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奴隶的单位就是口,在战国,奴隶是下下等人。

    更何况,这批奴隶又是矮子人,用口没错。

    草团子已经听的懵了,他在燕国当过兵,可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大气的将军。

    就听到自家的兵要娶妻,一个大头兵罢了,可准备的却是给大户人家准备的东西一样。

    以前听说过大户人家有彩礼,彩礼之中会有奴婢,什么时候他们小门小户也有了。

    草团子一家都已经傻了,连话都不知道如何接。

    丰琅抓了抓脑袋,心说这和司马教的不一样,草团子一家不提问,也不说话,自己要怎么办呢?

    一屋子沉默了好久,丰琅实在忍不住了,开口说道:草叔,你看这一匹细麻布,一匹粗麻,再加上五百钱,十根针,两口铁锅,还有壮奴一口,娃奴一口。行不行。

    草团子原本就如同浆糊一样的脑袋,更加的混乱了。

    小丫头这时跳了出来:给,给我也说一户,我年龄小要的少。

    年龄小怎么了,哥给你挑一个好的,哥手下有个兵能打能杀,照哥这样让他也备一份。正好挑一户男女带两个娃子的倭奴给送来,哥再给你五尺花布。

    花布!!!

    小丫头眼睛都亮了,要知道花布这东西天下间只有秦国有,而且许多富足的人家有钱都买不到的。

    不行!草团子猛的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丰琅愣了。

    这和军中司马说的不一样啊,依军中司马猜测,这样的丰厚彩礼,一次娶两个都够了。

    这是给有真正情份的燕女准备的,就如同丰琅与这户的大女儿那样,有情份在,是真正想过日子的。

    丰琅内心也有点急,他是真喜欢。

    没等丰琅紧张起来,草团子就说道:娃子,你给这么多,以后你家里怎么过日子。

    啊!丰琅先是一愣,转而大笑起来:叔,我有钱,我名下还有良田三百亩,这次评功之后,能换来赏赐八百钱,足够风风光光的娶大丫回家。

    三,三百亩。

    曾经的燕军普通士兵草团子,他真正被丰琅的话颠覆了自己的人生观。

    秦军怎么可能这么富。

    三百亩,要有多少人去种田。

    丰琅没解释,秦军士兵的田是虚田,就是有田,但他们不用管,是军治大农场,然后依三百亩的收成给秦军士兵每年发粮,实际的收成是自己种田的约四成。

    这其中有农场管理的费用,田税等各种扣除,四成是实实在在落在口袋里的收入。

    再换个角度来说。

    可以理解为士兵的年薪,只不过是用田亩来用标准的。

    草团子坐在那里思考了很久,他有一种想逃离燕国的冲动,就是跟着女婿去换个地方生活。

    不过,眼下的事情要定下来。

    草团子说道:答应,全答应。你能给小丫也找户好人家吧?

    能。

    我们老两口能去找你?

    能,到时候我安定下来了,就派人来接你们二老,你们有所不知,在我们秦国的村子,六岁开始,村里给蒙学,不收钱。识了字,练了武才能成人上人。丰琅提到秦国,语气之中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说完后,丰琅从自己的包袱里取出一块白麻布。

    看到这细白麻布,小丫眼睛都直了。

    可万万没想到,这白麻布打开里面却是六尺花布。

    莫说是穷苦人家,燕国有多少人见过花花绿绿的漂亮细麻布,普通人绝对没有。

    对于贵族来说,各王室都有专职管印染的官吏,他们称为染人。




第四八八节 挖断燕国的墙根
    战国时各王宫有原始的印染工艺,但这种工艺几乎没有流传到民间。

    丝绸的染色已经相当不容易,贵族身上的衣服的花纹那是绣上去的,真正印一直到战国末年,汉初的时候,因为六国灭亡,染人流落民间,这才有了民间工艺,被称为画缋。

    在汉代的时候,改进工艺出现了木版与手绘相结合的方式,这才有了真正的花布。一直到盛唐,印染工艺才变的成熟。

    所以这个时代,民间能有蓝白色的布,已经是极珍贵了。

    花花绿绿有漂亮图案的,唯有大秦出产。

    小丫伸手想抓,看看自己手上的污浊,又把手缩了回去。

    大丫突然推门跑了起来,抱起那六尺花布又跑回到了屋里去,此时已经是满脸通红。

    要知道,此时这六尺花布对于一个少女而言,不亚于后世一克拉的钻戒。

    这门亲事,算是说定了。

    若是草包子有意思,他婆娘晚上会把他踢下床,难得自己家的女儿有这么一个好人家,这机会不能错过。

    傍晚的时候,这一队秦军越过边境回到自己的驻地。

    军中司马就坐在营帐内,而且摊开着竹简,火把照亮着整个营帐。

    给你记两个功分,能让娘家再介绍一户加一分

    很好,十分。竟然娘家还要全家迁移,加八分

    军中司马开始一一记分,娶燕女回去,对于秦军士兵来说,和娶秦女差不多,比起选两个倭女强不知道多少倍。

    这样的差事,对于没娶妻的秦军士兵来说,是美差。

    军中司马一一记录完了之后对几位百将说道:大河君有令,娶到燕女回来的就是有功。无论是秦人齐人中山人,一视同仁。有本事就让燕国边境无女可嫁,大河君会重赏。

    一众百将还有士兵们都笑得合上不嘴。

    这时,只见一根皮鞭在许多人头上都打了一下,然后皮鞭的主人站到了前面:你们这些货,别光想着娶妻。这事办的多了,燕国怕是会翻脸,给本军侯写文书送到各营,小心燕国出兵。

    怕他个球,燕国敢来就是给咱爷们送军功的。

    一众秦军都吼了起来。

    拿皮鞭的军侯没再骂人,是这话。他作为军侯是上过秦军士官培训班的,他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阴谋,就是大河君在引诱燕国出兵。

    秦国十年不攻,不代表秦军被人打了不还手。

    只要燕国敢过边界,那就一个字,打!

    主将王龁的军令没有发下来,也没有命令备战。不过各营的军侯都多了一个心眼,命令所部小心戒备,并且加强与其余各营的联系,以防燕国偷袭。

    这事有白晖在背后鼓动,秦军自然没什么不敢的。

    再说草团子家。

    傍晚的时候,草团子家里来了不少人,屋外的磨坊围着许多大人,屋内几十个大大小小的丫头围在一起。

    那六尺花布就摊开放在坑上,几十双眼睛死盯着那花布。

    有一人伸手,必然会有好几只手去打那只手。

    这花布只能看,不能摸。

    说小丫也有?

    有人问了。

    恩,丰琅说了,他部下的士兵也能买来,但军阶太低只能买五尺。他回去提,想来最多几日,也会来我家中给小丫提亲。

    给我也说个

    我也要,我也要

    一众小丫头眼睛都绿了,守在这边境小城,这里的青年男子还没有公蚊子多,要挑一个好夫君更是难上加难。

    就算挑到好的又如何?

    能拿得出这花布,更何况还有青壮奴隶作彩礼,这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等同于家中多了一个壮劳力。

    小丫这时插嘴说了一句:我家姐夫还有良田三百亩,我家那个也有一百八百亩良田。这花布要靠军功赏赐,可白麻布以后可以天天穿,还有雪白的面可以烙饼子。

    门外,草团子和男人们商量的事情就有点可怕了。

    草团子说道:我打算找个机会走,这到了孤行城,就凭两丫头是秦军家眷,孤行城也要收留的。想想家里两姑爷五百亩良田,去管上也能活的更好。

    另一位说道:我家里一儿三女,你只要让你家姑爷帮着说两门不差于他的亲事,二道岭哨卡的哨长是我三弟。

    又一位说道:二道岭我和我兄弟家的儿子也在那里当兵。

    几个人一说,结果好几道哨卡可以全部策反。

    一位老者说道:这事要让秦军给个承诺,咱们也是秦军家眷,逃过去要有个活路,不说别的,口粮的田地要有,屋可以自己建。

    行,这事我过去。草团子把这事应下了。

    还有好几位老者表示,也跟着过去说说。

    次日,打着卖羊,送豆腐的名义,草团子一行人从二道岭过关卡,原本就是自家人,燕军的士兵非但没有挡,还帮着推车呢。

    毕竟有几位老者,这路上走的慢,到了孤行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草团子说明来意之后,一位军侯连同一位同级的司马接待了这些人。

    将军,我两个女儿要嫁秦军,家中只有我们老两口以及一个小娃子,这给了我们青壮的奴隶,万一这奴隶要打杀我们,我们也没办法防得住。能否随军?

    随军不可能,秦军有秦军的规矩。

    那怕内心狂喜,军中司马也一样是冷着脸。

    草团子又问道:那有没有荒地,我们一家去开荒。再多带几家,大伙联手,万一奴隶作乱,也好有个照应。

    开荒,你们才能开多少荒地。军中司马这话的意思是拒绝。

    草团子脸上出现焦急之色。

    军侯哈哈一笑,对军中司马说道:你这话就不对了,怎么说也是我部下的丈人,这是一家人。

    可军中没有这个规矩。军中司马再次唱起了红脸。

    军侯说道:军中是没这个规矩,但我知道福港那里有建港,规划了四十万亩粮田,还有三处矿山。那里奴隶将来会有十数万人,这有自己人在那里有个营生,难道不是好事。

    这话,也对。军中司马语气有些变了。



第四八九节 燕民大逃离
    军侯哈哈一笑:

    这就对了,我去讨这个军令,粮田要有守军,也要有管奴隶的人,这事就这么定了。

    军侯给了草团子一个承诺。

    虽然不能有单独给他们的田,但有军田可以让他们去作事,然后依每个人的差事发粮发钱。草团子还想卖豆腐也行,奴隶不要的话可以折换成粮田的收入,或是直接给钱粮等等。

    这条件让草团子眼热。

    当下,几位老者就表示,他们会把身在燕军的儿孙们也拉来,一起过去。

    自家人,尽管来。

    半个月后,宣太后一行要离开,他们这是准备前往银山。

    王龁前来送行。

    大河君,这半个月来,在边境咱们秦军拐了六万燕女,一万四千户准备迁移的燕民

    王龁刚开口就被白晖那眼神给吓住了,赶紧停下。

    宣太后笑了:将军说错了,这男婚女嫁本就是天合之意,我秦军士兵未娶,燕国女子未嫁,怎么能叫拐呢。只能说,秦燕交好,秦国士兵与燕国女子两情相悦,嫁夫随行,也是常理。

    是,是,是!王龁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白晖这才冷冷的说了一句:再有一次口误,我把你发配到灵渠去挖渠。

    王龁吓的一哆嗦。

    挖运河的也有领军的人,可那都是年迈没办法上战场的老将老军。让他一个野战部队的领将去挖运河,他王龁能被整个秦军嘲笑到死。

    白晖又问:王龁,当着太后的面。本君问你。

    白晖这态度是正式的上级询问下级,王龁已经整理衣甲,行了一个军礼,表情变的严肃无比。

    白晖问道:若燕军越界,你当如何?

    杀!

    若箕氏侯国反攻,你当如何?

    杀!

    若燕军与箕氏东西两边同时进攻,赵军又出战,你当如何?

    王龁这次没有直接回答,想了想之后说道:北地退防五十里,以山岭之势防御。集重兵先攻燕军,再反攻赵军。依肥邑这里的兵力,赵国只要不是十万以上的大军来攻,可以对付。

    至于箕氏侯国,末将准备从辰国先往北攻,让箕氏侯国无力在北边作战。

    很好。你放心,赵国不会有十万大军,赵国攻打你的兵力超过三万,武安君便调宜阳之兵北上。但若赵国燕国低于五万兵力你败了,莫怪军法无情。

    白晖不能心软,那怕王龁是他的嫡系也一样。

    秦军军法在那里,以强敌弱败了,肯定是重罚,最重到斩首,最轻也是降爵。

    王龁重重一礼:大河君放心,若肥邑有失,末将交出项上人头。

    很好。

    白晖点了点头之后,又吩咐道:不到真正危机,不要轻易动用四卫。但四卫一但动用,必是杀招。
1...229230231232233...3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