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玉香儿点了点头,奴知道,南京无力对抗满清,只有大王才能救天下。

    方家玉满意的颔首,赞许道碗儿,你不愧是大王亲自培养的暗卫,政治觉悟比许多老人都要高。你在这里执行任务,你弟弟的事情,不用担心,他已经入了讲武堂,再过两年就能出来带兵,做个将军了。

    方家玉说完,见玉香儿要行礼道谢,挥手制止,这都是大王的安排。我们先谈正事。这里是南京,是锦衣卫的地盘,我们不能直接行动,只能暗中进行。我收到消息,侯方域与傅以渐的接触,已经接近尾声,双方的条件谈的差不多,马上要进入更高级别的会面。三日后,他们会再次交谈,事后傅以渐肯定会写下些东西,你将他引出房间,我派人潜入屋里,把东西拿出来。

    玄衣卫在南京的情报网络,并非只有一条线,方家玉得到了高义欢的指点后,从一批年轻的士子还有国子监的监生下手,发展了不少暗线。

    任何时候,学生总是最激进,追嫉恶如仇,也是最容易被人利用,当枪使的一个群体,这是来自高义欢的经验。

    玉香儿点点头,但还是提醒道副使,画舫内,有锦衣卫还有满清的高手把守,防守严密,动手的人一定要小心啊!

    南京和满清对于这次秘密接触,都十分谨慎,特别是南京方面,很担心消息走漏出去,所以将满清使者放在了一条大画舫上,基本不靠岸,进入画舫的人员,都会接受盘查。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安排好了人手!方家玉自信道。

    三日后,画舫上果然又来人请玉香儿,去画舫给人唱词助兴。

    傅以渐又与玉香儿相谈甚欢,并贼心不死,再次要请玉香儿去探讨诗词,玉香儿暗示他稍后就去,傅以渐便先回了房间。

    回到房间里,傅以渐并没有忘记正事,他先点了油灯,坐在桌案前,将今日谈判的内容,以及达成的初步协议,都记录下来,并盖上了戳子。

    正在这时,屋门忽然敲响,傅以渐忙将书信放入柜子藏好,又上了锁,才整理了一下衣服,照了照镜子,疾步窜到门前。

    傅以渐很潇洒的将门拉开,搔首弄姿的站在门口,满以为是玉香儿上门,等看见是自己属下,不禁吓了他一跳。

    有什么事情!傅以渐看见是自己属下,满脸的不快。

    站在门口的属下,也被傅以渐的骚样,吓了一跳,结吧道大~大人,玉姑娘请大人去听曲哩!

    同明朝的初步谈判已经结束,接下来的事情,傅以渐已经不需要操心,遂即吩咐属下守好房门,不要让人进去,便往外走去。

    他刚出了船楼,便听见一阵悠扬的乐声传来,玉香儿正站在台中,唱着一段昆曲,那音色,那身段儿,看得傅以渐心头荡漾,一扶腰带,就疾步走到台前,在侯方域身边做下。

    画舫停泊在秦淮河中,船上乐声一起,远处一艘小船上,一个黑影便出了船舱,他站在船头仔细倾听,当听到一段特定的唱词后,便钻入水中,慢慢接近灯火通明的画舫。

    黑影在距离画舫五十多步的地方,露出头来,见船舷边上,站了不少手持长枪的士卒护卫着画舫,矛头在寒光的照射下寒光闪闪,立刻又沉入水面。

    不多时,黑影来到画舫的尾部,想要往上爬,却见尾楼上有士卒打着火炬巡视,他只能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等待时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天空中飘起一片细雨,尾楼上的士卒骂了几句,火把忽然消失。

    黑影立刻轻手轻脚的向上爬,身子贴着船楼,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没有声音,应该没人,便用匕首轻轻的撬开船楼的窗户,悄无声息的摸进了船楼。

    黑影滚进房间,立刻将窗户虚掩,然后拿出火折子,在黑暗中摸索一阵,终于发现一个上锁的柜子,黑影取出一根铁丝,戳了戳,锁咔的一声开了。

    拉开柜门,里面有一本折子,还有许多书信,黑影拿出看了看,都是关于谈判的书信,是南京与清廷媾和的铁证,他立刻全部取出,然后用油纸包好,迅速从窗外爬了出来。

    次日,南京国子监,还有城中的小报,印刷工坊,都收到了一份指则有奸臣卖国,与满清媾和的爆料。资料内容丰富,有多尔衮对傅以渐的指示,有南京割让江北的内容,还有明朝官员的书信,并公布参与谈判人员的名单,明朝这边正是侯方域。

    消息一出,江南大震,前线哗然,国子监的学生更是愤怒的走上街道,南京朝廷急忙出来辟谣,否认议和事宜。

    朱慈烺雷霆大怒,将马士英阮大成,还有几个复起的东林党大佬骂得狗血淋头。

    。




第612章应对危机
    谈判之事机密,没想到居然泄露出去,弄得朝野哗然。

    朱慈烺虽然给了大臣暗示,但是绝对是不会承认,他有议和之意。

    这件事情,只能是下面的人,背着他去做,他则是完全不知情。

    朱慈烺震怒,几名大臣低头伏地,动也不敢动,更不敢解释,心道自己这次可能要遭殃,搞不好要步陈新甲的后尘。

    这时朱慈烺发完脾气,却并没有处罚他们,而是忽然问道:你们说,是谁故意抹黑朝廷?

    议和的各种资料,人员条件书信都被纰漏,这显然是有人针对自己。

    南京是大明的都城,居然有人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这也是朱慈烺震怒的原因。

    马士英道:陛下,按常理来说,只需要分析,抹黑朝廷,破坏和议,谁最得利,就可以推断出,事情是谁做的了。

    朱慈烺眉头紧锁,眼下满清和大明都有进行议和的需求,满清要从江北抽身,解决高义欢,而明朝需要时间喘口气,所以消息不可能是从自己内部,还有满清一方流出。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满清故意泄露的可能性,只是这个概率很小。

    这么看下来,最不愿意看到大明和满清议和的就是高义欢,他正与清军激战,如果大明与满清议和,江北的清军就能完全抽身,那高义欢就得独自对抗满清,就被明朝给晾着了。

    高精忠,他还真是精忠啊!朱慈烺忽然恨声说道。

    陛下,臣也怀疑是高精忠,他这是不遗余力的在舆论上给朝廷抹黑,为今后谋逆做准备。阮大铖直接指责高义欢要谋反,将皇帝的怒火转移到高义欢的身上,他们才好脱身。

    陛下,高义欢未经朝廷允许,就自称魏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马士英也开口道。

    其他人,也纷纷通批高义欢。

    南京朝廷,无论主战还是主和,亦或是马阮东林帝党,在对待高义欢上,态度基本上是一至的。

    高义欢称魏王,在西北搭起一个草台班子,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他们在南京争权夺利的前提是,南京朝廷必须要存在,如果被人取代,那他们就没得玩了。

    朱慈烺脸色阴沉,虽说高义欢攻关中,变相给他解了围,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憎恨高义欢。

    高义欢狼子野心,这次的事情必然是他出手搅黄,第一是避免南京与满清议和,避免他孤军奋战,第二是,为了栽赃朝廷,给朱慈烺脸上抹黑,使得朱慈烺失去军心民心。

    眼下情势还真是复杂,朱慈烺沉默一阵,锦衣卫,最近有高精忠的动向没有!

    锦衣卫指挥使,原来是马士英之子马銮,前不久被朱慈烺换成从北京南逃的原北镇抚司掌刑指挥吴邦辅出任指挥。

    吴邦辅刚接手锦衣卫,许多事情还不太熟悉,这次又出了纰漏,压力很大。

    陛下,密谍来报,高精忠在西安集结兵力,准备救援南阳,并未有其他动作,不过臣从北面得到消息,高精忠在延安俘获了满清陕西总督孟乔芳,又将他悄悄放回,似乎是有意与满清议和!吴邦辅回道。

    什么?朱慈烺瞬间色变。

    马士英听了不禁怒了,好你个高精忠,搅黄朝廷与满清的和议,还煽动民意抹黑朝廷,自己却与满清媾和,人怎么能这么不要脸。

    陛下,这件事可以深挖,然后宣扬出去,让天下知道高精忠的丑恶面目!马士英当即站出来,就差直接指挥锦衣卫按着他的意思去干了。

    朱慈烺却沉默不语,高精忠与满清议和,让他心头大惊,乱了方寸。

    他此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现在一想,吴三桂能投清,高义欢也是能投清的,但他作为大明的皇帝,却是绝对不可能投清。

    如果高义欢倒向满清,朱慈烺不敢往下想了。

    一时间朱慈烺千头万绪,形势错综复杂,但他意识到,不能逼迫高义欢,万一把他逼到满清一边,那局势就严峻了。

    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要再提了!朱慈烺阴沉着脸。

    马士英等人微微一愣,不过毕竟都是老政客,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首先,现在刚爆出南京卖国,南京这边就指则高义欢与清廷媾和,民间不会相信,反而会以为南京栽赃陷害。

    其次,要是事情闹大,高义欢真与满清媾和,或者投向清廷,那南京怎么办?

    是!臣遵命!马士英点了点头,旋即低声道:陛下,那高精忠请封魏王,还有和谈的事情?

    封他为西魏王!朱慈烺沉声说道:你们私下谈判的事情,立刻终止,参与的人员解散,先调离南京暂避风头,不准再泄露任何消息,否则立斩不赦。这件事情,朝廷要坚决否认,就说是满清的栽赃!

    臣遵命!马士英等人不禁松了口气。

    魏王和西魏王,一字之别,级别却降了一级。

    这是朱慈烺对高义欢的试探,如果高义欢能与他保持默契,就会接受这个封号,如果不接受,那就证明默契完全破裂,彻底转为敌对的关系。

    高义欢知道他请封王爵,南京肯定不会给,因此他称魏王,南京一看他称一字王,便多半会退一步,给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这是一种谈判的技巧,当你心中想要一个东西时,知道对方不愿给,又不愿意撕破脸皮时,不妨提出更加过分,更加激进的条件,那对方就很容易接受你心中原本的条件。

    朱慈烺不打算承认和谈的事情,避免崇祯朝的错误,那也就不会严厉的处罚参与和支持谈判的官员,因为处罚就对于变相承认了同满清和谈,对南京将是一个打击。

    朱慈烺说完,闭目半响,忽然接着道:江北前线,各军紧守防线,不要挑起事端,另外锦衣卫要严查南京城内的细作!

    马士英阮大铖对视一眼,明白皇帝的意思,和谈虽不成,但是前线要与清军保持默契,不主动挑起战端,维持现在相对平静的局面。

    两人会意,当即行礼领命。

    吴邦辅也行礼领命,表示锦衣卫一定将城内的各方细作清理出来。

    朱慈烺遂即一挥手,你们都退下,吴邦辅留下,朕还有事交代。

    马士英等人忙行礼告退,吴邦辅等他们一走,行礼道:陛下有什么事情吩咐?

    朱慈烺眼中闪现出一丝杀气,勾手道:你附耳过来~

    在皇宫内,朱慈烺与众多大臣,商议怎么应对危机时,侯方域却已经成了丧家之犬。

    城中的国子监监生,还有一些年轻的士子,都在找他,要打死这个国贼。

    侯方域从李香君那里逃出来,准备回家,却发现门口已经有士卒把守。

    出了这么大的事,朝廷肯定要拿人顶罪,他不敢回去,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找东林大佬,问一问情况。

    不过现在他不敢直接上门,所以先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冒辟疆,先探一探口风。

    他托小童送去一封信,约冒辟疆来一家酒馆相会,快到约定的时间,侯方域警惕的看着窗外,便忽见一队锦衣卫,向酒楼走来。

    侯方域倒吸一口凉气,完了,冒辟疆把他给卖了,朝廷肯定在四处捉拿他,要拿他顶罪。

    一时间,侯方域匆匆忙忙逃出了酒楼,一个人来到秦淮边上,看着灯火通明的秦淮河,心中那个苦啊。什么好处没捞到,却成了卖国贼,大汉奸,真是冤枉的很。

    现在该怎么办?南京已经容不下他了。

    侯方域叹了口气,半响才平复心情,准备先离开南京,他刚一转身,只见两个黑影突然上前,一把将他抓住,塞进了一辆马车。

    马车中坐着两人,一男一女,男的不认识,女的正是秦淮名妓玉香儿。

    他上了车,微微一愣,坐在中间的精悍男子,却微笑道:侯公子,交个朋友吧,我方家玉,玄衣卫副使。

    玄衣卫,你们是高精忠的人!侯方域脸色一变。

    方家玉微笑道:开门见山吧!侯公子,现在你已经走投无路,南京必会杀你灭口,你要活命,不如为我们效命!

    侯方域面露愠色,你们想趁人之危!

    玉香儿淡淡笑道:侯公子,帮我们就是在帮天下百姓,帮汉民,也是帮你自己!

    方家玉沉声道:侯公子,你现在还有选择么?是替南京背下卖国的骂名,被人杀死,还是站在百姓一边,做一个豪杰,你自己选吧!

    侯方域心中很愤怒,他能猜到,议和的事情泄露,肯定与玄衣卫有关系,但他现在却一点办法没有。

    好吧!我答应你们,但你们怎么救我,怎么帮我洗刷骂名!

    方家玉笑了,侯公子真乃俊杰,我会先送你出南京,下一步,你将打入满清内部。放心,你投靠过去,满清肯定不会怀疑,等魏军收复北京之时,就是你昭雪之日!



第613章豫南决战(一)
    因为朱慈烺逃到南京,在南京建立政权,而作为崇祯太子,在法理上南京是天然的正统。

    这样一来,满清想以为崇祯报仇为借口,窃据北方,就有些站不住脚了。

    现在李闯以灭,满清继续占着北方,就必须要找到一个说的过去的借口。

    同南京议和,让南京承认满清对北方的占领,从而让北方的汉民对南京彻底死心,减少反抗,有利于满清对北方的统治。

    当年金国向南侵略,几次没能灭掉南宋,转而与南宋议和。

    活跃在北方的义军,在议和后,基本都偃旗息鼓。

    一旦满清与南京议和后,北方的反清势力,还有新占据江北地区的汉民,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既然南京都已经承认了满清对北方的占领,已经放弃了他们,那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反抗,肯定是心灰意冷。

    这样一来,就会大大降低满清的统治成本,同时也能集中力量,先对付高义欢。
1...273274275276277...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