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南京这么搞,就是还恋着明朝的人,心中也感到很不舒服,感觉像是被出卖,被背叛。
高义欢眼睛一眯,老子就晓得大舅子靠不住,不过这种情况,高义欢早有预料,所以并不惊讶。
高义欢放了孟乔芳,也想同清军休战,希望清军能将矛头对准南京,南京做出这样的决定,从南京的角度而言,也有他们的道理。
势力之间,靠道义和道德是约束不住的,几百年后那场战争时,也是一样。
高义欢抬手压了压,让众人安静下来,然后站起身来,走到沙盘边上,皱眉道:看来,这一战,应该快速打啊!
说着,高义欢却忽然扭头问道:吴三桂那边什么情况?
陈名夏道:大王,张献中在褒城,中了一箭,西军退出汉中。我军接收了大散关,另外王得仁派出六千人,从勋阳府西进,已经拿下兴安府,吴三桂等我们交付粮草后,就将全军入川,交出南郑等地!
高义欢眉头一挑,粮草要等吴三桂前锋入川,让出南郑后,再交付。赵大宪,孤王给你一万五千精兵,再加上王永强的七千人,你立刻去接收南郑。
赵大宪出列道:臣领命!
汉中问题解决,高义欢少了一个大麻烦,然后看着众人问道:孤王,决定近日内,便出关同清军决战,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众将士立刻围到沙盘边,注视着上面的小旗子,都皱起眉头,多铎加上尚可喜,目前清军投入到豫南的兵力,就已经近十万,要是阿济格再抽调个二十万人来,投入到豫南,这仗就真的不好打了。
第589章说服李定国
堂上众人注视着沙盘,都有些犯难。
陈名夏道:清军在豫南投入兵力达到十万人,随着满清和南京达成协议,投入的总兵力,可能达到三十万。我们在豫南留下了六万人马,关中兵力十六万,五万人布防陕北,二万人布防汉中,三万人在潼关蒲津渡一线。还需一万人坐镇西安。这样一来,大王能带走的兵力,就只有五万多人。清军的兵力,将是我们的三倍左右。
高义欢皱着眉头,看向白文选,文选,那一万西军能不能带上?
白文选行礼道:大王,要是能说服李定国,一万西军会是一大助力,没有李定国,这一万人恐怕不能重用。
张献忠手上一共没多少精锐,李定国带来的这一万西军全都是精锐,要是这支兵马能够听命,那高义欢手中,便又多了一万人。
高义欢微微沉吟,好,议事结束后,文选你随孤王去见一见李定国。
白文选抱拳,高义欢目光落回沙盘,现在看来,清军在豫南的兵力十分强大,我们要获胜,除了要在豫南顶住清军外,还需要从其它方面动手。
众将纷纷颔首,只是在正面死扛,难以应对清军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局面太过被动,只有等清军自己打累了,满清才会收手。
一直以来,魏军都不喜欢被动,众人立刻就沉思起来。
李岩道:既然收到了南京与满清议和的消息,大王可派人干预,把这件事情捅出去,干扰他们的谈判,不让阿济格抽身!
高义欢微微颔首:方副使,这件事你亲自去办,不要捕风捉影,孤王希望拿到满清和南京议和的实锤。
方家玉愣了下,遂即明白高义欢的意思,大王放心,臣今日就出发,赶往南京。
只要南京和满清一时间无法谈成,那江北的清军,就无法完全抽身。
陈名夏道:大王,岳州的期票交易,要进行紧缩,减少近期粮食的投放,增加满清获得粮食的成本。玄衣卫要对粮商的身份,进行秘密探查,避免私通满清的商人,从我们这里获得粮食。
商人追逐利益,北方粮价高,南方粮价低,就会有粮食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北方。这点是不能够避免的,魏军境内,可以加强封锁,减少粮食走私,使得清军无法获得大批粮草,但是高义欢却管不到南京,江南肯定有不少商人,进行粮食倒卖,来赚取差价。
以明朝腐朽的官僚集团,有官员参与其中,也是有可能地。
因此魏国只能设法,提高满清获得粮食的成本,却没能力彻底杜绝粮食的走私。
高义欢点了点头,这件是由户部去办,另外户部要从江南,采购大批的铜铁盐茶棉布还有硫磺储备起来,孤王担心南京把咱们这一套学去,以后会是个麻烦。
鲁义方拱手行礼,臣明白了!
李岩这时又道:大王,这一战必然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将士伤亡必然惨重。关中贫瘠,民风彪悍,雍凉之地有不少青壮,稍加训练,就能一战。臣以为当疏通丹江水道,用火药清理沉船和暗礁,恢复水道通畅,将湖广的粮食军资沿着汉江,走丹水直接运到关中龙驹寨。有了湖广的粮食和军资,大王在前交战,臣就能不断的招募亲壮,编成丁种营,送到豫南。
这让高义欢想到了刘邦在荣阳与项羽交战,萧何从关中给刘邦运来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士卒的故事。
他正准备赞叹一声,说一句先生真是孤王的萧何时,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毕竟刘邦不是啥好人,杀功臣杀得太狠,他不能让属下,产生这方面的联想。
好!这一策不错!就依先生之言。高义欢当即抚掌笑道。
这时高义欢看了看众人,见没人再提意见,遂即拿起木杆,指着沙盘道:这次出关,有两条路,一条是走武关,直接进入豫南进行布防,然后同清军拼消耗,看谁顶不住。一条是走潼关,先打垮耿仲明,从侧翼迂回向豫南!这么做的好处是解决潼关方向的威胁,能多拉一万人进入豫南。另外,还可以防止,在豫南僵持不下时,清军改变战略,威胁关中。
众将士看了看,白文选问道:大王,走潼关的话,洛阳怎么办,会不会耽搁时间?
高义欢道:不管洛阳,击破陕州的耿仲明后,不攻城池,直接向南迂回,进入豫南。
徐黑虎道:那就出潼关,道路相对而言,还比武关好走一些,路程也不算远。
高义欢前面就想着伏击河套的鞑子,不过豪格却并不南下,他不可能去打河套,所以只能放弃。
耿仲明这个死催的,居然在潼关之外,高义欢最擅长避实击虚,正好顺路收拾他。
既然大家都赞同,那就兵发潼关!高义欢将手高举,然后紧握成拳,肃然大喝。
围在沙盘周围的将领们,纷纷抱拳行礼,大声应诺。
商议完成后,众人告退,高义欢便带上白文选李来亨,又叫上虎大威徐黑虎一起来到后宅,去见李定国。
高义欢有点担心李定国对他不利,所以多带了几个保镖。
来到后院,便见一个身高七尺的健硕汉子,站在一棵枯树下沉思。
高义欢见了,停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走进来,定国,住的可还习惯!
李定国扭头看见高义欢,脸色微沉,魏王与我大西有盟,准备何时放我离去?
高义欢为难道:现在怕是不成啊!西军在汉中被吴三桂击败,已经退回四川。现在中间有吴三桂拦路,定国过不去啊!
李定国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吴三桂身处夹缝,还能击败西军,很显然,高义欢并没有攻击关宁军。
一时间,李定国的脸更加阴沉,高义欢却走过来,站在李定国面前,抬起头仰视着李定国,微笑道:回四川,汉人打汉人,祸害百姓,有什么意思?大丈夫在世,就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做个驱除鞑虏,青史留名的英雄。定国不如先帮孤王,同鞑子一战,为天下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如何?
李定国低头,眯眼看着高义欢的大饼脸,目光对视,火花闪现。
第590章多铎西进
豫东平原,多铎留下四万人马,深壕矮墙困住商丘徐州,便怒发冲冠率领六万大军,杀奔豫南。
不想大军杀气腾腾的没威风二百里,就遇见了阻拦。
挡在清军前面的是一些有五六个角的奇怪军堡,每个堡垒都不大,小的只能容纳千余人,大的也只能装三千多人。
起初多铎不以为然,让前锋一路打过去,可结果前锋却撞的灰头土脸。
多铎原计划,三天杀到汝宁府,可十天过去,他的大军却还在涡水东岸。
这时阿济格给他调拨了五万援兵赶来,多铎的兵力增加到十一万人,可是十天的时间,大军还没有出归德府,便让多铎暴躁起来。
鹿邑城是整个豫东地区,魏军最大的一座棱堡,能够容纳五千人,城中没有居民,只有军属和家眷。
城池是将百姓围在其中保护起来,城中往往会有几万,甚至十多万的百姓。
要保护这些百姓,城墙要修得够长,够大,这其实是增加了守军防守的压力,百姓的存在,也增加了城中粮食和水源的消耗。
棱堡则是纯粹的军堡,城中不留百姓,没有什么民房,主要是储存粮食和物资的仓库,至少能消耗半年。
郑成功攻打荷兰人的热兰遮堡,封锁堡垒大半年,荷兰人才投降。
当然魏军的棱堡,并没有热兰遮那么好的条件,只能算是乞丐版,但这也够清军喝一壶了。
初二,五更天,涡河边上,一名魏军暗哨正蹲在枯草里拉屎。
昨天清军拔掉了涡河东岸六个军堡,魏军在涡河之东的据点被全部拔除,清军近日必然要跃过涡河,向西面挺进。
为了激励士气,昨天晚上都尉让人给堡垒带来了许多猪肉,犒劳大军,暗哨吃的太多,一下吃坏了肚子,腿都拉软了。
这时一阵噼里啪啦后,暗哨舒服的一声呻吟,从身前抓了一把草,忽然远处的河面上传来一阵声响,暗哨抬头去看,险些吓得一屁股坐在屎上。
暗哨急忙用枯草擦了擦屁股,急忙拉起裤子,便往回跑,进了堡垒,他来到掌旅的房间外,头儿,鞑子摸过来了!
高义欢在鹿邑时,就开启了烧砖筑堡运动,后来高义欢重心移到南阳,对于豫东造堡的事情,便没有太多的关注。
在李自成东征之后,豫东造堡的热情,停了大半年的时间,后来清军杀到河南,各堡的屯丁又开始自发筑堡,一筑就是三年。
现在豫东平原上,跟鬼子修炮楼似的,沿着水源和官道,到处都是军堡。
暗哨所在的堡垒,是距离鹿邑不远的一个能容纳一千人的简易棱堡,以前里面没有驻军,都是屯丁和家眷,最近进驻了一个司的魏军,有三百人驻防。
守卫堡垒的掌旅叫高成魁,算起了还是高义欢的远亲,他一下从床上坐起,从墙上取了头盔和配刀,便钻出房间,在哪?
刚从东岸摸过来,鬼鬼祟祟肯定是想偷城!暗哨叫吴汇治,他捂着肚子道。
高成魁当即道把弟兄们都叫起来,全都上堡,不要举火,等鞑子近了在打。
魏军的堡垒很难攻打,清军费了老鼻子劲儿,扫平了涡水东岸的魏军据点,大军还没出归德,就死伤三千多人。
这让负责开路的清将孔希贵一阵肉疼,为了减少伤亡,他便趁着夜色摸过涡水,准备偷袭堡垒,打开一个缺口,方便清军主力过河。
孔希贵踏上西岸,心中不禁有一丝喜悦,可没走几步,脚下忽然一滑,一屁股坐在一滩东西上,用手一摸,是温热的。
几名亲兵将他扶起,孔希贵却心头一凛,他看了看不远处的鹿邑城,最终还是挥手道继续前进,速度快些。
这时江面上,密密麻麻的清军,轻手轻脚的过河,头上戴着的红顶斗笠像是雨后的毒蘑菇。
不要急,稳住了!军堡就在涡水边上,高成魁借着月光,看见远处一片黑影,将手抬起。
城上的魏军士卒,纷纷靠在城墙边上,弓手搭箭上弦,箭头从射孔伸出,对准了靠近的军堡的黑影,火铳手则将火折子拿在手中,准备随时将火铳点燃。
看见清军摸到城下,进入了射程范围,高成魁顿时一挥手,怒吼道射!
城上的弓箭手首先开弓,箭矢嗖嗖射下来,城下的清军纷纷中箭。
孔希贵见偷袭不城,改成强攻,清军士卒纷纷向城头射箭,却被点燃火铳的魏军士卒,打得像筛糠一样抖动。
棱堡的优点就是城上没有射击的死角,传统的城墙是一字形,士卒冲到墙角下,城上的守军就无法射杀墙角和沿着墙体攀爬的敌军,守军必须要从城墙上探出身子来,才可以攻击到敌军,可是守军探出身来,就会成为城下攻守的目标,所以防守起来有很多缺陷。
棱堡的城墙,是一个个凸起,攻击任何一面城墙,都是一个v形,这样即便是冲到一面城墙脚下,另一面城墙的士卒,也能从背后放箭,把毫无遮挡的敌军,当做靶子射击。
这时孔希贵的人马,就面临这样的处境,暴露在两面城墙之间的清军,没有任何遮蔽,纯粹就是靶子,被城上士卒一阵猛射,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撤退。
打退了清军的进攻,魏军士卒和堡内的屯丁,一起欢呼。
高成魁看清军退走,却对吴汇治道鞑子白天肯定还要来,我们这点人恐怕守不住,你去鹿邑报信,请将军派兵增援。
吴汇治骑着一匹老马,往鹿邑赶去,走了十来里,天已经大亮,眼看着快要到鹿邑,迎面来了一队兵马。
为首一个汉子叫住吴汇治,兄弟,是哪个堡的?
吴汇治道二十里岗的,要去鹿邑找金将军请援,鞑子今早偷袭俺们堡了。
你不用去了,鞑子到了东岸,主将已经知晓,俺们就是来增援的!汉子开口,一口的河南话,听口音还是陈留那便地,同大帅还是老乡哩。
吴汇治看着这支人马,总觉得精气神有点不对,不禁有点狐疑,那怕是不中,俺还是要去一趟。
汉子后面一名士卒,悄悄换了个握刀的姿势,以便能够快速拔刀。
汉子继续笑道兄弟,你别耽搁时间,涡河一线这么长,十多个堡垒都要派兵驻防,将军那里兵也不多了,你去了也要不到人。况且鞑子随时可能过河,你还是和俺们一起回去,抓紧时间布防吧。
吴汇治肚子又响了下,他一想也是,那中,俺们一起回去,布防要紧。
当下一群人回到堡垒,守军不疑有诈,开门放他们入城。
吴汇治带着为首的汉子,想要去见高成魁说明情况,为首的汉子脸上,却忽然露出残忍的狞笑。
吴汇治只觉如坠冰窟,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评书演义中的六耳猕猴。
突然之间,进堡的汉子拔刀暴起,将吴汇治砍倒。堡内的屯丁和魏军猝不及防,被连连砍倒,堡外的涡河上,被击退的清军又卷土重来,扑向军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