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魏军阵中立刻升腾起一团团的硝烟,火箭尖啸着射向奔涌过来的马群,战马被火箭一惊,又没骑兵控制,在撞上魏军正面时,纷纷嘶鸣着向两边跑去。

    这时魏军方阵正在迅速变阵,左右两个司,向是两扇门一样,靠近正面的一纵士卒不动,然后侧面士卒以此为轴转动,左右两侧的士卒立刻与正面的士卒连成一线,变成一个横阵,后面一个司,则原地向后转,然后齐步向前,增强正面的防守。

    而就在这时,马匹散开,露出了后面的关宁军。

    冲击!夏国相勒住战马,战刀前指,对身后的关宁军发出一声大喝。

    魏军阵中的掌旅,也拔刀怒吼,放!

    砰砰砰的铳响和轰隆隆的爆炸声同时响起,魏军正面火铳齐射,震天雷投出,冲在最前的关宁军,顿时被打的向后仰倒,被炸得尸体倒飞。

    魏军阵前瞬间烟雾弥漫,可就在这时,挥舞着战刀的关宁军,已经冲出烟尘,贴近上来。

    魏军前面的矛手,怒吼一声,便挺着长矛迎接上去,刚冲出来的关宁军就接连被刺中腹部,身子被倒推回烟尘中。

    一名关宁军扬刀冲出烟尘,被魏军一矛刺中腹部,魏军未来得及抽矛,后面一名关宁军又冲上来,一刀将魏军士卒砍翻,但随即胸前又出现个血洞,扑死于地。

    一瞬间两军狂吼着战在一起,关宁军手持战刀,三眼铳,有的还拿着一杆长长的马槊,兵力是魏军方阵的四倍,但魏军这边长矛成阵,火铳在后射击,震天雷投出,与关宁军杀成一团,居然不露败相。

    刚一照面,下马的关宁军就没讨到便宜,魏军的长矛手要硬接马军的冲击,大多配置重甲,刀箭难伤,他们手持长矛,结阵突刺,让撞上来的关宁军纷纷被捅成了窟窿。

    拿着战刀的关宁军,砍不到魏军,被纷纷捅死,而相比与长矛,更令人头疼的则是手投震天雷。

    关宁军挤在一处,一枚投过来,瞬间就炸死四五人,让人感到恐怖。

    这时,夏国相见此,顿时急声指挥,用马槊顶上去。

    关宁军如梦方醒,几名头目立刻挺起马槊,向前突刺。

    马槊是骑战的兵器,长度要胜过长矛,魏军结成严密的阵形,无法躲避,前排的矛手被捅中腹部,身体立时就被推着向后退,阵形出现松动,被顶出一个凹陷。

    此时吴三桂的马军在阵外游弋,脸上逐渐露出焦急之色,不时张望着战场。

    王爷,不好!正面步军再退!关宁军大将张国柱,忽然一声疾呼。

    吴三桂扭头看去,便见关宁步军,已经被魏军步军三面包围,吴之茂正在节节败退。

    如果战场没有转机,关宁步军被吃掉,或者溃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本来关宁步军已经被火铳击溃,看见吴三桂带头冲锋,直扑魏军大纛,才回光返照。

    现在魏军大纛还在,关宁铁骑却没有取得进展,士气便逐渐又没有了。

    关宁军兵力本就比魏军少,现在吴三桂五千兵马又没加入战团,交战的关宁军处境便相当恶劣。

    如果关宁步军被歼灭,高义欢就会多出万余兵马,那关宁就败了,而且将输得很惨,步军和右翼的郭图壮都要完蛋,整个战场,只有他身后五千骑有机会逃离。

    一时间,吴三桂有拔马欲走的冲动,但是他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

    如果关宁军败的这么惨,就算他逃回城都也守不住成都,而继续向南则有孙可望拦路。

    孙可望答应暂时不攻击关宁军,但看他败的这么惨,肯定不会介意擒下他,然后杀了他给张献忠报仇,用他的人头振奋西军士气。

    四川地形封闭,出川的道路都不在关宁军手中,如果战败,吴三桂将成为瓮中之鳖,死在多方的夹击之中。

    这时他眺望战场,忽然看见夏国相已经动摇了魏军第一个方阵,他顿时一拔马缰,怒声喝道,随本王冲!

    吴三桂一脸阴鸷,将牙一错,提着马槊飞驰而上。

    五千精骑发足狂奔,马军取了弓箭,在马背上高高举起,将弓弦扯得满圆,奔驰中放出一箭,箭矢飞过夏国相的头顶,射向魏军阵线,一片飞蝗落下,魏军的士卒纷纷中箭。

    杀!夏国相见此一声怒吼,纵马上前,一槊刺死一名魏军,将防线撕开,关宁军击破第一个千人阵,士卒涌入混战。

    战马疾驰,马军突入,近万关宁军步骑混杂着,直接撞向第二个方阵。

    这时白文选早已赶到,后阵增援的两千兵马也已经在路上。

    吴三桂领着关宁军,直接向魏军主阵杀来,高义欢冷哼一声,找死,既然入阵,就别想走了。

    高义欢看见吴三桂孤注一掷,很明显是奔着他来,心里有一点紧张,但同时也一阵狂喜,当即抬手指着吴三桂,大声喝令,谁给孤王取了吴三桂首级,爵封流侯!




第672章大战落幕
    广阔的战场上,魏军的阵群就像是一面平放着的铜镜,高义欢就在镜子的中心,而关宁军就像是一把锐利的锥子,从镜子的边缘往里刺。

    关宁军一旦冲到中心区域,铜镜就会裂开,最后崩溃。

    这时关宁军步骑混杂,冒着魏军的弹雨,撞上了第二个方阵,魏军主阵已经再望。

    吴三桂认定了高义欢的大纛,向前猛突,意图擒贼先擒王,一举扭转局势。

    这是吴三桂最后的机会,他身前士卒被火铳和震天雷放到一片,但是关宁军还是在他的大旗后,向前猛攻上去。

    十多名马军,在爆炸中,侧马奔出烟尘,手中三眼铳轰鸣,将一名魏军长枪手轰得仰面倒地,战马来不及转向,直接撞了上去,后排的矛手,长矛捅入战马,又将马上的骑兵捅死,温热的鲜血流出,矛杆湿滑,惯性使整根长矛没入马尸,又将矛兵撞的向后飞起。

    后面的步军,挺着长矛和马槊,紧接着撞上来,同魏军短兵相接。

    有了先前的经验,拿短兵的关宁军,跑到了后面,拿长兵的士卒冲在最前。

    两军形成两条阵线,都是人挤着人,先是长兵相击,最后贴身肉搏。

    魏军长矛突刺,捅入关宁军的腹部,关宁军以长矛还击,立时就捅死数名魏军。

    高义欢见此嘴角抽搐了一下,一挥手,左翼各阵,向关宁军靠拢,把缺口收起来。

    五千关宁马军入阵后,外围的方阵没了马军威胁,开始变换阵形,从两边向缺口压过来。

    这时吴三桂看到这一幕,顿时一拔马缰怒喝一声,扑至军前,他马槊连刺,捅死几名魏军,前头的士卒抵挡不住,纷纷闪避。

    千余马军突破魏军阵线,从缺口涌了进来,吴三桂身材健硕,衣甲浸透鲜血,纵马驰骋,一杆马槊在手,挡者披靡。

    一突破魏军阵线,格杀数人,认准了魏军大纛起,便直接冲向魏军主阵。

    贼将找死!正巧这时,从后阵过来的两千多魏军抵达左翼,为首一员都尉大怒,提了关刀,便指挥大军迎上。

    一瞬间两军相遇,都尉手提大刀,两马接近之时,立刻伏身下去,关刀去扫吴三桂胯下马腿,却不料吴三桂手中马槊投出,直接射中魏军都尉的胸口。

    一声惨嚎,关刀脱手,都尉的身体被马槊洞穿,尸体倒飞着离开马鞍,还没坠地,吴三桂已经飞马而上,他一手抓住马槊,往后一扯,将马槊抽了出来。

    尸体砸在地上,吴三桂纵马杀入,马槊连刺,又杀数人。

    大纛旗下,高义欢喉结蠕动,为之色变,不得不承认,吴三桂确实勇猛。

    不待高义欢下令,李来哼翻身上马,提起铁枪,便领着一队护兵冲出,前去阻击。

    这时吴三桂带着骑兵猛突,赶来的魏军没有严密的阵形,上前阻拦之人,没人是吴三桂的对手,被纷纷杀散。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只听一声冷喝,吴三桂休要猖狂!

    嗖的一声破空声响,一杆骑枪迎风刺来。

    吴三桂是关宁军第一猛将,关宁将士都服他,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很能打。

    他见一员魏军挺枪刺来,顿时一槊横扫,想要利用马槊的长度,提前将李来亨横扫下来。

    李来哼见马槊呜~的刮起一阵劲风,直扫向他的腰间,顿时双臂用力,用枪竖挡,只听得当啷一声巨响,李来亨身子在马上一歪,险些被扫落下马。

    吴三桂也觉得手臂有些酸麻,暗暗心惊,回过神来正要追杀,身后部将张国柱,却一声疾呼:王爷,魏军再合拢缺口!

    吴三桂扭头一看,关宁军冲开了正面的魏军空心阵,但是旁边的空心阵,却没遭受攻击,现在正趁着关宁军前突的机会,迅速的收拢缺口。

    吴三桂银牙咬碎,忽然用马槊一指高义欢的大纛旗,一声怒吼,冲过去!

    关宁军看向他马槊所指的方向,认清方位,顿时催马啸叫着冲杀过来。

    主阵关系魏军大局,哪能容他靠近,魏军阵中顿时又奔出数百人,李定国也提起马槊,上马冲了出去。

    吴三桂的面前,很快就出现了一道人墙,拦住了去路。

    这时对面又冲出一员大将,吴三桂定睛一看,却是李定国。

    在汉中与张献忠交手时,吴三桂就认识了这员西军大将,后来张献忠派他去偷袭西安,便在没遇见过,不想现在居然又碰见了。

    都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谁,都无法阻拦吴三桂,他顿时大吼一声,挺起马槊就杀上来。

    李定国也厉喝一声,纵马迎接上去,两人战成一团。

    这时随着魏军各个方阵向缺口靠拢,魏军士卒与关宁军激战在一起,双方兵对兵,将对将打得格外激烈。

    忽然,一声铳响,吴三桂肩头一颤,忙一槊将李定国逼开。

    一枚铳丸击中吴三桂的肩头,鲜血冒出,不过吴三桂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反而怒目望向火铳射来的方向。

    不觉间,他已经杀到了魏军主阵前,便见高义欢骑马驻立在一面大纛旗下,面沉如水,他身前围了一圈手持盾牌的士卒,神情严肃,再前面则是三列火铳手,还有几排斜刺的长枪。

    吴三桂望向左右,关宁军将士都陷入苦战,没了冲击的能力。

    这时一将忽然奔驰到他身边,王爷,前阵完了,魏军正在包围我们,不走就全完了!

    吴三桂脸色阴沉,正巧逼开的李定国又杀了回来,吴三桂顿时满脸悲愤,他狠狠瞪了高义欢一眼,将马缰绳一扯,战马立刻转向,迂回着向外突去。

    高义欢看在眼里,心中不禁松了口气,遂即拔出宝剑,厉声喝道:拦住吴三桂,别让龟孙跑了~

    因为激动,高义欢的音调都变了。

    此时,整个战场上,关宁步军在魏军步军三面绞杀之下,终于漫山遍野的溃败。

    右翼的官宁军在空心阵群内,左冲右突,被困在阵中,只有运气好的从间隙中突出来,大部被魏军方阵,分流再分流,最后被歼灭。

    左翼魏军则正从两面挤压缺口,原本向前突进的关宁军,在遭受两侧的火力轰击后,丧失了继续突进的能力,若是在不撤退,就将被彻底困在阵内。

    这时吴三桂聚拢兵马,向着外面策马奔驰,他马槊连刺,想要在魏军合围前,杀出魏军方阵。

    忽然,左翼一阵马蹄轰鸣,吴三桂抬头看去,只见一两千魏军骑兵赶来,就在关宁军突入魏军阵群的缺口处翻身下马。

    魏军迅速列成阵形,第一排铳手单膝跪地,抬铳单膝瞄准,第二排铳手扎成弓步,将火铳抬起来,第三排铳手,站直身子,三排火铳层次分明的对准了迎面冲来的吴三桂。

    在后面,还有更多的长矛手汇集,组成了矛林,两翼大炮架起。

    一时间,冲阵而出的吴三桂,还有身后的骑兵,脸色煞白,疾驰的战马,顿时就停在了原地,一个个面如死灰,有点冲不动了。

    高义欢放下千里镜,脸上笑了,娘个劈,跑呀!



第673章关宁要降
    前阵,关宁步军兵败如山倒,被三面围上来的魏军步军杀败,正如潮水一般,向南方奔逃。

    两翼的炮阵立刻转向轰击与魏军马军缠斗的关宁马军,步阵的溃逃,引起了关宁马军的恐慌,又见魏军在合拢阵群的缺口,缠斗的马军知道大势将去,心里都开始惶恐不安起来。

    这时一波对冲过后,一部分关宁马军不堪炮击,拔马南走,与步军一起向南逃离,另一部分骑兵冲向缺口,去被魏军马军挡住,紧接着也向南溃退。

    赶过来的是魏军龙骑军,他们迅速在缺口处,摆出了阵形。

    其它不说,单单是那三排自生火铳,就足以给予想要突围的关宁军重击。

    龙骑营的自生火铳,是高义欢要求军器监督促铸造,是一种方便骑兵使用的短管自生火铳,长度要比魏军步军使用的火铳短许多,不过却增加了口径和药剂。

    缺口处,吴三桂等人勒住了马缰,面对魏军严密的阵形,脸上瞬间扭曲起来。

    随本王冲!吴三桂看见前方的三排火铳,知道冲出去机会相当渺茫,但还是举起马槊,准备进行决死冲锋。

    这时他一声大吼,身后马军却没人回应,队伍中落针可闻。

    正欲拔马奔出的吴三桂,险些一个人冲了出去,他见身后没动静,扭头一看,夏国相张国柱等将,都已经脸色煞白。

    对面魏军大将虎大威跃马扬刀,立在军阵之前,两翼战马拖拽的火炮迅速就位,黑洞洞的炮口瞄准了关宁军,形成侧射的交叉火力,正面火铳成阵,三排火铳成线,会在关宁军靠近之前,射出无数弹雨,此外还有密集的矛林,都让他们知道,冲锋就等于找死,实在冲不动了。

    要是战事一开始,面对这样的军阵,关宁铁骑咬紧牙关,还是能冲一冲,可现在却没那个士气,他们已经输了。

    吴三桂回过头,脸上愕然,差点就一个人杀出去了,他脸色一沉,遂即暴跳如雷:你们敢不听本王号令!

    身后一片死寂,只有不到半数人马,陆续举起了兵器,表示愿意听令,剩下的关宁将士都脸色惨白,面露犹豫。

    毕竟他们只是士卒,当兵吃粮,同魏军也没深仇大恨,投降还是能够活命的,可冲锋却多半会死在弹雨和矛林中。

    夏国相等人脸色惨白,左右看了看,叹息道:王爷,迟了,没意义了!
1...300301302303304...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