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邻居是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魏相公不贪财,不好色,工于心计,一肚子坏主意,是顶难对付的人。不过他也有把柄,那就是政事堂的排名。

    明明是定策之臣,天子谋主,仅仅因为资历浅薄,没有考过进士,也没有在朝中当过大官,更不熟悉典章制度,就被放在了三相的位置上。

    魏仁浦是真不甘心!

    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范质长于法令,王溥精于文学,这两位制定了一连串的规定,让大周迅速走上正轨。

    就连三司使李谷都善于理财,被郭威当成了左膀右臂。

    你魏仁浦会什么?只是会阴谋诡计而已,你这套打天下有用,但是治天下啊,还是要看我们的!

    魏仁浦一肚子怨气,也没地方撒。

    叶华笑嘻嘻蛊惑道:魏相公,这也没什么,只要把淮南和运河经营好了,凭着这两样,给朝廷增加2000万岁入,不成问题!

    魏仁浦皱着眉头,叶华,眼前朝廷一年的岁入,全都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多万,其中还有700万石是粮食,你一张嘴就是两个国库,未免也太狂妄了吧?

    哈哈哈,魏相公,你这个人啊,真是没有经商头脑,财富意识太差,太差了!叶华给魏仁浦分析。

    把海州,盐城,泰州等地划给大周,这些都是沿海的宝地,每年能常几百万石食盐。

    我有一种晒盐之法,不用铁锅,不用柴火,每年能增产千万石上好的食盐。这些盐每年能带来多少利润?而且把盐捏在手里,就等于把南唐的命根子攥在了手里,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还有运河,范相公疏通了汴水,只要南唐将运河打通,中原的商船就能直通两淮,进长江,吴越,南汉,荆楚,大周和这些沟通商货,互通有无,又能赚多少钱?我敢说,只要能运用好了,三年之内,中原就能恢复元气,我大周就有本事集结几十万大军,横扫天下,一统环宇!

    魏相公一手促成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朝中的诸公,还有谁敢不敬重魏相公,谁还敢说魏相公不懂治国

    不要说了,不要说了!

    魏仁浦的老脸涨红了,这世上就没有忽悠不了的人,只有不努力的大忽悠这不,叶华在试探了无数次之后,终于找准了魏仁浦的脉,老家伙已经不知不觉着了叶华的道儿。

    冠军侯,诚如是,老夫挨骂也就认了。

    叶华咧嘴一笑,也不是这么简单!

    什么意思?魏仁浦怒了,你小子敢骗我?

    是这样的贸易往来,对南唐也有好处,假如南唐赚得比我们多,那就是我们吃亏了,所以要想办法。

    说明白了!

    就是如何瓦解分化离间南唐的君臣,让贸易的利润转化不成战斗力。叶华道:这事情不太好办,魏相公,你可有办法?

    魏仁浦突然哈哈大笑,此事易如反掌,办法是现成的!




第171章 郭威要祭孔
    叶华每次算计一个人,都需要思考历史,找到类似的成功经验,然后根据情况,再费力气推敲,最后才能拿出章程来。

    可对有些人来说,比如魏仁浦,就根本不用,他玩起这些手段,简直跟喝凉水那么容易。

    老魏向南唐提出了要求,既然要议和,就应该表示诚意,互相释放俘虏。

    这点南唐求之不得,他们净打败仗,根本没有抓几个俘虏,反而是大周,手握着一两万人。为了表示上国的仁慈,老魏怂恿郭威,先放两千人回去。

    魏仁浦的举动,又招来了一顿臭骂,军中的将士立了功,会得到田亩赏赐,谁家里都缺农夫。

    年轻力壮的俘虏,给他们当奴隶,多好的选择。

    你姓魏的居然给放了,就为了展示仁慈,试问,仁慈值几个钱?

    你老家伙就是崽儿卖爷田不心疼!

    这一次真有人准备了便便,要给魏仁浦来个狠的。

    以魏相公的狡诈,他干脆就不出来了,或者躲到御帐,陪着郭威下棋,或者研究军务,还没有人敢到皇帝面前撒野,所以魏相公高枕无忧,活得可滋润了。

    事实再一次证明,一群武夫是斗不过老魏的,想给人家难堪都做不到。

    没法子,他们只能找武夫堆里,脑筋最管用的人。

    你们知道何辉吗?

    知道!赵匡胤很干脆回答道:就是那个泄露军情给李弘冀的细作,不是已经给宰了吗?

    叶华点头,没错,上次我们抓到了李景达,用他传递消息,结果何辉不知是计,给李弘冀传递消息,让魏相公抓了个正着,一下子揪出了十几个人。

    这事谁都知道。

    当时叶华在打败了刘彦贞之后,准备回援楚州,他就把何辉的脑袋用石灰处理了,当成礼物送给李弘冀。

    结果李弘冀提前跑了。礼物就一直没有送成,叶华还挺遗憾的,这么好的打脸机会,居然给错过了,真是可恶!

    叶华很想看到李弘冀气急败坏的样子。

    不过按照老魏的办法,保证李弘冀更加酸爽一万倍!

    释放俘虏的时候,很凑巧把何辉的几个手下给不经意放回去了。放回俘虏,南唐一定审核身份,就会凑巧发现这些人,然后就会很凑巧,把李弘冀在大周的情报网暴露给南唐君臣。

    让他们知道,这位大皇子是多么阴沉内敛,用心险恶!

    李弘冀离着太子还有一步之遥,看似弹指之间,但只要没有坐上宝座,那就等于天涯之远!更何况就算当上了太子,又能怎么样?

    他还不是皇帝呢,想要大刀阔斧,为所欲为,对不起,等着吧!

    如果不想等了,那就把你老爹掀翻,学唐太宗来个玄武门之变。

    只是李弘冀的心性和眼界,想要比唐太宗,只怕给太宗皇帝提鞋都不配!

    总而言之一句话,南唐往后会有很多好戏可看。我只能告诉你们,别以为什么事情都是偶然的,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叶华很认真告诫他们,你们最好老老实实的,别去触霉头,小心吃大亏,没人能救你们!

    听完这话,几个家伙都默默添了一句除了叶华。

    面对智商很高,套路很深的人,符昭信感到了苦恼,去找出了许久不看的孙子兵法,想要从中找到当爷爷的奥秘!

    高怀德回去默默练功,术业有专攻,他要练好高家枪。与其好高骛远,还是先保证压过杨业才是,他要捍卫高家枪的地位。

    至于赵匡胤,这丫的根本就没心。

    他嘻嘻哈哈,回去之后,就跟一帮狐朋狗友赌钱,把赏赐的宝贝全都输了个干净,然后回帐篷呼呼大睡。

    睡饱了,他去找叶华了。

    那个做为好邻居,人马要凯旋回京,和久别的家人冲锋,总要给点礼物吧!要给老人尽孝心,要给孩子添点吃喝玩具,要给媳妇首饰衣服一句话,老弟,拉哥哥一把吧!

    叶华真想暴打赵匡胤一顿,你丫的是吃定我了!

    钱可以给,东西也可以给。但是

    我必须给你做事!赵匡胤已经习惯了,说吧,什么事都行!

    叶华翻了翻白眼,我让你穿女装,行不?

    赵匡胤二话不说,转身就去找女装了。

    叶华脑补了一下金刚芭比的形象,吓得立刻拉住了赵匡胤,咱别丢人了行不!

    赵匡胤咧着嘴笑了,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我就知道你是开玩笑的,哪会真让我穿!

    遇到了这个无赖,叶华只能认倒霉。

    很快,赵匡胤就得到了一个新的职务,江南国禁军都教头。

    你能给我解释一下,这个江南国是什么玩意不?

    目前江南国有一个人,就是国主李景达,还有半个臣子,也可以算是钦差大臣,特派武官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吧?

    赵匡胤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不会就是我吧?

    没错,一点都没错!

    赵匡胤愣了,你们不是和南唐议和了吗?怎么还弄出个江南国,这是玩什么鬼把戏啊?做人不能太无耻啊!

    叶华微微一笑,很不倾城!

    不无耻还怎么做人!

    老魏和他是一明一暗,一文一武,一黑一白,比赛着唱双簧。

    老魏坑了南唐一把,叶华也不甘示弱,他借着魏仁浦释放俘虏的事情,极力要求,任命李景达为江南国主,并且给他印信,准许他招兵买马。

    换句话说,就是养一条狗,随时准备咬人!

    面对造型别致的李景达,赵匡胤只想问一句,你愿意听大周的话吗?

    叶华砍了你的脚趾,剁了你的耳朵,你就不恨叶华?不想着报仇吗?

    不想,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是的子女,罪臣抗衡天兵,咎由自取,身上的伤痕只是提醒罪臣,要永远忠于大周,绝不背叛,否则没的就是脑袋,而不是一只耳朵这么简单!

    赵匡胤瞪大了牛眼,他只能说,这个一只耳够劲儿!

    赵大并不相信李景达真的会这么想,他找到了叶华,叶华二话没说,只是让赵匡胤自己推演,看看李景达还有什么选择。

    赵大仔细盘算,回南唐?

    不可能了,丢失五万人马,又间接害死了皇甫晖,丢了楚州,南唐上下,已经没有人会原谅李景达了。

    而且他身上有残疾,就算回去了,也入不了祖坟,只能当一个孤魂野鬼。

    这一切都是大周所赐,都是叶华干的。可他有资格怨恨叶华吗?

    对不起,没有!

    因为大周是他最后的一条路!

    相比起仇恨,李景达更在意活着!

    他还想要锦衣玉食,还想要当人上人,甚至想着让所有人都变成一只耳!

    他必须当好大周的狗,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当然了,等到李景达有了权力,有了兵,他或许会想得更多,但谁又会在乎呢!大周能扶持他,就能灭了他!

    赵匡胤的使命是训练江南国的兵马,他需要给江南国的兵马注入大周的基因,让他们老实听话,做忠实可靠的狗。

    在叶华身边,赵匡胤觉得很有趣,因为每一天都有突破下限的事情,让他的三观不断崩塌重组。

    这些家伙简直就不是人!

    或者说,在他们的眼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人,有些人就是工具就是鹰犬,利用之后,就随时丢弃!

    原来这就是上位者的心态啊!

    赵匡胤大开眼界。

    南北议和,经过了三次国书往来,终于确定下来。

    郭威携着大胜雄风,准备返回京城。

    就在皇帝陛下启程的前一天,次相王溥从京城赶来,面见郭威,转过天,郭威就下旨,不回京城,要去曲阜,拜谒孔林!



第172章 八佾舞于庭
    有唐以来,儒家式微,释道横行,天下混乱,欲江山一统,必先安定人心。而安定人心,则莫若祭奠孔夫子!

    王溥身为次相,挂着国史馆大学士的衔,当朝诸公当中,除了冯道之外,就属王溥的学问最好。

    咱冯太师一来年纪大了,二来又是那么个尴尬的身份,他挑头祭孔,只怕孔老夫子会从坟里爬出来,所以只能让王溥前来。

    向郭威陈说之后,郭老大立刻就点头了。

    大军在回京城之前,要先去曲阜,祭奠孔老夫子。

    郭威还是个行动派,提出之后,要求三日之内,就立刻动身。

    我反对,老夫绝不答应!

    魏仁浦态度之坚决,让叶华都吓了一跳。

    那个魏相公,你也是读书人,孔孟门徒,祭奠你们祖师爷,不是挺好的事情吗?你应该与有荣焉才是啊!

    魏仁浦闷着头,沉默不语,过了许久,才缓缓道:老夫早年曾经醉心儒学,十年寒窗苦读,楦堂为了供养我读书,早起晚睡,织布不辍,结果把一双眼睛熬瞎了。

    叶华吃了一惊,没想到老魏小时候还挺惨的,老娘为了让他读书,居然累瞎了眼睛。

    然后你科举失败了?就因爱成恨?对吧?

    魏仁浦气恼道:你怎么知道我科举失败了?

    难道不是么?你又不是进士出身的,我说的不对!

    哼!魏仁浦哼了一声,你就是喜欢自作聪明!老夫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

    啊?那为什么?

    魏仁浦恶狠狠道:没钱!赶考需要10贯钱,我爹把地卖了,让我去考试,而我拿着钱去请大夫,给我娘治眼睛,为了这事,我爹狠狠打了我一顿,让我在祖宗祠堂跪了三天。

    后来我去洛阳,成了一个小吏,再后来我到了圣人的霸府,一直到今天的位置早年的孔孟之学,早就扔了,那东西一点用处都没有!我这些年只看两本书。

    叶华挠了挠头,我猜猜啊,是不是一本《道德经,一本《孙子兵法?

    这小子神了,魏仁浦惊到了,质问道:叶华,你去老夫的卧房了不成?你怎么知道我看的是什么?

    叶华不屑地看着天棚,他两手抱膝,冷冷道:什么书有用,我还能不知道!

    魏仁浦好奇道:那你说说,为什么是这两本?

    老子的五千言,是无上智慧,看透了道德经,也就明白了怎么看待世上万类。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有智慧,接下来就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第二本要看的是兵法,对吧?
1...9192939495...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