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不仅如此,各个大族内的子弟,还抵抗不了夏国各种昂贵的商品的诱惑,需要大量的花钱购买,毕竟,作为顶尖名门,他们是忍受不了平时使用的东西比别人差的。

    一两个人的消费变多,影响可能还不大,可人数上万的大宗族,人人的消费都增多,那个数额就有点巨大了。

    家族掌权者发现问题后肯定会想办法缩减开支,那些已经习惯了用好东西的子弟,则是会用各种想办法搞钱来满足自己的消费,在外面赚不到钱,那就只好从内部出手了,这不,各个家族内部的贪腐问题很快就冒出来了。

    这种情况是个恶性循环,于秋通过商业,截断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就是导致这个恶性循环出现的主因,所以,那些意识到了问题存在的人,在最初时候想尽了办法联合起来对付于秋。

    只可惜,于秋太过强大,即便是他们联合起来打压,也被于秋一次次的成功反杀。

    所以,现在他们不打压了,他们选择了顺从,或者说合作,甚至放开对于属下那些已经不能为他们创造财富的属下,或者农奴的管制,让他们去夏国做工。

    因为在利益面前,他们是没有任何骨气的。

    李建成联合所有支持自己的大族集资三千万贯,开始入股夏国新上市的集团之后,他们其实就已经上了于秋的船了。

    夏国这些新上市的产业发展的越顺利,他们赚的钱就会越多,而于秋现在的心思主要放在开发夏国本土和沿海地区,青壮大量流失的河东自然就变成了无人问津的荒凉之地,几乎与河北道临近夏国的几州相当,一个州的人口加起来,都还没有夏国一个县的人口多。

    听王均这么一说,李渊对于夏国的兴趣就更加大了,他很想知道,夏国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会吸引所有的人去那边贡献自己的才华和劳动力。

    “传令下去,一应祭祀活动全部从简吧!朕要在明天就启程去夏国。”对夏国的好奇越多,对于枯燥无味的太




第四百三十二章 苇泽关一小震
    苇泽关的一切管理,其实都是在模仿夏国,不过,马三宝认为,自己还只是学到了形,却没有学到神。

    因为,从军事上,他们无法做到像夏国一样强大。

    从政治上,他们无法做到像夏国一样开明。

    从律法上,他们无法做到像夏国一样详尽。

    从民生上,他们无法做到像夏国一样优渥。

    从商业上,至今为止他们还没有一种原创产品,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做夏国产品的分销下线,或者是一些夏国不愿意做的低端产品。

    而教育方面,更是整体缺失,因为,他们这里根本没有几个读书人能教夏国那些教材里面的内容。

    然而,仅仅是模仿到一些形,也足以让其成为整个河东地界最热闹的地方了。

    李渊这辈子恐怕没有见过可以同时提供三千到五千人吃住的酒楼客栈。

    因为,哪怕是长安城最大的于氏大酒店,也只能同时提供两千人以内的饮宴或居住,而这样大型的酒楼客栈,在苇泽关内外,居然有十几间之多。

    其中有两间,就是于氏大酒店的分号,有三间,则是平阳公主名下的产业,还有几间,是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以及颉利,突利,夷男名下的产业。

    至于河东其它一些较大的世家,也有一些铺面开设在这里,有经营酒楼客栈,甚至青楼妓馆的,也有经营一些其它行业的。

    这里毕竟不是夏国,马三宝也没有挑拣的权力,任何家族,都可以在这里置业,只有能给他带来客源税收。

    而这里为什么这么多会有这么多大型的酒楼客栈呢

    因为这里有足够多的人流,而且是大股人流。

    当马三宝照着夏国的宽松政策,站到了为大家提供服务的角度,开始对苇泽关进行管理了之后,很快,这里成为了夏秋季节,关内关外客商和百姓交割货物的最佳位置。

    就连夏国运往向西边草原的几大越冬场的货物,也都是走这里过关,每个月差不多都会有几次千人以上的团队在这里歇脚,补给生活必须品。

    当然,也不止是夏国的运输队伍,河东道,河北道向关外的商队,突厥三汗治下想去关内易货部落首领和一些百姓,还有西域诸国的商队,也都愿意走这里过,甚至是直接在这里交易。

    因为,他们发现,从草原上把货走到这里,交割给这里收货的商人,自己就不需要往关内去,这样能避免各个关卡税吏的盘剥,哪怕是多让一些利给这里的商贾,他们也是划算的。

    而在这里,他们也能购买到很多他们需要的货,虽然品种没有夏国产出的那么丰富,价格没有夏国的价格那么便宜。

    但是,他们可以少走一千多里的路程,来回就是两三千里,还能省去不少过税,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足够补充他们在苇泽关进货时的加给当地商贾的差价。

    毕竟,因为夏国的商品的丰富齐全,他们能卖到中原地区的东西已经很少,多数是一些稀有矿产资源类的重货,甚至直接是他们经过初步冶炼,成色参差不齐的金银铜。

    还有如龟兹,于阗,高昌等不远不近的国家的商人,如果去每次都去到洺京易货,那么,他们一年只能走两趟货。

    可是,如果在苇泽关就进行交割,他们一趟可以节省来回两三千里的路程,两趟就是五六千里,这能让他们多走一趟,而增加的这一趟,能让他们每年多盈利三成以上。

    毕竟,马匹和骆驼走草原,那是一边赶路,一边吃草,几乎没有多大的喂养成本。

    而走关内,每次住客栈得租马棚给草料钱,走颠簸的山石路的时候,马蹄和货物还容易受损,这些都是成本。

    很快,李渊就看到了马三宝口中所说的,将关城都遮挡住的那些分好几层,高达十多丈,并且拥有各种不同风格的酒楼客栈了。

    而通过马三宝这一路上的解释,他也知道,为什么要将苇泽关的军营放在关外驻扎了。

    以往的时候,朝廷没有大量的养马,抵御突厥,必须得依靠城墙。

    然而,现在却不一样了,突厥人早已是大唐和夏国最亲密的贸易伙伴,就算防备他们,也不需要依托城墙,处在被动挨打的位置了。

    苇泽关只有五千守军,却养着两万多匹马,其中,还有一千多匹夏国的良种突厥马,这能够让所有的士兵都配备四到五匹马,有超强的机动力和远程作战能力。

    而且,这些士兵的装备,全都是采购夏国去年替换下来的精良装备,百炼钢级别的战刀,骑枪,人马俱都有的钢制,甚至合金制铠甲,如果在草原上野战,他们能完虐突厥骑兵,比原先被动挨打的局面要好的多,甚至,具备对一些马贼流寇的震慑作用。

    早在两年前的几次梳理中,他就已经将附近千里范围的马贼,流寇,甚至是野兽窝清理了几一遍,使得这边的走货环境变的十分安全。

    以往的时候,一些突厥部落,或者一些走商的队伍受到袭击,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现在,却不一样,只要是动了刀兵,死了人,夏国的陆军部队,将会不依不挠的追捕凶手,肯定会将罪魁祸首揪出来处决掉。

    没有人敢招惹夏国的军队,那是一帮每天吃完饭,就想找敌人练手的狠家伙,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种地,搞生产,唯一要负责的,就是管控区域内的安全问题,这就让大唐和突厥边境,几乎没有了响马山贼活动的踪迹。

    其实,即便苇泽关的守军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也起不到什么实际作用,他们平时干的,更多的像是像夏国的消防部队干的事情,做一些扫雪铺路,灭火救灾等等的事情。

    最近的这一年多,一些山谷里有猛兽出没,袭击了人,出动几队人手去围猎捕杀一下,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军事行动了。

    而李渊怎么也想不到,在以前最动荡不安的边关,现在居然都可以夜不闭户了。

    是的,他已经知道,苇泽关的关门,晚上都没有关闭,而且整个关城内外,数百米长的街道所有的店铺,晚上都是不关的,城墙两侧都有白漆涂写的大字告知过往的游客。

    “苇泽关的这些变化,你怎么不在给朕的奏章中讲明”在马车上下来了之后,仰头看着关内宽阔的街道两侧的酒楼的李渊喃喃的道。

    “讲明了,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苇泽关了。陛下,长安城到现在,可都还有宵禁制度呢!”马三宝低头弯腰道。

    闻言,李渊身子一震,顿时知道了马三宝隐瞒不报的原因。

    一个边关守将,有两万多匹马,五千俱装铁甲的骑兵,朝廷会允许吗

    肯定不会,包括苇泽关现在所有不同于朝廷的制度,朝廷都不会允许,



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国就是一个糖罐子
    苇泽关的产业还真不少,不仅仅是在养殖方面,还有手工制造方面的,他们的纺织产业或者各种生活工具的制作或许没有夏国做的那么高端,但是却已经能做到让比较贫穷的党项诸部和突厥小部落,甚至西域一些小国的人喜欢了。

    毕竟,高端是市场,低端也是市场,做好了也是有钱可赚的。

    所以,李渊一遍参观下来,直看到了天黑也没看完,于是,他打算住一晚上,明天继续看看所谓的易货场。

    到了青鸾安排的酒楼吃过晚饭之后,李渊在五层高的宴会大厅前的阳台上喝茶观景,才往外观看了一小会,就看到了好几拨人从关外进来,至少有两三千人之多。

    人来就是钱来,这就是马三宝从于秋那里学来的理论。

    正是有了马三宝的一系列吸引人来的改革制度,才有了很多走急货的人,都会选择从这里走,很多没能准确计算行程的人,也都是走到了这里之后,留下来住一晚,次日补足了粮食用度之后再走。

    而随着夜里抵达苇泽关的人越来越多了,不禁让有些危机意识的李渊皱起了眉头。

    “为何夜晚还有如此多的人从关外进来。”李渊向马三宝问道。

    “陛下无需担忧,这些人是从西边赶过参加夏国举行的各种竞技大赛的队伍,其中有好多,还是代表联合执政联盟各个成员国的使节。”马三宝一边不停的往下瞄,一边向李渊解释道。

    “他们这么早就开始来了么”李渊有些意外道。

    “不早了,还有十天,划龙舟比赛的预赛就要开始了,而且,其它比赛也将会陆续开始。

    每个国家,甚至一些联盟以外的国家知道了消息,都派了超过千人以上的队伍专门赶来参加比赛,而更多的人,则是这些国家来观看这些竞技比赛的贵族权贵。

    预计这些日子从关外走我们苇泽关到夏国的人,会达到十几万之多,而因为夏国举行的这些比赛而去到夏国来的外国游客,可能会达到三十万以上。”马三宝之前就收到了夏国那边传过来的一些数据,向李渊和盘托出道。

    “十几万三十几万夏国能一下子招待的过来这么多外来人口”李渊纳闷道。

    “招待的过来的,您只需要去过夏国看看就知道了,此外,我建议您不要直接乘坐飞艇到洺京,到了夏国靠西边的武安县,就可以降落下来,乘火车,一站一站的好好看看夏国各个县,镇,乡里,甚至是村落,定然会有所得。”

    “火车是什么样的车”李渊点了点头之后,又好奇的问道。

    “听说是一种在铁轨上面跑的车子,很长,很快,甚至比飞艇还快,一次能运送数千人,或者数万石货物,不过我已经有许久没有去夏国了,也没有亲眼见过这火车,这两年我每隔一段时间去夏国的时候,都能见到很多新奇东西,火车就算再神奇,在夏国其实也不算为奇,您一路慢慢看,自然会看到很多奇事。”马三宝答道。

    “那朕就去见识见识这火车是什么样的东西吧!时辰不早了,你也不用在这里守着我了,下面有事情,你该忙就去忙吧!”李渊点了点头,朝说话时眼神不住的往下面看的马三宝道。

    马三宝闻言笑了笑道,“被陛下看出来了,下面一会儿来的人可能会更多,有一些带了货的商队,需要臣亲自过去核算通关税收,时辰不早了,您就先歇息,臣下去处理了这些公务,就会自行回府歇息的,明日一早再带您看看咱们苇泽关的其它产业。”

    李渊点了点头,示意他自己去忙,却没有马上睡觉,而是站在阳台上继续观看城关那边的动静。

    果然,不一会,又有几个千人以上的团队被士兵们放了进来,开始在各个酒楼客栈里歇息。

    看来,此前马三宝说最近会有十几万以上的过关客在这里落脚歇息,是一点也没有吹嘘的,仅仅是一天,这里恐怕就接待了过万人。

    不过,李渊却不是相信马三宝会为了些许商贾的税收,而急急忙忙的跑下去,只可惜,他是乘飞艇而来,身边并没有带什么得力的人手,不能派人下去打探。

    马三宝确实要接待一个大人物,只是李渊突然来了苇泽关正好碰上了,他拿不准李渊对这个人的态度,怕搞出什么岔子,打乱了夏国的外交政策,为了稳妥起见,他觉得,还是不要让李渊跟这个人碰面为好。

    来的人,正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拜占庭帝国的大执政官伊凡,这个名字的寓意是上帝的恩赐,在整个拜占庭帝国,至少有几千上万人是叫这个名字,此前就有几个拜占庭帝国的商人,也是叫这个名字。

    而光是从名字上,就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了,他们大多都是在那几百个名字里打转,中原人听了之后,会觉得他们重名的人太多了。

    而这个掌握了拜占庭帝国希拉克略王朝很高权利的伊凡来找于秋,是想寻求联合执政联盟的支持,帮他们击败波斯帝国的。

    历史上,今年的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打的是不可开交,而到了明年,希拉克略领导的拜占庭帝国在得到了西突厥和可萨汗国的支援之后,转守为攻,一举击败了波斯帝国,让希拉克略王朝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只可惜,好景不长,战败的波斯帝国和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希拉克略王朝,都干不过新崛起的大食帝国,在大食人的进攻下,没撑几年,就没落了,连世界前四都排不上。

    不过,现在的格局已经跟历史上完全不一样了,由于去年西突厥和可萨汗国都加入到了执政联盟之中,他们对外出兵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需要向执政联盟汇报,如果于秋不同意,他们一意孤行的话,可能会受到制裁。

    要知道,西突厥和可萨汗国都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同样寒冷,甚至比漠南地区还要寒冷,他们非常的需要越冬场帮助他们解决牛羊过冬的问题,看到了东部突厥三大汗国的越冬场之后,他们不远万里跑来夏国加入联合执政联盟,就是想请求于秋帮助他们建立越冬场。

    在这样的关头,他们可丝毫不敢违背于秋的意思。

    所以,拜占庭帝国能不能像历史上一样,轻易的与西突厥汗国和可萨汗国结盟,联合出兵,一切都得看于秋的意思。

    李渊自然是不知道,于秋的权力现在已经强大到可以左右世界的格局了,信息闭塞,对万里之外的国家并不关注的他,压根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为夏国只是李唐内部一个比较强大的属国,以为于秋,是一个至少会给自己七分颜面的好女婿。

    马三宝太知道此时李渊的认知了,所以,他觉得,还是让李渊仔细的看过了夏国的一切之后,慢慢的接受为好。
1...186187188189190...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