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对,对。廉颇虽然不懂这些,可他能看得出来这里的忙碌。

    还有,搬搬抬抬的,也要人手。运输清洗矿石土之类,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这前前后后,少说也关系到三万人的生计。

    廉颇猛点头,白晖说的一点也不错。

    白晖继续讲着:当年陶邑为什么富甲天下,因为陶邑号称千眼陶炉,这说起来关系到十万人吃饭的生计,这除了陶之外,周边的营生也是挣钱的活,要不要火布,要不要穿衣,要不要鞋子。

    对,对,对。太对了。廉颇心中那个佩服。

    白晖指着陶炉:从这里往上党是一条山谷的路,经过修缮后能并排走两架大车。而从这里往邯郸,一马平川。说的直白一点,这里出产的陶器,半瓷器最大的销路还是往邯郸那边走。

    廉颇将军,你说这钱让我白晖一个人挣,合适吗?咱们一起挣,给赵国百姓也挣一份收益,不多说,仅临虑邑这里,我保赵人一万五千人的生计,若是每年的收益低于以前一倍,我白晖补上。

    大河君廉颇感动的只差眼睛哗哗的。

    白晖确实够实在,说不打仗就不打仗,这一次就是赵奢与乐毅误会了。

    廉颇已经在内心作出决定,回去之后要好好和赵奢谈一谈。




第五七九节 好人
    白晖握着廉颇的双手,重重的握了握:廉颇将军,有一句话我说在前头,秦赵之间,必定会有一战。但若是开战,我白晖,我兄白起将在边界摆上酒菜与廉颇将军一醉,然后各为其主,咱们拼个死活。

    若我白晖战死沙场,这是战争战争是残酷的。若廉颇将军你被我击败,我白晖对天立誓,必会照顾将军家眷。你我之间无仇无怨,只是刀剑无眼,沙场无情,但你我,情份在。

    情份在廉颇哭了。

    廉颇终于忍不住的哭,这位征战多年,见惯的生死的将军,紧紧的握着白晖的手,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大河君

    廉将军

    莫说是廉颇,就是廉颇的亲卫,白晖的亲卫,都是双眼蒙雾,这是英雄相惜之情,当着闻之落泪。

    突然,廉颇抽出了腰上那把白晖赠送给他的障刀,一刀划破手臂,仰天高呼:我廉颇在此立誓,战场之上,无论胜负断不会伤及秦国白晖。

    廉将军!白晖这次是真感动了。

    虽然白晖内心还有那么一点点小心思,希望不要和廉颇在战场上拼的你死我活,秦打败赵国之后,廉颇能成为秦将的一员。

    廉颇此人,确实是当世名将。

    真正有资格与白起在战场上以同等实力军队对抗的,这个时代没几个人了。

    乐毅算不上赵奢算,廉颇高于赵奢。

    至于田文,也就是玩一点诡计。田单有才,在战场上没资格与白起摆在一起。

    倒是楚国,项汕不差,与赵奢同级,可楚国实在不值一提。

    传令,摆宴。本君与要廉颇将军痛饮,上好酒。

    廉颇是精神一震,大吼一声:用大碗痛饮!

    哈哈哈!

    廉颇大碗酒干下,心中有郁闷一扫而空。

    临虑邑,城内。

    赵奢与乐毅两个人每天要上城头至少三次,每天要听战报三次。

    在白晖与廉颇拿大碗放开整的时候,赵奢与乐毅两个人站在城墙上,啃着干饼子,远远的看着那隐约可见的人群。

    乐毅指着远处说道:秦军似乎在构筑工事,那边靠山坡的地方,可以看到山坡似乎少了一半,那一块象是整个挖平了。

    虽然不可能看的仔细,看一个土丘象就如同是一块面包被刀齐齐的切下去一块的样子,还是看的很清楚的。

    赵奢微叹一口气:秦军的举动非常的诡异,这完全符合秦将白晖的作风。就探子来报,白晖已经不在封丘,有一个车队去往洛邑,探子查明,白晖并没有在车队内。

    那么,白晖就在那里?乐毅一指远处秦军挖平的那块丘陵说道。

    一定在。

    当然,他们没猜错,白晖就在那边。

    廉颇半醉的时候,白晖给廉颇提出一项合作协议,由赵人来挖土,挖石送到窑区,然后窑区北扩,越过边界三里,这一片地方名为秦赵陶艺合作区,这里为共管。

    共管的意思就是,这里不属于秦也不属于赵,两国可以自由出入,但不得越过窑炉区进入对方国度,这里的法律同时执行秦赵两方的。

    签,马上就有签。还有,不能只有三里,韩地占了五里,魏地占了四里,那么赵国也要让出五里来,就这么说定了,签。廉颇大着舌头喊了起来。

    白晖压住廉颇:廉颇将军,眼下酒意正浓,半醉的时候任何协约都是不合适的,明,明个咱们都清醒了,这些协约总要一条条的看清楚,若有疑惑,再商讨,再商讨。

    廉颇一巴掌拍着桌上:不行,必须马上签,你是看不起我的酒量,还是信不过你自己的人品,你大河君天下人公认的,公道。

    不,不,看清楚再签。

    看清楚了,来人,取本将印信过来。这点小事,廉颇的印信当真管用,只是边境小城的一个合作协议,加上廉颇眼下确实在赵国大权在握,边界防御的小事无须上报。

    唯一需要赵国与秦国正式签署的,只有共管区这一条。

    所以白晖只让廉颇在赵人劳务费秦赵增加少许奴隶交易,以及共建陶窑这些协议上签字用印。

    白晖还在不断的对廉颇的亲卫说道:这还有两份,滋事体大,总要上报赵国朝堂,你们带回去保存好,不要让廉颇将军用信,若是赵国朝堂之上没有异议,再签也不晚。

    谢大河君。

    廉颇的亲卫很清楚,这个时候谁也拦不住喝高了的廉颇。

    连签了三份之后,白晖举起碗:廉颇将军,咱们再来一碗。

    大河君太客气了,可直呼老廉之名。

    廉老哥。

    喝起,痛快。廉颇爽朗的大笑着。

    次日,廉颇在半醒半醉之中,带着五份协议,以及自己的三十名亲卫,还有许多白晖给的礼物越过边界,往临虑邑而去。

    这边界站在临虑邑的城头都可以看的清楚,廉颇一过边境,赵奢与乐毅马上就知道了,两人飞马出迎,在廉颇过境仅三里远的位置就迎上了廉颇。

    你,你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秦大河君是君子,你们是小人。廉颇气呼呼的瞪着两个人,说了这句话之后,谁也不理,策马就往临虑邑而去。

    乐毅有点懵,赵奢则是拉住廉颇的一名亲卫:到底怎么回事?

    那里不是秦军大营,只有秦军三百人,有三万来自辰国半岛与倭岛的奴隶,以及数千秦国陶匠。韩魏两国几十个大小贵族合伙,连同秦国的两家小贵族,一共四十七家合资建陶坊。

    陶坊???赵奢怀疑自己听错了。

    廉颇的亲卫说道:就是陶坊,将军在秦大河君的陪同下,走遍的那营地的每一个角落,确实是陶坊。

    乐毅不信:为何陶坊远观却是秦军的军营?

    廉颇的亲卫解释道:不止是这里,秦国所有大量使用倭奴与辰奴的工坊,无论是铁坊陶坊织坊,全部执行的是军事化管事,就是把这些奴隶当士兵一样的去管,所以建营就是以军营式的。

    赵奢急急的追问:你亲眼所见?



第五八零节 这厮极恶
    赵奢有些怀疑,所以再次追问:你真的看清楚了?

    廉颇的亲卫回答:

    回将军,我一直陪在我家将军身旁。确实不是军营,营中没有军械,只有工具。魏韩两国的护卫有些曾经确实是当过兵的,但是他们平时巡查并不带开刃的武器,武器是收在护卫军械库内。

    乐毅再问:那军械库,你可以亲见?

    见了,甲只有二百副,剑五百,盾五百,矛没数但肯定不过千。弩弓只有五十副。秦大河君还表示,若是我家将军有任何的怀疑,整个营区对将军不设防,可随意查看。

    赵奢看了一眼乐毅,乐毅也看了一眼赵奢。

    两个人糊涂了。

    白晖是在那边没错,可为什么搞这种事情。

    一定有阴谋!赵奢非常肯定的说着,乐毅猛点头:没错,这其中一定有阴谋。白晖绝非善类,白晖此人诡诈无双,这一次肯定不简单。

    白晖此人,绝对不是好人。乐毅很坚信自己的观点。

    这个时候,白晖就站在边境上,远远的看着已经模糊几乎看不见的廉颇。

    白平站在白晖身旁:二将军,廉颇将军是好人。

    没错,这天下间,在我白晖心中算是好人的不多。廉颇算一个,传我命令,不白晖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以我兄弟二人之名,告诉我方各级将领,保廉颇活!

    诺!白平很郑重的施了一礼。

    能让白起白晖都敬重的将领这天下已经没几个了,依秦军战场上的骄傲,这样的名将秦军会给予最高的尊重。

    纵然廉颇自己不想活,秦军也会执械相送。

    对了。白晖又补充了一句:我没骗廉颇,我骗的是赵奢。

    白平没听懂,不过白平也不会去问。

    眼下折腾这么大,肯定是一计,这一计有什么作用,白平身为武官他想不透,他只会将命令一丝不差的执行下去。

    白平退后准备离开,突然又回到白晖身旁:有件小事。

    说。

    御史大夫李昙之四子李玑之嫡妻生下次子,孩童已经过了百日,李昙依礼节向府中送了请柬,夫人前几天离开洛邑去倭岛迎太后回咸阳,咱们要不要备一份礼。

    白平是秦将没错,可一直是白起白晖身边的人。

    说是兄弟也合适,有时候白氏族人在白起白晖都不在府上的时候,许多不方便由宰羽出面的事情,都是郿县白氏给帮着照看的。

    宰羽出海去迎接太后回归。

    这一去,至少半年。

    迎接是一回事,既然出去了,好好玩乐一翻也没什么不可以。

    有些事情是妾可以作主的,有些事情却不行。

    比如给当朝文官三大重臣之一的李昙送礼,这事白平可以作主,只是白平还想听一听白晖有什么想法。

    白起是肯定不操这种心的。

    白晖听过之后,心中暗自计算,李玑的次子

    是他!

    白晖对白平说道:派人去取我兄那张弓,告诉李昙。此子在命数里,我兄当为其师。问他是否愿意。

    那能不愿意呢,怕是他会高兴的立即从咸阳奔到洛邑,当着王上的面给大将军一份拜师礼。

    如此最好。白晖说命数,战国这个时代,大半的人都相信。

    去办吧。再备一份厚礼,算我们兄弟道贺用。

    诺!

    白平退后几步,转身快速离开。

    白晖依然站在原地,远远的看着那边的人影完全消失,似乎是赵奢乐毅已经追上廉颇回城了。

    白晖淡然一笑,也吩咐亲卫带路,自己回去休息。

    李昙第四子李玑的次子,后世历史学家认为,赵国唯一一个可以正面硬刚白起的唯一一人。

    不同于廉颇的防守,而是正面硬刚。

    当然,前提是赵国能和秦国一样,在背后鼎力支持。到了拼国力的时候,赵军必然无法胜过秦军,可是却不得不承认,李牧与白起有正面作战的能力。

    话说临虑城。

    廉颇气呼呼的回城后,乐毅与赵奢自然是追着一起回城。

    在城主府正厅,廉颇将那两份自己没有用过信印的协议书扔在乐毅与赵奢面前。然后将用过印的很郑重的摆在一旁。

    你们总是喜欢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咱们为将者图什么,不就是图一个国泰民安。昨晚上我醉了,秦大河君执意不让我用印,他说让我回来和你们商量一下。

    乐毅与赵奢分别在看。

    这两份一份是关于建立秦赵友谊经济区的建议与设想。另一份是关于秦赵互贸经济区的管理条例税赋构思以及防务准则。

    赵奢与乐毅都是大才,看过之后那怕依然怀疑白晖有阴谋,却不得不承认,这白晖是大才。

    然后再看廉颇用过印的三份。

    分别是关于秦赵友谊经济区赵人与秦韩魏一视同仁,同工同劳同责同利的条例细节。

    然后是关于秦赵友谊经济区,陶匠工艺之交流,工艺技术价值折算,学徒工以及奴工进阶条例等等。

    最后一份是,原料矿区的开采原料收购价格及运输价格。成品贩运以及关税扣除数等细则。

    在两人看的时候,廉颇开口说道:我是武人,不太懂这个。但大概也看了,挺公道。

    乐毅点了点头:没错,秦大河君白晖公道之名,确实闻名天下。这次廉颇将军醉了,用印信签约,这协商的条约也非常的公道,并没有占我赵国半点便宜,确实可以说是互惠互利。

    廉颇脸上出现一丝笑意:我就说吧,秦大河君可信。他告诉我,这个秦赵友谊经济区的建立,可以让赵国邯郸以西魏国大河以北韩上党郡的陶器价格掉落三成,让民众更实惠。

    恩,差不多。乐毅不能否定。

1...273274275276277...3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