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朝廷里面有见识的人,肯定会看到这些自行车的好处,而于秋,则是再度在洺州等着有人给自己送钱过来。
合金冶炼任务完成之后,叶秋很快的将冶炼技术提升到了中级,然之后,第一种高端合金便在他的操作下问世了,是钛钢合金,虽然由于冶炼设备不先进,只能靠焦煤的温度融化钛矿石,但是,最终得到的钛钢合金板,已经达到了这个时期刀剑难伤的地步了。
在苏定方十分满意的确定了用这种金属作为未来洺州军的武器铠甲装备的原材料之后,于秋就带着沈青和狗儿他们开始帮助设计生产线了。
有水力冲压机床在,于秋只需要冶炼出几块坚韧度更加高的冲压头,将各个零部件冲压模具制做好,很快就可以将刚刚成型的合金钢板压成想要的铠甲零部件,然后开始组装。
苏定方本以为铠甲武器的制造,要半年以上才能完成,却不想,他在一天时间内,就看到了过百套铠甲组装完成了。
若不是焦煤的产量不够,冶炼的速度不够快,于秋最多只需要半个月,就能让三千鬼面骑士全部换装。
当然,有这些技术在,不仅仅是在制作铠甲方面快速,且低成本,在制作其它制式东西的时候,也会非常快速,低成本。
比如,钱币。
第两百一十二章 发展资本力量
黄橙橙跟金子差不多颜色的铜钱,一经水力冲压床压出来,顿时就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大家想不到,在铜里面添加了一些锌之后,它的色泽会变的这么漂亮。
关键是,这个钱币设计的漂亮。
它并非当下那种中间留了孔洞的暗紫色钱币,而是如后世硬币一样大小的实心钱,有环形的边线,边线旁边有刻纹,正面上半部分雕刻有两条麦穗,呈半圆形,分布在边线的内壁两侧,中间写着洺州银行四个立体字,下面则是写着日期,公元六二三年,六个立体小字。
而钱币的背面,则是一条盘旋在圆圈内的华夏神龙,由于它是在圆环内立体成型的,看上去有点栩栩如生的感觉。
虽然这铜钱的两面都是立体图案,但整个钱入手之后,给人一种光滑舒适的感觉,并没有粗糙咯手的感觉。
“计算的结果怎么样”于秋将一次冲压出来的五十枚钱币全部拿在手上仔细看了刻纹,质地之后,向测量过其中一枚钱币,开始计算的狗儿问道。
“通过密度计算,咱们制钱所用的铜料,比官府制钱的铜料纯度要高百分之八左右,所以,咱们这种实心钱比一枚朝廷制作的铜钱多用了四倍左右的铜料。
而咱们在里面加了百分之十左右的锌和其它添加物,使得它的重量,等比四枚朝廷制作的铜钱的重量多了半成左右,比五枚朝廷制作的铜钱的重量少了半成左右。
以锌矿石的开采成本,和各种添加物的成本来计算,如果将这些铜钱当成五枚铜钱来使用,咱们的净利润大概在一成左右,比咱们直接用水力冲压机床制作朝廷同款钱币,高半成左右。”狗儿将自己计算的结果报出来道。
他这话不仅于秋听懂了,在场所有参与制钱的人也听懂了,意思就是,把它拿到市面上去当五枚铜钱花,会赚一成。
于秋又道,“如果不是用咱们开采的铜料制作这些铜钱,而是直接高温炉融掉朝廷制作的那些钱币来制作这些铜钱呢”
狗儿再度开始提笔计算,不一会,得出一个结果道,“根据密度测算,朝廷制作铜钱的铜料纯度在百分之九十左右,而咱们特意提纯出来的铜料,纯度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咱们用高温炉直接融掉朝廷制作的铜钱,得到的铜料纯度应该在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基本不会造成用咱们的新技术铸造出来的钱币的成色下降。
这样,同样多的铜料,我们能多制作一些钱币出来,而且,省掉了难度比较高的提纯环节之后,咱们的制钱成本会大大的下降,如果制作出来的钱依旧当五枚朝廷制作的铜钱来用的话,出去人工成本,咱们的纯利润,应该在一成半到一成八左右。”
“那现在试着熔炼一炉。”于秋点头下令道。
如果一条几个人就可以操作的制钱生产线,能够让他直接在钱币上获得一成半以上的利润的话,那这个产业就很有必要开启了。
在外面收一千万贯铜钱回来,一番制作之后,却可以将其当成一千一百五十万贯以上的钱币花出去,何乐而不为
不多时,一炉直接用朝廷的钱币经过高温炉融化之后,添加锌或者各种添加材料冲压出来的钱币就制作出来了,于秋仔细的对比了一下,确实察觉不到任何差距,毕竟,那只是百分之三左右的纯度差距,肉眼根本分辨不出来。
“从今天开始,冶炼和机扩设计组,开始在洺州城内设计打造三十条这样的钱币生产线,建造完毕之后,开始招募工匠,按照流程制钱,先将咱们库存的钱币全部铸造成这样的钱币,待得城内的银行建造装修完毕之后,就开始全面上市。”于秋下令道。
目前研究作坊的这套冲压机床,不到十秒钟就可冲压一次,一次就是五十枚钱币,一个时辰不停工作,大概可以冲压三万六千枚新钱,价值相当于一百八十贯唐钱,三十条生产线一个时辰则是五千四百贯。每天工作六个时辰的话,则是三万多贯,一个月就是一百万贯左右,只消三个月左右,于秋手中现有的铜钱差不多就全部都变成了新钱。
毕竟,洺州对外做的都是大生意,主要收的都是丝帛,而且,明知道各家都要修建大棚,需要丝绸,于秋也不会大量囤积铜钱在手上,一般在采购粮食或者原材料的时候就将铜钱放出去了。
等新钱上市,大家拿来铜钱来找于秋兑换新钱,再赚一道,才是利益最大化的套路,反正到目前为止,于秋对于铜钱和丝绸的几放几收,都是赚了大钱的。
当然,以于秋的眼界,也不会真的将一成多的利润当一回事,重点,是这个钱币上面的四个字,‘洺州银行’。
这几乎是于秋为未来打造的最大一张护身符,一旦它的局面打开,将资本的触手伸到各行各业,即便是站在李渊面前,于秋也是骄傲的挺直胸膛,和他平等对话。
“公子,属下觉得,即便是现有的几百万贯钱,也不用全部铸成新币,让于知行在长安将其花出去就好,咱们只需要将矿山这半年开采出来的铜料慢慢铸成钱,保证洺州市场上有一两百万贯新钱在流通就可以了。紧缺的状态维持一段时间,反而会让市场对咱们洺州新钱的价值更加认可。”董放向于秋建议道。
“在长安花出去咱们需要在长安花的钱,都是用盈利部分在支付,何必专门调钱过去徒添运费”于秋向董放询问道。
董放笑了笑解释道,“最近两三个月,盈利的部分其实只够买咱们所需的粮食生活物资,而属下在长安的那段时间却是发现,现在正是入手长安,洛阳那边的商铺的好时机。
由于去年咱们制造出来的大量商品冲击了市场,西域胡商又被咱们拦截到了洺州,导致长安洛阳两市商铺的经营状况都很糟糕,甚至许多开设在地段较好的百年老店,都出现了重大亏损,在找下家接盘,而咱们在长安的酒楼,糖水店,成衣店,家具店等等产业,都是人满为患,生意多到做不过来。
可没有谁规定,咱们于氏大酒楼和其它的产业只能在两市开一间,以长安洛阳的商业量级,即便是咱们把每个产业的铺面增开三倍,也同样生意火爆,即便是稍后生意有所回落,也可以将铺面用作咱们不断推出的新产业,比如,‘自行车行’,‘成药’等等产业的铺面,都是可以在长安洛阳开设,长期对外销售赚大钱的。”
闻言,于秋点了点头道,“你去过长安,你对实际情况比较了解,这事就交给你和于知行去办吧!不过,你要跟秦王府的长孙无忌打好招呼,最好不要让那些世家子发现,是咱们接手了那些铺面,否则,他们可能会将这些铺面捂在手上,府库的山庄储备的铜钱就全部都交给你运作了,在咱们的银行开设起来之后,长安,洛阳必须很快开设分号,开通汇兑业务。”
“这个公子请放心,冰雪融化之前,属下一定给您办妥。”董放很有把握的道。
第两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
王珪被堵在了山庄的寨门外,守门的獒犬赛虎只是‘呜嗷’的冲他叫唤了几声,就差点将他吓的从马背上掉了下来。
在送上了两万贯之后,他总算获得了一次通报的机会。
不过,于秋并没有在山庄内接见他,而是直接带着他,去了洺州养马的鸡泽县。
卖马是个好生意,如果可以的话,于秋巴不得李唐所有的马,都是从自己手中买回去的,哪怕是借贷,也没有关系。
毕竟,今后突厥人的贸易可能被他垄断,于秋手中将有数不清的突厥战马,而这些突厥马,于秋根本是看不上的,洺州军若使用的战马,主要还是系统出品的良种,从今年开始,马群的数量就将会壮大了。
“洺州欢迎所有带着钱来买东西或者买服务的客人,应广大顾客群体的要求,我已经同意向所有人开放洺山书院的就读名额,所以,只要缴纳了报名费用的人,都能够在洺山修建的书院读书,太子殿下想送多少学生到洺山来就学,只要缴够学费,都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马,为了种群壮大考虑,未来几年内,我们洺州特产的良种马,是不对外出售的,不过,从突厥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一些训练成熟,可以直接应用于战场的突厥战马,却是可以对外出售。
老规矩,五十贯一匹,要多少,王中允你可以在马场里面挑,看在太子的面子上,付款方面可以宽容一些时间,半年以内,全部偿还的话,可以免息。
否则,将会开始按照欠款总额计息,月息半成,很公道吧!”于秋指了指马场内,将近三万匹突厥马道。
洺州军大部分战马,在非战时期,都被安排在了这边饲养,因为这里有很大片产量不高的下田,用作草场和跑马场地更加合适。
“公道,确实公道,半年免息,一个月半成息,市面上再没有比这低的利息了,只不过,我真的能在这些马中任选而且,借贷的数量不限”王珪有些不敢相信的道。
他总感觉自己这趟走的有点太顺利了,这可是两万多匹训练成熟的战马,足以打造一支可以动摇国家统治的军事力量了,于秋竟然这么大方的就借给李建成,难道就不怕李建成赖账么
要知道,李建成和于秋的关系,可并不怎么好。
于秋笑道,“当然,我说到做到,你应该没见过限制客人买自家商品的商人吧!所以,我其实不是借马给太子殿下,而是借款给太子殿下买马,这么大数额的借款,必须要有借贷合同,也就是约定借款还款的契约,还款的时间,利息的计算,都必须写的清清楚楚,一式三份,如果违约不还款,那么,洺州将视太子为言而无信之人,不仅会将此事公布天下,今后还会禁止一切对太子的借贷。
你看看秦王,他在苇泽关找我买了三千匹马和一些望远镜,当时没有钱支付,但是回到长安之后,没多久他就派人把钱给我送过来了,只隔了不到两个月,没有超过约定时间,他不需要付一文钱利息。
鉴于他的信誉还算不错,今后,他找我借更多东西,我也会用差不多的条件借贷给他。你应该知道,我可是敢借贷一千多万贯货物给没有根底的西域胡商的人。”
“于都督慷慨,太子殿下身为国之储君,定不会是言而无信之人,还请于都督拟定契约文书,这次,下官就代太子殿下向于都督借五,不,八千匹马。”王珪说到了嘴边的数字咽了下去,改口道。
出身太原王氏的他既然敢揽下这件差事,自然是对相马有些把握的,毕竟,他家就有自己的养马场。
在他看来,在这两万多匹马中,能称之为好马的,至少有八千匹以上,最重要的是,他想要和于秋建立一种和李世民一样的借贷关系,因为,在一些争权的斗争中,这样的资源太重要了。
“八千太少了点吧!秦王的天策府现在都有一万二千骑兵的编制了,东宫怎么能比他的还少呢!要不,一万五千匹至少也要一万二千匹,和秦王府一样吧!”于秋笑着道。
听他这么说,王珪顿时有些意动,李建成原本以为于秋不会出售这么多马给自己,还打算出高价买,现在,于秋根本没有抬价,而且,对于马匹的数量还不做限制,多借一点,说不定就是大功一件。
就算到时候用不上,至少现在能将太子的面子给撑起来,大不了战争结束之后,将其转手卖掉,还钱给于秋,反正,他承诺有半年的免息期,五十贯一匹的价格,也比现在的市价还稍低。
“那就一万五千匹”王珪犹豫了一小会之后道。
“爽快,这才是太子东宫该有的气度,你先在这里挑马,我这就拟定契约,你签字之后,就可以将马匹带走,若是赶马的人手不够,也可以在我这里借用,一路去长安的草料,我就免费赠送给你了。”于秋笑着赞道。
“于都督客气了,对了,望远镜是什么”王门朝于秋拱手致谢之后,又向于秋问道。
很快,一根里面镶嵌了凹凸镜片的竹筒望远镜就被于秋递给了王珪。
“你可以将眼睛放在竹筒口,朝远处看。”于秋给王珪讲解道。
很快,王珪就从竹筒里看到数百米之外,一头正在吃草的突厥马的牙口。
“这,此物为何如此神奇”王珪拿着望远镜竹筒,连续往几个方向看过之后,诧异的向于秋问道。
“此间秘密,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也,王中允若是想买,我也可以出售一些给你。”于秋神秘一笑道。
“这望远镜售价几何”王珪闻言,十分庆幸的道。
于秋笑着答道,“不贵,一千贯一根。”
“那秦王在你这里买走了多少根呢”王珪又问道。
于秋再度答道。“一百根。”
“那我代表太子买两百根,不知道于都督手上可有”王珪一脸期望之色的看向于秋道。
“两百根这么多么只怕有些紧张,不过,我会尽快让属下给你凑过来的。”于秋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道。
“如此,于都督可以在契约上再添加二十万贯。”
“成交。”
于秋谈定了此事之后,笑着伸出了手,准备给王珪来个握手成交礼,却不想,王门用差异的眼神看向了他,于秋只得赶紧将伸出去的手往马棚方向一转,做了个请的手势。
“那就有劳于都督带我来这里一趟,我这就去选马。”王珪拱手朝于秋行了个礼,就将刚才于秋给他的千里镜宝贝似的揣入怀中,朝马棚里走去。
看着他的背影,于秋皱了皱眉头,心想,自己是不是该洺州推行一些新的礼仪风俗了,否则,想跟别人装的亲热点都不行。
“公子,您将马场的马都卖了,今后洺州军要用马可怎么办”马场的负责人于哲向于秋问道。
“洺州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对外战事,即便是有,也只需要出动鬼面骑士就成了,又何须养这么多马呢!一万多匹马,一天所需的草料,可都不少,白白养着多不划算,卖给李建成,让李建钱去弄粮草养活它们才差不多。
而且,你可别只想着养马,把贩马的生意做起来才是,这几年李唐的边境不会太安宁,对于马的需求很大,把突厥人的马弄过来卖给他们,才是我们的盈利模式。
至于养殖咱们自产良种马的事情,交给那些专业的马奴就好。”于秋给他解释道。
“可是,五十贯一匹的价格,并不算高,李建成需要的那么急切,您就是把价钱定在六十贯,七十贯一匹,他们也一定会要的。”于泽不解的道。
于秋笑道,“咱们洺州卖马,可不只是赚钱那么简单,要充分的考虑到政治问题,只有让李建成和李世民感觉到竞争的压力,他们才会把洺州当成不可缺少的合作对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