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无赖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讳岩

    放心好了,今天的糕点可以吃。见他不往嘴里填,丁瑶知道他是想到了前些日子吃过的糕点:这些糕点是我特意吩咐做出来看样子,等到两个孙儿回来,要是他们喜欢,一人给他们多做些。

    没想到我还是沾了他俩的光。曹铄吃了一口糕点,对丁瑶说道:自从母亲当年见到太子,我这个做儿子的,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是越来越低。就算我做了皇帝,在母亲这里也没有那两个小子招人喜欢。

    做了皇帝,生杀大权集于一手。丁瑶说道:一般人见着你,都会觉着浑身发冷,你还指望被人喜欢?

    原来连母亲也是这么看。曹铄撇了撇嘴,看来我这辈子,是不要想着能够得到母亲待见了。

    好长一些日子,我确实不待见你。丁瑶说道:那也是因为你把我的两个孙儿都给送到战场上去了,如今我的孙儿将要回来,我也没有什么好不待见的了。他们再去战场之前,你还是能过些安生日子。

    等他们回来,我就让他们每天来给母后请安,让母后见到他们就烦。曹铄笑着回道:母后所以会想他们,从而给我脸色看,无非是远的香近的臭,当年我离母后远,所以回到母后面前还被待见着。如今我每天都在长安,母后想见的时候是随时可以见着,所以就越发的烦我。

    没想到皇帝也是有些自知。丁瑶笑着说道:我还以为皇帝根本不明白这些。

    母后不待见我,都写在脸上了,怎么可能不明白?曹铄笑着说道:实在不行,我也带兵出征,让太子留在长安监国,看看母亲会不会和他闹。

    都是皇帝的人了,还和太子争宠。丁瑶笑着回道:也不知道个羞。

    整天在外人面前端着,累都累死了。曹铄回道:到了母亲这里,难得放松一下,我干嘛还要在意那么多?

    是,你是皇帝,你说的就是道理。丁瑶先是面带笑容的回应了他,随后向他问道:今儿晚上,你是去皇后或者哪个皇妃那里吃饭,还是在我这里吃了再走?

    好些日子没有陪着母亲吃顿饭了。曹铄说道:今儿的晚饭,我在母亲这里吃就好。

    吩咐下去,皇帝晚饭在这里吃,让伙房多弄两个好些的菜。丁瑶向照顾他的宫女吩咐了一句。

    宫女退下,丁瑶对曹铄说道:以往我曾听你父亲说过,大汉皇宫,到了皇帝吃饭的时候,满桌子摆的都是。想起来也是奢靡的很,一个人哪能吃得了那么多?

    何止是皇帝。曹铄说道:就连嫔妃皇子和公主,也是那个阵仗。尤其是到了大汉后期,桓灵二帝奢靡成风,以至于各地为了逢迎他们,从民间打死搜刮民脂民膏,以至于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黄巾之乱。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汉走向衰亡。一个王朝想要持久,首先得从朝廷做起。要是皇帝奢靡无度,天下百姓哪还会有好日子过?

    说的就是,每顿两个菜一个汤,吃不完的可以赏赐给宫中的常侍和宫女。丁瑶说道:这样也不至于浪费,只是不知道,皇帝可以做到这样,以后继承大魏天下的会不会也这样?

    我不用管太多。曹铄回道:我只要管着我的儿子和孙子就成。等到玄孙那辈,他们想做什么,可就由不得我了。祖宗打下的基业,总有一天会被不肖子孙给败光。我只希望大魏的这一天来的晚些,至于千秋万代永世长存,我是真的没敢期盼过。

    我倒是有句话一直想要问你。丁瑶说道:大魏已经平定了天下,如今连周边的异族也都给灭了,皇帝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两年后或许还会用兵?

    大魏只不过是传承了过去的疆土。曹铄说道:疆土并不是祖宗给我们划定多少,我们就得守着多少。像这样守下去,早晚会越守越小,到最后被别人给灭了。既然我做了大魏的皇帝,我就要下令让大魏的将士杀出一片大大的疆土。但凡大魏军队所到之处,都是大魏的领土,要是那样,岂不更好?




第2403章 大军回长安
    曹恒和马超率领将士们返回长安。

    马超当初在西凉征募将士,羌人勇士都配发了魏军的铠甲和军械。

    可那些曹恒从河套征募的匈奴人,却没有足够的铠甲和军械给他们装备。

    行进的大军之中,还混杂着很多穿着匈奴衣衫的壮汉。

    离开河套,走了很多天,眼看快要到达长安,曹毅对走在身前的曹恒说道:皇兄,怎么离长安越近,我越巴不得立刻能够进城?

    想家了。曹恒回道:想家就对了。离开长安这么久,其实我也想尽快回去。

    不知为什么,提起家,我总是想到寿春。曹毅说道:总觉着寿春才是我们真正的家。

    因为我们都在寿春长大,那里留下了太多记忆。曹恒说道:可你也要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的家,是有家人的地方。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其他地方都不是。父皇和母后以及诸位母妃都在长安,最疼爱我们的祖母也在。如今长安才是我们的家,寿春只能说是曾经住过的地方。

    皇兄有没有想过,寿春其实挺好,父皇要是坚持在那里定都,也不会有人敢反对。曹毅说道: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父皇认准了长安。

    为了边关。曹恒说道:寿春位于江淮流域,在那里定都,北方的消息要多耗费几天才能送到。要知道,战场瞬息万变,多耗费一天,战局很可能就会有所改变。而且我们征服了北方,父亲早晚是要把那里兼并到大魏的版图。以长安为都城,也是可以兼顾到河套西凉等地。

    皇兄说的还真是。曹毅点了点头。

    早先我给父亲写了书信,请他恩准封你为淮南王。曹恒说道:也不知道父亲怎么想,到如今没见个音讯。

    我还没有立下多少战功,父亲给我封王,怕是说不过去。曹恒回道:要不再等一等

    回到长安,我们少说两年不会有仗可打。曹恒说道:这两年,你用什么积攒战功?要是父亲觉着该给我们一些事情做,还会派我们到各个官府去看看。倘若他认为我俩暂时需要歇着,以后的两年,我俩可就是混吃等死,没什么用处的人。战功?想什么呢?

    曹恒一番话,把曹毅说的眨巴着眼睛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回到长安,我会去问父皇。曹恒说道:父皇当着面,总会给我一个回复。要是父皇没打算给你封王,你也只能等等。倘若他原本是打算了,只不过后来忘记,就需要有个人在旁边提醒。

    皇兄为了我的事如此用心,我要是再推脱,就是太不懂道理。曹毅说道:这件事委托皇兄,无论结果怎样,我都认了。

    我俩是兄弟,我才会如此用心。曹恒说道:换做旁人,我哪会管这些闲事。

    皇兄说的是。曹毅应了。

    兄弟俩说话的时候,马超带着几位将军走在另一侧。

    曹恒和曹毅正谈论着回到长安,他们以后能作些什么,马超到了他们身旁。

    太子和二皇子谈的很欢畅,是不是在说回到长安,打算在凌云阁摆设酒宴款待我们?马超笑着向兄弟俩问了一句。

    摆设酒宴不应该是皇兄的事情?曹毅对马超说道:我这次出关,不过是跟着皇兄历练,皇兄才是主将。其实我也觉着,皇兄应该在凌云阁摆上酒宴,犒劳诸位将军。

    凌云阁都是多少年的招牌了?曹恒笑着回道:我听说最近望月楼做的不错,要不回到长安,我在望月楼摆宴谢过将军们。要不是有诸位帮衬,我这次讨伐匈奴,也不会那么顺畅。

    我不过是说笑罢了。曹恒真的打算摆宴,而且还提出在望月楼,马超说道:太子不用放在心上。我们都是大魏的将军,为大魏征战本来就是份内的事情。太子要是真的记挂了这件事,反倒让我觉着不好意思。

    皇兄能够说出望月楼最近不错,可见是打探过了。曹毅对马超说道:皇兄一番好意,马将军也不要辜负了才是。

    二皇子说的是。马超回道:既然是太子好意,我和将军们就却之不恭了。

    再有一天就到长安。曹恒向马超问道:马将军认为我和二皇子回去,父皇会要我俩赋闲,还是给我俩一些事情做?

    太子和二皇子都已能够独当一面。马超说道:我觉着陛下应该会给两位找些事情。

    那就好。曹恒说道:我都担心回去之后陡然闲了下来,会觉着自己没什么用处。

    怎么可能!马超笑着说道:太子放心,陛下一准不会让你们闲着。

    大军离长安越近,曹恒和曹毅就觉着行进的太慢。

    路上他们催促将士们走快一些。

    将士们的身后跟着大炮,不可能因为要走快而舍弃了炮兵,队伍仍然是以不是太快的速度往长安挺进着。

    天色渐渐暗了,长安城已经出现在视线里。

    马超向曹恒问道:太子,天色不早,今晚是在这里驻扎,还是连夜返回长安?

    路就在那摆着,早晚还是要走。曹恒说道:与其在野地里驻扎一晚,还不如尽早回到城内。将士们返回军营,应该也会得到休整,不至于大半夜的回城,第二天一早还要起来操练。

    太子说的也是。马超先是应了一声,随后催促将士们:将士们,今天夜里就能返回长安,家中有婆娘的,在军营歇一晚,明天就能回家团聚。从西凉与河套过来的将士,也可以得到休整。以后还能在中原安家。都不要再磨蹭了,快到家门口,再这样磨磨蹭蹭的,哪有归心似箭的样子?

    曹恒和曹毅自从知道已经快要到达长安,就时常催促将士们加快。

    将士们起先确实也曾加快了一些,可大炮在后面坠着,大军不得不停下等候。

    马超此时又催,已经被催惯了的将士们,只是根据大炮能够提升的速度,相应加快了一些。

    当天晚上,曹恒没有让大军停下来驻扎。

    快到下半夜,大军才到城门口。

    他们赶到城门外,发现城门已经洞开,郭嘉带着一些官员站在那里,正在等候。

    郭丞相!见到郭嘉,众人纷纷见礼。

    郭嘉回礼:陛下已经知道大军回来,令我在这里等候。请太子和二皇子先往书房,诸位将军各自回去歇着,明天早朝陛下再与将军们相见。

    我带回一些匈奴勇士,要把他们编入军中。曹恒对郭嘉说道:还请丞相劳心。

    回到长安,将士们自有人安顿,太子只管放心就是。郭嘉回了一句,随后对曹恒和曹毅说道:太子,二皇子,请随我来!

    郭嘉领着曹恒和曹毅进宫殿,看着他们的背影,赵云向马超问了一句:陛下这么晚不睡,难道是特意在等着太子和二皇子?

    太子与二皇子领军出征,半夜回到长安,就算陛下已经睡了,也会把他们叫过去说话。马超说道:这次讨伐去卑,他们两位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陛下叫他们过去,只会是好事,绝对不会是坏事。

    马超随后对将军们说道:诸位也是辛苦,既然已经回了城,各自回家歇着,明天一早我们早朝上见。

    众人纷纷应了,进城之后各自带着贴身卫士回家去了。

    大军则有专人接应领去军营。

    曹恒和曹毅来到皇宫后院,快到曹铄书房的时候,他们发现书房里居然还亮着灯火。

    父皇怎么这么晚还没睡下?曹恒向郭嘉问道:难不成特意在等着我们?

    自从太子和二皇子出征,陛下就没怎么睡过囫囵觉。郭嘉说道:他每天都要关注着前方战事,做好随时调拨将士前往河套的打算。

    看来父亲并不是很信得过我俩。曹恒笑了一下说道:其实到了关外,与匈奴人厮杀几场,我就发现他们的优点不少,可是弊端很大。

    太子觉着匈奴人用兵的弊端是什么?郭嘉问了一句。

    曹恒回道:不说军械,只说匈奴人的骑兵。他们虽然是骑在马背上,却也只会一些猛冲猛打的战术。战马没有护甲,而且匈奴人不知为什么,多半不实用马镫。没有这两样,骑兵只能执行探查和迂回的战术,可他们却偏偏要把勇士调到正面。与我军抗衡不敌,他们又会毫不犹豫的撤走,把后背完全暴露在我们面前。匈奴人的战法太简单,这是他们的弊端之一。其二,匈奴虽然号称人人都能上马杀敌,可拼命和职业军人在战场上遇见,平民就只有被屠戮的份。他们却偏偏仗着人多势众,根本不对勇士加以操练。双方厮杀起来,

    听着曹恒判断匈奴人的弊端,郭嘉点了点头:太子说的这些,当年陛下征讨匈奴的时候已经发现。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匈奴人还是一成不变。

    匈奴人的性情和我们中原人很是不同。曹恒说道:他们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往里面钻,即使明知此路不通,还是会继续钻,就好似用他们的脑袋能拱出解决之道似的。相比于他们,我觉着中原人要聪明的多。

    那是当然。郭嘉笑着应了。

    说话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书房门外,郭嘉朝等在门口的邓展和祝奥点了点头。

    邓展转身推开房门走了进去,随即他又退出来对郭嘉说道:请丞相与太子二皇子一同入内。

    太子毕竟不是皇帝,在丞相的面前,多少要收敛一些。

    郭嘉请曹恒和曹毅先走,俩人都是不肯,推让了两下,郭嘉这才先一步走进书房。

    向曹铄躬身一礼,郭嘉说道:启禀陛下,我把太子和二皇子领来了。

    曹铄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后目光落在曹恒和曹毅的脸上扫了一圈。

    兄弟俩人向他行个躬身大礼,一同说道:见过父皇!

    大半夜赶回长安,不在城外驻扎一晚,偏偏要在下半夜进城,搅闹的四邻不安。曹铄脸上没什么表情,对兄弟俩说道:以后不管多急着回家,只要入了夜,也不要忙着进城。守城门的将士因为你们回来,还要打破宵禁给你们把城门打开。大半夜的,大军在城内行军,百姓也是睡不安稳。以后这种事,还是不要再做。

    父亲教训的是。曹恒回道:是我急着返回,所以下令将士们连夜回到长安,与二弟是没什么关系。

    我跟随皇兄出征,但凡皇兄做了不恰当的决定,我都可以劝阻。曹毅说道:皇兄让将士们连夜回城,我不仅没有劝阻,反倒表示赞同,应该与皇兄同罪。

    你俩这是做什么?兄弟俩争着把罪责揽到自己头上,曹铄说道:我又没说要治你们的罪。把你俩叫过来,是有另一件事要说。

    曹恒和曹毅都没再吭声,面相曹铄把头低了下去。

    先前太子曾给我写过一封书信。曹铄说道:书信里提起封二皇子为淮南王,我寻思了一些日子,认为也是可行。只不过大魏封王,以后会有一些改变,我先征询你俩的看法,再做出决断。

    敢问父皇,大魏封王有什么改变?从曹铄的话里,隐隐听出大魏这次对封王的改变会有不小的影响,曹恒问了一句。

    所有封王不过是个封号,领取俸禄。曹铄说道:至于封地以及征募兵马的权限,从今往后则是不会再有。

    父亲这是要动摇封王的根基。曹恒吃惊说道:倘若是这样,只怕那些叔父

    我要是不解决他们,早晚会交给你们去解决。曹铄说道:你俩觉着,我这么安排,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把握?
1...12401241124212431244...1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