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惹得贞元勋臣在其从龙首原回城时伏击刺杀于他,可见仇恨之深!

    至于满朝新党大臣,就更不用多言了。

    新党魁首宁则臣与贾琮有杀子之仇,次辅赵青山被贾琮抓捕入狱,发配到河套去当县令

    而江南各省的督抚重臣,栽在贾琮手中的也不少。

    可谓举世皆敌!

    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贾琮是为了他这个皇帝做事。

    但那又如何,他为天子,皇命在身。

    就算做下这些事,也无人敢明着怨恨,更无人能以此为大义将他如何。

    君臣父子,天伦大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义忠亲王举旗造反,声势如此浩荡,也不过一荡而平。

    贾琮却不同,他不是天子,所以成了真正的孤臣。

    贾琮自己也明白,所以紧紧跟在他这位帝王之后

    如今看来,当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能将这把刀,放心的留给他的皇儿,还不用担心外戚坐大,当初真是下了一招妙旗

    念及此,崇康帝按捺下迁怒之意,问贾琮道此次平乱,爱卿居功至伟,不知想要何赏赐?

    此言一出,在帐内侍奉的戴权和苏城都侧目看了过来,目光审视。

    贾琮一直伏地,闻言抬起头看向崇康帝,诚恳道陛下先前允臣,待朝局大定时,准臣做一世富贵闲人,读书写字,逍遥一生。如今暗害皇子的幕后黑手们悉数就擒,迟早伏诛。盘踞京城,不尊皇命的十二团营,自此之后,也皆为天子亲信可掌。朝堂之上,本就皆为陛下一手提拔起的臣子,忠心可鉴。如此这个,可否恩赏臣

    听着贾琮喋喋不休的絮叨,崇康帝的脸色一点点黑了下来,到最后,张老供奉不得不提醒他陛下,万万动不得怒啊!

    心头的绞痛让崇康帝按下怒火,看着贾琮沉声骂道猪油蒙了心的混帐,都道你是天下第一才子,朕看你是天下第一蠢才!朕若无事,准你当个富贵闲人又如何?可现在这个情形,你若交权,三个月之后,你比朕还要先行一步。到那时,贾家满门都要遭殃。你是猪脑子啊?!还是在这与朕顽以退为进的戏码?其心可诛!

    贾琮满头大汗,叩首道臣怎敢有此心?只是只是臣适才实还不能想到,废黜数千年来苛政,解救亿万黎庶于苦难,延大乾国祚亿万年仁心圣德之君父,会会

    言至最后,贾琮竟哽咽难言,伏地痛哭起来。

    许是到了生命最后关头,崇康帝的心也软了起来,听闻这等良心之言,他的眼圈竟也隐隐泛红,不过还是骂道没出息的东西,朕现在又没死,你哭哪门子的灵?

    不过在戴权和苏城的劝谏下,崇康帝按下波动的心绪,恢复平静道贾琮,如今你和贾家唯一的生路,就是给朕当好锦衣卫指挥使,掌好你手中的权柄,护好朕的皇儿,也是你的外甥,扶持着他,坐稳这大乾的江山!若不然,任何想要谋逆之贼,必先铲除你贾清臣,再灭你满门!

    见贾琮面色发白,眼中说不出的失望之色,崇康帝气的生生想笑。

    他是真的相信贾琮没有对权力上的野心,这几年的观察来看,只要能让属下解决的,贾琮统统交给属下去解决,极不耐政务。

    这样的人,怎会贪恋权力?

    真正有权势之心的,当如他崇康皇帝,事必亲躬,恨不得将天下大权一手操之。

    而如贾琮这般,能写出人生若只如初见和明月几时有一心风花雪月的书生,最大的心愿,的确是当个世之名士。

    且看看这混帐家里那些勾当,左勾一个右搭一个,美婢一次睡两个

    难成大器!

    可这世界就是这样不公,想得到的人,拼了性命都得不到,得到了,也守不长远。

    而不想得到的人,往外推就推不出去

    何谓造化弄人?便是如此吧。

    不过越是如此,崇康帝越不会放贾琮去逍遥快活。

    他看着贾琮,缓缓安抚道你放心,朕金口玉言,答应过你的事,自会兑现。只是事情发生了变化,一旦朕龙体不适,陷入昏迷,朝局又会出现波荡。彼时,朕需要你出面镇定京中局势。但朕会留下遗诏,等到朕的皇儿亲政之后,会恩赏晋升你为世袭罔替之荣国公,世世代代做富贵闲人!贾琮,朕少有向人这般许诺。这次也不会大封于你,让你落到功高不赏的境地,不是在恩赏你,是在害你,望你体会朕的一片苦心。

    贾琮闻言,自知躲不过,轻轻一叹后,叩首道陛下如此皇恩浩荡,臣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只是臣不妄自菲薄,但也不敢骄狂自大,以锦衣卫的实力,实在难以承继陛下重望。臣有自知之明,自承爵袭官以来,看起来大权在握,威风凛凛,实则狐假龙威,倚仗着天子的圣眷皇威行事,自然无往而不利。可一旦臣实在没有信心,安稳朝局。臣于鄙贱微末间受陛下简拔至冠军侯,并不畏死,唯恐辜负圣上所望,若此,则死而无颜面见圣君。

    崇康帝闻言哑然失笑,看着惶恐不安的贾琮,心中暗叹,到底还是太年轻,难道他以为朕会将所有的希望放在他一人身上?

    摇摇头,崇康帝道爱卿安心,朕自有安排,不会让你空手上阵的且除了爱卿之外,朕还会再留几个顾命辅政大臣,你们合力为之,必能辅佐承嗣之君,安稳亲政。

    待贾琮有些面色沉重压力巨大的跪安,并奉命前往龙帐去见元春后,紫宸殿大太监苏城犹豫了下,还是小声道陛下,贾家后宫有娘娘,前朝有一操持大权的锦衣卫指挥使,当下无事,还能稳住小主安危。可若有十数年的发展,那

    不要说什么母子,在皇权面前,父子都能反目成仇,母子就不行了?

    青史之上,为皇权二字反目成仇的母子还少了?

    在以孝治天下的当下,太后对皇帝有天然的制约权。

    若再有强大的外戚作为前朝臂力,那么对皇帝简直拥有废立之力!

    崇康帝自身受了一辈子的桎梏,难道还要让幼君受这等苦楚?

    戴权也罕见的没有为了反对而反对苏城,附和道是啊,主子,不可不防啊。

    他素来和贾琮不睦,自不愿见他坐大,这个时候不开口反而诡异

    苏城是自崇康帝于潜邸时就颇受重用的内监,地位与旁个不同。

    所以崇康帝并未怪他多嘴,只漠然看了戴权一眼,让他闭嘴后,淡淡的道不用你们多嘴,做好你们本分事。不过见苏城面色担忧,还是多说了句朕难道还不知,母壮子幼非福耶?

    此言一出,苏城眼睛一亮

    在崇康帝身后,为他施针的张老供奉,执针的手却不可自抑的颤了颤。

    这便是天家啊

    汉武晚年因巫蛊之祸迫死戾太子,大肆株连,幸而晚年得子,然为防母壮子幼,复吕后之祸,汉武命其宠妃钩弋夫人活活殉葬。

    显然,苏城能想到的事,帝王之术早已炉火纯青的崇康帝不会想不到。

    只是,除了还未诞下龙种的贾氏外,其他对皇子有威胁的人,又会落得什么下场?

    譬如,重华宫内的那一位




第六百三十一章 待看将来
    龙帐内,元春看到贾琮出现,当真是泪如雨下。

    琮弟

    贾琮忙劝慰道:大姐姐如今身子重,不可大悲大喜。

    元春急问道:陛下龙体如何了?可有恙没有?

    贾琮奇怪的看了眼不远处坐着吃茶的叶清,问元春道:她没同你说?

    元春一滞,随即道:清姑娘许是在安慰我

    贾琮呵呵笑道:放心,陛下洪福齐天,又有宫中妙手神医诊治,此刻已无碍了。

    崇康帝生命只余三个月之事,自然为绝密之机。

    如今只有寥寥数人知道,也皆下了最严厉的封口令。

    对外,会说贾琮替崇康帝取出了子药,又有宫中老供奉医治,目前已然无忧。

    听闻娘家人之言,元春海松了口气,软软的坐在香妃长榻上,劫后余生般喜极而泣道:幸陛下天命贵重,贼人不敢伤也。若是若是,那

    她至今都不敢想崇康帝出事后的下场。

    贾琮闻言安抚道:好了,陛下或许过一会儿就会回来。如今陛下最是以大姐姐腹中龙血为重,见大姐姐神思不宁,落泪伤心,许会不喜。大姐姐还是好生修养身子,保养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陛下世之圣君,不需大姐姐多虑。

    元春闻言,有些诧异的看了贾琮一眼,又侧脸看向一旁正举头望着帐顶的叶清,不由抽了抽嘴角。

    贾琮见之奇之,问道:怎么了?

    元春强笑了声,道:三弟这说法,倒和清姑娘所言几乎一样。

    贾琮还未说话,就听叶清悠悠道:这叫什么来着?哦对了,这就叫心有灵犀一点通。

    噗嗤!

    元春身边的丫头抱琴实在忍不住了,喷笑出声。

    不过笑罢就变了脸色,畏惧的看向叶清,怕她发作。

    然而叶清到底还是看过来了,挑起眉尖问她道:你笑什么?

    抱琴小脸唬的发白,元春不忍,解释道:她一个丫头,不懂规矩,清姑娘还要多多包涵。

    叶清呵呵笑了笑,让元春面色微微一滞。

    也是近来怀了身孕,她才有资格喊叶清一声清姑娘,之前,她都要叫清小主儿的。

    说起来,她也不过是丫头一样的地位

    见元春在叶清跟前连一个回合都撑不住,贾琮微微皱眉道:你和一个丫头较什么劲?

    叶清闻言,明媚一笑,道:那我和你较劲?

    贾琮抽了抽嘴角,道:我看你是闲的无聊。说罢,对面色古怪的元春道:大姐姐好生歇着,我前面还有军务,先告退了。回京后,择机我再来看大姐姐。

    元春虽然对这个能为她扎场子的娘家弟弟极为不舍,却也懂得规矩,不能耽搁大事,只能送她离去。

    不过贾琮还未出门,就听身后叶清声音慵懒道:对了清臣,子重那边好像不大好,你和他不是好友么?代我去看看如何?我现在不便过去

    子重,便是开国公世子李虎。

    贾琮闻言顿了顿脚步,却依旧头也未回的大步离去。

    开你娘的什么玩笑?!

    崇康帝只剩三月之时,正是一生中最敏感最碰不得的时候,这个时候去犯忌,是嫌死的太慢么?

    贾琮岂能不知,崇康帝看重于他,改了杀他的主意,便是因为他举世皆敌?

    一个要操持未来锦衣大权十数年的锦衣卫指挥使,去探望贞元勋臣头子,怎么看都是让他往深不见底的坟坑里跳。

    不过,贾琮也没想到,他并未离开多远,崇康帝竟派人传旨于他,让他去看看开国公李道林。

    因为贾琮施圣手取出天子心口子药,崇康帝转危为安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行在。

    人心安定之余,开国公世子李虎叩阙,跪求崇康帝下旨,请贾琮出手相救李道林。

    崇康帝,竟准了,并让贾琮尽力救治伤病将士

    或许,他是为了让人相信,贾琮医术高超,而他的龙体果真无恙。

    这个消息,震惊许多人之余,也让死伤无数的贞元旧部们,稍稍安下心来

    既然肯救死扶伤,那多半是不再杀了。

    想来崇康帝下旨让他堂堂一等冠军侯,大乾锦衣卫指挥使当郎中,给人看伤治病,也有这个心思在吧。

    论心术权术,贾琮以为他和崇康帝,还差的太多

    清臣!!

    李道林帐内,血腥气和草药气息弥漫,李虎满面灰泪交杂,额头青肿一片,看到贾琮后,虎目含泪,激动道:清臣,务必救救我父!

    贾琮看着狼狈不堪的李虎,又看了看帐内人事不省的李道林,高大的身躯上,颈部和腹部各中一箭。

    看起来,比崇康帝危险何止十倍。

    但他至今还未死,显然脖颈处的箭伤既没射中气管,也没射中颈部大血管。

    这才是真正的运气

    至于腹部那支箭,也不算什么大难题。

    因为他有青霉素

    肠子的缝合,也远比心脏简单的多。

    贾琮唯一担心的是,这看起来比心脏危险十倍的伤病他都能救治,崇康帝会不会怀疑他故意不救?

    更进一步,会不会联想到龙首原

    不过随即这个顾虑便被打消。

    崇康帝虽不懂,可他身边有个懂行的,那位张老供奉,会为他解释什么是要害。

    况且,龙首原上那位的病情,和这些都不同,想来那位张老供奉也会解释明白。

    唉,这伴君如伴虎的日子啊

    还好,只要再忍三个月,便能海阔天空了

    展鹏!

    贾琮看了眼面色焦急,泪流不止的李虎,沉声一喝。

    展鹏立刻上前,应道:在。

    贾琮一边卸甲,一边道:准备净室。

    喏!

    两个半时辰后,看着贾琮从一小帐内出来,面色隐隐发白,满头皆是汗水。

    李虎既感激又紧张,问道:清臣辛苦了,不知我爹他
1...513514515516517...6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