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初唐大农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他正欲劝谏李渊不可太过沉迷享受,多为国家做打算,可眼角的余光却是看到了跟在李渊车子后面的李建成的马车,正有一个女人探出了头来,是太子妃郑观音,她也是招手,让随行的侍女去于氏糖水店里买吃喝,顿时心生一计。

    “父皇,论到和于秋的交情,似乎大哥比儿臣更有面子了一些,听说他只是派王中允去洺州走了一趟,就从于秋哪里借来了一万五千匹战马和两百根望远镜,儿臣可没有大哥这么大的面子。”李世民语带推脱之意道。

    “是么”

    李世民一扯到李建成,李渊顿时又想到了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斗,现在看来,于秋似乎更倾向于支持李建成多一些,因为李建成借战马是要去干什么,谁都知道。

    “千真万确,王珪已经过了洛阳,想来,两三天就能到长安了。”李世民确认道。

    “如此,你帮我把大郎唤来。”李渊交待了一句,李世民马上往后面车去喊李建成。

    “张婕妤在后宫独得父皇恩宠,使得父皇的日常生活日渐奢靡腐化,大哥身为太子,应该对父皇稍加规劝才是。”李世民在李建成下车之后,一边并肩与他往前面的车子走,一边开口道。

    闻言,李建成眉头一挑,面上点头道,“为兄定会规劝父皇的。”

    然而,心里却是想到了一些其它的方面。

    很快,他就到了李渊的车窗旁,然之后,看到了李世民刚才看到的同样的场景,在李渊将要香水和镜子的事情讲完之后,他立即明白了李世民所言非虚,然而,他却是大包大揽的把事情应承下来了,收获了张婕妤好几次闪亮的注视。

    不一会,两兄弟各自回到自己的车子上之后,李世民的嘴角钩了钩,而李建成,则是有点心花怒放的感觉。

    王珪这趟差事办的很漂亮,而且,他已经找到稳固自己地位的办法了,对于一个老男人来说,年轻女人的枕头风,可是非常有效果的。




第两百一十六章 彻底笼络住民心
    洺州的上元节同样过的热闹,于秋给所有工坊都放了三天假,并且发放了足够多的蔬菜粮米以及肉食。

    当然,还有比这好的,那就是公布了一系列政策消息。

    从新年的第一个月开始,所有的原先给工坊干活的饥民百姓,都有薪酬可拿了。

    所有帮助公家种植大田的农民百姓,也有薪酬可拿了。

    所有分配给他们的房屋,也都将属于他们私有。

    并且,所有百姓都一定程度的享受公共收入,比如村里的鱼塘养出来的鱼,大家按斤分。

    村里公共位置林地种的果树结了果子,大家按斤分等等。

    未来,洺州都督,将以让富裕洺州人民为工作目标。

    洺州都督府属下的所有官员,将以服务洺州人民为工作目标。

    洺州军人,将以保护洺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最高使命。

    这个口号一喊出来,洺州百姓整个就开心疯了,敲起所有能够拿在手上能敲响的东西,缠起所有看上去艳丽的布条,自发的来到了洺州都督府门前起舞吆喝。

    为了让百姓们开心的情绪得以宣泄,于秋让所有都督府的工作人员都按照自己教授的方法包元宵,自己却让人快马去山庄拿来了材料,躲进了单独的小屋,去制作烟花。

    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颁布这些政令,是因为经过财政收支的统计测算,洺州的各个产业,已经不需要剥削洺州百姓的劳动力来增加利润了,让百姓们有迈向富裕的动力,可能会让各个产业发展的更加良好。

    所以,将所有劳动都变的有偿,将所有房屋土地的产权明确,是春耕开始之前,洺州都督府要做好的工作。

    给所有的房屋开具新的房契,给所有的工匠以及务工的人厘定工资标准,给所有的农户明确责任田的具体位置,可能会有很大的工作量,但这基本难不倒于秋执掌的洺州都督府。

    因为,半年多的时间里,洺州百姓的脱盲率,已经达到了三成。

    各县随便派一两个人带着一封告示到一个村,一两天时间就能做好一个村的公产,私产,责任田什么的分配。

    因为很多人都认得字,懂得告示的意思,他们会自发的帮助其它的人理解。

    等这些工作完成后,农民的责任田将会由他们自己耕种,所得的产出,也归他们自己。

    至于在农田有产出之前,这些农夫们吃什么,这就需要靠做工,出力气自己挣了。

    洺州现在有大棚蔬菜田,各个矿场,伐木场,制盐场,还有各个养殖,做工的作坊,他们都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去做事,日薪一般都在百钱以上,还管饭,只要完成了脱盲教育,想找一份养活一家老小的工作,一点也不难。

    此外,洺州百姓还有一项福利待遇,那就是半价医疗,和免息医疗贷款。

    有了这样的福利,百姓就很难被生病这样的意外情况击倒了。

    这也是于秋吸引外地人才来洺州的一个手段。

    反正,在这个时代,有勇气背井离乡讨生活人,他都是当人才看的。

    天色黑下来之后,洺州都督府的大食堂就开始往外端东西了,一大缸一大缸的元宵被抬了出来,虽然没有爆发出什么浓郁的香味,但是看着红汤里浮着的一个个白色的团团,就感觉诱人。

    一大群杵着拐杖的老人脱开了人群,朝都督府的大门前走了过来,他们是百姓们推举出来感谢于秋的代表。

    可别看他们满头白发,颤颤巍巍的样子,就以为他们的年龄很大了。

    其实,他们中间年龄最大的也不超过六十岁,有一些甚至只有四十几岁。

    在战乱连年的河北,能够活到这个年龄的人,不用说,肯定是受了很多苦的。

    以往的时候,这种露脸的事情可轮不到他们,能够咬着牙,在那些世家门阀的狗腿子的皮鞭下勉强活着,他们就是幸运的。

    于秋听说有这样一群老人来看自己,便将制作好的烟花让赵河他们抬到了洺州的城墙上,自己清洗了一下手脸,换了一身便装,就往都督府门口走来。

    见到于秋这样的大人物,小老百姓出身的老人家们不免有些忐忑,于秋微笑的迎向了走在最前面的一个老人家,伸手握住了他的手道,“老人家上元节好啊!感谢你们大冷天的跑过来看我,应该是我去你们家里看你们才对的。”

    “怎么可以劳动于都督你呢!你是要为我们洺州百姓做大事的人,可不能为了我们这些老朽耽误了。”老人家有些激动的道。

    “怎么能说是耽误呢!让洺州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就是我要做的最大的事情,不耽误,不耽误,等明年的时候,我一定会去各位长者的家里探望各位的。”于秋笑着道。

    同时,他又伸手握了握旁边另外一个老人的手。

    然而,这位老人却并没有第一位老人的心理素质,一激动,就想向于秋下拜,于秋赶忙将老人家扶住了,笑着问道,“老人家您见了我为何要弯腰下拜啊!”

    “草,草民见了大官,不都是要拜的么。”仍处于紧张状态的老人答道。

    于秋大笑道,“我可从没有下过这样的规定啊!而且我还要下一个相反的规定。”

    说完之后,于秋面向所有的老人家朗声道,“我宣布,洺州百姓自今日起,可以拜父母,拜长者,但绝不需要向任何官员或者公职人员弯腰下拜行礼。

    但凡公职人员,自我起,无论所属是军是政是法,都需要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儿子,尽心尽力的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让所有洺州的父老乡亲们,能够挺起胸膛做人。

    所以啊!老人家,见到像您这样的长者,应该是我主动想向您问候,您看,就用握手,作为咱们的见面礼如何”

    于秋说完之后,再度握住老人家满是老茧的手,并且将自己的另一只手搭在老人满是枯树皮一般的皱纹的手背上,摇晃了三下。

    “握手礼好,握手礼好啊!”老人家感受到于秋手上传来的温暖,眼眶湿润道。

    他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当权者把像他这样什么都不是的小老百姓当人看。

    温馨的气氛,顿时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于秋一一的与老人家们握手,并且让人给老人家们送上甜软可口的元宵。

    和于秋一起在都督府这边办公的苏定方,高雅贤等一干军中将领见到这样的场景,无不在心中感叹,于秋是真正的做到了他们当初起义时想要看到的领袖的样子,而且是真正的能让所有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一圈问候和家常拉下来,于秋的形象在百姓们心中就更加的伟岸了,在洺州主政的第一个年头,于秋就彻底的笼络住了洺州的民心。

    。



第两百一十七章 于秋施行的是圣人之道?
    如果说亲民的政策和举动,只是让于秋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变的更加伟岸了。

    那么,烟花在天空中爆裂,给整片天空带来绚丽的色彩之后,则是在于秋伟岸的形象上,增添了一重神圣的光环。

    这么绚丽的色彩,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们能够看到的。

    得知这是于秋亲自为庆祝上元节,给全城百姓准备的礼物之后,百姓们对他的敬仰,用敬若神明这个词来形容,就太贴切不过了。

    上元节一系列的庆祝活动,都是要在晚上进行的,不止是放烟花这么简单,于秋名下各个产业对此都做了准备,各种彩色的灯笼在天黑之前,早已挂满全城,在一百零八发烟花燃放完毕之后,所有人开始点灯,顿时将城内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各处宽阔的路口,早已架好了火堆,有烤牛羊肉的,有烤鸡鸭兔子,甚至猪肉的,更多的,则是穿着奇装异服,把脸上涂上色彩之后,围着火堆起舞。

    俄难舞和鱼龙舞,是上元节必须有的项目,自然是不能少的,于秋还专门让人按照钱币上华夏神龙的模样,扎了九条色彩不一的大龙在城内游行,所有临街的门面,都会让龙进到屋子里面钻一遍,寓意龙来财来,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于氏的糖水店,率先开启了免费活动,只要能猜对店门口挂着的彩灯上的谜语,就能免费喝到一杯糖水店的热奶茶,大多数题目,基本都是送分题。

    比如,洺州都督是谁

    洺州都督刚刚颁布了什么政令

    还有类似两橫加一笔或者两竖加一笔写一个字等等的游戏,完成就可以得到一杯奶茶,这让奶茶店成为了嘴馋的孩子们的天堂。

    张喜儿看到孩子们喝到奶茶时享受的模样,心里十分开心和满足,在她看来,糖水店里产出的,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喝的东西了,可惜于秋说,麦芽糖的甜味还不是很纯,水果糖的成本又太高,大量制作不划算,等洺州制造的海船去到了岭南,一定会带回来甜味更加纯正的蔗糖,还有香味十足的桂圆糖,荔枝糖和椰子糖的。

    不过,大人们关心的却和孩子们关心的不一样,一些摆放着家具和各种农耕工具的摊位,才是他们更加愿意凑热闹的地方。

    这些摊位可不是要出售这些东西,大家同样可以靠猜灯谜,做游戏,免费获得,主持的人会通过一些做游戏的环节让大家知道,洺州对于惠民,有哪些具体的政策。

    比如,农具有缺,是可以让里长找县衙免费申请领取。

    比如,农民个体户,是可以找民政署免息借贷牛羊牲畜,或者鸡鸭家禽去养殖。

    你觉得自己有本事养好十头牦牛,或者一百只羊,或者更多数量的兔子,鹌鹑什么的。

    那么,你去户籍所在县的民政署申请借贷养殖,一年之内,这些牦牛若是下崽了,一半归养殖的农户,一半归民政署。

    羊也是一样,不仅可以得到一半的羊羔,还能将羊毛剪下来卖钱,所得收入,全部归农民自己。

    兔子和鸡鸭鹌鹑这类繁殖较快的动物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可能都不用一年,农户就能还上本,并且将自家的养殖规模扩大。

    而且,只要你去民政署申请借贷养殖成功,民政署还有专人指导你养殖技术,对于养殖成绩好的农户有额外奖励,对于养殖状况不佳,有养死情况的农户,着重跟进。

    当然,民政署这样的机构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在养殖方面,各种新式农耕工具的使用方法,简单的耕种知识,都有人负责教学,总而言之,它就是一个负责将帮助百姓将产能放大的部门。

    这些新政,都通过上元节的这次全民聚会,以开心快乐的方式,告知了百姓。

    卢家有一位没有改姓的叫卢耀的族老在各个摊位前逛了一圈之后,突然开始浑身颤抖,拉住同行的几个儿孙大声喊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三公子大才,三公子大才也!”

    “父亲这是怎么了现在可没有谁再把三公子喊三公主了。”二十来岁的卢少阳向卢耀问道。

    “大朗可知,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卢耀抓住卢少阳的胳膊问道。

    “孩儿记得,这是论语泰伯篇中的句子,意思是说百姓愚昧,可让以让他们服从,不能让他们知道的太多,知道的多了就会心思杂,容易闹出事情。”卢少阳答道。

    “错了,大错特错,孔夫子说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说,百姓们自己知道怎么发展,可以任由他们。当百姓们不知道怎么发展的时候,就告诉他们怎么发展,三公子的这些新政,就是告诉百姓们怎么发展,他施行的,是圣人之道,你等着看吧!洺州的富裕,将会是李唐任何州县都不可比拟的,因为,百姓越富,洺州会越富,洺州越富,百姓则更富。”卢耀激动的道。

    他说话的声音很大,让同样在那些摊位面前围观的许多百姓都听到了,最近一段时间,读书认字,接触论语的工匠和农民有很多,但是真正学论语的人却不多。

    他们以为是自己的学问还不够,没有资格接触到论语这个层次的学问而已,其实是于秋不愿意让人教他们太多这些大道理,现在听有人说起里面的内容,顿时便有很多人将注意力聚拢了过来,其中一个年轻些的工匠率先开口问道,“于都督真的施行的是圣人之道吗难怪我们洺州在战后这么快就恢复了生机,比以往最好的时候过的都还好。”

    “是啊!是啊!咱们洺州有于都督,一定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许多百姓跟着那个年轻人搭话道。

    卢耀则是好像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冲冲的拉着儿孙就往都督府的方向走,他要问问于秋,自己偶然之间想到的这个点,是不是对的,论语,是不是真的可以像自己想的这样断句。

    很快,他就在都督府附近的街道上看到了亲切的跟每一个聚拢过来感谢自己的百姓握手问好的于秋,然后,强行打断了于秋笼络民心的这场秀。

    “三公子,老朽有一句话,不问出来心里就不痛快。”

    卢耀也是五十多的老人了,于秋刚刚还说完自己要敬长者,当然是不好当着大家的面食言而肥的,笑着看向他道,“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对我直说,能够帮你们解决的,我一定会想办法帮你解决的。”
1...6768697071...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