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如此说来,这里随时都有可能遭受袭击,便让陈名夏有些担心,高义欢的安危了。
卑职此前就汇报过,只是上面也没有好的办法,毕竟我们这边兵太少了。昨天的事情,卑职也已经派快马去西宁禀报,卑职则闭门坚守,以待援军。不想,大王和阁部居然
陈名夏明白过来,应该是他们四处巡视,所以没收到消息。
大王,臣建议巡视就此结束,先返回西宁,再做打算!陈名夏当即便急声道。
高义欢却淡定的摆了摆手,来直前,他就已经知道青海不安全了,不急,既然来,便去城中看一看!
来都来了,听说有蒙古人袭击,就门都不进,便立刻跑回西宁,实在有失大魏王的威严。
至少也得吃顿饭喝口水,再说两句场面话再走嘛。
然而高义欢话刚说完,忽然便听得远处隐约传来一阵闷雷之声,而在场之人都是身经百战之将,一听声音就心里一颤,不好,是大股骑兵杀来。
高义欢脸上淡定的笑容立刻一僵,跑还是不跑呢?他整个人立时有点尴尬了,娘个劈,难到孤要遭受一次白登之围?
第708章活捉高义欢
在胡胡阿达尔干山南麓,柴达木河的源头,山托索湖畔,是一片肥美的牧场。
此时在起伏蔓延的山脚下,是碧浪起伏的草原。
头顶是雪山,白云似乎触手可及,中间是草原,上面牛羊成群结队,四处遍布了蒙古人的营帐,下面是平静的湖泊,倒影着天空和山川,颜色层次分明,景色蔚为壮观。
正如高义欢所料的一样,满清确实也联系了固始汗,要求他从背后攻击关中,杀魏军一个错手不及。
起初,固始汗很是意动,他集结兵马,准备在漠北蒙古杀入关中,牵制住魏军的兵力后,趁机夺下西宁兰州巩昌等府,掠夺钱粮物资和奴隶,来增强和硕特蒙古的实力。
只是固始汗没等来漠北蒙古攻入关中的消息,却得到了西魏突袭河套,击败鄂尔多斯部,夺取大批人口和牛羊的消息。
西魏国如此果断的出击,证明了西魏并不好惹,不是谁都能够欺辱的,让周边的蒙古部落都感到一丝敬畏。
固始汗很清楚和硕特部的实力,整个汗国虽然控制青藏高原,但是控制力度却十分有限。
和硕特蒙古汗国并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权,而是松散的部落联盟,打仗要和硕特部领头,并且亲自上阵才行,而不能驱使其它部落。
这样的政体之下,是很难与强大的集权王朝相抗衡,只要一败,政权会立刻土崩瓦解。
因此固始汗在得知河套被突袭后,立时就将征调来的各部人马解散,各回各家,准备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遁回拉萨,以免西魏国发现他的举动,招来西魏的进攻。
谁知他才走到半路,便得到禀报,西魏国的军队开始进入青海湖地区,蚕食他的领地。
对此,固始汗有些心虚,便只能忍气吞声,任由西魏国在青海湖以东的区域活动,寄希望西魏的步伐止步于青海湖附近。
然而他的希望很快落空,西魏国不仅继续向西南方向渗透,还招揽了不少噶玛噶举派和藏巴汗的余孽,这便让他不能容忍了。
只是和硕特的实力,固始汗心中清楚,绝对不可能独自面对西魏国,因此他还是只能隐忍。
固始汗很会影忍,非常善于把握时机。
当年他就先看准机会杀入青海,然后又借助藏人内部的矛盾,进入乌斯藏,从而建立了一统青藏高原的和硕特蒙古汗国。
虽然西魏国的扩张,让他感到很焦虑,但是他心里很清楚,他出手的时机未到,只要时机到来,西魏在青海的一切,都是他的。
狼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有斩获。
果然在等待数月后,大清国的使者再次到来,他便知道机会来了。
此时在固始汗的汗帐内,中间架着肥羊,和硕特蒙古的将领们,则围坐在四周商讨军情。
在大帐外,十多名满是伤痕的汉子被吊在架子上,蒙古士卒正用皮鞭,一鞭鞭的抽打着他们,一声声的惨叫传入帐中,帐内的蒙古人却充耳不闻。
这时戴着一顶尖尖的毡帽,身上穿着铁甲的固始汗,端起青稞酒,对一旁光着头皮,留着小辫的多铎道请摄政王放心,这次和硕特蒙古一定会全力配合大清,消灭西魏国。
多铎被召回北京后,毫无悬念又被撸了一级,爵位降成了贝子,比许多后悲都要低,与被他撸到地上的博洛,成了同一级别。
在上次的魏清大战中,博洛表现不错,身受重伤,被满清树立了典型,恢复了贝子的爵位,而多铎却从亲王一路降到了贝子。
这让他深感耻辱,没有脸面在待在北京,于是求多尔衮给他个差事,便跑到青海来监军了。
此前多尔衮一派,主持的多次军事行动,都不算成功,再加上多尔衮一派的人马连连征战,消耗巨大,须要休整,所以这次对西魏的军事行动,是豪格一派的人马在主持。
这便让多尔衮有点矛盾,一方面他的人马需要休整,必须要依靠豪格和济尔哈朗,同时他又担心豪格和济尔哈朗因为这次行动,而威望大增,所以便给了多铎一个机会,让他去联络固始汗,从侧翼攻击西魏。
青海这一路,完全是固始汗的兵力,满清不需要什么投入,做好了还有不小的功绩,不让豪格和济尔哈朗独揽大功,同时也能恢复多铎的地位,让多尔衮多一大助力。
在这种情况下,多铎成了满清的使者,来清海督促和硕特蒙古作战。
多铎听了固始汗的话,脸上的戾气骇人,固始汗,这次只等北线开战,大军便立刻出发,直扑西安,届时陇右河湟都可以给你!
语毕,两人端起金碗,将酒水一饮而尽。
在他们在帐中说话时,一对蒙古骑兵,却疾驰着进入营地。
为首一名蒙古百夫长,马未停稳,便跳下战马,疾步小跑着来到帐外,掀开帐帘,抢入帐内。
帐中端起酒碗的众人,目光便齐齐向他看,固始汗一脸不快,喝问道何事惊慌?
百夫长并非惊慌,而是兴奋过头了,他急忙跪到地上,手指着东北方向,气喘如牛道大~大汗~万户在和尔,将西魏王高义欢围住了!
什么?多铎手中酒碗掉在桌上,双目瞬间突刺,霍然起身道什么?你说你们围住高义欢呢?
百夫长重重点头,是围住高义欢了,千真万确。说着他从胸口取出一面折叠的旗帜,这是高义欢的大旗,他跑得急,被我们缴获了。
多铎上前接过旗帜,展开一看,心头狂震,遂即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固始汗,天赐良机啊!多铎突然收住狂笑,眼中冒火的盯着固始汗,赶快发兵,不能让高蛮子跑了!
固始汗心中却有些犹豫,他是抱着捡便宜的心里,来介入魏清之间的战争。
多铎似乎看出了固始汗的心思,立时就道固始汗,高蛮子来到清海为何?西魏必然是要在青海有所动作,你这个时候,怎么退缩?抓住高义欢,西魏必然大乱,你还犹豫什么?
大帐内一片寂静,固始汗脸颊鼓动,高义欢出现在青海,多半是意识到了他这个危险,必然是要对他下手,那他不如抓住机会,先下手为强,解决高义欢。况且围都围了,难道放了不成?
一瞬间,固始汗站起身来,猛然一挥手,好,召集附近所有部落,扑向和尔,要是活捉了高义欢,就直接绑着他,杀奔西安!
多铎闻语,脸上立时大喜,恨不得立刻飞到和尔,去见一见高义欢。
。
第709章诱敌决战
西魏国是一个新兴政权,根基并不算稳固,如果高义欢被抓住,西魏政权就算不土崩瓦解,也要遭受重创。
因此听到高义欢被围的消息后,多铎立时狂喜起来,身上的颓废之气,瞬间一扫而空。
如果能够生擒高义欢,大军兵临西安,高义欢加在他身上的耻辱,将会一扫而空。
届时,就算不能恢复亲王爵位,也会恢复郡王的爵位,让他不用在宴会时屈居末位,忍受耻辱。
本来在多铎被换下来后,他对灭掉高义欢已经不抱有太大的希望,觉得大清已经制不住高义欢,但是他没想到,高义欢会跑到青海来,还被蒙古人给围住了。
这真是长白山山神和大萨满眷顾大清,也是在眷顾他,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让他可以一雪前耻,他绝对不能放过这样的天赐良机。
此时雪山脚下的草原上,一万三千蒙古骑兵绕过胡胡阿达尔干山脉,震天的蹄声响彻大地,地面为之轻轻颤动。
大军从山脉东麓出来后,汇合在这里游牧的蒙古部落,还有藏民,灰蒙蒙的一片蒙古骑兵,在一阵阵的牛角号声中响彻草原,蒙古骑兵和藏人骑士呼啸而过。
既然是抓高义欢,那就是彻底翻脸,固始汗一旦决定下来,到也不拖泥带水,他直接下令,让整个清海地区的蒙古和藏人部落,向和尔河汇集,一定要抓住高蛮子。
青海地区,东北部是柴达木盆地,那里是沙漠和戈壁,是一大片无人区域,青海地区的部落,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区,所以很好召集。
这次固始汗将在青海的和硕特部勇士,共计一万五千余人,全部投入进去,又汇集了在曲什安河哈尔赐河流域游牧的部落,得骑兵近一万余人,便猛扑向和尔河的魏军土堡。
近三万骑兵犹如潮水漫过山谷和草原,五六万匹战马的马蹄,敲打着地面,闷雷般的蹄声,让身处骑兵洪流中的多铎燃起豪情,他感受着千军万马的威势,看着左右都跳动向前的马头,只觉得无人能抵挡他的进攻。
骑兵一路奔驰,一路陆续有其它部落的蒙古人和藏人,再接到固始汗的命令后,追赶上来,等他们到达和尔河附近时,人马已有近四万人。
旷野之中,多铎纵马在前,远处的草原上,终于出现了一大片营帐,而在营帐中间,则是一座低矮的土城墙,老远便听见,震天的喊杀声和隆隆的爆炸声传来。
据回来报信的百夫长禀报,高义欢身边只有四千多人,现在固始汗的大军赶到,高义欢必死无疑。
一瞬间,多铎心中不禁狂笑起来,高义欢啊!高义欢!你也有今天。
蒙古万夫长哲别,在发现自己包围住高义欢后,立刻围死了土堡,他万骑突进至土堡下,便直接发起了对土堡的进攻。
土堡上李定国指挥,三千多魏军士卒,以火铳和弓硬连绵不断地射杀压制攻堡蒙古人,用震天雷多次轰退蒙古人的进攻。
此时,一阵轰隆的爆炸后,土墙下的蒙古士卒,再次如潮水般退却。
虽说土堡的防御力并不强,有许多弱点,但是一马平川的草原上,连树都很少见,蒙古人极度缺少攻城器械,攻打眼前的土堡依然很难。
这时多铎与固始汗领着大军赶来,正好看见土墙上,魏军旗帜漂洋,城墙上硝烟弥漫,城墙下无数蒙古士卒,拖着兵器,满山遍野的退回来。
大汗,未免夜长蒙多,让大军立刻投入进攻吧!多铎在距离土城不远处勒住马缰,当即便建议道。
固始汗犹豫一下,对身边一将道巴图尔,你率领五千人,去增援哲别。活捉高义欢者,赏千金,封万户!
蒙古马军中瞬间爆发出一阵野兽般的嚎叫,五千蒙古马军兴奋的挥舞着战刀,绕过退下来的败军,风驰而至土墙下面,竟然下马步战,捡起败军丢下的器械,便疯狂地往土墙冲锋。
西宁府,城门大开,有些狼狈的高义欢,在一队骑兵的簇拥下,飞驰着进入城池。
没错,高大王在发现大股蒙古马军出现后,便很不体面的直接溜走了。
至于蒙古人缴获他的大旗,则是李定国故意为之,让人吸引住蒙古人,避免蒙古骑兵发现高义欢逃离,同时将附近的蒙古吸引过来,好一战而定青海。
游牧之所以难缠,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上,飘忽不定,想打他的时候,打不到,当你没准备好时,他们又忽然出现咬你一口。
青海如此广阔的区域,人口就只有五六十万人,他们就算站着不动,都得找十天半月,才能训到踪迹。
魏军如果一个个的去征服,恐怕漠北蒙古,早就凉了。
因此李定国在危机时刻提出,让他在土堡打高义欢的旗号做饵,高义欢则回来搬兵,在和尔河与和硕特蒙古决战,一劳永逸的解决青海和乌斯藏的问题。
高义欢害怕自己被围住,立时就坡下驴,狂奔两日一夜,回到西宁城。
这时高义欢直接进入城中,他红着眼睛进入府衙,徐黑虎等人立刻迎接上来,大王,这是?
高义欢神色不善,一挥手,便大声喝道都他特么的别说话,各部点起兵马,再传令臣服于我们的蒙古部落和藏人,随本王干仗了!
娘个劈的,老子征战多年,差点阴沟里翻船。
要是被围,或者被俘虏,那真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高义欢摸着胸口自问,要是真被抓住,他可能不会有武掉天王那么霸气,指不定会严刑下屈服。
徐黑虎虎大威等还没见大王这么愤怒过,当下众将齐齐抱拳,甲胄哗啦作响,诺,臣等领命!
这次西巡,本就是为了解决青海问题,魏军马军早就集结到了西宁一带。
一时间,军令飞传,魏军营地,还有西宁城瞬间沸腾起来,士卒纷纷冲出了营房,带齐全部装备,然后飞身上马,抢出营门,不到半个时辰,两万余马军集结完毕。
高义欢并没多说什么,只是简单的动员,就是干死龟孙,大军便挥师西进,往和尔河疾驰而去。
沿途臣服于魏军的部落中,也不断有骑兵汇集,大军浩浩荡荡而行~
·······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正版
。
第710章援兵杀至
魏军刚进入青海,营地比较简陋,也没有资源来烧砖筑城。
位于和尔河畔的魏军土寨,完全是用泥土堆砌,墙高不到两丈,墙外则是筑墙时挖的深壕,有一丈多深,两丈多宽,里面插了些尖刺。
在护城壕沟外,则布置了一些拒马桩,还有鹿角。
不到两丈高的土墙,一丈深的护城壕,再加上壕沟外的拒马桩,构成了土堡的防御体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