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走出吴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强

    “为什么见了吴长东叫长红?”<o:p></o:p>

    “看错了。”<o:p></o:p>

    “你和吴长红什么关系?”<o:p></o:p>

    “相处过。谈过婚嫁。”<o:p></o:p>

    “发展到什么程度?”<o:p></o:p>

    或许,文景如实地告诉他她与长红的交往过程会更好些。但是,文景是把自己的尊严和权利看得比性命都神圣的倔强女子。她认为她与长红的联系方式、情感经历只属于她(他)们俩,别人无权过问。她若和盘托出,就是对纯洁爱情的亵渎。为此她望着窗外,缄口不语。<o:p></o:p>

    “不好说吧?知道你就没法儿说!”赵春怀突然笑起来。是那种罕见的忘乎所以的狂笑。当笑声停下来时,宽脸盘上爬满了泪珠。文景从衣架上摘下毛巾来扔给他。她见过发酒疯的人,总是这么哭笑无常。<o:p></o:p>

    “你与前妻为什么离婚、你与‘京壳儿’发展到什么地步,我从来都没有去过问!我认为不去追究别人的**,那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做人的起码素养。”文景舌敝唇焦地解释。她觉得他说话还利落,还没有丧失理智,能接受她的劝说。他应该是通情达理的人。<o:p></o:p>

    “去去去,你不想知道是你根本不在乎我!”赵春怀并不用毛巾擦脸。他任泪珠在面颊上流淌。“从前的事我不计较也罢!你怎么可以跟小齐混在一起呢?难道我没有告诉你他是什么样的人么?他是没人搭理的臭狗屎!”<o:p></o:p>

    “我们吃的菜都是人家给的水源!吃菜时你全然不论,追究起交往来你倒挺认真。”<o:p></o:p>

    “好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因为那点公家的水你就卖了?贱货!‘一枝出墙的红杏,唤醒了沉睡的春天’,什么意思?我只以为花高价娶了个纯朴善良、通文识理的姑娘,只以为你肚里怀着是赵家的孩子”<o:p></o:p>

    “闭上你的臭嘴!”文景叫道。出于她丈夫口中的这几句不实之辞、污言秽语给她胸中注满了怒气。她还从来没有让人当成骗子(伪装纯洁的邪恶女人)的经历,怎么在他眼里会是这样呢?一枝出墙的红杏,唤醒了沉睡的春天,好端端一首诗,怎么让他含讥带讽地一念,反变成淫词滥调了呢?文景气得脸色苍白、双唇发抖。简直不知道与他再怎么分辨才好。<o:p></o:p>

    天渐渐暗了下来。隔壁屋里打开了半导体收音机。“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的乐曲好象是给这边对阵的双方鼓劲助威。文景觉得此时的赵春怀已不可理喻,便开了门走出屋外。她的关门声将赵春怀猛地一激,他打开灯扒到窗台上窥探她的去向。怀疑她又去了陆园。面颊上一颗硕大的泪珠还在滚动,放大镜一般照大了他的毛孔。同时,他臆造的幻灯也放大了视觉中文景的缺陷。这一天的所见所闻,给他的生活、他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可怕的根本的改变。<o:p></o:p>

    陆文景没有去陆园。屋外雨后的清新空气让她清醒了许多,逐渐镇定下来。她觉得自己也有错。易于感情冲动,行事不太检点。走到暗处,路过几个雨后的小水坑时,星星的倒影在其中摇晃。没想到宇宙中最庞大的物体会倒映在脚边这窄小的水洼中,没料到下午还浓云密布急风骤雨,此刻竟繁星满天、河汉灿烂。她憋屈的胸襟突然开阔起来。决定在新的处境中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改变一下僵持的现状。然而,究竟该怎么办呢?<o:p></o:p>




走出吴庄(十六)水深火热
    <b></b><b>十六</b>

    <o:p></o:p>下了火车,文景把随身携带的硕大的包裹往自己胳膊上一挎,就随着人流走出了出站口。她家并没有通知家中的任何人,明知没人会来接她,她还是朝着接站的陌生男女们环视了一周。并且将包袱放在脚边儿,机械地歇了一会儿。<o:p></o:p>

    这天,离她(他)们夫妻吵架的日子已是半个多月之后了。在这半个多月的日子里,她和赵春怀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虽然还是她从陆园摘菜蔬来、做好饭后同时进餐,但昔日的和谐与欢愉却荡然无存。赵春怀本来在饭食上是个不挑剔的人,这时却不是说咸就是说淡,甚至吃出个小草棍儿也要衅怄气。他的情绪仍然受反感和厌恶所支配,甚至动不动骂自己是“瞎了眼”。他由抱怨自己没眼力受了假象的欺骗而愤懑,变得越来越忧郁和固执了。如果文景是老于世故的女人,她完全可以用自责、柔情、或者是高超的圆谎术来取得男人的谅解,重讨赵春怀的欢心。但文景却是个性倔强、单纯朴实、最爱顶真的女人,偏偏不会那一套。所以,赵春怀的太过分、赵春怀的苛责,不仅没有降服了她,倒把她原先萌发的自责与悔过之心也撵跑了。她想:既然彼此看不顺眼,我就娘家去!眼不见心静。正好慧慧还望眼欲穿地等我呢。<o:p></o:p>

    出了火车站,耳朵里塞满了河西城里人的口音。前边一个熟悉的红色背影挽着一位男性的胳膊,走路那轻佻的样子很象春玲。文景脑子里悠忽就闪出个:前进大街西边、从西向东的第三个朝北的胡同口。那针织厂的某间女职工宿舍里就放着春玲的铺盖卷儿。她的小姑子春玲就在那里上班。时间正是中午。如果她在小姑子那里喝口水、歇歇脚,下午往返能搭个顺车。但是,她一想起那个,心口就割裂裂地疼痛。一想起是吴长方和春玲逼得她走到这步田地,周身就来气。她背井离乡二年多不愿意家,正是不愿意触及那份伤痛!她宁可头顶烈日、汗水涔涔,背着包袱徒步家。<o:p></o:p>

    节令将到秋分,又到收秋的时候了。红灿灿的太阳照在原野上还很耀眼。县城附近那浇过的土地已开了裂缝,庄稼的叶片在阳光的暴晒下都打了卷儿。偶然有一股微风吹来,也是干燥的热风。爬上一个缓坡,土质便带上了沙粒。滹沱河和天涯山已历历在目。过了红旗大桥这个关隘,便是生她养她的故乡水土了。一道滹沱河隔出了河东河西两方地界。同处一个天空之下,这里的雨水比省城少了许多。而河东的土质比河西又差了一截儿。两处的土壤与景致不同、口音和习俗也有形形色色的差别。河东的老农民更闭塞、更落伍。只是读了书的年轻人近年来才将目光注视着河西,希望去县城找工作、联姻、亲访友。陆文景就是有向往有追求的年轻人中的一员,然而却竹篮打水一场空。<o:p></o:p>

    过了红旗大桥,路经天涯山脚下朝南走了不到一里地,就看到当年她们开垦出的那片河滩地了。上面稀稀落落长着些黑豆,大约刚能收播下的籽种。地下的盐碱倒是白花花的一望无际。再往前行,大田里的旱情就更明显了。玉茭的上半截儿还是绿色,昂了头挣扎着呈现出活力。下半截儿已是枯黄,划一根火柴便可以当作柴禾来烧了。“还是老样子,靠天吃饭!”文景不禁替故乡悲凉。转而又想,自己为故乡可付出多少呢?<o:p></o:p>

    踏上故乡的阡陌,便望见杂树环绕的吴庄了。这时,吴长红、慧慧以及文德和父母的身影便纷至沓来。这些形象既让她感到亲情拂面,只恨路长腿慢;又让她感觉满面蒙羞,悲苦辛酸。这一走二年,重故土的陆文景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不再是那个未出闺门纯洁好胜的女娃了。已经变成个身怀有孕的得过且过的少妇了。而且,她的男人还正和她闹矛盾!想到此她将沉重的包袱往汗湿的后背上一颠,就心事重重地低了头,加快了脚步。<o:p></o:p>

    将到一个叉路口,文景隐约瞅见玉茭地里潜伏着个手握短棒的巡田人。这位巡田汉子显然是发现了“情况”,先是直竖竖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侧了耳朵听。接着便弯着腰、迈着猫步,一阵儿急走消失在青纱帐里了。这人的身影儿与长红差不多、那警惕性极高的认真样子也象他,会不会是那冤家又要逮谁呢?<o:p></o:p>

    文景满腹狐疑,情不自禁地驻脚静听。果然传来了响动。是辚辚的车声。这分明就不是贼了,谁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平车来明目张胆地偷呢?<o:p></o:p>

    “干什么去了?”那巡田的汉子问。<o:p></o:p>

    “拉擦屁石。”接话的声音有些耳熟,象是文德。<o:p></o:p>

    “你姐姐嫁了赚大钱的男人,你家还用土坷拉?”<o:p></o:p>

    这时,文景已听出这巡田汉是长红的好朋友冀二虎了。他这话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o:p></o:p>

    “不,不。两种待遇了。女人们用的是娃们用罢的作业本。男人们嘛,咱土老姓,用惯这了。其实,文景总是写信叫我们买草纸。不,叫什么来着?对,卫生纸。咱土老姓,用这得劲儿。”陆富堂全然没有听出冀二虎的弦外之音,还在自得其意呢。<o:p></o:p>

    文景这才搞清楚,原来是爹和文德到东坡的立土崖拉土坷拉去了。这瓷实的土坷拉因其特殊用途,被老姓称为“擦屁石”。文景这代人的祖父辈之前,都是在茅墙旁立一块光滑些的大石头,解罢手后大家共用。被人叫做擦屁石。到了她的父辈,就有了些进步。再不共用一块石头,改用一次性的土块了。但由于惯性的缘故,老姓仍叫这土块为“擦屁石”。<o:p></o:p>

    “嘿,今儿真走运得很!你瞧瞧这块儿的个头儿!”陆富堂继续对冀二虎炫耀。“足有水缸那么粗。我和文德好不容易才滚上平车。这成色!地道的立土崖上的货!瓷实得很,打都打不烂!足够用一年”<o:p></o:p>

    “可是,打不烂怎么用呢?”<o:p></o:p>

    “立在茅墙上,使用一次后用铁锹刮铲一。铲下的脏土马上就垫了茅坑。”文德也来帮腔,父子俩因拾了便宜好货兴奋异常。<o:p></o:p>

    “嗯,这个发明倒挺科学,应该申报中央推广推广。撅了屁股一蹭省得动手哩。纯天然、又卫生,还不浪费!”冀二虎笑盈盈地附和。还将手指一拧,扳出个“响炮”儿。<o:p></o:p>

    “文德!”文景含羞带气地喊了一声,突然出现在爹和面前。如果她不露面,或许文德会当真问人家怎样向中央申报、给不给奖励等有关事宜,继续受冀二虎的嘲弄。尚未进村就经见了这么一幕,文景失望极了。她倔倔地把后背朝了冀二虎,表示无声的抗议!冀二虎便没趣地缩玉茭地里去了。陆家父子却根本不加理会。文德惊讶地一边叫嚷,一边从车后箭也似窜过来。搂着姐姐的胳膊就夺过包袱。“姐姐,真没想到啊!怎么,你怎么走着来呢?也不通知我们一声!”<o:p></o:p>

    “是啊,是啊。文德能用自行车驮你娘了。”陆富堂豪气十足地说。“春怀忙吧?上班的人自然是官差不自由的!”父亲脸上的纹路比二年前倒平展了些,架平车的胳膊似乎也很有力量。<o:p></o:p>

    “姐,火车比汽车快得多吧?铁轮胎怎么会比橡胶的快呢?”文德把姐姐的包袱放到平车上就一路走一路问东问西。他不仅是身个儿“锈”住了,没怎么往高长;心眼儿也象生了“锈”,还是孩哩孩气的。读了两五年级才勉强升了六年级,文景都不好意思追问他的学业情况。<o:p></o:p>

    陆富堂的双腿却迈得格外有力。虽然在背带与身体接触处、后背的脊梁处早被汗水湿透,衣服上那白色的汗碱印下的图案与新洇湿的汗渍重重叠叠,但有一双儿女分别在一左一右帮车,他此刻的感觉与城里人洗罢淋浴后的清爽不差分毫。<o:p></o:p>

    “嘿,家里添了辆平车,就象添了两个劳力。干活儿方便得很。”<o:p></o:p>

    “我娘最近怎样?”<o:p></o:p>

    “好多了。她那病就认你寄的药!”<o:p></o:p>

    “姐,你能住多长时间?能给我那飞鸽车子上织个座套、把手套么?”文德问。他早将姐夫送姐姐的自行车据为己有了。尽管爹娘想方设法限制他,说他将来娶媳妇也得送人家自行车,骑得太旧就拿不出手了。十五、六岁的顽皮少年哪管这些?<o:p></o:p>

    对的要求,文景无不应允。看来文德是彻底摆脱了自卑失落的情绪,从孤独无助中走出来了。爹和兴致蛮高,文景也便由衷地高兴。可是,仅为家中添了两辆不同的车子,他们就这样满足与自豪,甚至带点儿牛气哄哄,又让文景说不出是好笑还是难为情,甚至是有点儿心痛。她不爱赵春怀、不爱那个硬往自己头上栽脏盆子的人。然而,她还得依附于他,动与他和好。陆文景还没有坐上娘家的炕头,就发愁怎样在丈夫面前垒个台阶好让自己下了。<o:p></o:p>
1...3031323334...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