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魏军士卒一路追杀,越过土墙和壕沟,见清军骑兵接应,才烧了清军的盾车,退回防线。
七千清军,一战下来,只有两千多人逃回,剩下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魏军俘虏。
伤亡报上来,满怀雄心壮志的阿济格,心里瞬间拔凉,他一共才五万人马,半天干没一成,这仗根本没法子打。
这时清军士气以泄,而阿济格也没有突破防线的办法,恨恨的一拔马缰,返回营地。
魏军收复下阳堡,士卒忙清理战场,重新布置战场,等清军再次来攻。
是夜,清军营地内,阿济格负手站在帅帐内,众多将领纷纷沉默。
这时阿济格忽然转过身来,沉声道:如果继续攻击,本王没将魏军赶回去,人马就拼光了。阿济格来回走了几步,又停下来扫视众将,脸颊鼓动道:准塔,你立刻让人连夜挖掘深壕,构筑矮墙,按着魏军的防御工事,构筑多条防线。
准塔微微一愣,王爷要变攻为守呢?
阿济格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吩咐道:叶臣,你让人去涑水上游搜集一批船只,影藏起来,本王有大用!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776章 无耻之尤
次日清晨魏军士卒清醒过来,赵明冲来到下阳堡,准备敦促士卒,修复被炮弹砸塌的土墙,同时让人重新在壕沟外布置拒马鹿角,再撒点铁蒺藜。
昨天一战魏军歼灭俘虏清军五千余人,让魏军上下对于防线充满了信心。
赵明冲心情颇好的来到下阳堡,心想,今天鞑子要是继续攻击,再打掉他们几千人,等大王发兵时,取河东便易如反掌了。
这时穿着一身山纹铠甲,头戴凤翅盔,身后黑色披风的赵明冲,来到防线上,迎面一名掌旅却撞了上来。
将军,卑职正有军情禀报!掌旅看见赵明冲忙迎上来抱拳。
赵明冲脸上微笑,鞑子记吃不记打,清早就要进攻了么?
不是!鞑子在我们对面挖壕筑墙,好像不打了!掌旅指着东北方向道。
赵明冲眉头一皱,有些惊讶,走,看看去!
不多时,赵明冲来到土墙后,向远处旷野上望去,果见远处旷野上出现了一条灰线。他急忙抽出千里镜观察,地平线上漏出许多人头,清军士卒正在挖掘深壕,扬起一锹锹的泥土。
赵明冲脸上愕然,眉头拧成一团,龟孙无耻啊!
快,去通知都督!赵明冲扭头吩咐一句,然后又拿起千里镜,观察起对面的动静。
~~~~~~
距离魏军阵线三里左右,清军连夜挖了一条与魏军防线平行的深壕,筑起了一道土墙。
这时阿济格领着众多清将,看着数万清军在旷野上挥汗如雨,山坡上的三千骑兵则监视魏军防线,防止魏军干扰清军筑壕。
当年我们在大凌河,在锦州,也是遍布深壕,垒墙锁城。阿济格抬起马鞭,指着旷野,准塔,本王命你构筑至少三条防线,每道防线的土墙要比蛮子的厚一倍,壕沟也要比蛮子的深,比他们的宽。
喳!王爷放心,属下已经让人从绛州解州平阳征调青壮过来,按着王爷的要求来构筑防线!准塔行礼道。
阿济格微微颔首,又吩咐道:壕沟外同样要布置拒马桩鹿角,总之本王要让蛮子尝一尝,他们自己弄出来的东西!
半天打没了五千人,阿济格决定将魏军的一套东西照搬过来,并加以强化,必须让高义欢也吃下苦头,让他知道他有多恶心人。
准塔点了点头,不过随即又问道:王爷,那臼炮和开花弹怎么办?
阿济格沉吟一阵,一旁的尚可位却道:王爷,可以用抛石机,发射震天雷。魏军早前就这么干过。
阿济格眼前一亮,赞许的看了尚可位一眼,然后道,这个法子不错。如果射程不够,可以放到第二道防线后!
属下明白了!准塔点了点头,王爷,我们这边完全转入防御后,就要调头对付姜襄吗?
阿济格摇摇头,不,本王还要再攻一次。入关之后,本王还没有败绩,一世英名不能折在这里。
阿济格目光喷火的看着远处的魏军防线,恨声道:本王,在这里挖壕,筑墙,对面的魏军,必然以为本王转入防守,难免会有所懈怠,而本王则等叶臣收集到船只后,派一支兵马乘船而下,绕到魏军防线之后,两面夹击魏军。如果得手,本王就趁势收复蒲津关,将魏军赶回关中,再掉头收拾姜襄,要是失败,那本王就转入防守,然后直接收拾姜襄。
准塔等人听后,眼前一亮,王爷真是英明!
哈哈~阿济格难得露出笑容,说来,本王还要感谢蛮子,要不是他们,本王也不会想出这么个计策,要不是看见他们构筑的防线难以突破,本王也没有把握调头去解决姜襄。
一时间,阿济格心中有些自得,他这是两手准备,要是偷袭得手,那就直取蒲津关,要是失败,他相信以这套防御体系,足以抵挡魏军十万大军的进犯,他有时间去解决姜襄,稳定河东,然后调头继续靠着防守消耗魏军。
~~~~~~
魏军防线上,黄秉忠领着一众将领,来到土墙前,接过属下手里的千里镜观看。
一旁的赵明冲忙道:都督,鞑子第一条防线,已经初具轮廓,他们可能还会构筑第二条第三条。如此一来,我们进攻时就麻烦了!
黄秉忠收了千里镜,沉默一会儿,沉声道:本督要立刻报告大王!
~~~~~~
九月底,关中。
丹水两岸,成群的纤夫,身子前倾,奋力拖拽着大船,艰难的向前。
在远处高坡上,一队骑兵驻立着,高义欢俯瞰丹水,江面上是一艘接着一艘的大船,两岸则是一串串的纤夫,还有行走的士卒,看起来蔚为壮观。
嘿哟~脚踩大河岸,拉纤勇向前~
嘿哟~过了荆子口,前面龙驹寨~
高义欢听着两岸传来的号子声,身上不惊起了一阵鸡皮疙瘩,这种原生态的号子,在加上河面上的场景,让他感到心潮澎湃。
大王,这批物资有粮食,有襄阳造的火药兵器,只要运到关中,大军就可以行动了!陈名夏对高义欢说道。
这次西魏国号称出兵三十万,其实动用大军只要十四万人。
虽说只出动十多万兵马,但对于西魏国却依然是个挑战。
首先就是西魏国的百姓,去岁为了打四川,就抽过丁,没休息几个月,家里农活没干完,就发生清军袭扰关中之事,百姓们又服了几个月的劳役。
本来以为歼灭了劫掠的鞑子,能够消停一段时间,谁知道藩府又要大举东征了。
因此百姓对此肯定是有怨言,不过好在有训导宣传,有文艺队表演,让他们知道不打鞑子,鞑子明年又来。你们是想鞑子明年又来你们家里抢劫,还是希望打过去灭了鞑子?
这么一说,百姓们也都理解,从湖广到关中,从荆州到南阳,从四川到西安的道路上,到处都是运送物资的百姓。
对于百姓而言,需要忍受长期的劳役,是个挑战。
对于藩府而言,战争影响生产,影响难民的安置,同时巨大的消耗,也是一个挑战。
特别魏军火器太多,一场仗下来,消耗巨大,而火药的产量又十分有限,便限制了魏军的作战。
高义欢听了陈名夏的话,点了点头,好!玄衣卫揍报,南京秘密集结军队,已经准备北伐,既然物资备齐,那本王也该出征了!
这时,李来亨骑马爬上来,行礼道:大王,蒲州来的揍报!
高义欢眉头一挑,伸手道:拿过来!
~~~~~~
十月初,蒲州府,魏军清军对持之地。
高义欢领着一众将领,来到前线,拿起千里镜观察着对面,首先入眼的是一排排斜刺的木桩,然后是鹿角拒马等障碍铺满了大地,在就是壕沟和土墙,让高义欢眉头直皱,只觉得身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的某处战场。
一旁的黄秉忠介绍道:大王,鞑子完全是照搬我们的思路,构筑的防线。现在他们已经建起了第一道,正在建造第二条和第三条~
无耻之尤!龟孙真他娘的恶心!高义欢不禁破口大骂一句,他本想害鞑子,没想到反而把自己害了。
这时他有些愤怒的注视对面,问道:不能让鞑子继续修了,你们有什么思路没有?
黄秉忠道:大王,臣这些天想了个主意~
(感谢小飞哥的500,小竹子哥哥,书友20170920113808134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777章 明军北伐
北京作为明朝的神京,光复带来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谁光复北京,就能站住驱除鞑虏的大义,能够站在政治上的制高点。
对朱慈烺而言,光复北京,便是他力挽狂澜,光复宗庙,实现大明朝的中兴,中原正统的地位将无法动摇,功绩如汉之光武,威望必定如日中天,高精忠要与他争,就是犯上作乱,就是逆贼。
这种道义上的至高点,无疑能让朱慈烺更有底气,而就算失败,高精忠也将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架上,名声别想好听。
西魏对于光复北京的功绩,自然也是垂涎欲滴。
若是高义欢先入北京,就获得了驱除鞑虏再造神州的功绩,朱慈烺便反过来,不好与他争了。
届时,高义欢完全可以宣告,朱家子孙无能,丧失汉家江山,气数已尽,西魏代明,统一天下,乃是顺天应人之举。
因此光复北京的功绩,两家必争,这决定了今后天下大势的走向,谁得之,谁就占了先机。
九月底,淮江入口。
黑夜中,一支庞大的船队,在海上航行,漆黑的身影,宛如一座座浮动的海岛。
将军,前面就是淮江入口!
夜晚,海岸线一片漆黑,看不清岸上的情景,但是经验丰富的水师将领,还是凭借地形的轮廓,就判断出了位置。
郑森听了一挥手,领着属下回到船舱中,在舱室里点燃了油灯,展开一张图纸。
这图纸是清廷沿海的布防图,哪里有墩堡,哪里有烽火台,哪里有炮台,都标注的一清二楚。
这是明朝从江北绿营手中得到的一份地图,据说是刘泽清授意旧部,临摹出来,然后交给明军细作,便于明军能够收复江北。
建奴在沿海的布防,十分松懈,只有淮河入口有炮台,其它地方基本都不设防。郑森看了看地图,抬头对属下说道:我们的任务是为水师开道,清除淮江两岸的清军炮台,以便水师冲入淮江,截断淮安与徐州山东的联系,配合高督师围歼淮江南岸的奸贼许定国马得功田雄等人!
当年明军为了救徐州镇,水师曾杀入淮江,因此清军在淮江入口修建了炮台,至于其它地方,则疏于防备。
这一是因为清军相对强势,二是因为没有防御海上的意识,三是就算有意识,清廷也没有那么多钱财来,修造那么多炮台,铸造那么多红夷大炮。
这时郑森指着图纸道,这里是云梯关,正好在淮江入口,有建奴的一座炮台,从地图的标注来看,有红衣大炮二十门,大将军炮三十门,驻军两千人,封锁江面。
郑森抬起头,看了围在身边的属下一眼,然后直起身来,手按刀柄,肃声说道:水师要入淮江,必下云梯关。忠明,你率三个司的兵马,坐船从海边上岸,见本将大船炮击炮台,便立刻从后攻击炮台。
诺!高义仠闻语低头抱拳,肃然领命。
郑森满意的颔首,他手按着刀柄,意气风发,无比霸道,云梯关必须拿下,不仅是淮江入口的炮台,水师一路西近,沿江所有的建奴炮台,全部都要打掉,淮江两岸不允许建奴掌握的炮台,也不允许出现一艘建奴的战船。
诺!船舱内六七名军校,纷纷抱拳,甲胄哗啦作响。
上次明军水师入淮江后,让清军意识到,原来明军还可以从海上来,于是加固了云梯关的炮台。
炮台用石块青砖修建,临江而建,五十余门火炮控制江面,足以将明朝水师挡在外海,保证淮江水道的安全。
这时接近四更天,炮台的守军早就入睡,只有几处士卒,在夜里值哨,注视着江面。
此时,距离上次明军水师进入淮江,已经过去近两年的时间,炮台自建起之日起,就没朝明朝水师开过一炮,所以士卒都比较懈怠。
虽然最近淮安城内的敬谨郡王尼堪,传下军令,让江北各处清军提起警惕,炮台守军也增加了岗哨,但相比于其他直接与明军对持的清军,防御可以说,还是比较松懈。
这时几名哨兵正围坐在火堆边闲谈,一名清军却揉着眼睛站起身来,惊呼道,不好,江面上有船!
十多名清军问语一惊,纷纷站起来,果然看见江面上一排巨大的黑影在移动,为首军官反应过来,顿时惊恐的喊道:娘的,是明军水师。
他话音刚落,漆黑的江面上,明朝战船的侧舷,便轰轰轰的鸣响。
十多艘战船在江面上一字排开,炮声刺破夜晚的寂静,闪烁的炮焰照亮江面。
炮台上的清军,只见江面上的黑影,喷出出一道道橘红的铳焰,江面上忽明忽暗,腾起一团团的白烟,场面壮观,但落在他们眼中,却满是惊恐愕然。
炮台上警钟刚刚敲响,明军的炮弹就砸向炮台,被惊醒的清军,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窜,一炮砸中营房,瞬间砸死一片。
早已摸到炮台不远处的高义仠,猛的一跃而起,拔刀怒吼,给我杀!
一千余名明军,从黑暗中跃起,抗起木梯,打着火炬,向炮台狂奔而去,竖起梯子仰攻而上,杀声瞬间刺破夜空,声震四野。
~~~~~~
九月二十八日,南京城外,紫金山脚下。
三万明军将士,集结于校场上,旌旗如云,盔缨似火,接受朱慈烺的检阅。
这日,朱慈烺先是祭拜孝陵,然后就在孝陵卫外的校场誓师北征。
此时他站在高台上,面对数万大军,亲自诵读着,讨伐檄文,自甲申惊变,神京陆沉。建酋本我属夷,屡生反侧,其乘我隙,窃据中原,於今五载矣。中原为其祸乱,百姓侵凌久矣,自虏酋多尔衮引师入关,荼毒生灵数百万,蹂躏州县数千余里,所过之境,城池无论大小,百姓无分贫富,一概抢掠殆尽,所犯之罪,罄竹难书。建奴倒行逆施,虐我百姓,毁我宗庙。朕每思之,痛心不已,常中夜坐起,涕泪横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