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无赖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讳岩

    以父皇的威望,解决起来不难。曹恒说道:只叔父们心底肯定会不爽快,难免不会给父皇找些不自在。




第2404章 派外差就跟你走
    曹铄提起要改变给封王的好处,曹恒和曹毅都觉着有些难办。请看最全!的小说!

    他们那些叔父,有很多是当年曹丕封的。

    曹丕死了以后,曹铄也沿袭了他给的封号,并没有多加改变。

    当年曹丕封的王,都是曹家兄弟。

    他们到了地方,各自招募兵马,为巩固曹家倒是也起了一些作用。

    父皇突然要收回封王的封地,只给一个虚爵。曹恒对曹铄说道:诏书一旦颁布,我担心会引起一场不小的动荡。

    你担心的和我担心的也是一样。曹铄说道:你们那些叔父,手可是有着不少兵马。他们一旦把兵马聚集起来,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所以我才说这件事不容易办。曹恒说道:父皇要不还是找个借口,把叔父们请到长安。他们都在长安城内,然后突然收了他们的兵权,把封王令也给收回来,让他们调动不了兵马。如此一来,岂不是轻而易举?

    其实我现在下令让他们交出兵马,他也不敢不给。曹铄说道:用你的法子和用我的法子,都是一样会惹来不少麻烦。被他们诟病是避免不了,我也想明白了,要是我担心诟病而把这件事一直悬而不绝的话,等到你登基以后,再想来解决他们,可没那么容易了。

    我觉着父皇果真打算这么办的话,至少应该请任城王商议此事。曹恒说道:任城王与父皇向来相善,父皇要他做什么,他应该不会不做。

    削减他的兵马,你认为他会答应?曹铄问道。

    儿臣觉得他一定会答应。曹恒回道:任城王虽然擅长领军,也正因如此,他才知道反对父皇收回兵权的后果是什么。只要他肯答应,其他封王也都只能交出兵权。

    如今地方封王还没强大到我们收拾不了。曹铄说道:我正是考虑到这些,才决定趁着眼下的形势把封王的兵权收回。要是不收回他们的兵权,倘若有一天他们壮大到了难以应对的局面,大魏也将走向与汉室一样的下场。

    父皇如今这么做,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曹恒说道:只是这样一来,封王再也没有任何意义。儿臣以为,应该至少把食邑留给封王,他们不能再参与地方军务政务。一旦地方官府有不当之处,他们可以直接向朝廷书。保留着这些权限,一来封王威胁不到地方。二来,还能帮着朝廷监管各地。

    你说的这个法子倒是不错。曹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一直没言语的曹毅问道:你觉得怎样?

    但凡父皇和皇兄的决断,儿臣都鼎力拥戴。曹毅回了一句。

    看他那模样。曹铄笑着说道:我和太子谈论收回封王实权,你的脸色变的难看。说来也难怪,你以后也只是封王,当然不希望我颁布这条诏令。

    其实儿臣在想,要是封王不能豢养兵马,可以不可以养一些家的护军?曹毅对曹铄说道:每个封王可以养五百到一千护军。这些兵马每年要报兵部,由兵部派人审核。要是连护军都不给封王留下,怕地方官府遇见官员品行恶劣的,总是想着去找封王晦气。倘若是那样,父皇应该每天都会被前来哭诉的封王烦死。

    我都不打算让他们去封地。曹铄说道:只不过那些地方的赋税,又一半用来养着他们罢了。不去地方,还要护军做什么?

    要不这样。他想了一下,对曹恒和曹铄说道:每个封王可以养百名卫士。超出此数即为非法。封王身边没有一些人保护确实不行,然而给他们的卫士太多,他们会想方设法给朝廷找些麻烦。我在的时候还好说,一旦我不在了,你们的这些叔父可都不是好缠的主。

    等到父皇不在,各地封王应该也都不在了。曹恒回道:其实父皇并不需要担心这些。

    我当然担心。曹铄说道:我你们那些叔父可是年长了不少。等到我不在,他们的一些,甚至还有正值壮年的。要知道,我在的时候,他们什么都不敢做。一旦太子接管了江山,那些人会想方设法给你捣乱。倚老卖老,可不是好对付的。

    父亲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曹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曹铄接着说道:我打算明天廷议,册封二皇子为淮南王,趁着这个时候,把诏书颁布下去。

    孩儿资历尚浅。听说要册封他为淮南王,曹毅愣了一下,对曹铄说道:封王一事可以暂缓。

    封你为淮南王确实可以暂缓。曹铄说道:可我要收回封王的兵权,这件事却是刻不容缓。要不是恰好赶,封你为王,至少还得三五年以后。

    曹毅明白,他恰好赶了曹铄打算收回封王在地方的权力和兵马。

    当初曹恒写的那封书信,应该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书信提起封曹毅魏王,让曹铄想起,他应该在把朝堂交给曹恒之前,为曹恒扫清以后的障碍。

    大汉朝立朝的时候,没有传承大秦的郡县制,恢复了一定的分封制。

    到了武帝时期,封王权利过大,引发动荡,促使武帝平定各路封王,最终才开始削弱封王的权力。

    即便是这样,后来大汉朝封的王侯也是不少。

    明天一早,你俩来参与廷议。曹铄向曹恒和曹毅吩咐:可千万不要迟了,明天廷议,除了为得胜归来的将士们表功,最重要的是削减封王的权限。

    父皇放心。曹恒和曹毅齐声应道:儿臣明白!

    天色不早,你俩先回去歇着。曹铄吩咐兄弟俩。

    兄弟俩应道:儿臣告退!

    等到兄弟俩走后,曹铄招呼了一声等在门外的邓展和祝奥,吩咐俩人让他们也回去歇着,明天一早再到朝堂伺候。

    俩人送曹铄去了他的寝宫,这才告退离去。

    皇宫内,曹铄处置政务有独立的地方,他在后宫也有单独的寝宫。

    不需要后宫妃子侍寝的时候,他一般都会来到这里歇下。

    曹恒和曹毅离开曹铄的书房,来人一同走出皇宫。

    曹毅向曹恒问道:皇兄,父皇这么做,我怎么都觉着不是太稳妥,毕竟我们的那些叔父,可都不是好对付的。虽然他们忌惮父皇,可他们要是在背后搞些什么,我觉得父皇拿他们也没办法。

    父皇在的时候,我们那些叔父还真没有几个敢闹事的。曹恒说道:当年父皇得到曹家大权,他们也都亲眼看着手腕。父皇也说了,他最担心的是将来我接管了大魏。到那时候,我可镇不住这些叔父。要是他们没有兵权,只知道跑来找我哭诉,我倒是可以解决他们的要求。可他们有了兵权,跑来不仅仅只是找我哭诉,而是前来胁迫。我要是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会联合起来出兵打我。到那个时候,我们对付的再不是异族,而是自家人。

    叔父们果真会这么做?曹毅先是问了一句,随后说道:我总觉得应该不至于,毕竟都是血脉同根,换成是我,绝对下不去手。

    换成是你,当然下不去手。曹恒微微一笑:可你要知道,这个世人有千千万,你下不去手,总有能下得去手的。父皇要做的,是在别人找到下手的机会之前,先下手把他们给解决了。

    生在皇家,要面对的问题实在是不少。曹毅说道:别的我也帮不了皇兄,但凡皇兄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你我兄弟从小一同长大,遇见麻烦,你当然是别想躲开。曹恒笑着说道:但凡你想躲开,我拖也得把你给拖住。

    皇兄放心,我绝对不会那么做。曹毅当即应了。

    兄弟俩已经成人,各自在皇宫外都有府宅。

    送曹恒回到太子府,曹毅才带着几个卫士回家。

    曹毅新婚不久,跟着曹恒出征,回到府,和夫人颠鸾倒凤自然不用多说。

    曹恒回到府,黄舞蝶穿戴整齐的迎了出来。

    向他欠身一礼,黄舞蝶招呼道:夫君回来了。

    打量着黄舞蝶,曹恒疑惑的问道:已经是下半夜了,夫人不睡着,怎么跑出来了?

    夫人其实已经睡下了。跟着黄舞蝶出来的侍女说道:只是听说太子回来,才迎了出来。

    哪有这个必要。曹恒说道:天色晚的很了,我自己会卧房去也是了,夫人还半夜起来,岂不是又要梳妆一遍。

    夫君讨伐匈奴走了好多日子,好不容易盼到回来,当然想要早些见到。黄舞蝶对曹恒说道:要是夫君晚还没有吃过,妾身已是令人准备了酒菜,这让他们送来。

    只顾着往回赶路,还真是没吃东西。曹恒向黄舞蝶问道:夫人要不要也吃一些?

    夫君吃的话,妾身当然是要陪着。黄舞蝶轻声应了。

    她随后吩咐侍女:让人把准备好的酒菜送到卧房,我在房里陪着夫君吃。

    有个侍女应声离去,黄舞蝶陪着曹恒进了家门。

    往后园走的时候,黄舞蝶向曹恒问道:听说夫君早击破了匈奴人,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还不是那些大炮。曹恒说道:用着的时候还可以,一旦到了带着它们赶路的时候,可真是让人恨不能把它们给丢在野地里。

    夫君这次回来能住多久?黄舞蝶向曹恒问了一句。

    前两回曹恒出征,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让她饱受了相思之苦。

    尤其是新婚没几天的那一回,原本应该是和郎君你侬我侬的时候,却偏偏要把夫君送战场。

    经历了两次,黄舞蝶很希望曹恒能说一句他这次会住的久一些。

    父皇打算让将士们休养生息。曹恒说道:大魏将士征战多年,早疲惫不堪。这次回来,少则一两年,多则两三年不用出征。

    听说会有这么久不用出征,黄舞蝶顿时欢喜不胜的说道:夫君的意思是,这次能在家两三年不走?

    正是。曹恒回道:父皇让我们回来,也是休养生息的。明天早朝,看看父皇会不会给我和二弟安排一些事情。要是他不安排事情,我俩也只能是各自在家赋闲。

    出于本心,妾身希望夫君在家赋闲。黄舞蝶回道:可妾身也明白,夫君身为太子,是绝对不能闲下来。倘若连太子都闲了下来,其他人更有理由什么也不做。

    还是夫人懂我。曹恒轻轻搂住了黄舞蝶得的腰,对她说道:不过我觉着父亲应该也不会给我派外差,毕竟长安城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希望如此。对于曹恒不会被派外差,黄舞蝶其实并没有抱太多希望。

    生长在黄家,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耳濡目染之下,她当然不会蠢笨。

    很多事情,她还是能够看的明白。

    曹铄早打算历练曹恒,当然不可能不让他做事。

    即便赋闲,顶多也是在家三五天。

    不过几天,曹恒的差事也来了。

    至于会不会被派外差,还得看大魏有没有需要太子去办的事情。

    万一真的出现了必须太子去才能压得住的事情,身为太子的曹恒,当然会是首当其冲。

    其实派了外差也没什么。想明白这些,黄舞蝶又改口说道:派外差并不是出征打仗,也没说不许夫君带着家眷。妾身陪着夫君一道出去走走看看,也强过闲在家里。

    还是夫人看的明白。搂着黄舞蝶的腰进屋,曹恒说道:要是父皇真的派我外差,依着夫人说的。带着夫人一同去,真的要是到了清苦的地方,我也会照应着夫人。只是让你游山玩水,必定不会让你受苦。

    有夫君在,即便真的到了清苦的地方,妾身也是不怕的。依偎在曹恒身旁,黄舞蝶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第2405章 太子党
    曹恒大军返回长安,所有将士都被安顿在军营里。

    第二天一早,就有军官招呼那些没领过军械铠甲的匈奴勇士前往军需,分派铠甲和兵械。

    大魏军队装备精良,被曹恒征募到军中的匈奴勇士一路上已经是对其他魏军将士的军械铠甲垂涎欲滴。

    可惜,大军没有携带太多军备,他们根本得不到配给,只能等着来到长安,由长安府库派发。

    派发军械的正是诸葛亮。

    看着领取军械的匈奴勇士,诸葛亮向前来交割的陆逊问了句:太子领军讨伐去卑,为的应该是把匈奴人给灭掉,怎么反倒征募了这么多匈奴?

    大魏可能会休兵一两年,这么长时间,被太子带回来的匈奴勇士难不成还不成家?陆逊回道:他们在中原成了家,有了孩子田宅,家人过上安稳日子,谁还会想着再跑到关外去受罪?很多人用不多久,就会忘记他们曾经是匈奴人,真的把自己当成中原人。

    原来太子是做着这样的打算。诸葛亮点了点头,随后又说了一句:军中如今派发的军械,怕是也用不多久。他们到手之后,等到真正出征会用什么兵器,谁也说不准。

    孔明公这么说,难不成是听见了什么风声?陆逊向诸葛亮问了一句。

    上回蓬莱送了一些名为火绳枪的兵器。诸葛亮对陆逊说道:我也只是有幸看了一眼,陛下居然试也不试,就让送兵器过来的又给带回去。说是什么要让他们琢磨出线膛枪,然后再给送来。陛下有什么打算,我也是不太清楚。不过看那些兵器,和如今的兵器完全不同,用在战场上,肯定是了不得。

    枪,陆逊倒知道是什么兵器,军中猛将赵云,使用的可不就是枪。

    没有见过火绳枪,陆逊只能通过脑补想象它的样子。

    长枪上面挂着一根点燃的绳子

    那是什么鬼兵器?

    实在没想明白是什么东西,而且凭什么在战场上可以取代如今的兵器,陆逊对诸葛亮说道:不管什么兵器,我们现在琢磨也是没用,等到蓬莱将来弄出来了,往将士们手里一派发,也就清楚它们的用处了。虽然不想不明白新式兵器有什么好,可陛下决定投入使用,那一定是极好的。

    那是当然。诸葛亮说道:譬如大炮。要是让我琢磨,弄出一些投石机什么的,我是没有问题。可是弄出大炮

    他咂巴了两下嘴:也就只有陛下能想到了。

    孔明公说的是。陆逊点头:天下这么大,大魏能够一统,而且还能平定周边异族。一两年后,还不知会对上什么样的敌人,可我却觉着,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和我们大魏对上,他们一准不会讨到好处。说来说去,虽然有武将冲锋陷阵,文臣谋略江山,更重要的还是大魏军中经常出现别人没见过,也仅仅只有陛下才能想到的兵器。

    伯言有没有听说,陛下最近打算修造铁路?诸葛亮说道:长安附近的铁路已经铺设,最先通车的一条,应该是通往河套。

1...12411242124312441245...1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