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因为他在西魏军中有不少熟人,所以投过来后,不像关宁众将一样大多都还在坐冷板凳,接受武院的再教育,而是直接走关系,被提拔到了魏军的战斗序列中。
这时战马飞驰,贺珍手中长矛往后一缩,对准了前面清军的后背,然后猛然突刺,捅入清军的后心,将清军捅落下马。
战马飞驰,将尸体甩在身后,贺珍又找到下一个目标,是一名穿着黄甲的八旗,八旗兵似乎是感受自己被人盯上,扭过头来狠狠瞪了贺珍一眼。
贺珍纵马上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呜呜的号声,贺珍抬头一看,鞑子援兵漫野而来。
那黄甲兵也发现了援兵,回过头来,嘲讽的看了贺珍一眼,四目相对,贺珍沿中顿时露出杀意,他不仅没有勒住战马,反而一夹马腹,追杀上去。
河谷内,清军万马奔驰而来,声势铺天盖地,扬起的尘土,仿佛大漠中滚滚的沙尘。
贺珍纵马直追,追逐中,仿佛要冲入沙尘暴中一样。黄甲八旗见此,脸上露出惊讶之色,遂即面露狰狞,满是愤怒的一刀向后横扫,但贺珍铁枪先至,从他腋下捅入,双臂发力,将满脸惊慌和扭曲的黄甲八旗挑离马鞍。
八旗兵坠落下马的瞬间,贺珍战马奔驰到他身边,缰绳猛拉,战马嘶鸣一声,前蹄高悬,然后猛然砸下,将八旗兵踩的胸腔塌陷,身子猛然绷直,瞬间死透。
这时贺珍再次抬头,看见河谷中扬起的黄尘,还有密密麻麻而来的骑兵奔驰过来的壮观场面,顿时一拔马缰,快撤!
魏军马军看见入目一片,不可计数的清军,早就降低了马速,等贺珍身后骑兵吹响号角,立刻便都勒马往回跑。
远处鳌拜豹眼圆瞪,挥刀怒吼,杀!
滚滚而来的清军骑兵,直接绕开逃回来的清军溃兵,万骑向魏军骑兵掩杀而去。
清军骑兵一路追击,不多时,就到了魏军伏击之地,只见土塬上,站满了手持火铳和弓箭的魏军,魏军骑兵则直接冲入狭窄的河谷,在河谷上结阵的魏军刀盾,立刻让入一条通道,放贺珍入内。
等骑兵从通道疾驰而过后,刀盾兵立时将通道堵死,长枪手长枪斜刺,火铳手抬起火铳。
鳌拜在入口出勒紧了马缰,身后骑兵急停下来,他扫视了战场一眼,顿时一挥手,喝令到,下马步战,先夺土塬!
大批的清军翻身下马,一场生死大战,一触即发。
庆阳府往北的官道上,两万魏军疾驰着向北,战马在官道上卷起一道黄尘。
徐黑虎纵马狂奔,前方数骑逆着大军前行的方向奔来,徐黑虎见此勒马驻立于官道旁,骑兵疾驰到跟前,战马长嘶,马上骑士勒马抱拳:启禀都督,刘将军在吴旗西面三十里外设伏,请都督立刻增援。
徐黑虎脸上瞬间肃然,怒吼一声,目标吴旗,给本督加快速度。
语毕,他一拔马缰,变成汇入大军,继续向北狂奔。
宁夏府,罗山附近,两万魏军像南压迫至此,便不敢继续靠近,远距离监视清军。
这时一队骑兵,冲到营地前,翻身下马,士卒一手拿着军令,一手按着刀,脚步飞快的进入营地。
片刻后,军令飞传,沉寂多日的营地,瞬间沸腾起来,骑兵们飞身上马,直接抢出营门,望东南疾奔而去,步军们冲出营帐,收拾兵器,便向营地外汇集,赵大宪只是简单的说了句杀鞑子啦!大军便追着骑兵而去~~~~
第739章国舅爷来了
吴旗又叫吴起,位于延安府西北部,地处于司隶与甘肃交界之地,相传乃是战国名将吴起戍边之处。
在刘体纯率领五千余魏军,赶至吴旗设伏,阻滞清军时,魏军各部正快速向着吴旗靠拢。
此时徐黑虎率领两万人马北上,赵大宪率领两万人南下,高一功率领五千兵向西进军,高义欢稍作准备后,也抽调了一万多人,出城集结,合计马步兵马六万余众,来围歼进入延安府的清军。
高义欢对这一战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四个字,全歼鳌拜!
高义欢认为在延安府这样复杂的地形条件下,魏军完全有能力一雪让鞑子劫掠陇西的耻辱,将清军击败,告慰阵亡的将士,被屠杀的百姓,打出魏军的威风,让清军不敢窥视关中。
六月十八日,上午,吴旗之西三十里的土塬附近,震天的喊杀声和轰隆的爆炸声,不绝于耳。
刘体纯部已经在谷地阻击了一天的时间,一日前魏军刚伏击了清军前锋三千余人,鳌拜就率领近四万大军赶到了土塬前。
鳌拜坚信他的判断,伏击前锋的人马并不多,是魏军发现他的踪迹后,从庆阳或者是延安临时调来的兵马,目的是为了阻滞他的大军,为魏军调集兵力来围堵他争取时间。
鳌拜自是不会让魏军的意图达成,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派出包衣兵步战,向土塬发起了冲锋,想要拿下土塬,打通向东进入延安腹地的通道。
这时洛水横在谷地中央,清军在洛水南岸,魏军在南岸土塬上有守军,还有一部守军,挡在河谷上。
如果清军直接突击挡住道路的魏军,会遭受土塬上守军从侧面的火力压制,还会遭受河谷上魏军的正面打击,所以鳌拜选择先拿起土塬,再从土塬居高临下,射杀河谷内的魏军。
此时刘体纯正指挥魏军,以火铳和弓箭射杀攀爬陡坡的清军,清军尸体不断滚落,鲜血浸透沙土,让本就不太好爬的陡坡变得满是泥泞,一脚下去,爬到一半的清军,又滑了下去。
不过,土塬毕竟不是城池,清军以优势兵力,蚁附攀爬,加上魏军器械消耗,死伤惨重,清军终于爬上了土塬。
这时两根长枪捅下,被一名清将侧身抱住,然后猛的一拉,战刀横扫,将两名魏军砍翻,清将爬上土塬,防线出现一个缺口,大批清军冲了上来。
刘体纯提起战刀,身后已经聚集了不少魏军,他沉声怒吼,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今本将奉命阻滞鞑子,来日文艺队就该唱老子的事迹,弟兄们操家伙,给老子上。
魏军士卒顿时一阵亢奋,让姐儿们唱老子的事迹,值了!清军蜂蛹而上,魏军将士们纷纷攥紧了兵器,满脸的坚毅和决然!
杀鞑!刘体纯挥刀大喝,拖着战刀带头冲锋,身后魏军士卒瞬间爆发出声声怒吼,疯狂的冲向爬上土塬的清军,开始玩命搏杀。
此时在远处谷地里,鳌拜与众多清将,正在观看清军士卒蚁附着爬上土塬。
土塬不是城池,坡虽陡峭,但还是可以直接爬上去,鳌拜见清军士卒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脸上露出了笑意。
一旁的孟乔芳却有些不安的四下张望,鳌拜见此,脸上有些不高兴,本将立刻就要突破魏军阻拦,你为何一点也不为我大清高兴!
护军,大军已经被阻拦了一天的时间,魏军收编了关宁军,早已今非昔比,不能不防啊!我看魏军器械都消耗的差不多了,该派八旗上去,尽快突破了。孟乔芳见鳌拜怒目瞪着自己,没回答鳌拜,而是提醒了一句。
鳌拜却轻蔑的笑了一声,关宁军已经被魏军打散,本将四万人马,就算关宁军来了又如何?本将会惧怕关宁吗?
清军破关墙今入长城后,鳌拜按着济尔哈朗的意思,不与魏军主力交锋,游走中寻找魏军薄弱点下手,战果确实不错,但是就有些不够畅快。
如果魏军真的赶来,凭借手中兵马,鳌拜也不惧怕,甚至有点期待一场对决。
不过以鳌拜对关宁军的了解,不是看不起他们,那群孙子未必敢来,多半是远远看着他的大军,不敢靠上来。
这群孙子吃屎都赶不上热的,魏军只望他们与大清交战,怕是还没被他们坑过。
孟乔芳却没有鳌拜这样的自信,护军不要小瞧了魏军,和硕特蒙古数万马军,不就被他们击败了么?还是让八旗上吧!
哼!你也知道我八旗厉害!鳌拜冷哼一声,不过孟乔芳说的也有道理,包衣已经消耗了魏军的器械,震天雷好久都不见扔,是该八旗出场了。
用汉兵番兵来消耗敌兵,八旗兵则在关键时刻出场,便能让八旗取得战功,同时又营造出八旗兵不能战胜的神话。
这种打法,输了甩锅绿营藩兵,赢了就是八旗的功劳,能塑造八旗的威严,震慑敌兵,同时也震慑绿营和藩兵。
鳌拜虽然不喜欢孟乔芳,但也并非完全听不进去意见,他扬起马鞭,正要派出一个牛录的真满洲上去,却听见身后蹄声轰鸣,一队骑兵疾驰奔来,骑兵飞身下马,跪地禀报:护军,宁夏府的赵大宪,统兵南下,击退我军哨骑,正从后杀来!
什么?鳌拜脸色一沉,赵大宪南下让他有些吃惊,不过并不惊慌,他冷笑一声,看来本将突袭延安,让西魏的国舅爷慌了。这个赵大宪,一直跟在本将身后百里开外,本将一动,他要么缩进城去,要么就扎下硬寨,从来不敢于本将交战,今天居然敢追来,正好说明本将决策正确!
鳌拜说着,忽然一挥手,朗声道:赵大宪不躲在城里,出来就是找死,传令大军,一旦赵大宪人马过来,趁他立足未稳,马军突袭,冲跨他。
第740章被包圆呢?
报,宁夏之敌,已过白家堡,距此三十里!清军斥候,不断奔驰回来,传递着魏军的消息。
鳌拜有些惊讶,同时又有些自得,看来他真是把魏军给逼急了。
如果他的计划成功,关中必然被清军洗劫,而由此带来的影响,那个赵大宪就算是皇亲国戚,也承受不了。
兔子急了还咬人,赵大宪为了不让他冲入陕西,看来是豁出命去了。
鳌拜冷笑一声,但也不敢迟疑,急忙下令大军转向,开始列阵,准备迎敌,只余身后土塬上的魏军,则交给一万汉军和藩兵们去处理。
近千年的水土流失,使得河谷像是大碗的切面,中间是底部,两边是斜着的黄土坡。
谷地很宽阔,不过三万清军马军想要摆阵,却也十分的拥挤,清军行动中阵形不免混乱,手忙脚乱地各就各位。
就在清军结阵时,北面扬起一片黄尘,魏军兵马已经接近。
清军见北方的动静,三万清军动作立时快了一些,很快就转变为战斗阵形,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部分,其中除了前军和攻击土塬的后军,是下马的步军外,其他三部都是骑兵。
这时三万清军按照值守摆好阵势,车粼粼马萧萧,风中一片寂静,只有战马打响鼻和风卷大旗的猎猎声。
鳌拜孟乔芳等人在中军大旗下,清军大阵后方的土塬上,刘体纯率领魏军将士继续与冲上来的清军做换命搏杀。
河谷内大风呼号,吹动大旗猎猎作响,一脸骄横的鳌拜,骑马驻立于大旗之下,目光看着越来越近的杨尘,心中冷笑,来吧,今日本将就让西魏的蛮子,知道大清第一猛将的厉害!
鳌拜就是从宁夏府段长城,破关墙而入,本想直接击败增援镇远关的赵大宪,不想着厮居然缩进了城中,鳌拜不准备攻城,所以绕城而走。
等他一走,缩进城里的赵大宪,便立刻出城,跟在他的身后,而每当他准备回头,击败赵大宪时,这厮不是又缩回了城中,就是选择险要之地坚寨固守,让鳌拜几次突袭都不成功。
鳌拜看了看身边的精锐一眼,脸上冷笑连连,就怕你窝在城中,现在出来野战,本将求之不得。
就在鳌拜等待赵大宪兵马过来时,一队骑兵奔驰过来,翻身下马,急声禀报,启禀护军,南方发现杨尘,有大股敌兵正疾奔过来!
这话让鳌拜一惊,立刻就笑不出来了,他身边的清将才感觉到情况不对,忽然有了一种落入陷阱,被魏军包圆的不祥之感。
鳌拜猛然转首去看,不过他的人马在谷底,却看不到西南方向的情景。
南方的蛮子距离此地还有多远?鳌拜终于打起十二分精神,沉声喝问。
看杨尘,相距三十里左右!骑兵禀报。
鳌拜和众多清军脸色顿时一沉,这时旁边的孟乔芳却道:杨尘在三十里外,这里沟壑众多,南面来的魏军距此的实际路程,应该是五十里!
鳌拜听了这话,心中稍定,而这是北面过来的魏军骑兵,已经在远处停下,后面近两万魏军士卒,如潮涌动,谷地中旌旗漫天,如林的长枪徐徐而来。
赵大宪身穿铁甲,头戴凤翅盔,身披披风,骑着一匹黄色战马,手中提着偃月刀,威风凛凛的打马慢行于众军之前,身后是近两万魏军。
这时赵大宪将手中偃月刀一抬,身后魏军士卒便忽然停止脚步,谷地里瞬间鸦雀无声,杀气腾腾。
很显然,赵大宪并没有突袭清军的打算,而是勒马不前,远远的做出监视和观望的姿态,等其他魏军赶来,再群殴鳌拜。
魏军不动,鳌拜却必须要动,作为满清巴图鲁,大清国的猛将,他除了悍勇彪悍之外,做事也非常的果决。
此刻南路魏军还未赶来,清军侧翼没有压力,不快速出手,便真有可能被魏军包饺子了。
右翼马军突袭!鳌拜没和任何人商量,果断发号施令,说趁着你立足未稳冲跨你,就趁着你立足未稳冲跨你。
中军吹响号角,令起骤然挥动,靠近洛水的清军马军,纷纷取了弓箭,握紧弯刀,夹动马腹,六千马军缓缓提起速度,超过了前军,奔驰出阵。
赵大宪正率领魏军布阵,仅有的一千马军,并未迎击上去,而是往后撤退。
六个营的魏军步军,摆出一个大横阵,横陈于河谷中,将清军撤腿的道路彻底堵死。
看见敌骑冲过来,魏军士卒有条不紊地摆阵,长枪居前,火铳在后,车辆相连,火炮置于两翼,摆停待发。
魏军远远听见喊杀声和爆炸声,前锋斥候发现清军斥候后,魏军就在行军中,慢慢转变了阵形,并按着阵形进军,在抵达战场后,只需稍作整理,就能成阵。
这时清军马军逐渐提起了速度,出阵后,六千清军分成三队,前两队的骑兵都手持弓箭,只有后面一队骑兵,穿着盔甲,挺着长枪疾驰。
清军的意图很明显,先骑射乱阵,然后穿甲的骑兵发起冲击,一锤子杀穿魏军步阵。
赵大宪在中军,看着清军骑兵像是层层叠叠的海浪一样奔涌过来,其势如钱塘海潮一般,连眼睛都没眨眼一下。
跟了魏王多年,虽没有什么突出的功绩,但也没犯过什么过错,他什么场面没见过,被这点阵仗吓倒,岂不是白混了。
这时两翼各六门火炮,已经填装完毕,黑洞洞的炮口高昂着,手执火把的炮手,盯着飞驰而来的敌骑,等待着军官下令。
在步阵正面,身穿铁甲的魏军矛手,一脚踩住一丈长的矛尾,蹲坐于地,六排斜刺的长矛,让人不寒而栗,再后则是数量众多的火铳手和弓箭手,他们抬铳张弓,严重以待清军骑兵。
这时骑兵奔驰,大地颤抖,清军战马将万蹄践踏地面,声势如滔天巨浪当头打来。
轰隆!几声炸响,两翼火炮一退,硝烟弥漫,前冲的清军马军,顿时人仰马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