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王钟不咸不淡的回头瞥了一眼李信,沉声道:“当初叶帅带着我们从京城一路北上,打了整整八年才平灭了北周,最后就是打到了蓟门关附近,叶帅说就打到这里,于是咱们便不再继续向北。”

    说到这里,王钟有些黯然:“也是在那个时候,叶帅被召回京城,老子跟兄弟们也意兴阑珊,跟着叶帅回了京,后来朝廷给老子安排到了这劳什子羽林卫里,一转眼便三十多年了……”

    王钟口中的叶帅,就是陈国公叶晟。

    李信原先只知道这个老校尉是从军中退下来的,至于哪一个军就不太清楚了,现在听到他自己开口说出来,心中又多了几分敬佩之心




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
    蓟门关附近有一个小镇,依着蓟门关而建,算是一个军镇,名叫北川镇,镇北军的大营就在这小镇附近,因为不在战时,所以主将叶鸣并没有住在大营的帐篷里,而是住在北川镇的一个小院子里,李信跟随这个边军左绕右绕有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才走到了这叫院子门口。

    院子的条件并不是很好,最起码跟京城的那个陈国公府肯定是没有办法比的,最多也就是跟李信的那个院子差不多水平,不过这种档次的院子,在这里已经十分难得了。

    领着李信过来的边军对着门前守卫的两个亲兵低头道:“通报叶将军,京城的使者来了。”

    并不是每一个朝廷的使者,都可以叫做钦差,钦差是办皇差,代天子巡狩,而李信显然还没有这个资格,他只有朝廷两个衙门的文书,只能算是朝廷的使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信要去拜见这位镇北军主将,而不是叶鸣出来迎他。

    又过了一会儿时间,院子的门被打开,一个五十岁左右,满脸胡茬有些不修边幅的老将军,从院子里迈步走了出来。

    正是陈国公叶晟的长子,镇北军主将叶鸣。

    叶鸣出来之后,先是打量了面前这个少年人一眼,然后呵呵笑道:“你就是李信”

    李信有些奇怪的看了叶鸣一眼,不明白这个边军主角是如何知道自己姓名的,不过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少的,他对着叶鸣低头抱拳道:“羽林卫李信,见过叶大将军。”

    老校尉有些激动,抱拳道:“征北军老卒,见过叶大爷——”

    镇北军的前身,就是叶晟率领的征北军,不过打下北周之后,便改了名字。

    叶鸣有些吃惊的看了王霜一眼,开口道:“这位是……”

    王钟嘴笨,不怎么会说话,李信开口笑道:“大将军,这位是我们羽林卫的校尉,当年是跟随叶国公北征的老卒,后来叶国公回了京城,他也就跟着回了京,一直在羽林卫里任事,因此见到大将军,有些激动。”

    叶鸣也闻言,上前拍了拍王钟的肩膀,笑道:“原来是父亲的旧部,按年份算,还是叶某的长辈,走,进去说话。”

    他把李信两个人引进了自己的院子里,三个人各自落座,奉茶之后,叶鸣抬头看了李信一眼,开口道:“一直听说李校尉年轻,不曾想这么年轻。”

    李信有些好奇的问道:“大将军,李信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您一个边关大将,是如何听说我的”

    叶鸣开口笑道:“李校尉有所不知,在你们赶到之前,陛下的密信就送到了我手里,因此大概对李校尉有了一些了解。”

    说到这里,叶大将军的脸色严肃起来:“李校尉,你送过来的那种烈酒,真的可以祛避外邪”

    北边这么多年,其实并不太平。

    三十多年前,北周被踏破京城,但是在这之前,北周的皇族带上北周的残兵出逃蓟门关外,北周的皇族乃是宇文氏,本就是鲜卑血统,在关外也能够混的开,三十多年过去了,残周在北边又成了一个新的部族,经常与其他北边的部族犯边。

    因此蓟门关附近常有战事,也常有人员受伤,镇北军每年不知道多少人死于炎症和破伤风,也就是所谓的“外邪入体”,如果这种烈酒当真可以祛避外邪,那么一年至少可以搭救上千条性命!

    李信点了点头,面色自信:“大将军,只要用这种烈酒清洗伤口之后再包扎,感染……感染外邪的几率就会小上很多,不说别的,至少致死率下降一半以上!”

    送到军中的酒,大概都在七十度以上,医用酒精大概是七十五度,这种程度的烈酒用来消毒,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不过李信不是医学生,对于这种东西,他心里只有一个概念,也不敢确切答复。

    叶鸣面色严肃起来,



第一百九十五章 圣天子
    “没有记错的话,你在我这里送完东西之后,还要去一趟种家军。”

    李信从愣神之中清醒过来,开口道“不错,这千里镜一共有两支,另外一支陛下让我送给种玄通将军。”

    叶鸣呵呵笑道“种家军在我镇北军西面,沿着边关一路往西就能够找得到,到时候李校尉路过这个烽戍,“恰好”碰到残周敌袭,就可以把这份功劳收入囊中。”

    李信整个人都愣住了。

    在他的印象里,打仗都是战火纷飞,残尸断臂,血腥无比的场面,万万没想到,这种事情居然能被别人像分蛋糕一样,肆意切分功劳!

    事实上,这在边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对于边军来说,军功就是实打实的利益,在比较糟糕的时期,有些边军甚至会杀敌方平民,甚至杀良冒功,相比较来说,只是分割军功已经很“忠君爱国”了。

    “这样……不太好吧——”

    “没有什么好不好的。”

    叶鸣拍了拍李信的肩膀,淡然道“李校尉放心,那些人都是正儿八经的残周势力,不是良民,是本将在他们内部安插了线人,这份军功就是白送的,李校尉只要路过那里,跟那个烽戍的敌人一起阻击敌人,这份功劳就到手了。”

    说到这里,钟鸣有些怕李信不相信,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递在了李信手里。

    “这是陛下的密信,你可以看一看。”

    李信双手接过书信,小心翼翼的拆开。

    他第一眼是看书信的落款,的确是宫中的印信,没有问题。

    就在李信看信的时候,这位大将军笑呵呵的说道“一个烽戍是四百人,李校尉手底下也有四百人,咱们有心算无心,只要提前布置一些陷阱,这份功劳就是囊中之物。”

    话说到这个份上,就算李信再蠢也听明白了。

    承德天子一直有意提携他,但是李信一无出身,二无资历,年纪又太小,如果骤然把他提升到太高的位置上,就会引开朝野非议。

    这个世界上,只有军功这种东西是实打实的。

    霍去病封狼居胥,少年封冠军侯,没有一个人敢多嘴半句!

    李信低头思索了片刻,最终开口道“多谢大将军,我知道了。”

    这种白来的好处,不吃下去就是傻子,更何况这是天子安排的,事后有天子替李信背书,没有任何人能挑出他的毛病。

    叶鸣喝了口茶,抬头看向李信,声音平静“这场军功,羽林卫不可避免的会死人,李校尉要做好心理准备,再有就是李校尉刚带他们没多久,要注意不要让手下人怯战。”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大将军放心,我手底下的这些羽林郎,没有一个世家子弟,都是从羽林卫里遴选出来的羽林孤儿,算得上是羽林卫里的精锐,他们虽然没有正经上过战场,但是无论如何也是不会跑的。”

    叶鸣点了点头“如此就好,羽林卫刀甲弓弩都有,本将就不给你们发装备了,到了残周进攻的时候,我镇北军大营会随时支援,啊就好让你们吃太大的亏。”

    李信起身,低头抱拳道“多谢大将军提携。”

    叶鸣摇头道“非是本将提携你,是陛下要本将提携你,不然这份功劳,本将手底下的人还不够分,不可能落到你的头上。”

    话虽然这么说,不过承德天子远在千里之外,蓟门关这边的是,都是叶鸣说了算,他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承德天子的吩咐,也算是对李信释放善意了。

    叶鸣眯着眼睛笑了笑“李校尉还有那些羽林卫的兄弟,今天就在北川镇歇息一天,等明天早上就可以向西出发了,估计走个两天,就刚好可以碰到残周势力了。”

    李信对着钟鸣弯身抱拳“多谢大将军。”

    叶鸣摆了摆手“好了,李校尉也累了,这就下去歇息吧。”

    李信刚想转身,突然想起了七皇子的嘱托,他回头对叶鸣抱拳道“大将军,这批烈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今夜有杀气
    坦白来说,这件事凭目前的李信来说,是没有办法独立完成的,因为他没有上过战场,也不知道具体临阵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会发生什么情况,到时候很可能会产生慌乱的情绪。

    所以他必须要依靠这个上过战场的老校尉才成。

    李信把叶鸣的话原原本本的跟王钟说了一遍,最后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王师父,这件事我事先毫不知情,不过既然碰上了,就没有逃开的理由,此战之后,不止是我李信一个人受益,咱们四百个兄弟,只要能活下来,就都会有好处。”

    战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如果能吃下这份功劳,李信这个“主将”自然功劳最大,王钟这个副手也会有不小的功劳,不止是这样,李信麾下的这些羽林军,都给给自己积累下一个好看的记录,成为以后的资历。

    当然了,绝大部分羽林军要这个资历也没有用处,不过战功是可以换钱的,大晋有一个铁打的规矩,一个人头一贯钱。

    王钟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他回头看了一眼叶鸣所在的方向,闷声闷气的说道“当初叶帅掌兵的时候,军中就没有这种蝇营狗苟的事情,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现在倒好……”

    他是想说,军中不纯洁了。

    事实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初叶晟在军中的时候,大晋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自然要勇猛精进,军中没有太多心机,一心就是想着如何赢下战事。

    但是现在,大晋已经承平半甲子了,不同的时代就会有不同的规矩,叶鸣要坐稳这个位置,不可能太过死板。

    李信开口道“王师父,这是陛下安排下来的,叶大将军也是没有办法。”

    王钟抬头看了李信一眼,开口道“李校尉,陛下……为何如此看中你”

    那是因为他要把我养肥了,去替他做事——

    这种实话,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

    李信摇头道“圣心难测,陛下如何考量的,不是我们能够料想的,咱们先把这件事做好了才是正经。”

    “王师父,这件事有几成胜算”

    王钟有些无语的看向李信“自然是十成。”

    “咱们人数占优,又占尽先机,如果那些北周的人真的敢来,有心算无心之下,提前预设的陷阱就可以打掉他们一两成的人,到时候队伍一乱,那些人就是待宰的羊牯了!”

    三十多年前,王钟就是征北军中负责冲阵的前锋校尉,如今半个甲子过去了,这位老校尉依旧热血未凉。

    “那个烽戍在哪里”

    “蓟门关以西六十里。”

    王钟点了点头,沉声道“咱们稍微休整一下,就可以提前出发了,事先与那个烽戍的人沟通一下,提前设置一些陷阱。”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好。”

    论起耍心眼,十个王钟绑在一起,也比不过李信,可是在排兵作战这方面,李信就完全不能和这位老校尉相比拟了。

    不过李信有个很好的优点,不懂就乖乖听话。

    ————————

    因为卸下了五辆大车的原因,李信一行人行军速度快了许多,他们下午出发,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就已经赶到了距离蓟门关西面六十里的烽戍。

    这个烽戍背后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镇,名叫小陈集,附近几十里的百姓,都靠这个市集互通有无,现在是夏粮收货的季节,小陈集上常有卖粮的农户,那些残周的人就是看中了这些粮食,想进来打打秋风。

    北周宇文氏被赶回关外之后,就重新回到了游牧生活,不过部族势力大减,甚至会到吃不饱饭的地步,因此才会铤而走险,常常越过烽燧,来关内抢东西。

    蓟门关虽然有守军,但是看不住这些往来如风的轻骑,常常被他们放风筝。

    第二天下午左右,李信等人赶了小陈集,一个负责引路的蓟门关将士指了指不远处的烽燧



第一百九十七章 刀下都是功劳!
    宇文氏虽然是鲜卑人,但是北周立国数十年,已经皇室几乎已经全部汉化,因此三十年前他们被赶出蓟门关的时候,都还以大周自称,叫嚣着要恢复旧都。

    即便是三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北周残余仍旧是说汉话的。

    只不过迫于无奈,他们只能重拾老祖宗旧业,开始了掳掠的生活。

    没有办法,当年北周逃出关外的人总共大概有三四十万,到现在三十年过去了,人口不升反降,只剩下了三十万不到,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粮食不够吃。

    所以,他们只能一次次的铤而走险,入关掳掠。

    历来中原王朝最头疼的就是这些让人厌烦的外族,一来是他们很是恶心,二来是言语不通,想沟通也没有办法沟通。

    但是这个北周残部不一样,他们是说汉话的,很好沟通。

    所以,他们内部就出了奸细。

    当天午夜,大约六百轻骑从北面悄悄的摸到了小陈集烽燧。

    这些人,几乎人人骑马,腰里配着弯刀,背上有一把短弓,身上是动物皮毛揉制成的皮甲,他们迅捷如风,呼啸着朝着小陈集烽燧冲了过来。

    这个时代,没有热武器,所以烽燧的作用只是点燃烽火预警,然后用弓弩还击,但是这些轻骑的速度很快,往往很快就能绕过烽燧,去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小陈集烽燧寂静无声。

    这次劫掠的统领名叫宇文木青,三十多岁,一脸络腮胡子,放到三十年前还可以称得上是北周宗室,不过如今只能沦为土匪头子了,他在距离小陈集一千步的地方住马,皱眉看向不远处的烽堡。

    “奇怪,按理说这个时候,他们无论如何也应该发现我们了才是,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反应”

    “没人发现不是更好”

    一个大汉在宇文木青的粗声说道:“小陈集那边的麦子刚刚割了,现在到处都是收成的粮食,咱们这一次只要能杀进小陈集,至少能拿到够部族吃两三个月的粮食。”
1...5253545556...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