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哎呀,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刘东川笑得很假,但态度却异常亲热,今日既是遇上了,就是缘分,不如等会我做东,去翠云楼乐呵乐呵?

    这里是孟仁毅的主场,李中易自然不可能越庖代俎,只是笑笑,却没吱声。

    孟仁毅摆了摆手,说:翠云楼没啥可乐呵的,我今日约好了人,一起打麻将。

    麻将?刘东川一头雾水,他压根就没听说过麻将。

    李中易发明麻将这种游戏,时间太短,不可能马上就风靡整个成都府。

    见刘东川一脸的懵懂,孟仁毅也懒得解释,拉着李中易就进了侯府。

    赌钱果然需要气氛,面对两个侯爵一个伯爵,又都是有钱人,牌桌上的李中易自然不可能手软。

    鏖战了三个时辰,李中易最终大获全胜,带着两千贯铜钱,还有一块青色玉佩,心满意足的回家。

    在自己的书房里,李中易点亮烛火,仔细观察赢来的玉佩。这是一个玉佩组合,上端为一件大佩(也称珩),为蝙蝠形;中部称瑀琚,为一对左右对称的璜,两璜间或为环,或作四瓣状;下端中间为一件梯形佩,左右各有一颗大的珠子,称为冲牙,佩带时相互撞击发出悦耳的响声。各佩件间以丝带相连,穿缀着玛瑙水晶琉璃珠子,显得精美异常。

    李中易琢磨着,这么一组玉佩,若是拿到后世的拍卖行里,绝对可以卖个好价钱。

    日子过得飞快,李中易到尚药局值守,差不多有半个月的时间。

    这天是休沐日,李中易好好的睡了一个大懒觉,起床后,就去陪着薛姨娘说话聊天。

    薛姨娘见儿子变得如此贴心和懂事,就和喝了蜜水一般,心里甜丝丝的。

    即将开午饭的时候,大门口突然传来哭闹的声音,李中易不由皱紧眉头,心中颇为不爽。

    好不容易趁着休沐,在家里陪着老娘吃顿团圆饭,居然会有人这么不长眼,难道他真的很好欺负不成?

    很快,瓶儿匆匆从外面进来,小声禀报说:爷,是曹氏来了。

    李中易当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断然吩咐说:让她回去吧,就说我不在家。他相信,瓶儿一定清楚他的真实意图。

    瓶儿眨了眨眼,叹了口气,说:真不凑巧,门房既没烧热水泡茶,也没有多余的凳子。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小机灵鬼。瓶儿挨了骂,却欢天喜地的出去了。

    和薛姨娘一起吃过午饭,又一边喝茶,一边闲聊了好一会,李中易这才放曹氏进了门。

    薛姨娘有些担心地说:我在这里不太好吧?

    李中易微微一笑,回答说:阿娘,今日已经不同往时,曹氏有求儿子。

    曹氏哭哭涕涕地走进花厅,一见了薛姨娘,就扑过去,抱住她的胳膊,嚎啕大哭起来。

    薛姨娘很有些尴尬,想伸手推开曹氏,却被她死缠着,怎么都推不开。

    李中易并没有马上插手的意思,冷冷地等着曹氏哭个够,闹个够。

    李家的家务事,已经拖延太久,是该有个了局了!

    大郎,大郎,求求你,救救我那苦命的兄长吧。他马上要被问斩了。曹氏被李中易的冷眼所震慑,不敢继续纠缠着薛姨娘,转而跑过来求他。

    坐吧,咱们慢慢地说话。我有言在先,如果你继续夹缠不清,那就没什么可说的。李中易一开口,就定下了规矩,免得和曹氏多废口舌。

    曹氏被晾在外面一个多时辰,自然很清楚李中易对她是个什么态度,只得抬起衣袖,擦了把脸上的鼻涕和眼泪,老老实实地坐到了李中易的对面。

    瓶儿,把文书拿给曹氏看看。李中易懒得废话,直接吩咐瓶儿,捧来两份文书。

    曹氏接过文书,打开第一份,定神一看,脱口惊叫出声,两万贯多谢大郎,多谢大郎异常欢欣。

    等曹氏满心欢喜地打开第二份文书的时候,她的好心情,瞬间跌落谷底,和离书

    大郎,你莫非想逼死我母子俩?曹氏被怒火烧红的两眼,死死瞪着李中易,咬牙切齿地厉声反问。

    在和离文书上画了押,你就可以带着两万贯回曹家。不然的话,神仙也救不得曹猛。李中易冷冷看着曹氏,斥道,我们李家不需要你这种吃里扒外的毒妇。

    李大郎老娘和你拼了曹氏正想借机撒泼,李中易忽然沉下脸,冷冷地说,你坏事做尽,如今,应该已经收到万州曹家的书信了吧?

    李中易的警告,如同一大桶寒冷刺骨的冰水,兜头浇到曹氏的身上,瞬间就打压下她那残余的嚣张。

    没错,曹家的现任族长,也就是曹氏的嫡亲祖父,已经写来书信,无论如何都必须保下曹猛的性命,绝对不能因为她的个人私怨,而导致曹家嫡系的唯一血脉断绝,否则,她就不再是曹家的孙女。

    这个时代,不管哪家哪户,对于传宗接代,香烟承续,都重视到了深入骨髓的程度。

    一个家族,如果成年的男丁死光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家族的灭亡。

    这简直就是任何一个家族,不可承受之重!

    李中易早知,胜券在握,所以,丝毫不担心曹氏会狗急跳墙。

    别人也许不清楚,李中易实在是非常了解曹氏的秉性,为了钱,她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一般人,谁会在自己老公丢了官落了难的时候,居然怂恿着亲哥哥带人打上门来抢钱?

    得了,你也少装可怜。李中易端坐在椅子,用眼神安抚住很有些担心的薛姨娘,然后冷冷地告诉曹氏,要么,曹猛被砍头,你不仅被曹家扫地出门,父亲也已经深深地厌了你,被休出李家也是迟早的事;要么,带上这两万贯,和曹猛一起回曹家,你依然是风风光光的曹家娘子。你自己任选其一吧。

    妹妹,妹妹,大郎如此逼我,我不想活了!曹氏假装要撞墙,李中易偏偏视若不见,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

    曹氏戏演了一半,却演不下去了,只得讪讪地坐回到原处。

    其实曹氏已经心动,跟着李达和不就是图他是个官儿,可以过体面的官夫人生活么?




第44章 炼丹(哭求推荐票)
    如今,曹氏也知道她做得太过火了。今天,她本想带着李中昊一起来求李中易,只可惜,李中昊已经被李达和牢牢地盯在了书房里。

    情况异常紧急,由不得曹氏再犹豫,所以,她只得硬着头皮独自来求李中易。

    李中易察觉到曹氏的犹豫,站起身说:你仔细的想想吧,想好了的话,虎个押,就可以带着两万贯回曹家了。

    说罢,李中易搀扶着喜忧参半的薛姨娘,直接回了后堂。

    临走的时候,李中易冲瓶儿使了个眼色,瓶儿重重点头,那意思是说,她一定会盯死曹氏,不让她闹出妖蛾子来。

    回到东厢后,薛姨娘担忧地问李中易:大郎,你硬逼着曹氏和离,万一她一时想不开那可怎么办?

    李中易微微一笑,反问薛姨娘:阿娘,你觉得曹氏是哪种人么?

    薛姨娘仔细地想了想,摇着头说:她过惯了好日子,肯定舍不得去死。

    嗯,曹氏虽然恶毒,但是,二郎毕竟还是姓李。李中易叹了口气说,再怎么着,孩儿也得替阿爷着想。

    薛姨娘欣慰地笑道:你阿爷是个面冷心热的人,你如此的有情有义,我这个做娘的,真的很高兴。

    过了大约一个半时辰,瓶儿来报,曹氏当着她的面,在和离书上,签了名花下押,然后雇了一辆马车,载着三大箱铜钱,大哭而去。

    唉,说起来不落忍的,曹氏也是自己做孽啊薛姨娘毕竟心善,心中有些不忍。

    李中易心里落下了一块大石头,曹氏的问题解决了,家务事告一段落。

    晚上,李中易在成都侯府里泡桑拿的时候,把事情给孟仁毅说了,孟仁毅二话不说,当即命人拿了他的令牌,去牢里放了曹猛,限他立即滚出成都,回万州。

    就这么着,一桩很可能闹得天翻地覆,乌烟瘴气的家务丑事,在赵老太公和孟仁毅的合力之下,悄无声息的予以摆平。

    据家里的仆人说,李达和知道消息后,闷了一整天,倒也没说什么。倒是二郎李中昊,成天哭哭啼啼的,没少挨李达和的训斥。

    出于李达和的脸面着想,李中易传下话去,就说曹氏身体不适,到乡下的庄子上养病去了。

    时光飞逝,花蕊夫人的皮肤病已经痊愈,孟昶始终惦记的炼丹大事,也终于摆上了议事日程。

    这一天,李中易斋戒沐浴已毕,身穿一袭蓝色道袍,一只玉簪横插在道髻之上,走动之间,道袍轻拂,一副仙风道骨的神棍模样。

    在黄清带人的护卫之下,李中易乘车登上了青城山顶。

    山顶上的某个洞府里边,早有人按照李中易的要求,布置妥当。

    洞内,丹炉丹鼎水海,石榴罐等一应炼丹的器具,应有尽有。

    李中易还别出心裁的在洞府旁边,加建了一座小型的木炭窑,窑口上接了一根粗大的铁管,铁管直接插入一口大水缸,水缸就摆在一口水池的里边。

    为了安全起见,孟昶派来了几百名金吾卫的官兵,把整个洞府围得水泄不通。

    按照掐算好的时间,李中易站在洞府门前,迎风而立,点燃事先制作好的黄符,串在一把镶嵌满宝石的七星剑上,嘴里念念有词,y-ife-and-y-son,i-love–you

    黄清就站在李中易的身后不远处,却完全听不懂李中易念的是什么鬼东东。

    良辰已到,李中易装神弄鬼的点燃了炼丹炉,胡乱地塞了一些药材进去,盖上盖子,就不管了。

    黄清心里很纳闷,等李中易忙活完了,他悄悄凑过来,想问个究竟。

    谁知,李中易只是神秘地一笑,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这个时代,除了读书人或是士大夫之外,一般没文化的人,大多相信鬼神的存在。

    既然李中易不愿意说,黄清担心惊动了神明,泄露了天机,也没敢多问。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中易一直捣鼓着那座木炭窑和密封的水池。

    木炭被切成十分整齐的块状,单单这个工作,就花了窑工两天的时间。

    等到往窑内码放木炭的时候,李中易一直站在窑旁指点,稍微有点错误,他就会要求重新来过。

    这又折腾了两天,等一切筹备妥当后,李中易让窑工点燃了木炭窑。

    窑内点火后,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充当烟道的铁管里开始往外面冒黑烟。

    李中易吩咐杂役开始往水池子里边倒清水,当清水距离大水缸大约一尺的时候,他果断叫停。

    这时,铁管烟道内开始冒白烟,李中易只是静静地看着。等到烟道内窜出黄褐色的气体,李中易略微嗅了嗅,发觉烟气异常刺激,辣得直想流眼泪,他当即命令十几个杂役,轮流提水,给充当烟道的铁管泼水降温。

    很快,从铁管中汩汩的滴出酸味很重的黄褐色液体,源源不断地流进大水缸里。

    这时候,如果有懂化学的兄弟在场,一定会马上指出,李中易这是在通过木炭窑干馏的方法,制备木醋液。

    两天后,木炭窑里的木材烧烬火熄,大水缸里已经收集到了满满的一缸黄褐色的木醋液。

    等铁管渐渐冷却后,李中易找来十几个彪形大汉,让他们把装满木醋液的大缸抬出水池。

    李中易走到缸边看了看,发现液体表面上浮了一层厚厚的木焦油,就让人拿来水瓢,舀出木焦油。

    限于这个时代的化学手段,大缸里的木焦油只剩下极少数残留,实在去除不掉。

    木醋液脱焦之后,李中易点了点头,命人拿来经过煅烧的天然石灰石,所得到的生石灰,大把大把地加到了缸内,这就是中和反应。

    加入了生石灰的木醋液,起初变成暗紫色,接着又是深黑色,最终转为了紫红色,缸内的液体表面上,冒出大量的泡沫。

    好。李中易迅速叫停,让人将大缸抬到事先搭好的木台子上。在木台子的下边,准备了一只大木桶,桶口被层层叠叠的麻布丝绸之类的细面料,裹了十几层。

    把这些红水舀出来,倒进木桶。李中易吩咐过后,走到黄清的身旁,笑道,黄公,辛苦你了。

    贤弟,愚兄真心不明白,你这是在干嘛?黄清眨巴着小眼,死瞪着李中易。

    李中易浅浅地一笑,心说,就算是我告诉你这是在制备醋石,你又知道醋石是啥东西不?

    见李中易依然不肯说,黄清的好奇心几乎要爆棚,他在宫中,见识过无数仙长炼丹,还从没见过像李中易这么个搞法。

    李中易悠闲的喝了茶,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指挥着杂役们,将经过过滤的液体,倒进一口大铁锅中,加热慢火,然后不断的搅拌,同时把冒出表面的焦油全部舀掉。

    这么干了两个多小时后,锅内的液体,渐渐变成了灰色的固体,这就是李中易所需要的醋酸钙,也就是醋石。

    天色渐晚,李中易吩咐停工,明天接着干活。

    一夜好梦,第二天一早,李中易让人搬出提前预备好的荻灰(草木灰)和白碳灰(生石灰),架起一口大锅,把这两种灰都进锅里,然后加水,不断地添加柴火开始煮。

    黄清心里很奇怪,忍不住跑过去问李中易:贤弟,你这是要做什么?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制作一些炼制仙药的材料,具体是啥,请恕小弟不能说。

    黄清揣着一肚子的疑问,又不敢细问,只得郁闷地站在一旁。

    其实,草木灰就是碳酸钠(na2co3)和碳酸钾(k2co3)的混合物,将草木灰加生石灰再添水加热,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又叫火碱,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其实,这个过程,并不是必须的。李中易只是想借着这么好的实验机会,验证一下制备烧碱的可靠性。

    因为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溶解度不同,在提前制作好的白瓷器皿中,经过蒸发冷却结晶,李中易成功的获得了碳酸钠。

    碳酸钠就是纯碱,又叫苏打,不仅是现代工业重要的化学原料,还是面食的发酵剂。
1...2829303132...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