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现在的气候很反常,水利关系重大,我希望筑坝的速度还是要快一些。高义欢看看忙碌的人群说道。

    这时从汝宁方向,却有一骑奔驰过来,启禀将军,关中有消息传来!




第140章闯贼称帝建元永昌
    高义欢听来人禀报,脸上微微沉思,历史上,李自成于崇祯十六年正月,也就是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开始正式从流寇向政权转化,招抚流亡的贫苦农民,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又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

    3月,李自成杀与之合军的曹营罗汝才。四月杀叛将袁时中。十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督师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然后于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一月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同年三月间就攻下北京,结束了明朝在北方的统治。

    从时间上来看,李自成占领陕西后,不到半年时间,就攻破北京,占据整个黄河流域。一片石之战时,大顺军的根基,可以说相当的不稳,李自成的各级官府,甚至还没有收过一次赋税,就土崩瓦解了。

    现在,李自成提前小半年,于新郑称王,没有去打襄阳,大军在攻下南阳后,直接去攻取关中。算时间,李自成已经拔营四个多月,关中确实应该有消息传来了。

    哦,什么消息?高义欢稍微沉思,便开口问道。

    骑兵抱拳回道:卑职并不清楚,是鲁府君让卑职来请将军回城,说是闯王的使者到了府城,带来关中重要的消息。

    高义欢听了,遂即一拔马缰,走,回城!

    四月时节,汝河沿岸绿油油的一片,各种野花在田埂上盛开,两岸的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农人,小孩们则趴在木架上,一脚一脚的踩着水车,帮着大人们减轻一些负担。

    高义欢骑在黑驹上,披着黑色的披风在前奔驰,后面数十名骑兵紧随于后,引得田里的人直起身来张望,看见了熟悉的身影后,又弯腰继续忙碌起来。

    众人骑兵从沿着汝河的官道疾驰而过,这些骑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有模有样,不再如开始奔驰一阵,便人歪甲斜,一副要坠马的模样了。

    这时,众人接近城池,城外一片空地上,有一片新建的屋宅,几根烟筒正冒着黑烟。

    那里是高义欢规划的兵器作坊,负责铸炮造铳打造刀剑,制造盔甲,不过现在只是将场地搭建起来,因为没有工匠,所以产量有限,目前还不能铸炮,只能打造些刀剑制造一些衣甲。

    高二哥已经准备派人去一趟澳门,不过明朝在南方的统治很稳固,有路引制度,再加上教案后,西夷不便进入内地,得打通明朝方面的关系才行,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眼看就要到甲申,二哥对此很焦急,他已经在汝宁建了仓库,拖马员外采购了不少精铁铜锭硫磺棉布棉花等物资,就等有匠人后,便直接开工。

    除此之外,高二哥还想到了番薯,万一他被清军打到必须钻山,有了这个东西,就能解决他在山中的粮食问题,那他窝在山里打游击便没什么问题。

    骑兵疾驰着到城门前,守门的士卒检查之后,高义欢打马慢行,穿过热闹的街市,回到了府衙。

    将军,李自成的使者就在大堂,鲁府军正在作陪。一名士卒迎了上来,低声说道。

    高义欢将马鞭丢给他,便疾步走上衙门前的台阶,径直投大堂而去。

    这时在大堂内,鲁义方正陪着一人坐着说话,高义欢便大步走了进来。

    高兄弟,好久不见啊!那人站起来,大笑着拱手,却是二哥的老熟人周荣华。

    高义欢微微一愣,怎么是周哥啊!我还以为是谁哩。

    我这一路走来,沿途一片破败,一过郾城入了汝宁地界,情况立时一变,仿佛两重天,又像是世外桃源。高兄弟果然是有本事的人,今后若是入了朝,可别忘了我哦。周荣华对高义欢一阵夸赞。

    高义欢上前,握住周荣华的手,满脸热情,周哥谬赞了,兄弟我还得仰仗周哥哩,我这也是靠周哥发的财。

    高义欢手一阵摇晃,拉着周荣华坐下,然后才问道:周哥,我听说你是替大王传令,不知道大王有什么命令?

    还叫大王呢?周荣华神秘一笑,向天拱了拱手,高兄弟,该称天子,改口叫陛下了!

    高义欢闻语一惊,一旁的鲁义方脸上有些神伤,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大王称帝呢?高义欢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故作惊喜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没错,大王已经在西安称帝,改元永昌,建号大顺了。周荣华满脸振奋,笑着道:高兄弟,你我都将成为从龙的开国功臣了。

    李自成称帝,这对于闯军体系的人来说,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周哥,你快给我说下,大~圣上是怎么称帝,怎么拿下关中的。高义欢忙问道。

    周荣华虽然一直在挖李自成的墙角,但是他对李自成称帝是真的高兴,十分乐意给高义欢说一说。

    一月间,李自成拔营离开南阳,攻打关中,刚刚大败的孙传庭无力抵挡,被李自成打破了潼关,部将劝说孙传庭逃走,但孙传庭知道丢失关中必死,与其被朝廷所杀,不如战死沙场,于是与监军一起,两人怀着求死之心,冲入闯军阵中,被闯军所杀。

    孙传庭死后,闯军取关中再无阻碍,大军长驱直入,一路连捷,很快就包围了西安。

    三月间,西安守将王根子打开城门投降,秦王朱存枢被活捉,陕西巡抚冯师孔等人自杀身亡。

    李自成占领西安后,兵分三路,追剿官军残余势力,很快就肃清陕北,并收取西北固原宁夏甘肃三边军事重镇。

    明朝将领,只有高杰孙守法等人逃走,如高汝利左光先陈永福等人先后投降,李自成如同摧枯拉朽一样,四月间就占领西北各个重镇,占据了整个关中地区。

    四月初,在李自成各路人马,还在外收取关中各地时,牛金星便迫不及待的怂恿李自成登基称帝。李自成为了扫清登基的障碍,便以庆功为借口,伏杀了曹营罗汝才,一同赴宴的左革五营的首领贺一龙,也被袭杀,吓得在外作战的袁时中,带着人马逃到了商州,连忙派人表示拥护李自成称帝。

    号称曹操的罗汝才一死,曹营土崩瓦解,闯营一家独大,李自成称帝已经没有障碍。于是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四月初五,在西安正式称帝,国号大顺,建元永昌,追其父李继迁为太祖,追母吕氏为太后,册封高氏为皇后,陈氏为贵妃,并进一步完善于新郑创建的官制。

    牛金星欺负李自成没文化,重设丞相一职,并且如愿以偿的做了大顺朝的丞相,并将内阁改为天佑殿,设大学士平章军国政事,又改六部为六政府,地方则设节度使防御使府尹州牧县令等官,总之把明朝的官制改的一塌糊涂,许多原本被抛弃的官位,又死灰复燃。

    另外,新皇登基,对于部下自然要大肆封赏,李自成在军中,开始实行五等爵位,权将军制将军封侯,果毅将军以下则封为伯子男。

    高义欢听了周荣华说了一大堆,终于对这几个月来关中发生的事情有了一个了解。孙传庭终究还是如同历史上一样战死沙场,让高二哥唏嘘不已。

    周荣华滔滔不绝的说了好一阵,总算将关中的事情讲完,这时他端起桌边的茶杯喝了一口,忽然又放下,看向高义欢笑道:高兄弟,差点忘了正事,你接旨吧。

    高义欢闻语反应过来,他记得接旨有很多讲究,于是道:那让我准备一下。

    不用那么麻烦,规矩我也不太懂,我念一遍后,你接着就行。周荣华笑道。

    高义欢却坚持摆了个香案,烧了柱香,然后跪下领旨,周荣华则展开一份黄绢,一脸肃然的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登临大宝,然天下未定,正需有能之士,助朕鼎定天下。威武将军义欢,朕知其能,今加为豫南防御使,封子爵,为朕守御疆土,勿负朕望,钦此。

    高兄弟,接旨吧!周荣华将黄绢一卷,便递给高义欢。

    高二哥谢了恩,接过黄绢,发现自己除了多个子爵,其实并没拿到什么好处。

    恭喜兄弟了。周荣华说完,脸上露出微笑:公事办完,现在聊下咱们的私事吧!



第141章孙传庭的遗产
    牛金星并没有什么大才,说是改制,可实际上就是把明朝的官制换了个名字,再加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官位。

    高义欢得到的豫南防御使,其实就是原来的兵备道改了一个名称而已。

    这道旨意并没给高义欢的身份带来什么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让他多了个子爵。

    在任何一个王朝前期,正昂扬向上时,封爵都比较谨慎,所以才有李广难封,等到了王朝走下坡路,用爵位去笼络人心,造成公侯遍地走的局面时,爵位才不怎么值钱。

    高义欢虽然只是个子爵,但其实已经非常不易了。

    毕竟,大顺国封侯的才有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蕲侯谷英亳侯李过绵侯袁宗第等九人,而封伯的也只有光山伯刘体纯太平伯吴汝义等七十二人,高义欢能混个子爵,已经是被特殊关照了。

    这时高义欢还在消化得到的信息,周荣华见高义欢愣神,不禁又小声呼唤道:高兄弟~你听我说话没?

    高义欢反应过来,周哥说啥?

    周荣华靠近了他,露出一脸你懂的神情,笑道:咱们聊点私事。

    一旁陪坐的鲁义方,见两人贴得很近交谈,忙起身行礼,将军周都尉,我就先告退了!

    高义欢等鲁义方一走,把黄绢交给亲卫,然后伸手道:周哥坐下说。

    周荣华一屁股坐下后,便有些迫不及待的道,高兄弟最近怎么没送东西过来呢?不会是不想带着我发财了吧。

    高义欢拿下汝宁后,消耗物资的速度飞速增长,而马员外能力有限,能够提供的粮食棉布等物资都到了一个瓶颈,每个月都难以增长。

    二哥这边多了几万土寇要吃饭,再加上练兵消耗大,他又在兴建仓库,储备物资备战,所以能给周荣华提供的东西便少了。

    虽说倒卖物资很赚钱,但是也必须要有物资才能倒卖,二哥地里的粮食还没收,自己都还紧巴巴的,这两个月便没给周荣华送粮食了。

    闯军刚打下关中,大把的银子没地方花,周荣华见物资没到,便借着传旨的机会,亲自过来问一问高义欢。

    眼下他们刚打下关中,打倒了明朝的老贵族,一个个都抢得盆满钵满,特别是闯军打下秦王宫,可以说都发了财。

    有了钱财,自然就要花掉享受,所以周荣华是带着使命而来。

    高义欢闻语,明白周荣华的意思,是催他运东西过去,不过他手里的物资也很紧缺。

    现在高义欢手上不是没有银子,只是明朝那边封锁的紧,他的渠道并不多,有银子也拿不到东西,所以他并不打算用物资换银子。

    周哥,不是我不想给你粮食,实在是手头确实没有多少东西。高义欢露出为难之色。

    周荣华满脸期待,以为他亲自过来,高义欢怎么也得卖他面子,多少弄点,可是却没想到,他居然这么说。

    听高义欢的意思,似乎是不想卖,这让周荣华不禁把脸一板,高兄弟,你这就不厚道了。我看这个汝宁府,到处绿油油的一片,今岁高兄弟肯定不缺粮,你就不能给兄弟点。再者,布帛,瓷器,茶叶这些东西也没有吗?

    一般情况下,自然是买家的市场,但在物资匮乏的时期,确是卖家说的算。

    高义欢见他这么说,抬头看了周荣华一眼,却故作犹豫道:有是有点,只是~

    只是什么?难道高兄弟想要坐地起价?周荣华脸色一变,涉及到利益问题,两人间的感情立刻就要破灭,高兄弟,你这样就有点不厚道了。

    高义欢连忙摆了摆手,赔笑道:周哥,你误会了。我不是要提价~高义欢顿了一下,很为难的站起身来,叹道:唉,周哥,现在物资难搞,我这里确实还有些物资,不过那是我准备扩充人马,装备大军的,况且我说个老实话,我现在也不缺钱~

    不缺钱!周荣华脸上震惊,那这事就没法子弄了。

    闯军这边是除了钱,什么都缺,高义欢居然不缺钱,那他就没东西和高义欢交易了。

    他本来想说,拿衣甲和兵器和高义欢换,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出货太多,却也不敢继续倒卖军资,怕被李自成发现。

    周荣华脸色沉了来,有点失望道,那高兄弟想要啥?

    高义欢看了他一眼,故作沉吟,周哥,是这样的,我想招募一批工匠,自己修补一些衣甲,打点刀剑。如果周哥能帮我弄点匠人过来,我或许能给周哥弄点粮食和物资出来。

    傅宗龙汪乔年孙传庭等几代总督经营陕西,十万余秦军的装备,基本都是靠着自己解决,关中应该有大批的工匠。

    现在高义欢想去澳门找葡萄牙人,似乎有点不现实,第一是,明朝一边不会让西夷穿越几省之地,来到河南,二是,就算二哥派人到了澳门,葡萄牙人未必肯来。

    这样一来,打关中的注意,便相对容易实现一些。

    虽然孙传庭和他的秦军已经败亡,但是为孙传庭和秦军服务的整个后勤体系应该还在,高二哥便想着能不能挖一些人过来。

    周荣华闻语微微一愣,有些惊讶道:你要自给铸造兵甲?

    高二哥说是修补衣甲,打点刀剑,不过周荣华稍微一想,就明白高义欢要干啥。

    周荣华抬头看了高二哥一眼,见他不置可否,他不禁沉吟一阵,终于一咬牙道:可以,不过我除了要粮食,还要上好丝绸,顶级的香料和茶叶~

    高二哥见他答应,心里大喜,当即握着周荣华的手,大笑道:那就一言为定。

    好,那就一言为定,不过高兄弟得先给我一点东西,让我带回去,我才能将关节打通,把人给你送来。周荣华握着高义欢的手道。

    这次交易,粮食高义欢还有一些,加上冬小麦再过几个月就会成熟,高义欢给周荣华一些粮食问题不大,不过上好的丝绸香料和茶叶,高义欢这里还真没有,不过他可以托人去弄。

    当下两人便达成协议,高义欢遂即吩咐高兴豪,备好车辆,随着周荣华前往关中,尽快先弄些人回来,以便他的兵器作坊能够开工~~~



第142章苦战临清
    如果说崇祯十五年是糟透了的一年,那崇祯十六年,对于明朝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令人绝望的一年。

    四月间,李自成于关中称帝,正式与明朝分庭抗礼,在政治和军事上对明朝提出挑战,但明朝却完全没有办法克制,使得大明朝廷的权威进一步削弱,而清军窝在关内不走,又使得明廷只能龟缩在北京城中,政令出不了北京,不仅使得李自成和张献忠势力扩张,也使得地方上的军队,不再听命朝廷,加速朝着军阀演化。

    此时顺军占据河南和关中,清军待在山东不走,整个大明帝国已经被斩为两段。

1...6263646566...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