩下了半车祝融酒,速度快了不少。

    大概半个月的时间,云州就已经遥遥在望了。

    这半个月的时间,李信心情也好了一些,经常认真观察地势,不时向老校尉王钟请教一些问题,师徒二人边走边说。

    “种家,很了不起。”

    王钟有些神往:“咱们大晋初立国的时候,日子并不好过,北周的胡人常来侵扰我们,最初的几十年,全靠种家军一力支撑,大晋的国祚才绵延了下来,最后终于等到了先皇帝。”

    只要是大晋子民,就都对那位统一了天下的武皇帝崇敬有加,尽管武皇帝在位期间,大晋百姓过得并没有如今过的好,但是毕竟武皇帝打出了威风,让全天下都匍匐在了大晋的脚底下,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他们距离云州越来越近了。

    王钟继续侃侃而谈:“可惜种家在三十年前的战事里很不出彩,因此到今天,有些被叶李两家压制的势头,要知道在此之前,种家在大晋可谓是一家独大。”

    李信原本对大晋的军方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如今听王钟这么一说,心里大概就有了点谱。

    其实也就是新老势力的交替,当初灭国之战里,平南侯李知节还有陈国公叶晟出力最多,事后这两家自然就一跃而起,成为最耀眼的将门。

    而三十年前,种家选择另外两个小国,不愿意出力气去啃硬骨头,到最后自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如果恶意猜测一番,当初的种家人可能根本不觉得大晋能够赢下来。

    所以,这个当初的大晋第一将门,现如今有些没落了味道了。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他们终于到了云州城。

    如今大晋一统天下三十年,正是国力最强盛的时候,因此基本没有谁敢来大规模叩边,云州城已经渐渐繁华了起来,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一个单纯的军镇。

    种家军的大帅种玄通就住在云州城里。

    李信在云州城的城门前,通报了一下身份,几个守门的兵士上下打量了一番李信,开口问道:“京城里来的”

    李信点头道:“奉圣天子之命,来给种帅送点东西。”

    “文书拿来。”

    李信递上文书之后,这几个守门的兵丁客气了不少,对着李信抱了抱拳,开口道:“李校尉稍等,我等去通报种帅。”

    “请便。”

    过了一柱香之后,云州城城门大开,李信对着身后呼喝一声,开口道:“进城准备歇息一天!”

    二百个羽林郎乌泱泱的跟在李信身后,进了云州城。

    在云州城的驿馆安排好了羽林卫之后,李信在房间里换了一身干净的常服,然后跟在一个种家晚辈身后,去云州都督府面见那位种帅去了。

    其实种玄通如今的正式官职并不是都督,而是云州大总管,只不过当年打仗的时候,种玄通被封大都督,后来大家喊的习惯了,就没能改口。

    云州城里,还算热闹。

    这儿是大晋的西北方,因为许多年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很多商人开始在这里做生意,购买胡人的皮货等等,算是大晋西北方的一处比较重要的市集了。

    这一路上,李信最少看到了二三十个做买卖的胡人。

    李信有些好奇,对着身前带路的使者开口问道:“云州城这般要地,便不怕有胡人的奸细混进来么”

    那个种家晚辈回头一笑:“李校尉有所不知,云如今北边的胡




第二百零一章 你立字据!
    整个云州城,最起码有上千个姓种的人在做事。
1...5354555657...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