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看着王夫人那张脸,叶清眼中浮起十分厌恶之色,道:瞧你这幅伪善的模样我就想吐,到了此时还想抵赖不成?若非念在你好歹对太子还有些薄恩,我现在就让人拔了你的舌头!
王夫人闻言,面色涨红,还想抗议,却见叶清不耐烦的一摆手,道:掌嘴!
此言一出,王夫人面色大变,而薛姨妈见出来了两人,还有一人走向她,也跟着面色骇然委屈,她分明一个字也没说。
可那两个身着宫妆的健壮嬷嬷却径直走到跟前,扬起手啪啪的打在了两人脸上。
叶清见二人惨叫连连,鄙夷不已。
一个为了娘家哥哥含恨算计,一个为了早日救出废物儿子苦心谋算。
前面那个最狠,想借刀杀人,以让贾琮也尝尝失去亲近爱人的痛苦。
后面那个最蠢,居然听信了她姐姐之言,以为弄出个宝钗落水事件,就能让贾琮心软放了她的儿子。
左右夏日里落水只是惊吓一场,不会真出大事
女人最了解女人,也知道女人能恶毒到什么地步。
宫里最不缺的就是表明上菩萨,背地里修罗恶鬼的女人!
叶清见的多了,所以也更加知道,该怎样对付这样的人。
见王夫人和薛姨妈两张脸肿的不成样子了,她也懒得再打,道:传太后懿旨,贾王氏薛王氏妇德不修,犯口舌之戒,特安排两位管教嬷嬷管教贾家不是有家庙么?送进去好生管教。
说着,她站起身,看着二人讥讽道:一把年纪的人了,不好好惜福,反而不知天高地厚算计这个算计哪个,也不拿张镜子照照你们自己,你们能算计得了哪个?清臣乃天命皇子,也是你们配算计的?再有下次,直接剁碎了去喂狗!贱人!
骂罢,再不看瘫软在地上的二人一眼,迈步离去。
对她而言,此事不过小事尔。
微不足道的两个蠢妇,还没给贾琮带些惊喜回去更有趣。
贾家这些女孩子多是知根知底儿省心的,这些人入后宫,总比日后招些人面蛇心的女人进后宫好。
她可不想以后整日帮贾琮灭火,她还想以后四处去逛逛呢。
想着今晚回去后贾琮的表情,叶清哼着小曲儿,踩着欢快的步伐,往荣庆堂走去。
:这几天要疯啊,又是将近大六千字。也是没谁了,断哪都不敢断,三千字时就想完,结果求生欲让我又继续写,四千字五千字哪哪不敢停,我这作者当的也是没谁了!订阅啊,我发现大章有些书友就不舍得订了,这不欺负人嘛!
第七百零六章 太夫人教的好啊
爷哎哟,宝姑娘这是怎么了?
东宫,宜春宫内,正带着丫头们在游廊下纳夜凉说巧话的平儿看到贾琮先是一喜,随即就发现他竟是横抱着宝钗回来的,唬了一跳。
再见宝钗面色惨白双眸紧闭,人事不知的靠在贾琮怀中,清瘦的模样愈发让平儿心惊,忙迎上前问道。
贾琮这会儿哪里方便回答,只道:晚会儿再说便直接往内行去。
他正经寝宫在崇仁殿那边,虽平日里总宿于此,但并没有他的房间。
贾琮抱着宝钗直接进了平儿的房间,遇到这等事,能让他完全放心的,也就平儿了。
平儿难得抢先一步入内,将铺在花梨木恰花月洞架子床榻上的湘妃竹凉席卷起撤去。
又让小七将冰鉴搬到外间,宝钗成了这般模样,怕容易着了寒气。
等她办妥后,贾琮方轻轻的将宝钗平放在床榻上,平儿取了一床崭新的云丝绵被来,小心的为宝钗盖好。
至此,贾琮放缓缓呼出口气来,俯身替宝钗理了理额前微微凌乱的发梢,又在额前吻了吻,轻声道了句:到家了,宝姐姐好好休息。
说罢起身,又看了静谧沉睡的宝钗一眼后,同平儿晴雯等人一道出了房间。
他并没有隐瞒什么,将事情对平儿和几个大丫头大致说了遍,听的平儿等人无不骇然惊恐,晴雯爆炭脾性又气的跳脚乱骂
平儿拉住晴雯,贾琮摆手道:发生此事,宝姐姐心里已是极苦,你们不要多问,也不要多说,不用安慰,只作什么都不知道就好。
平儿最明白,她点点头道:宝姑娘面上随和,心里却是很要体面的。平日里丫头们敢和林姑娘闹,却没有敢和宝姑娘随意顽闹的,可见她心里是有傲气的。若是巴巴的去可怜她,她心里更不受用。唉,怎就会发生这等事
贾琮笑了笑,道:我身世未明时,贾赦夫妇也不知我非贾家子弟,还不一样处心积虑想置我于死地?发生难事时,老太太不也巴不得我速速去敌人跟前惨死,好换取别人不忌恨贾家不牵连宝玉?好些亲长平时不显,看起来很好,但危及到他们更在意的心头肉时,其他儿女子孙都可以牺牲。但越是这样,我们自己反而越要活的更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嘛。
说罢,又对平儿道:这里平儿姐姐先帮着照看些,宝姐姐是以进宫陪伴贵妃的名义入的宫,若住崇仁殿要被人说嘴。我去慈宁宫那边回个话,必还在等我呢。太后和父皇都有了春秋,且身子骨也都不壮,不好让他们跟着熬夜。
平儿忙应道:爷只管放心去就是,这里有我。
贾琮嗯了声,又同其她人点点头后,转身大步而去。
看着贾琮的背影,平儿心里感慨万分。
如今,她这位爷的心里,除了她们外,也终于有了热乎气儿了
在贾家时,只一个当不了家做不了主的贾政向着他,其她人不是动辄啐骂就是利用算计。
让贾琮心里从感受不到一丝家和亲人的温暖,尽管他曾努力尝试过,终究还是不行
现在却好了,有将他疼进骨子里的皇帝,和爱屋及乌渐渐也疼爱起他的太后在,让贾琮心里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放在从前,他又怎会在意贾母王夫人会不会歇息晚了呢?
当然,她们也不会因为贾琮而晚睡就是
但无论如何,她都为贾琮感到由衷的高兴。
慈宁宫,寿萱殿。
已快过了亥时,平日里太后和武王都该歇息了,今日不见贾琮回宫,他们自无法合眼入睡。
不过看到贾琮阔步入内,有些愧疚的大礼请罪时,太后又一迭声的叫起。
武王面上也带着微笑,不见怪罪之色,问道:事情都办妥了?
贾琮又将事情大致说了遍,武王神色不变,太后则叹息一声,道:哀家原以为只宫里会有这么多乱事和怪事,没想到外面也这般乱糟糟的
对武王和太后而言,此事也只是感叹一句的事。
他们对宝钗没有太多的印象和认知,仅有的了解,也只是因为她是贾琮身边人,所以知道她是皇商薛家的人,人还不错,仅此而已。
贾琮自也不会强求什么,因为他也不会关心一个未曾蒙过面之人的不幸。
人之常情。
他对太后和武王道:太后父皇,夜色不早了,早点歇息罢。
太后看向武王,武王则不急,招手将贾琮唤至身边,让他坐下后,温言问道:太子,朕看得出你颇为在意这个薛氏女。只是既然如此,你又为何非要敲打其母其兄?朕了解的不多,但也知道那薛王氏不过一内宅妇人,薛蟠也极不成器。纵然为祸,也为祸不到什么地步吧?太子贵为太子,以后的至尊天子,些许小事,无伤大雅吧?
见武王不解,贾琮知道这是武王想要了解他的心性,斟酌了下,缓缓道出理由:父皇,儿臣向来以为,人生在世,最是侥幸不得。就譬如读书进学,若是学问不扎实,就算考秀才时,凭借侥幸蒙混过了关,回头再考举人,若不将之前欠缺的功底夯实扎实,一定难再次侥幸。就算举人又侥幸过了关,甚至进士侥幸过了关,但终有一日,一定会为这些侥幸付出代价。侥幸的次数越多,以后必然摔的越惨,付出的代价也越重。
薛王氏虽不过内宅妇人,平日里看起来也算善良慈爱,但为了其子,为了薛家的利益,她敢于算计,也敢下恶毒之手。
薛蟠虽不成器,但手中也有人命。
有这样的人在,儿臣不敢侥幸。若儿臣非太子,那么许多事倒也能遮掩一二,儿臣也非圣人。
可既然在这个位置,势必天下瞩目,身边人但凡出点差错,必会被放大百倍。
若到那个时候再出手,下手只会更狠,也更让薛氏为难痛苦。
儿臣唯一没料到的是,薛王氏竟会蠢到这个地步!
儿臣其实并未将薛蟠如何,只要薛王氏将薛家家底交出,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回头儿臣也不会薄待她家的。
先前用了薛家丰字号,答应下一年十五万两的进项,依旧会给她,她家只会更富贵。
可她却舍不得,宁肯用这般拙劣的把戏,也不敢冒一点丧失家财的风险。
由此可见,儿臣没有侥幸,其实是对的。这等人留不得空档!
武王一直静静的聆听贾琮之言,听至最后,笑着点了点头,对贾琮道:朕原以为,帝王的心胸气度,恢宏大气一些更好。其实这一点,太子倒略逊色小九儿一些。不过现在听太子之言,缜密一些似乎也好
贾琮闻言难得不服气道:父皇,儿臣心胸气度不如清儿?
武王呵呵轻笑道:李道林今儿还同朕说起,太子眼界不差,胸怀也不差,就是有些小气,睚眦之仇必报哈哈哈!
话没说完,见贾琮听闻有人说他坏话便当即沉下脸来,武王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
他极喜欢看到贾琮孩童般的模样,未曾给过贾琮幼年的快乐,是武王一生最大的遗憾
贾琮一怔后反应过来,也有些不好意思的跟着笑了笑,凤榻上的太后笑眯眯的看热闹,见爱子和独孙父子这般融洽,她打心里高兴。
贾琮摸了摸鼻梁,还是有些不死心,道:父皇,果真如此?今儿赵青山还在夸儿臣心胸仁厚宽阔
武王笑道:对于能臣干臣,太子是能做到礼贤下士的。但对林清河等人,又稍显苛刻了些。你四伯驾崩前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太子性格,是有些像他。这不是不好,但朕以为,再稍稍宽容些更好。
太子,义理是义理,人情是人情。法家之所以难敌儒家圣道,便是短了这一点。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这是处世之道,也是治国之道。因为治国,终究是在治人。
太子想想看,既然你心里早早就对薛王氏和那薛家子有了提防,那么以你的身份地位,想要看住他们作妖,其实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原不需弄到这个地步。
朕知道你的道理都是对的,但太子却忽视了,这个道理会对薛氏女带来的压力,也会给你自己带来困扰
朕说这些,自然不是为了薛氏女,而是为了太子。
太过较真儿的人,往往很难活的舒心如意,你四伯便是这种人,他打小就极爱较真,所以一生极苦,害人害己
太子,你天资奇高,朕不担心你能否成为圣君,朕只担心你能不能过的舒心自在
荣国府,荣庆堂。
包括黛玉在内,贾家一家人呆呆的看着叶清。
叶清并不在意众人瞩目,这对她来说再平常不过。
她笑道:便是如此宫里皇贵妃身子不好,夜里做梦时梦见了菩萨,指点她若想母女平安,需有一至亲在佛前虔诚诵经三年,不可见人。你家太太听闻此言,便义不容辞的去你家家庙里念经去了。还有薛家那位,听说礼佛能保佑儿女平安,也进去了对了,贵妃还说了,想念家中姊妹,她如今身子不好出不得宫,便央了太后开恩,接贾家姊妹进宫住些时日。等出了国丧朝廷办了登基大典后,太子就要娶亲,送林妹妹出宫时,再一并送回来。时间紧急,大家收拾收拾,随我们一道进宫罢?
贾母闻言都懵了,王熙凤李纨等也是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迎春茫然不解,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好好的要进宫?
探春湘云则一直低着头红着脸,当什么也不知道,只听亲长做主就是
唯有宝玉,听闻叶清之言,如遭雷击!
整个人似被五雷轰顶,方才他听他娘去礼佛时都未曾这般崩溃。
若非贾政早有提防,此刻眼神凌厉的盯着他,宝玉此刻早就扑到贾母怀中大哭大闹起来。
他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贾母能明白他的心,万万不可将姊妹们都送进宫去!!
就听贾母迟疑道:都进宫?
贾母不是傻子,见识也比单纯的黛玉广远些。
叶清那套进宫数日待国丧后送黛玉回家备嫁再一道送归的说法,哄不住她的。
自古何曾见过在宫里过夜的臣子家的女儿,还能清白出来的?
就算是清白的,可谁信?
见贾母似不乐意,叶清差点气笑了,道:太夫人,依我之见,你家还是早做准备为好。今儿太后还同皇上说,天家只太子一条血脉太过单薄,要为他宫廷选秀。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宫中捡选。你家几个女孩子年岁也都到了,若不早先入宫好在太后面前露个脸,真等选秀进了储秀宫,在成百几千的宫女里熬,那才悔之晚矣。若运气好能熬出头倒罢,若不能,就要学习绣锦执帚之技艺,在各宫当差。再想出宫,就要等二十五岁以后了
在这个过了三十就能自称老妪的年代,在公认碧玉破瓜之年才是最美的当下,莫说三十岁,就是二十五岁,也已经过了人生最好的年华,纵然没有出嫁,也不能被称姑娘了,而是姑姑。
这番话,连迎春都唬白了脸。
怪道元春省亲时哭诉,宫里是不得见人的去处
贾母虽不信,因为她相信,从贾家出去的那位就算再忘恩负义,也断不会亏了这几个姊妹,可是这位太后侄孙女把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也没有她再说不的余地了,便道:若如此,的确皇恩浩荡。说罢,对王熙凤和李纨道:你二人领她姊妹们去准备一下吧,一会儿随贵人一道进宫。
忽地又想起宝玉来,忙回过头安抚道:她们进宫去陪陪贵妃,你大姐姐如今身子不好,想念家里,等过些日子,她们就再回来!
宝玉已是泪流满面,只他刚摇了摇头,就听到贾政一声冷哼传来,唬的他一个激灵忙闭上了嘴,不敢多言。
这会儿他才想起,没娘的孩子有多苦,连个护着他帮忙劝贾政的人也没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