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廉颇摇了摇头:不,不会的。大河君说过,秦军不会攻赵,绝对不会。我要去当面问他。
赵奢与乐毅对视一眼,谁也没再劝。
至少他们相信,廉颇就算到了封丘,白起白晖两兄弟也不会伤害廉颇半分,这是最基本的礼。
正好,廉颇这会脑筋有些问题,让他暂时离开一下也好。
就这样,廉颇当天就带着三十名亲卫骑马往封丘去了。
而乐毅赵奢则分别从中牟邯郸调兵,前往临虑邑,临虑邑再说是一个小城,因为地点的重要性,赵军也在其中屯积了大量的粮草与军械,而且城防坚固,可以防御秦军一月以上。
当天晚上,廉颇急急的来到封丘。
白起自然是亲自迎接,然而,白晖却不在。
廉颇一见到白晖不在,当下就急了:武安君,大河君何在?
他,他准备出海,这已经收拾行装往洛邑去了,午后出发的。
我不信!廉颇吼上了。
白起一脸的茫然:廉颇将军这是何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廉颇吼着:秦军在临虑邑以东以南集结,白晖莫不是就在那里?
白起摇了摇头:他确实往洛邑去了,这样吧,我派兵马把他追回来,他是午后走的,算一算路程,要么在三十里外的小扬河过夜,要么在五十里外的岔道沟过夜。
本将亲自去追!廉颇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白起没话可说,调了自己亲卫三十人,再给了廉颇换马,让他们去追白晖。
白晖呢,走的并不远,那里有离城三十里,仅仅十三里。
十三里,快马也就是小半个时辰的时间。
廉颇追到的时候,白晖这边也只是临时营地,灯火通明,几个工匠正在忙碌着修车轴。
旁边放着一只断裂的车轴,新的车轴正在更换。
拉重货的大车,这车轴换一次相当的麻烦,而且还需要将货物先搬下来,然后才能换车轴。
廉颇到,看到白晖正皱着眉头看着忙碌的工匠,却是心中一喜。
至少白晖对得起他的信任,白晖并没有在临虑邑。
第五七七节 深不见底的巨坑 上
看到廉颇赶来,白晖内心欢喜,却是摆出一脸的诧异:廉颇将军,为何如此风尘仆仆赶来为我送行?
送行?
廉颇是个直人,立即就说道:大河君,赵国临虑邑以东以南秦军正在扎营,人数不会少于五万人,这是何意?
扎营?五万?白晖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却依然装出一副非常惊讶的神情:这怎么可能,秦军的调动,五万人这么巨大的人马,没有我王的诏令,谁敢调动。
五万,只会多不会少!廉颇强调着。
白晖指了指自己:我兄弟二人有兵权,但也要先请我诏令,然后才能调动大军。如果紧急调用,我兄弟二人的兵符合在一起,也不能超过万人,除非是敌军大举入侵,所以调兵这事绝对不可能。
我赵军探马亲眼所见。
我说不可能。
五万人就摆在那里。廉颇也急了。
白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人说道:你们先回洛邑,我要去临虑看看。
诺!
白晖的车队绝对不是他的行装,只是一只临时作样子给廉颇看的车队。
今晚,连夜赶路,廉颇将军以为如何?
大河君高义,廉颇没问题。
廉颇狠不得马上就赶到临虑邑去,可此时他们在封丘。
封丘到临虑邑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路,须先到中牟然后一路向北,再经过古殷都然后折向西。
这条路远,但好走。
另一条路近,就是立即往西,然后从太行山内走山路,这条路近,但路窄,而且才下过暴雨。
白晖没选择,让廉颇来选。
廉颇自然选近的,对于他来说,路难行不是个事,他自认骑术精,而白晖身边的人更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但事实却不如廉颇想的那么简单。
明明很近的路,只有三百里左右,依计划应该是四至五天赶到临虑邑,可他们却在路上走了十二天。
当廉颇赶到临虑邑的时候,赵军一支从邯郸紧急调来的五万大军已经进驻临虑邑,然后还有一只三万人的兵马在距离边界不足三里的地方开始建立防线,乐毅亲自领军指挥。
廉颇远远的看着秦军大营,旌旗朝展,营外巡逻的士兵甲明刀亮,连脚步都那么的整齐。
大河君,这就是你说的
没等廉颇吼出来,白晖就打断了他:廉颇将军,我白晖就不明白了,你们赵国怎么就对一支矿奴队如此紧张。
你,我,什么?矿奴!廉颇傻眼了,这是矿奴。
你骗我。廉颇吼了起来。
白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廉颇将军随我入营,这可能引起你的误会了,奴隶不好管,我们秦国对奴实施的军事化管理,所以一切依秦军条例办事,所以远算确实象军营,可我就不明白了,临虑城难道不派人过来问一问。
这个,难道,你廉颇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好了。
白晖带廉颇靠近营盘,招手叫过来那边巡逻兵。
报,护营队
这说话都说的很费力,好不容易才说清楚自己是谁,廉颇这才看清楚,这些人根本就不是秦军,秦军怎么可能有这么矮的个头,随便一个秦军都可以比面前这位高出一头。
再看甲。
这是秦军新式甲的样式,但材料上却不是,这只是竹片上漆,看似秦甲,却只是一副竹片。
再看武器,整队人马除了队长带有一把秦青铜剑之外,其余的全是木刀竹矛。根本就没有弓弩。
廉颇将军,咱们入营再看看。
这个,好!廉颇很是尴尬。
营内,廉颇看的很仔细,没有军械,军械库是存在的,但存放的都是矿工使用的工具,然后这营盘是秦军的军营格式,往里走却是一处连绵好几里的窑炉群。
确实是有韩人魏人秦人。
韩魏两边都是小贵族请来的匠人与护卫,秦人则是一只五百人队的护卫,以及官吏五十人。
这五百护卫负责维持营盘的秩序,以及保护秦国的官吏。
这时,白平到。
大河君!白平依秦军军例向白晖施礼,然后向廉颇施礼。
白晖问道:最近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没出什么事,我也是路过这里,这几天要说大事,就是辰国奴工当中有十三人考上的匠工的铜牌,还有数名倭奴兵武艺出众,我准备给他们举行晋升仪式之后,去上党郡巡视边防。
白平的回答没问题。
廉颇却问道:依赵军军报,说前段时间在临虑城外有大规模械斗。
有这事,但已经过去了。
过去了?廉颇不解。
白平汇报道:大河君,这事是这样的。东胡人想求和,进献巨鹿九只,从北边一直到雁门关,雁门关将四只走河西郡直接送回咸阳,还有四只走水路直达洛邑,还有一只走上党郡,送到武安君处。
恩!白晖点了点头,这路线上没什么错误。
白起眼下在封丘,那么肯定是要经太行山一路过来,然后直下封丘。
白平继续说道:结果护送的人出了纰漏,半路上让巨鹿给跑了。然后这一地负责接应的韩人官吏立即安排人去追,鹿已经越过了边界到了临虑城地界,鹿是找到了,被赵人抢走。
接下来,韩人不服气就去讨要,然后就打了起来,这越打越凶,我听这里的驻守百将说,他们是看到赵国竟然派了两千人马出来打架,他们才气不过也去参加的。这事我已经训责过这里的将领。
廉颇点了点头,白平讲到这里,虽然鹿的起因赵国不知道,但廉颇却清楚白平说的与临虑邑报上的情况相同。
那场打架就是一场混架。
白平又说道:接下来,我带人去边界,我没有越过边界。我只说让临虑县令把鹿还给我,可县令叫人抬来一箱铜条,我要铜条干什么,那鹿才有用。想来临虑邑没办法把鹿还给我,这事还能怎么样,也就算了。
说到这里,白平又补充了一句:我当时有点生气,没给临虑县令好脸色,但绝对没有辱骂,或是派兵马骚扰,只是没搭理他,也没有要那箱铜条。
第五七八节 深不见底的巨坑 下
廉颇愣住了。
在白疍的文书之中写的却是,秦将讨要鹿未果,没收铜条,一言不发离开。当天下午秦军聚集,在边界扎营。
廉颇立即问道:那,这个营盘是怎么回事?
烧陶,或许还能烧瓷器。几万倭矿奴要吃饭,没有足够的钱粮怎么养活他们。既然鹿没了,生气也没用。我已经派人给东胡那边写信,东胡使者答应,再寻十只巨鹿给送过来。
白平说完后,突然将脸转向了另一边,高喊了一句:那边,你们几个,在干什么?
白平这一声吼,立即让营地之中作事的无论是辰国奴兵,还是倭奴们打起了几份精神。
白晖却看的清楚,白平这家伙睁眼睛说瞎话的水平还不行。
刚才明明就是神情不太对,所以才借口喊了这一嗓子。
廉颇根本就没看到白平的异常,他的视线还有心思都放在这处营地上。
不得不承认,秦军对营地的布置非常的高明,这里就算只是奴隶营,没有真正的秦军守卫,可让赵军真正打进来,廉颇很清楚自己肯定会先填进来至少五千人马才能靠近营盘。
来人,备宴。本将为廉颇将军洗尘。
白晖吩咐之后,立即就有人去办了。
事实上白晖也累了,赶了这么几天的路,谁都会累得不行。
酒宴只是小规模的,几大碗烈酒给廉颇灌下去之后,廉颇是被人抬回去休息的。
次日,白晖睡到中午才醒。
白晖醒来之后,白平已经在帐篷外等着了。
二将军,廉颇将军还没醒。
很好。白晖满意的点了点头,正准备吩咐今天的计划,白平却问道:二将军,我不明白这一切是为什么,花这么大的代价,仅仅就为了那点火土,我相信在咱们的地盘上,肯定也能找到火土。
白晖冲着白平摆了摆手指:你,不懂。
白晖没给白平解释这些,至少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
这个计划,白起看懂了。
白晖就是让耿直的廉颇与心思细腻的赵奢有裂隙,白晖所作的一切,都要证明廉颇对自己的信任没有错。
而让赵奢,越发的怀疑自己。
白晖既然没解释,那么白平也不会再追问。
快到下午的时候,廉颇才醒来。
连续赶了这么多天的路,而且还是山路,又被暴雨泡坏的路。再加上昨夜的烈酒,廉颇睡到下午也在情理之中。
白晖请廉颇简单的吃了一餐午餐后,带着廉颇去了陶炉区。
从白平在这里扎营开始,仅仅十一天的时间,这里已经挖出了五十个以上的窑洞,而且全部改造成了陶炉,其中已经有十个炉完全完成,其有一半已经开始深度第一次烧陶。
为什么是陶而不是瓷。
瓷器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仅靠着倭奴与辰奴的窑工,他们是烧不出来的,这些奴工简单的训练之后,烧陶还是可以。
瓷器,需要秦国真正的工匠来烧制。
站在炉前白晖对廉颇说道:廉颇将军,若是说秦国与赵国永远不打仗,这话我不敢说,而且你也不会相信。打仗的事情,咱们作将军的作不了主,我王若说开战,劝阻两句倒是可以,但阻止不了。
是,大河君说的是。廉颇完全相信白晖这话。
白晖继续说道:廉颇将军,你看这炉。不说别的,上党郡河东郡。若是有大规模的陶器产出,那么价格至少会降下三成。想一想用原先买三个碗的钱,现在可以买四个,普通人的生活一定会变好。
是这个理。廉颇明白,价格低了,钱就值钱了。
更何况,眼下许多地方还是以物易物的交易。
廉颇将军,我白晖不喜欢打仗。打仗劳民伤财,但又不得不打仗,不打仗没办法保护家中妇孺,不打仗那来的奴隶。所以咱们今个也不提打仗的事情,赵国怀疑我白晖想打仗,今天咱说点不打仗的事。
白晖差一点就把廉颇绕晕了。
廉颇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没等廉颇发问,白晖又说道:我有一个提议,廉颇将军不如考虑一二。
大河君请讲。
白晖指了指陶炉,这才开口说道:不如这样,这片陶炉区咱们也别划边界了。我开放了让赵人可以前来作工,然后临虑那边若有好土也可以一起开矿,土虽然不值什么钱,可人工却是要出钱的。
廉颇眼睛一亮:当真?
当真,相信我。我推算过,仅这一片建二百个陶炉,仅是制陶的大工就需要八百人,画匠连同画工也需要不低于二百人,中工与小工需要两千人,还需要负责吃喝,清理垃圾的人员,没有千八百人作不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