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饭吃了一半的时候田不礼又停下了,田不礼说道:安排一下,派可靠的人去肥邑,打探消息。

    相国,打探什么样的消息?

    打探一下秦国大河君如何安排肥邑那边的人,对于北进辽东有何指示。依眼下的情况下,辽东的辽河以南已经与我大赵无关,箕氏侯国这块咱们赵国也拿不到。

    田不礼刚说完,副使就插嘴说道:相国,之前有一个关于箕氏侯国的消息。

    说来听听。

    副使说道:这是楚国那边打听到的,项汕将军府中一个偶尔的机会,项汕将军提到了箕氏侯国,项汕将军对楚国令尹说过,秦大河君曾经提及箕氏侯国的价值仅仅就是增加一些奴隶,以及灭掉之后就没人添乱。

    田不礼眼神微变,当下问道:这话是圈套,还是真的?

    不知。

    不知就对了,秦大河君智慧超凡,他的话要信,也不能信。

    相国英明。

    田不礼是不是英明不重要,眼下赵国也没有顶大梁的文臣,田文作为文臣绝对是顶尖的,可他却不是成为赵相,这是赵奢廉颇也不允许的,也是田文不敢触及的禁忌。

    燕易王后自然也知道白晖生气,知道白晖离开。

    所以一份燕易王后的手书送到了田不礼手中,前来送信的正是苏代。

    相国,我王后手书。

    有劳先生亲自送来。田不礼亲手接过打开,信中的内容很简单,田不礼看完之后说道:秦大河君对王后提及,会在燕国边境以北选一地,建一座城,用于秦国商人驻地,对收购皮毛山货等有一个临时的仓库。

    苏代说道:信是王后给相国的,代只是送信之人,不敢过问。

    送先生。田不礼亲自将苏代送到门外。

    回来之后,田不礼对副使说道:想尽一切办法打探,秦大河君要选地建城,城会建在何处。

    相国,辽东地方那么大,一座而罢了。何须在意?

    是不是在意,自然是要先知道了。

    这就派人去办,只是想打听到秦大河君的事情,非常难。若是手下办事不利,请赵国莫在责怪。

    副使说的也是实情,白晖那边守的比咸阳宫还严。

    田不礼自然是知道什么也打听不到,但他还是要下这个命令,这是他身为赵相的职责。

    话说两边。

    白晖离开之后,从燕都到孤行城只有一百多里,白晖在孤行城上船,从海路到了金州,又回到了温泉区。

    在白晖上船之前,白晖召见了孤行城的城守,作了一些吩咐才离开。

    魏王一直派人在码头上等着,白晖一回来他就知道,立即前来迎接。

    见到白晖后,魏王有些急切的问道:我儿如何?

    我说魏遫啊,我去燕都是办正事的,而公子无忌也是办大事的。我若与公子无忌会面,我的事,他的事都会给误了。所以没见面,但他挺好,你倒是挺关心自己的儿子。

    不,不!魏王遫摆了摆手:我关心的是,他的事情办成了没?

    没问,但进程很顺利,似乎很快就会成功。

    魏王遫乐的合不上嘴:这事有意思,将来有一天事情被天下人知道,必是一件美谈。

    当然。白晖也在一旁陪着笑脸。

    白晖又问道:话说你来迎接我,就是为了这事?

    不是,是另一件事情。这事很是有趣,正好借你的手帮我杀几个人。

    什么?白晖有些意外。

    魏王遫示意周围的人退远一些,这才小声对白晖说道:当年我继承王位,可以说差一点丢了小命。要说到这王位,这些年看天下各国,没流血就能坐上王位的似乎只有楚王了。

    白晖摇了摇头:谁说楚王登基没流血。屈原不是他贬的,与屈原亲近的楚臣也死了好几个。屈原是公族,这才只是流放。

    魏王冷笑几声:那不算。

    白晖没接话,他懂魏王的意思,杀了血脉亲人才叫真正的流血。

    魏王当年登基之时,说起来也死了好几个堂叔。

    秦王当年登基,咸阳宫可是杀的血流成河。韩王那怕有秦国支持,回去登基也杀掉了自己两个弟弟,公族之中也死了不少人。

    白晖问:说罢,直接点。

    魏王说道:我亲叔叔,想造反。而且联合了韩咎的庶兄弟弟以及公族的数人。我是服了,你果真是厉害。让我们两个人离开,倒是躲开了这宫变,只要他们没有翻天,回去之后我们依然还是王。




第四八六节 秦国变招
    魏王也想清楚了,这些人不可能对抗秦军。

    眼下魏韩附秦。任何人敢造反作乱,秦军出动打的是内部动乱,不算破坏不攻的盟约。

    而且白起这可怕的人在伊川,手上有秦军宜阳大营的精锐。

    谁能在白起的眼皮子低下起兵造反,魏王反正是不信。

    白晖干笑两声,伸手一搭魏王的肩膀:我说魏遫,这些小事值得你这么开心吗?我悄悄的告诉你,原本我有一个计划,把韩魏两国那些想造反的贵族集中在一地,然后让他们造反,顺便拉上赵国。

    妙计!魏王眼睛一亮。

    白晖摇了摇头:我改主意了。

    为什么?

    秦国十年不攻已经过去了一半,换句话说天下人已经忘记了我兄白起手中战刀的锋利,我白晖抬头看了看天空,语气变的严肃:我想应该是让他们回忆下,我兄白起的刀锋。

    白晖想来想去,任何的花招计谋都不如无敌的秦军有力量。

    魏遫很是疑惑:十年不攻,难道要打破了吗?

    不!

    白晖摇了摇头,便没再说什么。

    午餐的时候,白晖觐见宣太后。

    本宫早就说过,嫁出的姑娘泼出去的水。那丫头回到秦国也就是一个无名无权无势的长公主,可留在燕国却是大权在握,掌握无数人生死的王后,那个更吸引人呢,说你不听。

    白晖很是尴尬的点了点头:是,是我太天真。

    长点见识也不是不错的,倒是这金州很有趣,发现了一些本宫喜欢的东西。也送你几件。

    紫水晶,这东西不算少见,但这么大块头的倒是不常见。

    还有一件,白水晶内带着金丝,白晖不太懂珠宝,感觉这东西挺珍贵的,宣太后很喜欢,至少以前她没见过。

    白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太后,我原本打算化妆前往赵国,去推动一下赵国那个假公子胜的野心。

    现在呢?宣太后没指责白晖,只问了结果。

    白晖说道:在燕都的时候就不想去了。

    为什么?

    以前我想着,秦国十年不攻,是给咱们秦国十年修养生息的时间,在这十年之中,我和列国搞一搞小动作,让秦国占一些便宜。可现在看来,最直接的办法,还是以战养战。

    白晖还没说完,宣太后一拍桌子:这就对了,魏韩附秦,已经是你能玩到的极限,接下来的赵国燕国楚国都不可能。

    白晖记得真正的历史上,自秦昭王登基那天开始,秦国年年对外作战。

    虽然消耗巨大,但也拖住了六国自身的发展。

    眼下,白晖关起门来让秦国发展,也给了赵国楚国这种战略纵深强大的国家安心发展的机会,特别是赵国。

    虽然赵国连续三次宫变。

    先是赵王章杀赵王何,然后是赵主父死赵王章杀了不少赵国公族,接着是赵国公族借田文赵奢之后杀掉赵王章。

    这损失的只是赵国的贵族,赵国的军力,钱粮非但没有损失,还让赵国的地盘扩大的一倍以上。

    更是拿到魏国在大河以北一半的土地。

    可以说,赵国变强的程度比秦国少不了多少。

    再说楚国,楚国三次割地换利益,但楚国一但拿下闽越之地以及金陵之地,楚国的实力也有质的飞越。

    眼下楚国赵国也学会了攒大招,他们也不开战,安心的发展。

    太后,咱们离开这里,这里要开战了。

    开战?

    宣太后很吃惊,怎么想这里也不会发生战事。

    白晖坏坏一笑:太后,我在孤行城留了一个坏招,最多一个月就见效果,我相信会有一场边境冲突,然后看燕国的态度了。燕国有可能会开战,但打的不是肥邑,而是中山移民所占据的地盘。

    肥邑秦皇岛一带,孤行城是唐山一带。

    这么巴掌大点的地方,肯定不够养活中山遗民与齐地移民,所以开荒种田,再往北方发展。

    所占据的土地,往西南方向就是燕国的辽西郡,东南方向是肥邑,北部是东胡与山戎的控制区,直往西也是燕国的地盘,属渔阳右。放在后世,这里叫朝阳市,还不算是真正进入东北。

    中山遗民占据的地方,距离燕国修长城的地点不足五十里。

    再说孤行城。

    孤行城城守将数份文书派人送了出去,接到文书的自然有齐民中山东胡降民燕地留民,以及秦军镇守主力。

    新兵营已经挂出了牌子,即日起,十日九操。

    战争快来临了。

    否则不会加强新军的训练,然后来自肥邑的海鱼,来自东胡降民的羊肉开始大量的运入军营之中。

    如何挑起战事?

    没有人知道,就是负责操作这件事情的孤行城守都有些不相信白晖留下的手段,但他还是依照白晖的安排去作了。

    一队秦军,无甲无兵,只是拉着一些海盐越过燕国的边境关卡,到了燕国左北平郡边境小城无终县(后世玉田县)。

    秦军经常来这座县城交易,对于燕军来说,这已经是常事。

    更何况秦军不披甲,除了随身的短刀之外,并不带兵器。在寻常燕军眼中,这些秦军算是朋友,不是敌人,这些秦军带动了无终县这座小城的经济发展,让这里变的富足,让普通人可以挣更多的钱。

    却没有人知道,这一队秦军可以精心挑选过的。

    他们的战斗力未必强大,可却有一个共同点。

    进入无终县城之后,一名秦军刚入城就脱队了,来到一处小作坊前,这个小作坊是豆腐作坊,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半大的姑娘和一个五岁的小娃娃就靠这个小店维生。

    脱队的秦军原先叫狗娃子,当了兵之后立了些小功,成为了什长这才有了名字。

    就依他家门家那条沟有了姓,姓丰。

    那沟就叫丰收沟,是当地最大的一片枣林。姓丰之后,军中司马给记名丰狗子,去年的时候因为领功勋,这名字太难听,改名叫了丰琅。



第四八七节 秦兵提亲
    丰琅到了这处豆腐铺时,两个小姐妹大的十五岁,小的十二岁,正在合力推着那巨大的石磨,这初春北方的天气还非常的寒冷,两个小姐妹穿的单薄却是汗流浃背。

    丰琅接过石磨开始推,年龄小的那个开心的就去给丰琅倒水。

    年长的却是脸上一红躲进了屋。

    娃子,来了。

    当家的男人跛着一条腿,是打齐国的时候伤的,家里穷也治不起,就这么落下了。

    年龄还不到四十岁,却因为这腿也干不了重活。

    男人同样是穷苦人家,没姓,没并非大族的,只有一个贱名叫草团子,在这里被称为草叔。

    草叔,我接到调令了,要离开这里,调往何处依我们秦军的军规,是不能乱问的。就算是随便猜也不行,只知道要离开了。

    端着热水碗出来的那个小丫头脸色大变,手中的碗掉了地上。

    很快,小丫头急了:那,那我姐怎么办?

    找个好男人不容易,特别是燕国先是经历了齐国差点灭燕,然后是攻齐之战乐毅被逼反,造成了十几万燕国年轻男子没再回来。

    可以说,燕国的男女比例,已经超过了一比三。

    一个男子,便有三个以上的女子。

    这个比例让一个普通人家的少女实在是找不到合适能嫁的人。

    丰琅一说自己要走,也难怪小丫头急了,自己的姐姐已经十五岁,说起来虚岁十六,再等两年这已经是老姑娘了。

    草团子眼神也黯淡下来了,他原本以为秦军派到孤行城的士兵不会再走了,可却听到要被调离。

    丰琅这时语气一变:草叔,我这次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若是你同意了,我就让营中司马过来帮我提亲。咱虽然以前也是没姓的人,可我家大河君说了,我们秦军只要是正选士兵,都是人上人,娶妻也要讲三书六礼的。

    三,三,三连说了三个三,草团子也没说下去什么。

    三书六礼那是大户人家才讲究的,象他们这种寻常的小民,能有一个有点名望的老者给作个证,那就是大喜事。

    普通的,给点东西把人领走,也就那么着了。

    竟然要三书六礼。

    丰琅继续说道:叔家里没劳力,这事我给上面提了。百将又给军侯讲了,正好大河君最近巡视肥邑,知道这事。批了麻布二十万匹钱百万针三万铁器三万件,还有青壮奴隶和娃子奴隶一共七万口。
1...228229230231232...3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