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而且,做生意,要考虑长远,在价格预期走低的时候,只有比市价稍低,别人才愿意找你大量购买。在价格预期走高的时候,可以按照市价对外出售,总之,不要给别人你在坑人,你比别人贵的感觉。”

    “可实际上,公子就是在坑人吧!”于泽理解了于秋所说的意思之后道。

    现在,越冬场即将开建,突厥的各种牲畜都将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到于秋手中,在粮食价格跌到落两贯钱一石以下之后,牛马牲畜的价格肯定也会有巨大跌幅,只是马属于战略物资,价格下跌会比市场慢一步而已。

    至于望远镜,它在洺州的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等到李唐朝廷大量的采用这种简单的竹筒望远镜之后,于秋就会将铜管,可伸缩调焦距的望远镜弄出来卖更高的价格,再之后,效果更好的,可变焦双筒望远镜再度推出来,一轮一轮的赚他们的钱。

    “让被你坑的人并不觉得自己被坑了,或者,让他们被坑了之后,还对你心存感激,觉得你是帮他们解决了大问题,这才是坑人之道,也可以称之为经商之道,毕竟,经商的本质就是投机倒把。”于秋笑着点拨于泽道。

    “公子专门到鸡泽县来,应该不是为了卖马这点小事吧!”于泽拱手点头表示受教之后,又向于秋问道。

    于秋点了点头答道,“当然,鸡泽县的中下田比较多,适合种燕麦和草料,我这趟要在这里待不短的时间,准备春耕的事情。”

    “积雪融化至少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这么早就开始准备”于泽有些意外道。

    “当然,因为我要亲手种植一万亩燕麦,而且,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此外,针对咱们的良种马的体格和特性设计的马铠,也要开始研究了。”于秋点头道。

    “亲手种植一万亩燕麦这,怎么可能而且,以您的身份,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种植燕麦田上即便是一万亩燕麦田的产出,对你来说,也不值一天的收入吧!”于泽更加不解道。

    然而,于秋却无法给他解释,因为这是系统任务。

    。




第两百一十四章 羡慕的眼光
    耕种任务,是占据一条主线的任务,其潜力十分巨大,升级之后,已经卡了将近半年时间,现在于秋手中的任务,是完成一百亩燕麦种植,可获得十斤良种燕麦种子的奖励,不过,他并不只是想简单的完成,因为,只要完成一万亩燕麦田的耕种,就能够获得一千斤良种燕麦种子和十斤良种玉米种子。

    洺州,或者说现在的大唐,其实非常迫切的需要玉米种子,因为,只有种植出玉米,才能大规模养殖牛羊牲畜,使当下社会整体劳动效率提升起来。

    毕竟,洺州牛马牲畜多,是因为于秋从系统中兑换了许多出来,而且与突厥人有较大的贸易往来,在大唐其它所有的州县,都是奇缺牛马牲畜的。

    在于秋到了鸡泽的同时,农具研究作坊的所有人,也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一齐到了鸡泽县。

    考察地形,是他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想要于秋亲自参与完成一万亩燕麦田的耕种,首先是需要一大块平整的田地,因为在没有机械的时代,靠单个的犁,在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春耕期里,是不可能完成这么多田地的耕种的。

    将整排的耕犁和耕牛连成一体,在宽阔平整的土地上整体推进,才有一点点可能。

    三十个有一丈宽的雁形六犁头大犁,被整体排列装钉在了一起,在这条宽达九十多米的大犁的前方,有一百二十头系统出品的良种牛一起被架上了犁套,而且犁套也是被装钉成了一个整体的。

    虽然平均每四头牛才分担一个六头犁的阻力,但是,所有牛向前的步调不是一致的,即便是在犁架上设计有一个可以通过滑轮和杠杆作用力控制来同时抽打一百二十头牛的机扩,但最多也只能让一半左右的牛向前的动力同时作用在大犁架上。

    经过一天的组装和调试之后,这些牛只是在平整的雪地上走了十几步,整个队伍就乱了,因为,鞭子虽然是通过机扩同时抽打在牛身上,但牛的忍痛能力不一样,走步的节奏也不一样,就像战马一样,想要让它们排列整齐队形,保持步调一致,需要长期的训练。

    所以,训练牛按照统一节奏走队形,又成为了洺州第一驯兽师桑杰的任务,这些系统出品的良种牛的智力水平本来比普通牛高一些,相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能有些成效。

    于秋只是偶尔在农具研究组这边看看,多数时间,他都是和苏定他们一起研究马铠的设计。

    这方面,可比给人设计甲胄还要复杂的多,因为马不能说话,不能提意见,舒不舒服,人感受不到,得通过长时间的奔跑,看战马身体表面的磨损,还要通过不同的负重,观测战马的最佳负重,速度,爆发力等等数据。

    而一些原本用于增加马匹冲撞杀伤力的设置,也需要谨慎考虑,在样式上做的花里胡哨,美观,是没有用的,那只适合做仪仗队。

    鬼面骑士,需要的是实战应用便捷,有效,所以,还要加入实兵对练,来观察装备情况,不断改进。

    当他们把这些东西当科学技术研究了之后,每天都会有一些小的进步,马铠最终的形状,也逐渐成型,让这个时代所有工匠都无法想象到的是,一套整体在马身上看不到多少厚重铁料的马铠,居然有两百多个零件。

    在马掌上,有坚韧难以磨损的钛钢合金马蹄铁,马小腿容易被镰钩枪钩住的地方,捆扎着一条钛合金钢条,马膝容易被绊马索绊倒的地方,有一个带着极锋利刀片的护膝,除非是胳膊粗的大绳索,一般的草绳和麻绳如果想要绊住马腿,会直接被马膝上的刀片顶断。

    在马胸上,依旧是一个带有突刺的冲撞盾,不过,不是尖刺,而是根据马胸的形状,设置了一个很薄的钛合金六边形盾牌,每一边与另一边都不在一个平面上,交接的位置有凸起,凸起的位置,很锋利。

    这样虽然没有了尖刺那样直接刺伤人的功能,但是保留了一些冲撞割伤的功能,最主要是的,这样的设计,能在六边形胸盾后面设计一个减震装置,就像后世工地上的安全帽一样,即便是被重武器敲打到,战马也不会受重伤,依旧能载人战斗。

    面甲上也加上了金属尖角的设计,不过是可以由骑手随机拆装的,箭袋是双边的,弩箭弓箭各六十,得胜钩上设计了卡槽,同样都是左右各一个,将骑枪改成双头枪了之后,对上步兵的时候,只需要将骑枪拧成两节,刃口朝外,左右各挂一个在卡口上,驱马向前,骑枪的刃口就能自己切割敌军。

    在与骑兵对阵时,它又能组装成一条将近一丈长的双头骑枪,直接远距离将对方挑落马下。

    马鞍的舒适度很好,扣装的也很牢固,骑乘者即便是挂在马鞍的一边躲箭,也不会歪倒脱落。

    马屁股后面,一边是挂着马刀或长弓,一边挂着圆盾,连后腿也有很多防攻击设计。

    当然,它也是有缺陷的,全副武装的重量就有一百多斤,再加上一个体重一百多斤,穿着好几十重的骑士甲的骑兵,它的整体负重肯定超过三百斤,几乎达到了一匹马的极限。

    不过,于秋和苏定方对于这样的状况,却不以为意。

    因为,即便是负重三百多斤,以系统出品的这些良种马的力量和耐力,也同样可以奔行战斗一个时辰左右,甚至速度,都不比普通突厥矮马慢多少。

    而如果有人模仿设计这套马铠,却没有同样品质的马,那么,那些马将会跑不动,或者,稍微跑动战斗一阵,就必须停止。

    “秋哥儿,有了这套马铠装备在,我有信心,正面平推任何两万人以内的骑兵或者步兵战阵。”经过近几十轮设计改进之后,苏定方豪气干云的道。

    “嗯,有这样的战斗力差不多就足够了,接下来就是按照马和人的身形批量打造装备全员的新式装备了,这是很件很烧钱的事情,至少需要几百万贯以上,所以,我希望你们在东进之后,能将这些装备钱找补回来。”于秋点头道。

    “呵呵,恐怕全天下也只有咱们鬼面骑士是一边打仗,一边赚钱的。”苏定方对于几百万贯这个数字不以为意的道。

    “咱们可不只是一边打仗,一边赚钱,还在一边解决问题,东边的高句丽,杨广用百万大军都征服不了,边患一直让河北百姓不能休养生息,这就是问题,咱们战斗的目标,就是让所有人都坐下来,好好听咱们说话。”于秋看着远方的天空道。

    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在鸡泽县待了好几天,明天就是上元节了,王猛应该已经带着夷男到长安了吧!

    于秋猜测的没有错,人口超过七万帐的薛延陀部对朝廷上表称臣,确实让李渊高兴的差点从龙塌上跳了起来,在收到了于秋的书信,知道了他的战略意图的李世民的推动下,李渊直接就准许了夷男成立汗国,并封他为毗伽可汗,还将朔方以北的千里草场赠送给了他放牧,并且,将进贡的数额定的极低。

    反正,有外族大部落政权向自己统治的王朝称臣,已经是他可以拿出去吹嘘的事情了。

    而相比于夷男称臣的事情,民间更关注的,却是王猛带到长安的那些车子,在进城的当天,他们可是踩着这些车子,在街道上招摇的一路骑行到四方馆的。

    而上元夜,李渊直接钦点了使用这种五轮车上街游玩,与民同乐。

    这一坐可就不得了了,引来了全城百姓的围观,和全城权贵富豪羡慕的眼光,要知道,马车和牛车是不准过市的,因为两市人流密集,一旦牛马受惊,很容易群死群伤。

    可人力车不同,它的舒适度看上去比马车更好,而且,不需要牲畜拉动。

    五轮车他们是不敢奢望了,三轮车却是可以想象一下。

    看分到了一辆三轮车的秦王李世民和长孙王妃带着衡山王李承乾乘着坐三轮车在街上游玩,其乐融融的场景,就十分令人羡慕。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李世民正羡慕着带着几个妃子坐在五轮车里在街市上游玩的李渊和李建成,心里很不是滋味,王珪已经过了洛阳,没两天就会到长安了,而他在洺州带回来的东西的数量,李世民也知道了,看来,剿灭徐圆朗的任务,却是轮不到他了。



第两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洺州的商品,就已经成为了长安两市的风向标。

    餐饮,服饰,和家居百货本就已经是两市营生中的主流三大板块了,现在,洺州却是要进军牛马牲畜,造车,和制药三大行业,这就会让更多长安原有的商户招架不住。

    李世民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看出了三轮车的妙处,因为蹬车的,只是亲王府里一个普通马夫,他只跟着王猛带过来的人学习了一天骑车的技巧,而且他的身材并不算高大,力气也很一般。

    可是,就这么一个人,蹬着这辆车,却是带着他们一家三口,从皇城里来到东市转了一整圈,而且并没有感觉到它很吃力的样子。

    要知道,一匹马,驮着三个人,这么转悠近一个时辰,也是很累的。而一个人起码赶车照顾牲畜的功夫,没有两三年时间,根本练不好。

    而且这车,能大大的减少牛马牲畜的使用量,使得更多的牛马牲畜回归农耕,投入到生产中去,这是李世民坐在三轮车上得到的第一个结论。

    至于他得到的第二个结论就是:于秋的东西,真的不能随便收,凡是收完,最终得利的肯定是他。

    相信用不了多久,洺州产出的这些自行车,就将会在长安市面上流行起来,‘流行’这个词,他还是最近听自己的王妃长孙氏提起的,她经常逛于氏成衣铺,买一些新货送到后宫去,孝敬李渊的妃子。

    大家都喜欢用,大家都在用,就是流行。

    第三个结论就是,想要谋取利益,就必须注重工商业,让他比较郁闷的是,自己反应的有些迟钝了。

    前几日他去工部查阅户籍的时候发现,长安工户在籍的,居然只有不到一千户了,整个关中,也不到三千户。

    因为这些工匠们,都跑到洺州去了,而且,不光只是长安和关中的工户,就是洛阳和沿运河州县的工户,也有大量流失的情况,洺州原来只聚集了五十多万人口,即便加上于秋从苇泽关带回去和沿途从河北州县收集回去的百姓,也不过六十来万人。

    可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不准确了,年后,洺州的常住人口绝对超过了六十五万,多出来的几万,就都是最近几个月陆续去到洺州的工匠。

    整个大唐才多少工匠

    不到十万户左右而已。

    洺州直接收拢了好几万过去,已经等于将大唐的工匠拉走了一大半。

    他用对外销售商品的盈利,以每月几贯钱的高薪养活着这些工匠,使得这些工匠们,对于在洺州的生活很满意,没有足够多的钱,根本拉不回来。

    因为,洺州本土的物价,在有条不紊的降低,每个月几贯的收入在长安的生活或许不怎么样,但是在洺州,基本衣食不愁了,因为大多数人,只要工作,就有大锅饭吃,还有不错的工衣,房屋分配。

    最郁闷的是,李世民让将作监和秦王府的工匠对于洺州出品的商品的山寨仿制,完全宣告失败了。

    有些是原材料方面的原因,有些是技术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些,是设计方面的原因,总之,弄出来的东西虽然比原有的东西有进步,但是和洺州产出的东西相比,隔着一个大层次,基本上都是没有掌握到精髓或者核心部位技术,哪怕是最简单的炒菜技术,都是这样。

    因为他没有于秋从后世学来的快速教人上手工作的先进思维。

    “夫君出神了么父皇在唤你呢!”看到李世民久久的保持着一个坐姿不动,神游物外,秦王妃长孙氏推了推他的手臂道。

    “哦!是么,我这就过去。”李世民回神之后,从三轮车的软毛坐垫上站起来,被软毛靠背焐热的后背吹了一阵凉风之后,顿时就让他清醒了不少。

    “父皇唤儿臣何事”李世民来到停在于氏糖水店门前的李渊乘坐的五轮车面前道。

    车厢左右有两个窗口,平时有可以缩入车壁内的扣板关着,现在却是敞开着,李世民站在窗口往车内看,见李渊在后面一排的中间位置坐着,左边坐着万贵妃,右边却是坐着张婕妤。

    至于伊德妃,宇文昭仪,莫嫔等份位比较高的妃子,却是做在李渊对面一排。

    两排座位中间的茶几上,有切的十分好看的哈密瓜,西瓜,葡萄等水果盘,只有李渊和张婕妤面前摆放着于氏糖水店特有的奶茶瓷杯,想来,其余几人的奶茶,还在调制中。

    仅仅是从一个上茶的先后,李世民就看到了后宫之中谁最得宠,这个年轻的张婕妤,可是了不得,居然还压了万贵妃一头。

    “二郎,听张婕妤说,三娘有一种可以让人遍体生香,经久不散的香水,是洺州的特产,你和于秋私交甚密,可能帮她讨要一些来”李渊见李世民过来之后开口道。

    “呃,这个,儿臣试试吧!能不能弄来,儿臣也说不准,您怎么不直接找三姐帮忙呢!她今天好像也乘车到街上游玩去了。”李世民有些郁闷的道。

    原来,于秋弄的东西,还不止自行车那么简单。

    “嗨,三娘现在正在跟为父置气呢!为父哪好意思向她开口,还是劳烦你费些心吧!”李渊有些郁闷的道。

    他平时最疼爱李秀宁了,可下旨让她和柴绍和离,又下旨给她赐婚于秋这两件事,办的有些太欠考虑了,搞的李秀宁很伤心,这个隔阂可不是那么好消除。

    李世民正欲点头答应,那张婕妤却是开口道,“听闻洺州还有一种能够让人分毫必现的镜子,不若劳烦秦王一并讨来让陛下见识见识。”

    这哪里是要找东西给李渊见识,这分明就是借李渊的权力,让李世民办事,身为一个手掌数万雄兵的亲王,被一个位份在后宫根本排不上号的婕妤指挥,李世民的火气腾的一下就升起来了。
1...6667686970...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