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今朕养锐五载,亲提六师,解民倒悬,光复祖宗基业。诸军戮力,复我旧疆,自今以始,同心协力,报仇雪耻,岂待异时。朕仁义素著,赏罚分明,凡举兵归正者,前过不纠,布告遐迩,咸使闻知。敬哉特谕。

    校场上,数万明军,齐声高呼,同心协力,报仇雪耻!

    朱慈烺在漫天的呼喊声中,下了高台,跨上战马,在捧日军的簇拥下,发动北伐。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定阅)




第778章 两线开战
    九月底,朱慈烺从朝鲜使者那里确定了消息,认为满清内部确实分裂后,分析了清军的兵力,发现多尔衮能够动用的兵马已经捉襟见肘,而摆在两淮和山东的十五万人马又多是明朝的降军,便果断决定出兵。

    近些年清军主要与西魏作战,精锐之兵,都布置在西线,而南线的人马大多都是原来的江北明军。

    这些兵马,除了徐州镇战力很强,其余都是土鸡瓦狗而已。

    恰巧这时,满清又派使者过来,许以两淮之地,怂恿明军攻魏,便让明廷进一步认为满清心虚。

    有鉴于,当年黄台吉与明朝议和之事,明朝被摆了一道。

    朱慈烺提出要先接收两淮,结果满清使者含糊其辞,便坚定了朱慈烺出兵的决心。

    这一次,他不仅要出兵,还要在风头上盖过西魏。

    为此,南京迅速制定了计划,联络明朝旧将,许以高官厚爵,策动姜襄占据河东,挡住高义欢东征,然后明军则在内应的帮助下,迅速收取两淮山东,北直隶便是囊中之物。

    九月二十八日,朱慈烺祭拜孝陵后,直接渡江北伐。

    而在此之前,明军诸部已经开始行动,首先是两万江防水师,冲入淮江,包抄淮江南岸清军的后路,然后是江北明军武昌左镇,兵分三路北伐。

    左镇十万兵马,攻击寿州颍川霍丘,然后北上夺取亳州归德,黄得功五万兵马,出合肥收去凤阳泗州,高名蘅十万大军,出扬州,攻取淮安,然后与黄得功合兵收取徐州,入山东。

    朱慈烺则在三万捧日军的护卫下,尾随在三路大军之后,提振明军士气。

    十月初,江北的官道上,到处都是明朝的兵马,以及押送物资的民夫。

    虽然清军对明军已有防备,无赖江北的绿营兵大多都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还是造成了清军防线的迅速崩溃。

    江北清军在阿济格南下时,成群结队的投降满清,可是投降满清后,满清却没能灭掉南京。

    他们做明军时,是四镇精锐,是明朝依靠的顶梁柱,可投靠满清后,却成了地位最低等的绿营兵,上面一群大爷不说,在绿营兵里面,也比不过北面先投的边军,真是气死个人,肠子都悔青。

    明军多路北伐,黄得功一路最为迅速,三日杀到凤阳,在内应帮助下,一日破城,斩叛将田雄,叛军马得功则只率千余惨兵北遁徐州。

    高名蘅一路,也是一路势如破竹,大军直逼淮安城下。满清敬瑾郡王尼堪,见势不妙,眼看淮安就要被合围,将淮安交给佟图赖金砺镇守,自己则连夜撤过淮江,退往徐州组织第二条防线。

    三路之中,只有左镇一路,出了点问题,左良玉才出武昌不久,就病死在了路上。

    朱慈烺让左梦庚袭爵,又委派大学士姜曰广前往督师,左军在寿州稍作停留后,便继续北上。

    近两年来,左镇实力进一步衰落,南京在练出禁军后,钱粮军械都往禁军身上堆,左镇混个温饱都难。

    而随着南京兵马日益增多,左镇也无法拥兵自重,当朱慈烺以北伐的名义,调左镇出武昌时,左镇只能听从南京的调令。

    这一是因为南京已经有了收拾左镇的能力,二是左镇在武昌实在待不下去了。

    武昌的民力已经枯竭,左镇士卒几年没换过甲,没发过鞋,饭也吃不饱,不挪窝,屎都没得吃了。

    十月中旬,不到半月时间,明军就迅速扫清淮江南岸的清军据点,并完成了对淮安的合围。

    整个淮江南岸,只剩下淮安这块硬骨头,明军将城池三面围困,便准备开始进攻。

    至此,南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收取淮南已经成为定局。

    这让朱慈烺信心大涨,也不在跟在大军后面,而是赶来淮安城下,准备亲自指挥大军攻城。

    十月十五日,清晨,淮安城外已经集结了近二十万明军,江面上水师战船,陆地上的明军大炮,齐齐轰鸣,近百门红夷大炮,猛砸淮安城。

    红夷大炮,将一枚枚的炮弹,砸向城墙,城上砖石崩裂,留下一个个凹陷的深坑。

    这时明军炮阵轰鸣,炮弹呼啸着砸中城墙,墙垣上炸开一朵朵石块和尘土组成的小花,砸入护城河,河中立刻溅起一道水柱。

    片刻刻间,淮安城就遭受百枚铁弹轰击,整段城墙,霎时被烟尘笼罩,城上清军,顿时惊叫连连。

    淮安城,北面淮江,西面运河,清军主要防守东南两面。

    此时城墙上满是硝烟,负责南城防守的是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他一身红色衣甲,被几名士卒护卫着,站在城墙上,身旁大队的清兵跑动着,在炮火中,将各种物资,搬上城墙。

    在明军的炮击下,城墙上已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受伤哀嚎的伤兵。

    这时金砺领着一群将领,穿行且间,走到城墙边上,看见明军士卒,正出营列阵,咬牙道:去让许定国在派三千人马来南城!

    城池外,明军士卒按着职守,各列成阵。

    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各部将士都抖擞精神,准备啃下淮安这块硬骨头。

    突然,军阵中一片欢呼,朱慈烺的黄罗伞盖天子仪仗,出现在士卒们的眼中。

    陛下万岁!

    不用将官带头,军阵中便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这更加上朱慈烺兴奋过头,整个人骑着战马,跟喝高了似的,不断的举起马鞭回应着将士。

    身穿金甲的朱慈烺所过之处,明军将士无不瞩目行礼,高呼之声,令人热血沸腾。

    朱慈烺游走一阵,回到中军,这时战鼓擂起,黄得功将战刀猛力往前一挥,高声啸叫道:进攻!

    淮安城外的明军,顿时向决堤而出的洪水一般,蜂拥涌向淮安城。

    ~~~~~~

    北京,摄政王府邸,官员和小吏有些慌乱的进进出出,给多尔衮送来各种消息。

    此时,多尔衮的书房内,多尔滚将一份揍报,丢在地上,顺手又将一个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率得粉碎。

    阿济格刚传来消息,恐难速下蒲津关,尼堪这边就传来,朱慈烺御驾亲征,三十万大军横扫淮江之南的消息。

    现在淮安被围,尼堪退到徐州,南线情况变得危机。

    朱慈烺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居然敢主动攻击大清,简直是不自量力,纯粹自己找死。可是多尔衮却抽不出兵力,来给不知天高地厚的朱慈烺一个教训,让多尔滚暴怒不已~~~~~~

    一旁站着的洪承畴,等多尔衮发泄完,不禁站出来,跪在地上,痛声建言,王爷,我大清两线作战,兵力捉襟见肘,王爷处处防守,便处处兵力不够。王爷必须做出取舍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779章 夜间投降
    蒲州府,在阿济格转入防守后,关中的魏军开始大举向河东调动。

    黑夜中,蒲津浮桥上,穿着棉甲,肩背着火铳,腰间悬着铳刺水壶,背后背着卷成圆筒的毛毯,手里打着火炬的士卒,像是一条火龙一样,从黄河西岸,挺进到东岸。

    这时,清军防线之后,阿济格与一群人站在涑水河边,一千多清军正登上岸边的小船。

    高义欢已经到了蒲津关,西魏国的蛮子,正大举过河,今晚是我们最后的机会。阿济格看着准塔,严肃道。

    王爷放心,我定能打开一道缺口,接应大军突破蛮子防守,将蛮子赶下黄河,活捉高义欢!准塔行礼保证。

    阿济格闻语,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你出发吧!

    喳!准塔打了个千儿,站起来一脸决然,王爷,八旗勇士必破蛮子。

    语毕,准塔便转身上船,便见甲板上蹲满了穿着各种甲胄的真满洲蒙古人。汉八旗,全都是鞑子的精锐。

    阿济格见此,遂即一挥手,按着计划行事。

    喳!一众清将肃然一礼,有军令再身的人,便立刻离去。

    不多时,清军阵线上,摸出数千个身影,趴在地上,悄悄爬向魏军的防线。

    阿济格各领着七千马军,驻立在阵线外,等待时机。

    他的计划很简单,就是派船只顺流而下,偷袭魏军防线的背面,与摸到魏军阵线前的清军两面夹击,撕开魏军的防线,铺出一条通道,然后骑兵突入,必能将魏军杀败,甚至重现松山之战的场面,将慌乱的魏军赶下黄河。

    漆黑的夜里,阿济格骑马驻立在山坡上,一双鹰眼,紧紧盯着为远处的魏军防线。

    忽然,魏军防线后传来一声犬吠,紧接着轰隆巨响,暴起一团白光,闪烁的光芒中几个人影被抛上半空,魏军阵线后顿时铳焰煽动烁,先生零星的铳声响起,然后火铳和喊杀声瞬间连成一片。

    山坡上,阿济格心头一凛,魏军居然连狗都用上了,他娘的还是人吗?

    阿济格从征这么多年,就没遇见过这样的对手,各种下三滥的手段层出不穷,连狗都能利用,让他的内心瞬间抓狂了。

    一时间,他身子气得在马上晃了晃,开始理解,多铎的性子为何越来越易怒爆炸,和这样的对手作战,真的可能被逼疯的。

    整个计划,是阿济格冥思苦想,清军准备多日,付出巨大的心血,最后才决定施行,要是魏军用一条狗就给他化解,那阿济格真要吐血三升了。

    现在距离太远,他只知道准塔与魏军交火,不过却无法判断,是准塔偷袭得手,还是被魏军发现。

    此时,铳声就是信号,阿济格也管不了那么多,他当即一挥手,发令!

    穿着蓝甲的孙茂盛,趴在魏军的阵线前,一动不动,影藏在黑暗中。

    他原本以为,抬旗后,就能做主子,可以敦促别人玩命,不想做了旗丁依然要赤膊上阵。

    这时,魏军后阵喊杀声爆炸声四起,打得似乎十分热闹,魏军防线上,开始有士卒打起火炬。

    而正在这时,身后山坡上忽然升起一支响箭,射向天空,然后猛然炸开。

    杀!已经接近拒马和鹿角的清军,顿时一跃而起,啸叫着发起冲锋。

    魏军阵线上,立刻传来一阵惊呼,紧接着近百把火炬,被魏军扔出,火炬在空中转着圈,翻着跟斗,落在拒马桩和鹿角中,照亮正掀翻拒马的清军身影。

    砰砰砰一排铳响,冲在最前的清军立时身体抖动着仰面倒地。

    孙茂盛跟着身边甲兵一起跃起,天空中一个黑色的物体闪着火星,划出一条弧线落地,砸在孙茂盛身旁又在次弹起。

    轰的一声响,刺眼的白光一闪,几个人影就被气浪掀飞。

    魏军阵线上,军官怒吼连连,无数火箭冲天而起,拖着道道尾迹,插入地面,照亮阵线前的区域,一排排的火铳紧接着鸣响,更多的震天雷被扔了出来。

    孙茂盛脚下忽然一疼,向前栽倒,在他身后,蓝甲八旗兵齐声大喝,如潮水猛兽一般往魏军防线冲去。

    魏军防线后,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高义欢正召集众将,商议怎么突破阿济格的防线,尽快占据河东的事宜。

    忽然,外面传来的爆炸声和喊杀声,让高义欢心头一凛,抬头喝问,怎么回事?

    黄秉忠脸色一变,正要挑起帐帘,去看个究竟,李来哼却挑帐进来,急声道:大王,鞑子乘船,想要偷袭,被绳索拦住,弄出了动静,臣已经让弟兄过去增援了!

    高义欢闻语,脸上镇定了些,他回头看着沙盘上摆着的几艘车轮船的模型,不禁苦笑道:看来,今晚我们白商议了!

    语毕,高义欢拿起桌上的金盔,对众将道:走,出帐看一看!

    这时在涑水边上,两千八旗兵被压制在河滩上,与赶来的魏军厮杀,两军士卒不断的倒地。

    黄秉忠在看见清军构筑的工事后,也想用船只,从中间的涑水上突破,所以自然防着这一点。

    高义欢与众将打马过来,看着两军在河滩上厮杀,凶悍的八旗兵,近战起来战力惊人,四五千魏军与一千多八旗混战,居然没有占据上风。

    高义欢见此一挥手,身后一支浑身穿着铁甲的人马,手持斩马大刀冲出,八百人马如墙而进,不避刀剑,挥刀将清军直接劈死。

    铁人卫的加入,瞬间改变了局势,一千多八旗被押所到河滩上,士卒刀剑砍在铁人卫身上,火星四溅,却伤不到人,阻止不了魏军前进,清军立刻形成恐惧,还是有能后退到涑水中,翻身上船,想要逃离。

    这时封锁江面的绳索,却被解开,不少船只被冲走,江面又出现了几艘魏军的车轮船,横中直撞的撞翻清军小船,江里到处都是挣扎的清军。

    准塔挥刀砍杀,身边的清军已经越来越少,大部分清军都被魏军赶入江中。

    准塔急忙抢了艘船,两名清军荡着桨儿,在江中打转,一艘车轮船迎面而来,瞬间就将小船撞翻。

    穿着两层铠甲的满洲大将,在黑暗中的江面上挣扎了几下,便绝望的沉入江中消失不见~~~~~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定阅)



第780章 掘壕进攻
    孙茂盛载倒在地,他所幸往旁边一滚,躲进旁边的一个大坑,给后面的人马让出一条通道,免得自己被后面的蓝甲兵踩死。

    坑是爆炸产生,他滚过来的过程中,身上又被扎了几下,他借着月色一看,原来是铁蒺藜。

    阴险!孙茂盛暗骂一句,同时心中又有些恐惧,龟孙会不会在铁蒺藜上面淬毒呢?

    太他娘的会了!孙茂盛脸色一阵惨白,急忙把身上和脚底的铁蒺藜拔了出来,惊恐的丢出老远,一名清军不注意,一脚踩中,顿时向前载倒。

    孙茂盛仔细一看,是自己的牛录额真,顿时骇了一跳。
1...361362363364365...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