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不过,白晖既然下了手令,他们便要去执行的。
所以两人连夜离开了燕都,至于苏代的死活,比起这可以到前线领军而言,魏无忌更愿意选择带兵去前线。
打仗?
魏无忌想多了。
那怕他后世的名头再响亮,白晖也不会三万兵马的真正控制权交在还不满十八岁的一个小娃娃手上。
魏无忌到了地方才知道,自己是统帅没错,但却不能直接指挥军侯级的将军们作战。
魏无忌的统帅只是,布阵!
或者说,给出布阵的建议,然后分析燕军赵军的相应情报,作出应对。
好吧,这也算是统帅。
魏无忌一边自我安慰,一边开始把自己埋进了无数的情报堆里。
负责这里的主将是中山人,名叫刑春。副将是齐人,叫孔布。
四人坐在军帐内,刑春对魏无忌施的是下属见上级的礼节,魏无忌侧身躲开,回了一个平级之前的礼节。
张平在一旁也陪了一礼。
张平比魏无忌年长,他对这事情看的透了些。白晖不想让秦军参与到这里的争斗,至少在肥邑这里原本征召的兵力能够顶得住的前提下,不想动用秦军。连秦军的将军都不想派。
而中山人齐人。他们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主帅,因为没有人能够作得到公心。
所以魏无忌是一个好选择。
魏国公子,大河君特使。就凭这两个身份,足够这里在作主将,更何况白晖给的只是建议与谋划权,是不是最终出兵,还是由这里的军侯以上级别的将军自己决定。
四人坐下之后,魏无忌先说道:就本公子研究探查到的情报,燕国不会报复。
不会?刑春大吃一惊。
孔布也跟着说道:燕国不会出兵,那我们调集兵马作什么,我们齐民附秦,需要军功。
张平也跟着解释着:确实燕国不会报复。因为燕国没这个胆量,而且他们也没有证据说明,燕国朋许多人逃离与秦国有关。根据孤行港的记录,九成九的燕人已经被运走,他们去的地方,根本不燕国能够找到的。
燕国不出兵,这事
渴望军功,魏无忌和张平可以感觉到,这两位虽然在相互竞争,但在对军功的渴望上,却是一致的。
想一想也能够理解,他们需要军功,有了足够的军功才会在朝堂上有话语权。
秦国眼下的规则,在这些新加入都的眼中,是谁的军功高,谁噪门大。
看看义渠乌氏林胡,他们打了西域,暂时保证了秦国往西域去商队的安全以及利润,所以他们三族在朝堂之上就有话语权,自然也给族中带去了利益。
看两人心情有些急躁,魏无忌更加的肯定白晖叫来自己的意义。
那就是搞事。
想办法在战争之下,不断的刺激与挑逗燕的底限。
第四九四节 红山城
魏无忌与张平两人,只带着五十名护卫,各十五名食客,一百辅杂仆从以及特别从肥邑请过来的大河博士苑的两个十人小队。
一行人离开了军营,这一次出行的目的地是白晖曾经指示过的位置。
红山,后世也叫赤峰。
魏无忌骑在马上对张平说道:平兄,观探马绘制的简单地图,大河君确有先见之名,此地是咽喉之地,可以卡住燕国北上东北之行的路。
往北,是草原的水草丰美之地,有匈奴人与东胡人往来牧马。再往东北方向一些,则是辽东的大平原带,武安君亲定一城,虽然还没有命名,但观地图,西有红山,东有新城,可以说压制了燕国北上辽东的机会。
魏无忌说完后,张平也跟着说道:听闻有农博士查看过肥邑北部,土地极为肥沃,已经在试种高粱。
此时的白晖开发辽东计划,还没有到黑龙江那么远。
白晖的地图圈最远也就到后世真实历史上,燕国不断北进的极限位置,科尔沁南端,铁岭一带。往东的极限,肯定是要到海边的,但仅限图门江口的位置,再远人力不及,而且交通也跟不上。
白晖占据的事实上历史上,在未来几十年燕国打败东胡之后占据的辽西辽东南部的地区。
这些地区因为早有原始人类的活动,并不算是原始的未开发状态。
魏无忌所说的白起定的新城位置,就是后世的阜新市,这里是卡住现燕国领土后世朝阳北进路线的重要关卡。
此时的朝阳,叫渔阳右城。
这座城也是白晖要求搞事,并且找借口找机会拿下的最重要的一座重镇。拿下,就等同于把燕国关在笼子内。
为拿下这座城,白晖甚至下令调宜阳五千真正的秦军精锐前来肥邑备战。
魏无忌等人几天几夜的辛苦赶路,终于看到了红山。
此时的红山早有就人居住,这里可以说在公元三千年前就出现过农耕陶器玉器的文明,史称红山文化。
此时,这里有原住民,也有少数的匈奴东胡人在这里居住。
魏无忌等人接近居住区的时候,几十骑从土围墙内杀了出来。
带队的百将拉马上前,从背后拿出一面旗伸手抖开。
秦!
一个字,让冲出来的骑士放下的手中的武器。
秦对于东胡对于匈奴有着巨大的威慑力。
当年白起以四万秦兵主力对匈奴十数万人面对面硬扛,并且大胜可以说匈奴无人不知。
白起的大旗有两面,一面是白字旗,一面就是秦字旗。
秦,那怕不识字的匈奴人,也都会画这个图案,这是他们不敢主动攻击的强大国度。
更何况是穿着铠甲的秦军。
几个穿着镶有铜片皮甲的男子从土墙后骑马走了出来,面对的是秦军,这让他们压力巨大。
打,面前这点人手他们能胜,但一定会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然后还会引来秦军的报复。
但不打,这里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的领地,也有他们的规矩。
这里是原住民匈奴东胡三族混居的一座土城,只有土围墙,或许算不上一座城,但对于游牧的匈奴人来说,这里是长居之地,就是城池。
为了三族间不会有战争,城中自然有历经无数流血而定下的规矩。
秦人来了。
这让他们很紧张,因为秦人喜欢用他们的规矩。
拿着旗的人百将是中山人,叫铁犁。不是姓铁,而是他父母无子,换一只铁犁把当年还是幼童的他换回来,所以就叫这个名字。
中山人与匈奴东胡都打过仗,他了解这些敌人。
铁犁已经作好了战斗准备,他身上穿的是秦军精锐才有资格穿的山纹甲,这是他带队执行这次特殊任何给予的奖励。
腰上有一把仿制秦大河君所用佩刀的秦军军侯级精钢刀。
铁犁不怕战斗,他相信自己部下五十名精锐可以对抗三百匈奴骑兵。
可此时,敌人的武器放低了,这是服软的表现,证明对方不想打。
铁犁收起了秦军战旗后拉马上前,来到三位穿着镶铜片皮甲的人面前用匈奴语东胡语,以及中原话连说了三次。
本将奉秦大河君之令,护送大河君特使前来红山。今年,你们谁是大首领。
选铁犁当这次护军百将就是因为他与红山这边打过交道。
红山是三族聚集地,三族轮换来坐这个红山城主之位,也叫红山大首领。
三人当中一人策马上前:图木,今年和明年的大首领,东胡人。
铁犁,秦中山族。
双方见过礼后,图木问道:秦人来到这里作什么?
铁犁一挥手,身后的队伍当中两名士兵背着两个背包上前,将背包扔到地上之后快速退回队伍之中。
这是礼物。
图木叫手下人上前打过在背包,里面是两捆青铜剑。
这些青铜剑是秦军已经开始慢慢从正规军装备之上换下来的,青铜剑比起新式的精钢刀而言。精钢刀的成本更低,而且质量好于青铜剑。
红山城的人眼睛亮了,他们见到了他们渴望却得不到的好武器。
秦军青铜剑,独步天下。
可以说秦军的青铜剑已经是天下最优秀的青铜剑,没有之一。赵国的铁剑工艺还不到位,成本质量都远不如秦国的青铜剑。
请入城!
既然送了礼物,就不是为了战场,伸手不打笑脸人,秦军带着诚意而来,图木没理由再将铁犁挡在土墙之外。
入城之后,魏无忌亲自煮了茶。
魏无忌张平铁犁三人代表秦国。红山这一任城主图木,两位副城主红土匈奴人克哈盖围坐在一起。
茶,来自中原的珍品,在匈奴北方已经是一只茶砖两只羊的价格。
因为匈奴与秦国是敌对,所以林胡人义渠楼烦的商队不和匈奴人交易,匈奴人的茶来自东胡或是西戎王部落。
东胡与秦国有一场恶战,以东胡完败而结束,但秦军并没有把东胡列为敌对部落,所以东胡还能从楼烦商队得到茶砖。
第四九五节 招降
魏无忌给每人倒了一杯煮好的茶。
各位,秦大河君想让红山城归降于他,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这不是宣战,而是大河君对红山城的一种善意。不如听一听本公子来细说一下大河君的诚意如何?
图木三人接过茶之后,低声交流着。
克哈盖说道:秦国的大河君是非常可怕的人,但也是天下最守信的人。这次来的不是秦国的大军,只是一个小队,我认为这是中原人的先礼后兵,或许我们可以提一提条件。
红土也说道:我们红山人不想作战,不愿意和不可战胜的强大秦军作战,这是送死的行为,所以秦国的大河君只要尊重我们红山人,我们红山人可以让出红山城的权力。
红土代表的是大多数红山原驻民的心态。
他们有战士,但不愿意参与到任何的战争之中,数百年来,他们向东胡大部落匈奴大部落进贡,那怕活的苦了点,也不愿意被灭族。
毕竟他们的人口基数太少,也没有强大的军队力量。
红山人的战士主要是针对野兽以及小规矩的强盗作战,从来没有打过国战级别。
红山人听过秦军,更听过大秦战神。
秦军战无不胜,只要出动,挡在秦军面前的一切都会被秦军踏平。
图木听完两位副首领的话之后,想了想。事实上他也怕秦军,他还有认识的人眼下作为东胡降兵在秦军作事。
东胡军队面对秦军的正规军,就象拿着木棍的农夫。
图木对魏无忌说道:城主之位可以让给你,但我们在这里的人要求补偿,我们要求每个人补一匹麻布一块茶砖。我们每年上交的赋税不能比秦地的秦人更高,还有,我们要一千斤盐。
魏无忌愣住了。
魏无忌转头看张平,张平也是嘴巴微张,有些发呆。
图木也有些紧张,他感觉自己是不是开价有点高。
正当图木准备降价的时候,魏无忌突然大笑起来,然后将一只卷轴放在图木面前。
这卷轴是白晖亲笔。
上面写的清楚,只要红山城愿降,给予红山城盐一万担麻十万匹茶三万块秦钱三十万秦国珍品总价格十五万钱,其中包括花布丝绸精钢刀等等。
能作首领的人必须是认字的。
秦国作为天下最强,认识秦国文字是种高贵的象征。
跟着大河君,必会富足。现在,清点人口造册,所有青壮接受测试,优秀者统入红山城卫军,其余的立即组织运输队,大河君给予的任务的是,用麻布茶铁锅盐等物资,在秋天之前换取羊百万牛五万马十万匹,战马不得低于一万匹。
张平又拿出一份清单,这是白晖给他们的任务。
图木拿着卷轴的手都在颤抖。
大气!
不愧是天上至强的秦国,不愧秦国的大河君。
图木连一句废话都没有,将象征红山城大首领的狼牙项链放在桌上。
张平接过了狼牙项链,然后说道:依大河君令,红山城组建九人评议会,红山城的大事务由这九人评议会来作主,你们各两人,秦国派三人过来。城主一正三副,秦军会在短期内派驻一千精锐到此。
遵命!
图木用了遵命的回答,他明白眼下投靠是一个好选择。
等秦国一统天下之下就会进军辽东,北战匈奴,西战戎王。那个时候他已经是人上人了。
一个红山城,这种四处进项求存的小城,在秦国的庇护之下,寻常的牧民农户小工匠们一定会很开心。
至少他们要交的税赋更少了,而且安全上有了保障。
当天下午,红山城外便立起三丈高的木架,然后再有一丈高的旗杆,秦军的大旗飘扬在杆头。
整个红山城所有的人都被要求聚集在城外的空地上。
空地的人被分成了三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