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据高义欢得到的情报,左良玉二十多万人在襄阳吃喝,襄阳的民生早已被彻底破坏,流民扁地,土寇蜂起。
高义欢必然需要准备大批的粮草赈济才行。
怎么没东西!周荣华忙说道:汝宁府遍野都是粮食,高兄弟休想坐地起价!
上次周荣华过来,一路上看见汝宁府的土地,大都种上了麦子,料定今年必定丰收,所以才又跑到汝宁来。
高义欢闻语反应过来,周荣华已经断定他有粮食,不过他却不能说,粮食他要拿去赈济襄阳的流民。
两人交易这么久,高义欢也不能得罪他,却是一件麻烦事儿。
现在周荣华手里有大把的银子,足以买光汝宁的所有物资,他没了就来买,对于高义欢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让他感到有些无力,无法满足周荣华的胃口了。
周哥,你们这样买买买,也不是一回事啊!高义欢苦笑道:关中坐拥渭河平原,沃野千里,你们也得种点粮食,不能老实拿银子买啊!天下哪有那么多粮食可以卖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义欢决定得提醒一下周荣华一伙人,这样对于关中,对于顺军都有好处。
如果顺军开始像他一样,在关中耕作,恢复民生,那李自成即便像历史上一样,败退出北京,他依然可以依靠关中之地,同清军相抗,而不是像历史上一样又变成流贼。
高兄弟说得没错啊!不过种地得有种子才行,我这次就是来找你购种的。周荣华却开口道:上次,我来汝宁,看高兄弟你这里绿油油的一片,心里着实羡慕,便盘算是不是自己也种点地。
只是当时大军还在四处征战,兄弟们忙着收取关中各地,没有时间去想这件事情。周荣华接着说道:现在,关中已经都归我们大顺,弟兄们在渭河两岸抢了~不~是分了不少土地,不过却没有足够的种子,所以我才跑来高兄弟这里。
高义欢听了他的话不由得有点惊讶,看来他已经影响了许多事情。
历史上李自成644年完全占据关中,便马不停蹄的东征,三个多月后就打下了北京,根本没有时间去经营地方。
现在因为李自成早了一年进入关中,所以情况便发生一点变化了。
周荣华见高义欢的神情,不禁问道:高兄弟,你不会不想帮我这个忙,想让我一直找你买粮吧!
高义欢回过神来,当即笑道:怎么会哩!周哥这么有想法,我勒紧裤腰带也得支持你呀!
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
却说高义欢听说周荣华是来购买种粮,以为关中的李自成开始想要种地,不禁感到意外。
不过细想一下,流寇之前流动作战,四面都是官军追缴,他们只能四处奔逃,自然是不可能种地,而现在官军的威胁已除,又有了一块稳定的地盘,农民依恋土地的本性便又表现出来。
高义欢答应下来后,不禁问道:周哥,是不是朝廷开始在关中分田,开始鼓励农桑呢?
没有啊!周荣华有点疑惑道:高兄长为何这么问。牛宰相正热衷于谋划东征,想要尽快推翻明朝,做真正的开国宰相,哪有闲工夫分田。
高义欢不禁眉头一皱,那周哥你们哪里来的地?
周荣华有些自得道:高兄弟,这你就不知道了。关中到处都是无主的田地,像秦王的藩田,还有其他老财主的田地,都被抛荒。我看高兄弟你在汝宁干的不错,便想着自己也种一种,反正那些地慌着也是慌着,我便圈了一块。
说到这里,周荣华脸上忽然愤怒起来,娘个劈的,谁晓得我一圈,其他人也跟着圈,最后我看上一大片土地,都被今上的叔父赵候给抢去了。
高义欢听完明白了,在关中瓜分土地,完全是一些顺军军官,还有跟随入关的流民,自发去做的事情。
对土地的可望,能做一个小地主,是绝大多数闯军和流民的梦想。
周荣华他们一伙人,还有其他一些闯军头目,趁着李自成没注意,便乘机瓜分,圈地,将土地据为几有。
高义欢听后,对李自成还是老样子,感到有点失望,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不过顺军和流民,自发的去争夺土地,却也并非一件坏事。
良田种起来,就有粮食收,万一李自成败回来,便也不至于没饭吃。
高义欢觉得,只要李自成能花点时间治理关中,今后就算战败,固守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他的心思似乎没有放在民生上。
高义欢站起身来,周哥,这样吧!我先给你五千石做种,等秋粮收后,我再给你一批。
北方种不了稻子,高义欢现在只能尽量从南面买米吃,给周荣华挤出一点麦子。
两人正说着话,这时赵柱子忽然走进大堂,他看了周荣华一眼,直径走到高义欢声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高义欢脸色一变,眼睛瞟了周荣华一眼,忽然故作吃惊的大声说道:你说什么,张献忠打下武昌呢?
赵柱子怕周荣华听见,才小声说道,没想到高义欢却忽然大声又重复一遍,脸上不禁一愣,然后抱拳道:二哥,假不了,我已经确认过了。
周荣华本来还想多要一些,一听高义欢的话,便知道没戏了。
张献忠是与李自成同一辈分的大流寇,高义欢要防备张献忠进入河南,肯定要打仗,而打仗就要耗费军粮,他便只能把到嘴边的话,吞进肚子里。
这时高义欢看向他,周哥啊,你来一趟也不容易,兄弟本来要好好招待,但湖广局势出了变化,兄弟就不陪你了!
周荣华很识趣的站起身来,拱手道:大事要紧,兄弟我就不打扰高兄弟了。
说完周荣华便转身离开了大堂,高义欢遂即才扭头问赵柱子道:怎么回事,你仔细说一说。
二哥,消息是吴世昭从信阳传过来。赵柱子忙回道:张献忠二十多万人围攻武昌,何腾蛟杨文岳等明朝的大官齐聚楚王府,跪求楚王捐资助饷,结果这厮一毛不拔,令守军失望,把城卖给了张献忠,何腾蛟和杨文岳跑去岳州,楚王和城内的宗室都被张献忠给淹死了。
明朝藩王中,最愚蠢的就是死在洛阳的福王和被张献忠淹死的楚王。
楚王朱华奎,早年就指使手下,将与自己结怨的湖广巡抚赵可怀殴打致死。
而他在位六十三年,府内钱财堆积如山,湖广大员齐聚府邸,让他助饷,他却一毛不拔,指着洪武朝所赐的裹金交椅,说道:此可佐军,他无有!,令楚中大员失望至极。
等武昌被攻陷后,王府家财全都便宜的了张献忠,西贼尽取宫中金银各百万,辇载数百车不尽,张献忠笑曰:有如此赀财而不设守,朱胡子真庸儿!随后把朱华奎掷入长江溺死。
接着,张献忠又将武昌城内的朱姓宗室全部驱赶到江边,令其投水。一时间长江岸边哭声震天,浮尸顺流而下。
高义欢原本以为左良玉在襄阳,武昌的局势会有一些变化,不想城还是被打破,而楚王依旧死的很不光彩。
赵柱子看高义欢皱眉沉思,不禁担心道:二哥,张献忠打下武昌,会不会北上打襄阳啊!
高义欢眉头一皱,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张献忠和左良玉也是一对冤家,张献忠既然占据武昌,便不可能无视襄阳的左良玉。
高义欢当即急道:柱子,你立刻派遣快马去南阳,传我的命令,就说我接到了李自成的旨意,要去征讨张献忠,让王体中点起兵马,准备随我南征。
赵柱子听了忙抱拳,我这就去。
来人,去叫鲁府君过来!高义欢不等赵柱子退去,便对堂外大吼一声。
襄阳在左良玉手中,他夺来容易,如果落入张献中手里,高义欢想拿襄阳便不太可能了。
高义欢一想,张献忠手下有李定国刘文秀孙可望艾能奇,心肝儿就有点颤。
当下,高义欢便一面派快马传令南阳王体中,准备南下,一面安排留守事宜,并命大军收拾行装,准备开拔。
高义欢去岁十一月占据汝宁,开始招募新卒,整编降卒,到如今已经有十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新卒和降卒通过训练,又经历了查牙山的轮战,可以说,已经可堪一战了。
高义欢对新卒通过分地,降卒则鼓励其安家,取流民妇女为妻等手段,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基本将这支人马消化。
八月初三,为了赶在张献忠之前,拿下襄阳,高义欢稍作准备,便率领五千兵马,外加三千民夫,押着大批粮草前行。
南阳府,威武将军王体中的府邸内,一众将领聚集。
王体中拿着高义欢发来的手令,高义欢让我整顿兵马,跟着他南征,你们怎么看?
一众部将相互看了看,便有人站出来,将军,还是不要去吧!万一撞上八大王,那可就惨了。
对,对,八大王不来打我们,我们就烧高香,干嘛还去惹八大王。况且南面一团乱麻,又没好处,我们去干啥?
第178章各怀鬼胎
张献忠拿下武昌,南阳方面也收到了消息,甚至因为道路好走的原因,比汝宁还要先一步知道。
李自成和张献忠不合,流寇们都知道。
以前还有罗汝才在他们之间和稀泥,现在罗汝才被李自成弄死后,张献忠和李自成便没了缓和的余地,一旦撞上,肯定要掐起来。
张献忠占据武昌,对于顺军便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王体中当仁不让的给老上司白旺打了包票,说要守住南阳,防御张献忠北上,请白旺放心。
南阳方面已经做好了防御的准备,现在高义欢居然要主动出击,便打乱王体中的部署。
况且,八大王有那么好打么?
听了部将的话,王体中冷哼一声,嘴角浮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他和高义欢同是威武将军,不过轮资历,他在顺军的时间,却比高义欢老的多,豫南防御使的位置,应该让他做,才合情合理。
高祖荣那个老东西,仗着是李岩的幕僚出身,便不把他这个镇守放在眼里,时常违背他的意愿,现在他儿子高义欢又来命令他,让王体中心里一阵不快。
他心里不高兴,很鄙夷高义欢这个关系户。
这个高义欢,怕是脑壳进水,才想去趟湖广的混水。
王体中听了部将的话,深以为然,不过他却拿着高义欢的手令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高义欢拿到了朝廷发来的指令,朝廷让他主持豫南军务,对付张献忠,本将也没奈何。
如果只是高义欢,他们可以理都不理,但有大顺朝的命令,那就不一样了。
虽然众人都不想去湖广,但是大顺朝的命令,他们却不敢违背,就算有危险,也得咬牙听令。
众将士一阵沉默,王得仁出来抱拳道:既然是朝廷的命令,那将军怕是不好抗命,但卑职觉得,咱们人马比高义欢多,得由将军来主持这件事情。
说完,他又转头看向其他人,问道:你们说是不是!
对,对,高义欢算什么东西,就会拍马而已。众人连忙附和一句。
王体中看了众人的反应,心里比较满意。
众将都支持他,那他就有对抗高义欢的底气。
几日后,南阳城外十里长亭,站着一群人。
南阳城收到消息,高义欢今日将抵达南阳,所以城内大顺朝的官员,大都出来相迎。
不过王体中没来,只是让王得仁领着一队士卒前来迎接。
为了给高义欢一个下马威,王得仁等人都是骑马过来,来的十多号人,都穿棉甲,高大体健,一个个一脸的匪气,非常彪悍,一来就把站在亭子里的高祖荣等人挤了出来。
高祖荣被李岩派来南阳,分了王体中一些权力,让王体中对此十分不满。
另外高义欢又占了他想要的位置,王体中便也记在高祖荣头上,时常找老头蛮烦。
虽然王体中有些忌惮李岩,但他是陕西帮的人,朝里也有人,到也不怕得罪高祖荣。
王得仁和几个壮汉把亭子一占,便大声说笑着,明目张胆的说,要给高义欢一点颜色看看,把高祖荣带来的几个衙役,吓得赶紧躲在一边。
这时,几人正说笑着,地面忽然震动起来。
作为老行伍,亭子里的王得仁,立刻就意识到,这是大股骑兵奔驰过来。
亭子内的十多个汉子,不禁纷纷脸色一变,扭头望向亭外。
不多时,远处便见大队的身影出现,无数人影随着战马一起起伏,像是湖面上的波浪一样,波动着涌了过来。
高义欢一身铠甲,披着黑色披风,头戴凤翅铁盔,胯下黑宝驹,威风凌厉的风驰在前。
阳光照射在他的铠甲上,银光闪闪,身后徐黑虎赵柱子等十多人,身上都是铁甲,后面数千兵马,骑在战马上奔驰,也都衣甲整齐。
王得仁等人看见数千骑兵,屁股便坐不住了,一个个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
这时高义欢已经奔驰到亭子外,忙翻身下马,爹,你咋迎到这里呢?
高祖荣看了看高义欢带来的人马,脸上也有些震惊,不多遂即笑道:有些日子没见了,再者为父有话对你说。
高义欢忙扶着高祖荣,便往亭子里走,爹,咱们坐着说。
徐黑虎等人也往里面走,几个衙役心中震惊之余,顿时有了主心骨,跟在高义欢一行人身后,狐假虎威的走着。
王得仁一行人,见这些身材健壮,穿铁甲,戴铁盔,腰缠虎头革带,脚皮靴,背后披着黑色披风的高军,顿时就自惭形秽起来。
本来想给高义欢一个下马威,现在一对比,就自己几匹老马,跟本不够人家正眼看。
一行人别人没吓到,却把自己震到了。
娘个劈,撞上硬点子了。王得仁,眉头一皱,扭头小声道:快去通知将军,人来了,是个硬茬子。
说完,他便颠颠的跑过来,堆笑着抱拳,这就是高将军吧!卑职王得仁,特意来迎接将军。
高义欢打量了他一眼,没啥特别,还没身后黑旋风有特点,于是点了点头,哦,王将军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