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王熙凤见两人的神色,就知道这件事算是过去了。

    贾母和王夫人与寻常妇人不同,她们对于那些对她们在意的人或事没有威胁的人,素来宽容许多。

    有时甚至还愿意济危扶难,乐善好施。

    些许银财对她们而言并不放在眼里,好名声以及传说中的阴德,才更重要。

    绝不会像小家子出身的邢夫人那样,不考虑利益干系,只为一些莫名其妙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思,便大动干戈,又扣扣索索,难成大器。

    王夫人这时也不动声色的瞥了眼脸色又阴沉下来的邢夫人,而后对贾母道:老太太,到底欠了人家的人情,礼数上还要周全才是。

    另外,琮哥儿要去国子监读书,也不知是要住监,还是要来回走动。

    要是住监,就让凤姐儿提前准备些行李衣裳。

    若是来回走动,也得让前面安排好长随和跟班小厮,还有车马也都要提前预备好。

    尽管贾母心里不喜欢贾琮,对性子沉闷的王夫人也不怎么中意。

    可此刻听到王夫人这一番考量,心里真真舒坦,至少在明面上做足了体面功夫。

    她也知道,王夫人这般做,并不是真想善待贾琮,对王夫人来说,眼里只有一个宝玉。

    她这样做,只是为了贾政喜欢,再者,也能得一个好名声。

    即便如此,贾母依旧高兴。

    在她看来,若大家都能这般做法,日子岂不更受用?

    有邢夫人在,她不好直接夸赞王夫人,偏对王熙凤嗔道:几回让你多和太太学学,行事大气宽宏些,若你有太太一半的气度,也不至让那么多人恼你!

    王熙凤何等玲珑心,自然知道贾母在说哪个。

    悄悄打量了番差点气翻过去的刑氏一眼,心里说不出的畅快,嘴上却高声羞恼道:这分明是老祖宗的错,怎能赖我?

    众人虽明知她在顽笑,还是唬了一跳,贾母也奇了,道:怎是我的错?说不出好来,仔细你这张油嘴!

    王熙凤理直气壮道:太太也是跟老祖宗学的,大嫂子也是,偏老祖宗不把好教给我,就教泼辣的一面,可不就是老祖宗的错?大家来评评理!

    众人闻言大笑,见她在这张牙舞爪的张扬,贾母却愈发喜欢。

    顽笑罢,到了开宴的时候,王熙凤并李纨一起安排人张罗好宴席。

    席间再无事,总是笑语连声。

    几大桌好菜,俱是珍馐佳肴,奢华无双。

    待众人用罢宴后,李氏朱氏等姻亲告退离去。

    王夫人与诸内眷一起送至二门,折返后刚刚重落坐,就听堂外廊下传来问安声:老爷来了!给老爷请安!

    :总是写成大章,一章快顶人两章了。

    求推荐,求收藏




第六十五章 触目惊心
    老爷回来了。

    荣庆堂内,除却贾母邢夫人未起外,其余诸人皆起身相迎。

    贾政与贾琏贾宝玉一起入内,先与贾母问安。

    贾政落座,贾宝玉又给邢王两位夫人请安。

    一番见礼后,被贾母招至了身边,怜爱的抚了抚额头。

    贾母笑问道:听袭人说,今儿你得了头彩?

    贾宝玉闻言,圆脸登时通红。

    若没那么多大人在,他也就应承下来了。

    可贾政贾琏都是当事人,他怎敢顶上这个名头?

    因而老实答道:是贾琮得了头彩。

    贾母自然不喜听这个,王熙凤在一旁笑道:不是说那些官儿都在夸你吗?你倒谦虚起来了!

    贾宝玉闻言,心虚的看了眼正对他冷笑的贾政,忙解释道:我只让了那监生之名,贾琮却是因为字写的极好。

    邢夫人在一旁哼了声,道:宝玉就是忒实诚了些,一心只知道谦让。

    却不知,咱们这样人家的孩子,知礼懂孝道才是最正经的。

    字写的好一些坏一些又有什么当紧?

    我这妇道人家,也知道秦桧写的好字,可还不是个大奸臣!

    众人没想到,以邢夫人的见识竟还能讲出这么有见识的道理来,纷纷侧目相看。

    却又把邢夫人给气个半死,以为众人小觑她

    贾政干咳了声,道:话虽如此,琮儿也是知礼知孝的。

    他给大老爷抄经书,抄写的字体上都带了禅意。

    若非心诚,断不会如此。

    见邢夫人还要说什么,贾政面色带了分肃穆,沉声道:大太太让琮哥儿抄经是好的,正是如此,才让他写出了这样的好字来。

    几位大人都道,假以时日,贾家出一个书法宗师也是可得的。

    到时候青史留名,不止大老爷和大太太能被后世所敬,贾家亦能得文华之名。

    只是大司空也担心过犹不及,琮哥儿年纪毕竟还小,长时间与沙门经典相伴,难免生出避世之心。

    所以剩下的《无量寿经,我已经打发人去印了,到时候送去大老爷院里。

    大太太以为如何?

    当着贾母的面,邢夫人还能说什么,只能强笑应下。

    又随口说了两句,就起身告辞了。

    只觉得今日倒了八辈子血霉,一张脸都丢尽了。

    似乎谁看她的眼神,都是在嘲笑。

    心里也就将贾琮恨入了骨子,回到东路院后,便在早早回来的贾赦面前,狠狠告了一状

    刑氏且不多提,却说荣庆堂内,邢夫人刚去,李纨知道贾政必有事要谈,便也带着黛玉湘云并迎探惜三春离去。

    贾宝玉见之,忙频频以目示意贾母。

    贾母知有贾政在,宝玉必不自在,也不愿拘着他。

    索性让他一并离去,和姊妹们顽乐松快一会儿。

    等晚辈们都下去后,赖嬷嬷胡嬷嬷李嬷嬷三个老嬷嬷也要告退,赖嬷嬷却被留下。

    今儿是贾母寿辰,俗话说儿的生日,母的难日。

    贾母当初是带着陪侍丫头赖嬷嬷一起从史家嫁进贾家的,今日她还想和赖嬷嬷一起回忆回忆当年史家的旧事

    她料贾政所说也不会是什么大事。

    果真,的确不是什么大事

    老太太,三日后,琮哥儿就要去国子监入监读书了。

    贾政对贾母笑言道。

    贾母淡淡笑道:这不是很好么,那就去读罢,读好了是他自己的。

    贾政笑道:正是此理。只不过,琮哥儿走前,是不是来给老太太请个安?总要尽尽孝道才是

    贾母面色登时不好了,眼神不善的看着贾政道:我倒不用他来尽孝,只要不要再扰我的清静,我就阿弥陀佛了!

    贾政赔笑道:他哪里敢打扰老太太的清静,不过请个安罢。

    见贾母满脸不悦的看着他,贾政不得不说实话道:母亲,琮哥儿到底是咱们家的子弟,若总不能与老太太请安,传出去,于孝道有碍。再说,当年的事,毕竟和琮哥儿不相干

    贾母闻言掉下脸子来,斥道:他的孝道有碍,你若这样做,你的孝道就没碍?

    若不是当年那个不要脸的娼妇作祟,你爹也不至于早早就去了。

    贾政闻言,面红耳赤,跪下道:母亲,儿子怎敢忘记父亲大人慈爱?

    只是千错万错,都是前人的错。

    当日接琮哥儿回府,不也是父亲大人临终前嘱咐的么?

    父亲大人担心琮哥儿长于那妇人之手,会被教唆坏了。

    如今看来,父亲大人到底英明!

    思及亡父,贾政泪流不止。

    王夫人贾琏王熙凤等人也跟着掉泪。

    贾母见他如此,长叹息一声,也流下两行热泪,悔恨道:那个贱妇轻佻无状,妖艳下贱,也不知你大哥当年是如何瞎了眼

    到底有晚辈在,王夫人面前也要给大伯留下点体面,不好多言。

    贾母咽下未尽之言,疲惫道:既然你这般看好他,临走前来见见也罢。

    日后逢年过节时,可以来磕个头请个安,寻常时候就罢了。

    总要让我安生些日子。

    都回去吧

    出了荣庆堂,贾政与王夫人走在前,贾琏和王熙凤跟随在后,一行人走在廊下。

    出了贾母院后,贾政对贾琏和王熙凤道:你二人去东路院走一遭吧。

    贾琏点点头,王熙凤奇道:老爷,好端端的,去东路院作甚?

    王夫人皱眉道:这话是你能说的?

    王熙凤忙赔笑道:太太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老爷让我们去东路院做什么事,并不是不愿去。

    贾政颔首道:刚琮哥儿去给大老爷请安,他就要去读书了,总要告别一番。

    你们去代我喊一遭,就说我叫琮哥儿有事吩咐。

    王熙凤闻言,登时会意。

    贾政这是怕贾琮在东路院遭殃,让他们去当救兵。

    念及此,王熙凤心里腹诽一句:老爷待贾琮未免太好了些吧

    看了王夫人一眼,见她没说什么,就笑着与贾琏一起去了东路院。

    两人离去后,贾政对王夫人道:刚才老太太不自在,我就没说,太太以为,宝玉一并去国子监读书如何?

    王夫人闻言,登时顾不上吃贾政待贾琮这般好的醋了,忙道:老爷,宝玉身子不好,去那里怕是吃不了苦。

    见贾政沉下脸来,赶紧又道:就是我愿意他去,可老太太那里,也断不能点头。

    今儿是老太太的生儿,老爷可别再

    话未尽,贾政叹息一声,道:总要进益些才是,只这般下去,怎么得了

    又想起贾母对宝玉的溺爱,此事断不能行,不免有些落寞的摇摇头。

    见贾政这般,王夫人心里也不好受。

    只能再想法子,看看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良法

    前面,贾琏王熙凤夫妇已经乘上了八宝簪缨马车往东路院赶去。

    车上,王熙凤细细问了遍今日荣禧堂上发生的事,而后问道:这么说,贾琮真写的一笔好字?他才多大点

    贾琏慵懒的靠在锦靠上,随意道:管他呢,许是有天分吧,又值当什么?

    王熙凤笑道:你自然懒得理会管他,可老爷心里却喜欢到骨子里去了。

    还真是一人有一人的缘法,老爷待他倒比亲生儿子还亲了。

    我瞧老太太和太太都不大高兴。

    贾琏还是没所谓,笑道:亲不亲都是那么回事了,过两天就要去国子监入监读书,一年回不来三五回。

    再过几年长大些,花个二三千两银子娶了亲,也就分出去了。

    是好是坏,都看他自己。

    王熙凤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却讥笑道:这番话你甭和我说,你得去和大老爷大太太去说。

    他们听明白了才算你厉害,和我说有什么用?

    贾琏闻言,讪讪一笑,看向王熙凤那张娇俏艳丽的脸,赔笑道:一会儿还要劳你多担待,老爷不好骂你。

    要是风向不对,你可要记得

    吁!!

    贾琏话还没说完,车外忽地传来一道勒马声,马车也登时止住。

    他不知发生了何事,便喝问道: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停车了?

    王熙凤也皱起了修眉,正要挑起车帘往外望,就听贾琏的小厮兴儿结结巴巴道:二二爷,三三爷他

    听他这语气,贾琏心里一沉,猜想必有不好的事发生。

    他忙推开半扇车厢前门,与王熙凤一起身子探前,放眼看去。

    就见一道瘦弱的身影,自前方东路院黑油大门步步而来。

    步履虽慢,但消瘦的身形始终挺立如松。

    只是,少年额前的伤口,和缓缓垂流而下,已染红半边脸颊和衣衫的殷红血迹,刺的人难以直视

    触目惊心!!

    :晚了,抱歉




第六十六章 震怒
    贾琮被打的头破血流一事,没用一顿饭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贾府。

    这让原本因为荣禧堂之事,而在贾府下人中渐起微妙之意的风向,再度急转而下。

    有这样一个老子,别说贾琮写得一笔好字,拜了大司空为师。
1...5455565758...6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