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当下朱慈烺又与几位大臣,详细商议了一些事情,便让他们去执行。

    几日后,南京城兵部衙门中,几名官员处理着公务,一名武库清吏司的郎中,拿起了一份指令,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这时已经到了傍晚,旁边一名郎中走过来,微笑道:方兄今日喝一杯么?

    姓方得郎中却摇了摇头,今天就算了,家里有点事情。

    这名郎中叫方车厚,三十多岁,平时话很多,与兵部同僚关系极好,很喜欢交际。

    哦,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么?那郎中关心道。

    方车厚忙摆了摆手,一点小事而已,明天再喝吧!

    这时朝房外的打板声响起,方车厚遂即便收拾了一下东西,快步离开了公房。

    方车厚回到城中的院落,便换了一身常服后,来到后院,他挥手让下人们都退下,然后招来一个样貌平庸的车夫进入房间。

    车夫点头哈腰的进来,在门口便不停的道:老爷好,老爷找小的有什么事?

    等进了门,车夫顺手将门一关后,情况立时倒转,方车厚忙笑了相迎,王都尉,快请坐!

    车夫却并不落座,他机警的四下看了看,俺就不座了,先生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

    方车厚闻语,当即压低声音道:今日卑职在公房处理公务,发现了内阁下来一道指令,让兵部武库清吏司,清查全国的兵器船只等物资的储备。一般而言,清查都是在年底进行,除非准备战事,否则不会年初清点,因此卑职估摸着,朝廷可能会有什么大的动作,所以报给都尉。

    车夫点头思索道:还有没有别的信息?

    方车厚摇了摇头,卑职级别不够,暂时只能接触到这一点信息,不过明日卑职可以去找同僚打听打听!

    南京朝廷有什么动作,上面决策之后,事情总归是要交给六部去执行,单独一条信息或许看不出什么,但只要多找到几条,就能做出大概的推断。

    车夫沉着脸摆手,不用了,问太多容易暴露身份,俺找机会去见个人,应该能打听清楚是怎么回事!




第928章兵指徐州
    ?1651年5月,天下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暗涌。

    虽然魏明清西之间并未发生战争,可是却都在不自觉的准备一场大战。

    在各方还在积蓄实力时,刘黑子在淮北地区的实力,却迅猛的扩张。

    在攻下邳县后,刘黑子缴获了大批粮食,直接开仓放粮,聚集数十万百姓,实力迅速壮大。

    博洛攻破兖州后,军队进至邹县,看刘黑子声势浩大,都不敢继续南下。

    如果只是数十万流民,博洛的两万人马,并不会惧怕,可这些兵马中,却不仅仅是流民,还有不少魏军精锐加入了其中。

    高义欢得知刘黑子在淮北做大后,立刻另袁宗第率领一万人马,加入刘黑子的队伍,壮大刘黑子的实力,同时也给刘黑子掺点沙子。

    刘黑子得到高义欢的助力后,他抓住清军在淮北兵力空虚的机会,一路扩张,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小半年的时间,他控制了淮江之北大片的区域,海州沭阳泗阳宿迁睢宁等地纷纷投降,刘黑子成为拥众二三十万的巨寇。

    在实力增长后,刘黑子野心勃发,命赵应元率领五万人守藤县,监视博洛,他则率领二十万人,进兵双沟新安,兵指徐州。

    新安双沟位于徐州与宿迁之间,正好位于黄河的两岸,刘黑子二十万人驻扎在旷野上,军营漫延十余里,声势极为浩大。

    在义军营地中,一杆近两丈高的旗杆上,挑着一面黑色大旗,中间一个白圈,里面写着一个刘字,正是刘黑子的大纛旗。

    在大旗下面,是一座极为巨大的帐篷,刘黑子正出神的站在一副地图前,他旁边则站着袁宗第。

    此前魏军攻打洛阳时,袁宗第趁势收复了开封等地,军队进行整编,本来要进入魏军战斗序列,可是高义欢怕刘黑子独木难支,同时也担心刘黑子不好控制,便让袁宗第带着一批装备器械,穿插到了淮北,给刘黑子打个下手。

    这时,刘黑子看着地图道:现在我们夹在鞑子和明军之间,淮北又是一马平川,连个依托都没有。徐州这个位置十分关键,拿下徐州就能与河南相连。届时有大魏做后盾,我们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袁宗第开口道,斥候抓住了几名徐州的清军,我询问了一下,徐州城高三丈三尺,四周有护城河,城墙有敌台,防御体系十分完善,怕是不好打。

    徐州地处前线,曾经抵挡住了明军几十万正规军的进攻,刘黑子号称二十万,可是人马素质肯定比不上明军,不过好在徐州城内守军,也没当初那么多。

    刘黑子闻语,还是显得有些焦急,问道:有什么办法没有?

    袁宗第道:王家屏这个龟孙在城中,他肯定不会投降,所以只有用笨办法了。

    刘黑子问道:什么笨办法?

    袁宗第道:填河,挖地道,大炮轰城!就这么几样。

    刘黑子的脸色阴沉下来,遂即负手在帐篷里来回踱步,忽然一挥拳,老子几十万人,最多半个月,就能把护城河填平,把城墙给轰塌,老子还不信,治不了王家屏这个龟孙了。

    说完,他开始激动起来,又对袁宗第道:老袁,你找大王要几门臼炮呗,俺听说那家伙很猛,鞑子看见炮弹就丧胆了。

    袁宗第点了点头,等围定徐州,我试一试。

    刘黑子满意的颔首,拳掌相击道:那就这么干了!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海州,南接宿迁,素称五省通衢。

    徐州扼住南北,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周长约二十里,城墙高三丈三尺,城高墙厚,是一座极为坚固的城池。

    因为是军事重镇,城中有各种仓库,军械粮草都十分充足,目前城中驻有一万五千清军,由马光辉和王家屏两人统领。

    马光辉是马光远之弟,他投清多年,棣属于汉军镶黄旗,曾经参与过杏山之战,锦州之战,给清军铸造过火炮,为满清立下过汗马功劳。

    在刘黑子攻打邳县时,他引兵救援,大军进至双沟,观刘黑子势大,便顿兵不前,等刘黑子解决邳县之后,他已经意识到刘黑子必取徐州。

    因此他曾数次上报给博洛,要求他派兵增援,不过魏军增兵开封,向山东施加压力,博洛也不敢分兵南下,于是只是回复他,徐州城高墙厚,器械粮食充足,足可以居城而守。

    这个回复让马光辉十分失望,也让王家屏很担心,他除了担心刘黑子来进攻,更加担心马光辉顶不住投敌。

    王家屏为自己的前途深感忧郁,只得让属下准备滚木礌石,安排火炮弓箭,制作抛石机,积极备战,严阵以待。

    5月20日晚,天空中乌云密布,遮蔽星月,夜幕笼罩着大地。

    徐州城墙上,千余士卒打着火炬来回巡逻,警惕的注视着城外的动静。

    据斥候来报,刘黑子的人马已经到了双沟,距离徐州不过一天的路程,守军不得不提起警惕。

    三更天,夜晚一片寂静,忽然护城河边,传来一阵水花声响,巡逻的士卒顿时走到墙边,惊呼一声,不好,有人在填河!

    马光辉和王家屏匆匆来到城墙上,急声喝问道:怎么回事?

    启禀总督,贼军正在填河!城上的士卒,手指城外道。

    马光辉走到城墙边,注视城外,看不真切,但确实听见有泥土滚入河中的声响,他大吃一惊,急声喝令,快,掉火铳和弓箭手上城射击。

    一旁的王家屏道:如果刘黑子填平护城河,以城中兵力,恐怕难以坚守。马总督,俺们必须请援啊!

    马光辉万分恼火,你以为本督不知道吗?可是郡王不发兵,我有什么办法?

    王家屏目光闪烁,看着马光辉,忽然说道:总督何不向南面求援!



第929章王家屏进献徐州
    马光辉扭头看向王家屏,神情有些复杂,随后有将深邃的目光投向城外。

    徐州几次向博洛求援,博洛都让他们自己坚守,王家屏开始意识到,满清估计靠不住了。

    这让他有些后悔,当初不该为了上位,就刨了高义欢的祖坟,搞得现在无路可走。

    王家屏没有想到,满清这么快就不行了,现在他必须重新找条大腿,而放眼望去,只有明朝能够保他。

    徐州是军事重镇,明朝垂涎以久,如果将徐州献给明朝,他或许能够保命,甚至可能得到重用。

    虽说明朝的大臣,或许会不耻他的行为,但是大明皇帝视高义欢为反贼,欲除之而后快,他做了大明皇帝想做而又不便去做的事情,或许能够得到青睐。

    眼下,博洛不救徐州,刘黑子破城后,王家屏必死。

    因此他想劝说马光辉和他一起投靠明朝,只有这样他才有一条生路。

    马光辉对此却拿不定主意,王家屏看着他犹豫的背影,不禁手握紧了刀柄,眼中漏出杀意。

    这时,城上的火铳手和弓箭手,开始向城外放箭,而城墙外的义军见行踪暴露,顿时举起一片火炬。

    马光辉从城头俯视城外,看见城外旷野上的火炬宛如星海,一拳砸在城头,事到如今,也没选择的余地了。王军门,你让人去联系南面吧!

    城池外,刘黑子骑马驻立于旷野上,看着城池上的清军,铳箭齐发,遂即一挥手,谢迁,你的人留下,虚张声势,骗一骗城上的箭矢和火药,其它人一部准备砍伐树木,赶制器械,一部休息,明日填河。

    ~~~~~~

    淮安城外,洪泽湖岸边的旷野里,驻扎着整齐的军帐,一座连着一座,一望无际,从江南调来的十万大军,数百艘内河船只都停泊在湖边,桅杆如林,场面十分壮观。

    此时,距离明军北伐失败,已经过去了两年半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兵力恢复到三十五万人,其中二十五万为南京朝廷直接控制的军队,剩下十万为郑家的军队。

    南京朝廷与郑氏间矛盾重重,不过朱慈烺通过给郑芝龙封官,提拔郑森为福建总兵官,已经与郑家在各方面达成了妥协。

    郑家控制海上航道,南京控制江浙丝绸茶叶江西的瓷器,控制货源,双方各占一个优势。

    此前郑家想独吞走私利益,而南京朝廷则想开海收取海贸赋税,郑家不愿意让步,使得两方矛盾加剧。

    南京为了打破郑家的垄断,在宁波等口岸开放通商,吸引荷兰西班牙日本的船只来港,使得郑家的封锁,失去了成效,而郑之龙并不想重为海盗,眼看着斗下去,对郑家也没好处,加上郑森担任总兵官后,给郑芝龙拆台,使得郑芝龙最终选择妥协,而朝廷也做出让步,为郑家提供货物,让郑家以每年三百万两承包福建两广的海贸赋税。

    对于郑家的军队,南京朝廷无法直接调动,不过只要通过郑芝龙的允许,或者通过郑森还是勉强指挥得动。

    这样一来,南明内部到也暂时和谐,而郑家近两年多来,给南京提供的六百多万两白银,加上宁波市舶司的税收,使得南京又从新拉起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

    不得不说,明朝在经济上,具有巨大的优势,在经济活动中,西魏只能算是明朝的一个原材料供应地。

    明朝随便几个精美的瓷器,几两好茶叶,一匹好绢,就能换走西魏几亩地的收成。

    正是经济上的优势,让朱慈烺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又重整旗鼓了。

    六月间,天气炎热,洪泽湖刮着东南风,很利于船只向北挺进。

    朱慈烺与大臣商议,决定在西魏动手之前,抢占山东和北直隶,明军便不断向淮河一线增加兵力。

    明军要抢占山东北直,首先就要解决,魏军在淮北布置的一枚钉子。

    这时朱慈烺已经下密旨给了马士英,让他着手解决刘黑子,打通大军北上的通道,而明军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一声令下,就要拔营出发,不过马士英对此,却还有些犹豫。

    现在马士英还在苦恼,他该以什么样的借口出兵,毕竟刘黑子是反清义军,他必须要找个合适的借口才行。

    如果是高义欢,没有借口,创造借口也要上,可马士英却并没有主动创造机会。

    清晨,太阳东升,马士英站在一座矮丘上,注视这波光粼粼的洪泽湖,看见湖中兵船游弋,注视着营地中的明军,早起操演,心中还是十分满意。

    早前马士英领兵那会儿,明朝各部兵马,一年也巡练不了几回,而现在每天出操,精神面貌不可同日而语。

    看着操练的士卒,马士英只觉得现在的明军比四镇时其的明军精锐数倍不止,可是他心里却依然有些没底,因为明军现在的一套,都是来自魏军。

    当年江北大战,从湖广赶到瓜州支援的魏军,给明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军便将魏军的一套学了过去。

    督师,将士们已经准备就绪,刘顺正攻徐州,正是我们出击的大好时机。将军吴易说道。

    马士英点了点头,却不接话,而是问道:军资都送来了吗?

    吴易点头道:走水路十分方便,军资已经备齐,只有粮食还差一些,不过也够一月之用了。

    马士英默默点头,还是不说出兵的事情,这时,十多名骑兵,忽然奔驰到山丘下,为首一人翻身下马,急匆匆跑上来,单膝跪地,卑职阎应元启禀督师,徐州守将派人送来信件!

    马士英眉头一挑,连忙道:将人带来见我!

    不多时,一名信使被带了过来,跪地向马士英行礼,然后说道:小的拜见督师!

    马士英问道:谁派你来,所谓何事?

    回禀督师,是王家屏王军门派小的前来,军门愿意进献徐州,请都督发兵解围。

    说完,信使将一封信呈给了马士英,马士英看完了王家屏的求救信,脸上露出笑意,他将信收好,然后对信使道:王军们既然愿意归顺大明,那徐州就是大明的城池,本督作为大明的督师,救援徐州责无旁贷。你回去告诉王军门,让他在城头遍插明旗,本督大兵不日便至!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930章徐州易帜
1...426427428429430...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