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这样的奇珍,和聚宝盆都没甚分别,天家竟要拍卖方子,不知多少隐藏在水下的商贾巨鳄都为之心动。

    他们不是没想过动歪脑筋,可扬州城外那座江心岛,是锦衣卫在江南的练兵大营。

    谁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去捋虎须,再说就算得手了,谁敢生产售卖?

    不是明摆着脑门上刻个贼字么

    再没想到,如今竟有了合法的机会得此方子。

    天家甚至将原因都给了出来,不与民争利是一点,更重要的,是为了筹措齐鲁赈济灾民的粮食。

    或明或暗,整个江南都将曾经不共戴天的仇人捧上了神坛。

    爱民如子,天生圣君这样的话不要钱似的几乎让天下人所共知,唯恐天家反悔

    万幸,那位曾经让整个江南士林都恨之入骨,如今又被推波助澜捧成圣明皇储的太子,终究没有反悔。

    内务府于今日,开始了晶莹雪方子的拍卖会。

    一架架马车从四面八方的各省驻京会馆方向驶向了长乐坊,大乾承平百年,积累下了不知多少不显山不露水的巨富。

    自马车上下来一位又一位看起来寻常,但气势极足的老人和中年人,还有极少数的年轻人。

    虽衣着相貌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他们都流露出一股志在必得的气概!

    内务府的笔帖式们将一位又一位的财神爷登记造册,然后请入大堂中落座。

    除了商人外,还有一些户部的官儿,今日竟也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虽身着员外服,但却带着浓浓官气的老人,也来到了内务府。

    他们似乎想看看,到底凭什么,一张小小的方子,就能抵得上国库一年三成的税收!

    辰时末刻,当一架宫辇在御林军和锦衣卫的护从下,进入内务府后,今日盛会,终于开始了




第七百二十一章 托儿
    内务府官衙大堂上,原本衙堂上的陈设皆已撤去。

    除却正前方摆放了一个高几,旁边悬挂了一张大乾皇舆图外,就是满堂的楠木交椅。

    一身明黄龙袍的贾琮站在高几后,居高临下俯视着跪了一地的各式各样的人,说出了一番让众人毛骨悚然的开场白来:

    太富有的人,通常容易失去敬畏。

    有一句古话,叫‘财可通神’,也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为了赚取丰厚的利益,明知触犯国法却依旧铤而走险者,商贾也。

    在北面,私通蒙古贩运禁物者,如过江之鲫。

    而在南面,私自出海走私商货者,更是屡禁不止。

    当然,孤也知道,并不是真的禁不绝,只是做这些事的巨贾们,神通广大,早就将相关官员用金银女色给喂饱了。

    甚至有些更有魄力手段的,还以此为把柄,要挟收受贿赂的官员为其门下走狗,听其所用。

    譬如,曾经的扬州盐商白家

    如此这般,你们心中又如何会对朝廷有敬畏之心?

    天高皇帝远嘛,你们多以为自己是无冕之王,皇权不能临威。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同程度的在打压商贾,将你们贬为贱籍,不是没有缘由的

    这番话一出,跪伏在地的商贾们一个个面色大变,尤其是那些心中有鬼的,一瞬间冷汗如浆,连衣衫都浸透了。

    他们来京不是没有顾虑,对于贾琮的心性,他们也不是没有研究过。

    此行之风险如何,他们心中也有数。

    但他们做梦都没想到,此次之行,真成了入龙潭,走虎穴了。

    不少人面色如土,心中哀叹一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万事休矣!

    连换了常服,以员外身份出现在衙堂内的赵青山等人,也都面面相觑,不解这位殿下到底想干什么。

    难道果真要再剪一波羊毛?

    可是,不是时候啊

    倒是衙堂后的小隔间内,叶清笑眯眯的对黛玉道:瞧见了么,你这爷们儿多奸诈!他先好一通敲打警告,让那些有些银子就无法无天的人心怀敬畏,之后的事就好办了。你信不信,今儿绝不止拍卖一份方子那么简单。这方子里,怕有名堂!

    黛玉瞧了叶清一眼,又瞧了一眼,然后悄声问道:叶姐姐,你今儿敷粉抹胭脂了么?

    叶清嗤之以鼻,道:就凭姐姐这姿色,还需要敷粉抹胭脂?

    黛玉忍不住抿嘴笑起来,道:姐姐今儿是好看呢,感觉比往日还好看。

    叶清高深莫测的一笑,道:妹妹想不想也这样好看,有秘法哦!

    黛玉犹豫了下,狐疑的看着叶清道:我怎觉得,叶姐姐没安好心?

    叶清闻言一滞,见黛玉眼中狐疑之色愈浓,干咳了声,道:快快快听,你心上人的狐狸尾巴漏出来了!

    但孤以为,士农工商,国之四柱,四民也,缺一不可。

    商贾沟通有无,南货北往,西物东进。所行之事,也是便民利民的。只要在国法范围内行事,合该受到尊重。

    当然,如今的商法还不完善,使得许多商人行事无法可依,只能受到不少官员吃拿卡要,勒索敲诈,苦不堪言。许多事,你们也是没法子。

    这些事都要解决,商法也要确定,以保护商人的权益,当然,也会规范商人的义务。等朝廷商法出台后,商人们只要依法行事,必将百无禁忌。

    孤相信,商贾站直腰身,堂堂正正赚清白银子的那天,不会太远。今日且先到此,先卖方子罢。山东今岁大旱,千里赤地,灾民数以百万计。原本有人建议孤,加征民税以为赈济之用。但孤以为,税不可轻加。朝廷上定下加一分的税,到了下面怕是要多收十倍于民。幸好孤还有些家当,都变卖了,看能否多活一些百姓之命。说至此,孤还有事相求

    此言一出,底下刚刚逃过死劫的商贾们差点又吓趴了,一个老者忍不住大声道:殿下若有用得着草民之处,尽管吩咐便是。相求二字,草民等万死也难承担呐!

    一片附和声中,贾琮摆手道:此事还真要麻烦你们,这方子啊,孤不收银子,只收粮食。也不必运到京里,可以直接运到齐鲁,舍不得运资的,也可运到长江沿线的几个据点,这些后面有人和你们细谈。怎样,有难处么?

    之前那老者老脸抽了抽,不得不硬着头皮提醒道:殿下,若全部换成粮食,那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数目!怕是要抽干许多地方的粮食

    贾琮笑了笑,道:听口音,老丈是粤州潮商吧?

    那老者闻言一惊,忙磕头道:草民正是潮汕人。

    贾琮点点头,道:潮州离京那么远,老丈如何赶来的?

    那老者赔笑道:草民正在金陵办些琐事,得闻殿下要出手晶莹雪的方子,以救齐鲁万民,草民感念大乾昌盛,能得如殿下如此爱民如子之太子。草民虽身份鄙贱,然亦有报国之心,故而星夜赶路,万幸在昨日赶至神京。

    贾琮微笑道:倒是义商不过,就孤所知,潮州土地贫瘠,百姓靠务农难以活命,故而自古便有渔民靠海为生。后来,又有聪慧者,与海外之人交易。汉时便有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老丈既为潮商,家里难道没进行出海商贸?

    大乾律,唯有官商才能对外商贸。

    当然,大乾的官方海贸实在不值一提

    民间百姓按律,是不准私自出海的。

    此刻贾琮算是挖了一个坑,就看这老者如何回答了。

    那老人闻言,面色果然一变,一大把年纪,平日里亦是极养尊处优之人,此刻却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惶惶不安,感到上方那少年的目光,愈发犹如泰山之重,压的他呼吸艰难时,老人一咬牙,磕头道:草民罪该万死!家中的确有与番邦异国进行交易

    贾琮呵呵一笑,道:那老丈当知道,就在距离大乾不远处,有二三小国,曰安南,曰暹罗,其国原为中国故土。地虽小,却盛产稻米,可一年三熟。

    老人闻言,见贾琮根本没提走私海贸之事,心中大喜,忙道:殿下见识广远,真乃天授之德也,草民敬服!的确如此,安南暹罗皆产稻米,只是因为雨季太长,又熟的太快,所以此二地的粮米吃起来,味道远不如大乾的稻米香甜。故而虽价钱低贱,却也

    言至此,老人忽然明白过来贾琮之意。

    猛然抬头,看向高几后淡然而立的贾琮,见他相貌出众之极,天生贵气,又忙低下头,大赞道:殿下之意,草民知矣。殿下放心,若今日草民能得晶莹雪的方子,必将倾家所有,往安南暹罗买粮,以海运运往山东,以赈济齐鲁灾民。

    灾民饿极了连土都吃,还在乎稻米香甜不香甜?

    贾琮爽朗一笑,道:就该让那些说商贾重利寡义的人听听,谁言我大乾商贾不知忠义?老丈只管放手施为,待功成之后,来年再入京时,孤为老丈题匾,以表潮商之忠义!

    此言一出,不止那老丈,连他周遭同来的几个大粤商,都面色激荡起来。

    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自古这五大商帮就相互较量,难分高下。

    今日五商齐聚,却让粤商出了大风头,得了大光彩!

    若是能将当朝太子亲题的潮州义商之匾抬回去,供在祖祠内,那却比赚了千百万两金银更让他们高兴,列祖列宗颜面上都有光彩啊!

    其他商帮见之眼睛都红了,刚才他们还在心中嘲笑粤商爱现,不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贾琮逼问老者家中是否私通海外时,他们还在幸灾乐祸。

    却不想,转眼竟得了这样大的彩头!

    一个个恨不得立刻也表现一番,为各自商帮也换回一个忠义之名来。

    可惜,贾琮已经让出了高几,折返回了内堂,由一面带狐狸一般笑容的年轻人接掌。

    那年轻人拱手笑道:诸位,在下内务府副总管邱三,今日为大家举行晶莹雪方子拍卖,还望大家多多捧场。诸位都是当世最精明的商家,晶莹雪价值几何,就不必本官赘言了。这块利太大,若只交给一家,并非好事。所以,就将这方子分成十八份,每一份代表一省或一地的经营权,得了方子,这片地十年之内,便只有一家可售这雪花砂糖,有锦衣卫作保。下面,咱们就先拍卖京城的晶莹雪经销权。三十万两起拍,一次加价五千两

    清臣,你这一打一拉再一哄,倒是好手段。只是我怎么觉得,这里面还有别的事?你有那么好说话?

    内堂,叶清见贾琮进来后,满眼猜疑的看着他问道。

    贾琮哼哼一笑,没回她,问黛玉道:昨儿在哪歇着的?

    黛玉笑道:和宝姐姐一起,还有云丫头。

    一旁叶清似笑非笑的看了眼贾琮,呵呵一笑。

    贾琮懒得理她,问黛玉道:太后说,后宫要交给咱们来管,你爱不爱管?

    黛玉眨了眨眼,摇了摇头,又奇道:不是要交给宝姐姐和平儿姐姐来管么?

    贾琮道:宝姐姐现在身子撑不住罢了,回头我问问三妹妹吧,她倒是个厉害性子,应该能掌的住。

    又道:一会儿不急着回宫,带你去看看姑丈。过两天就要送你回贾家了,正好今日去逛逛。

    黛玉闻言,氤氲着朝露般水灵的眸眼和贾琮对视了一眼后,又羞红了脸,垂下螓首。

    一旁叶清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蛋儿,似吃味道:到底最疼你哦!

    哪有

    黛玉小否认道。

    正这时,就听到前面传来一声怒吼:一百万两!哪个再和额争?!

    一阵宁寂之后,之前那个与贾琮有过对话的老丈的声音响起:我们潮州商人,自幼便在海里搏命,求口吃食,什么阵势没见过?今日,不管你们喊多大的数字,我们一律再加十万两。老夫答应过太子殿下,要倾尽所有,以助殿下赈济齐鲁灾民,今日就算破家舍业,这首善之功,也势在必得!

    内堂,黛玉一张小口都张圆了,叶清却睁大一双美目,紧紧的盯着贾琮!

    她忽然想到了昨晚看到的一个词:

    托儿!



第七百二十二章 落幕
    开你娘的大脚顽笑!

    不知多少人此刻在心中破口大骂,一份方子,只京城一地,就开到百万两银子,还只是十年份的。

    抢劫也没这么个抢法啊!

    许是看出了众人的疑虑,邱三用手中木槌敲了敲高几,发出砰砰声,将众人目光吸引过来,而后他笑眯眯道:本官作为殿下潜龙在外时的心腹,一直以来都负责殿下的一些琐事,譬如这晶莹雪,就是由本官在负责。原本本官是不建议殿下将这方子拍卖出去的,在座的都是生意人里的尖子,当明白这东西到底价值几何。若非之前受制于各种情况,不能敞开了卖,便是一百座金山也赚回来了,哪会有今日银匮之忧如今一是为了赈济齐鲁灾民,殿下慈心仁厚,不忍加税赋于百姓,二嘛,这等经济民生之物,只肥天家一家,未免有些与民争利之嫌,殿下是个大方的,愿意与民分享利益,故而才拿出来拍卖,但绝不强求。

    方子分十八份,也就划分十八个售卖区,譬如京城金陵苏州扬州杭州等地,都是富庶冠甲天下的大城,人口巨万。这晶莹雪若能敞开了卖,多少也不够!若是有人觉得价钱高,没关系,就把此处空下便可,正好,内务府也能有个进项!

    本官还能给你们一个承诺,若是三年后,有哪位觉得这营生亏了,只管来寻本官。方子内务府收回,拍卖资费还给你。其实,今儿你们要都不出手,我还得谢谢你们。本官是不敢在殿下面前聒噪的,殿下说要卖,本官身为臣子,不敢说不。但诸位若是能空下几处,我邱三给你们鞠躬作揖都成啊

    这俏皮话惹得众人一笑,也都明白这并非空口白话。

    邱三敢说这些话,是基于大乾各地晶莹雪售卖的火热情形。

    况且各家也都知道,靠着这晶莹雪,那丰字号短短大半年功夫,就扩张到了什么地步

    现在诸人唯一摸不准的,就是这晶莹雪的成本如何

    邱三似能看出众人心思,呵呵笑道:这晶莹雪具体本钱几何,我就不明说了,这是经济秘密。但本官能告诉的是,殿下会划定一条上限,诸位不准将晶莹雪卖的太高太暴利。殿下的本意,是让这晶莹雪能惠及万民,在保证诸位利益的前提下,尽量压低价钱
1...591592593594595...6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