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探春呼吸骤急,缓缓闭上了眼帘
好一阵缱绻后,贾琮将身子软软的探春揽在怀中,温声道:三妹妹年岁还小,身子骨还未长成,不能承恩,否则会伤了根本。我是要和你白头偕老,度一生一世的,怎忍心早早的摧残娇花?日子还长,不要听太后她们的。
今日太后八成是欢喜过了头,想着有一就有二,才把探春拾掇的这样好看。
可探春今年不过十三四,身子骨还未长开,现下要是有了身孕,那是要受大罪的,命都要丢去大半。
探春闻言,感动莫名,眼睛水汪汪看着贾琮,却悄声道:姨娘差不离儿就这么大有的我
贾琮气笑道:人与人不同,且风险很大,若有个万一,那怎么得了,我怎能舍得?若我一时贪欢,坏了三妹妹的身子,下半生都要心怀歉疚。乖乖的,也不用再几年时间,咱们的日子还长远着呢,等到了七老八十,你也要在我身边,儿孙绕满堂!
探春闻言,一颗芳心彻底化了,红着眼圈儿投入了贾琮怀中。
贾琮在她晶莹的耳垂边吻了下,探春嘤咛一声,人就化了般,贾琮附耳轻声言语了几声,探春却将头紧埋在贾琮怀中不肯抬起。
贾琮哈哈一笑,拦腰将探春抱起,进了暖阁。
虽不能真的做那事,但还有许多别法能**。
不会也没关系,宫中教欢喜秘术的春宫图都是小意思,连演示的机关巧物都有。
可以一起探讨,一起慢慢学
一夜无话。
翌日黎明,卯时初刻。
贾琮在探春的服侍下,穿好太子大妆,告别了别样娇羞亲近的探春。
张爱玲曾说,通往女人心灵的路,是那条道,这话其实是有道理的
每个和贾琮肌肤相亲后的女孩子,事后都比事前更多了分亲近。
那种相濡以沫亲密合一以身相许后,一生相托的感觉,是事前所没有的。
探春如同新婚妻子般,目送着贾琮乘上宫辇,离了崇仁殿,前往大明宫。
想想昨晚发生的事,俏脸仍一阵阵发烫,满面娇羞,但打心底里觉得甜如蜜。
辰时初,贾琮率文武百官于奉先殿前哭先帝灵柩。
至三刻吉时,灵柩起驾。
文武百官及随行禁军,再加上僧道尼等法事之人,足有数万之众。
纸钱如雪花般洒满御街,礼乐声笼罩着整座神京皇城。
哀乐声下,无数百姓似终于想起了先帝君父之恩泽,伏地大哭,恭送皇灵。
更有甚者,一路追随送丧队伍,直出了百里之外,目送先帝灵柩被送入皇陵。
哀痛不已。
内阁首辅太子太傅赵青山率诸臣送太子及文武勋贵出了神京城后,折返内阁。
召集锦衣卫南北镇抚司镇抚使,合并刑部大理寺兰台寺三司,会审昨日谋逆大案!
当整个帝国机器倾尽人力物力,没有任何忌惮,施加此案时,背后那座黑山,终于渐渐露出了真容。
神京西城,荣国府。
偏厅内,宝玉看着来人,结巴道:什什么?
来人是一仆役,此刻跪伏在地,大哭道:我们老爷只留下一言,请奴婢来贾家求宝二爷救命!
宝玉闻言失神道:琪官,琪官他如何了?他他可是犯了什么国法?
仆人泣道:二爷明鉴,我们老爷最是心善温柔,连蝼蚁都不忍伤,如何会触犯国法?
宝玉连连点头道:是了是了,琪官最是温柔,如何会触犯国法?那
宝玉也不知该如何救人哪!
见他迟疑,仆人忙道:太子殿下和府上最厚,与二爷还曾为兄弟。二爷何不开个金口,同太子殿下求个人情?我家老爷从不与人结怨,又能犯下什么大错?
宝玉闻言,苦笑不已,道:如今贾琮如今他贵为太子,等闲我连面都见不得,如何能开口相求?
仆人道:二爷若果有心相救,可去宫门求见,必能得见。
宝玉闻言,头摇的和拨浪鼓一般,他断不能如此行事。
抛头露面,不合他的处事之道。
那仆人闻言,绝望哭道:莫非二爷只看着我家老爷去死,也不肯相救?
宝玉宽慰道:你放心,你也说了,琪官生性温柔,从不与人为恶,又能做下什么罪过来?既然如此,锦衣卫也不能强加罪名。想来,用不了几日,他就能回来了。
那仆人闻言,看了看宝玉那张亲和的脸,心里一阵阵作呕,一言不发,擦了把泪,起身离去。
宝玉见之,满脸惆怅。
心中一叹:唉!若我能做主,依我的本心,自然即刻下令放了琪官。可是,如今我又能做何事?
他不理解我,世上到底谁还能理解我的心
唉,林妹妹,你还好么?
嗯?林妹妹!
宝玉眼睛忽地一亮
大观楼内。
诸姊妹围坐着联对,迎春不善此道,惜春又还小。
宝钗探春不在,凤姐儿不识字,李纨不懂许多
到头来,诸姊妹吃着瓜果点心,品着果酒,看着黛玉和湘云你一言我一句的对口,时而欢声鼓掌,时而捧腹大笑。
尽管黛玉眼见就要成太子妃了,尊贵非常,可她在姊妹跟前一点架子也没有。
湘云心胸恢宏,也不在乎这些,该顶嘴时顶嘴,该怼时也不心软,一如往日间姊妹们相处一般。
若是往年,黛玉或许还会为此事生会儿子小气,但如今,她心态转变,反而觉得湘云这般做更亲近些。
倒也还有人能陪她二人联对几句,便是在园子里教小丫头器乐和唱曲儿的青兮和圆圆姑娘。
青兮生性较冷,说话不多。
但每有所出,必为众人惊艳。
圆圆姑娘才华稍逊,但极善抚琴,与众人礼乐。
再加上她颇能放下身段,总能恰到好处的恭维黛玉,又让人不起腻厌。
连凤姐儿看了都好笑,对黛玉道:好娘娘,难得人家这般伏低做小的奉承你,且又不是在太子归宗天家后才有此心,你就做个好人儿,收了她得了。
黛玉抿嘴轻笑,见圆圆又羞赧又有期盼的看着她,犹豫了下,还是歉意道:宫里有宫里的规矩,我也破不得。
就算是寻常宫女入宫,身家也要绝对清白。
圆圆姑娘为江南名妓,这等身份黛玉要带她进宫,那太后再宠贾琮,也要罚黛玉跪慈宁宫了。
百官也不会允许。
圆圆极解心意,虽心中黯淡,面上却依旧笑的灿烂,道:奴再不曾做过这样的梦,若往后还能常常听得清臣词,余生便心满意足了!
黛玉忙道:日后他若有新词,我必使人抄写了送出宫来给姑娘瞧。
圆圆自然感激万分。
正当气氛又热闹起来时,忽有宫人通秉:贾家二爷求见太子妃娘娘。
黛玉一怔后,轻声问道:宝二哥可说了有何事没有?
宫人摇头道:并不曾。
黛玉道:你去问问,宝二哥若有事由你代传。
宫人忙出去,众人一时没了说话的心思,一起静静等候起来。
谁都不敢说什么,也不知该说什么。
唯黛玉面色坦荡。
未几,宫人归来,躬身道:回娘娘,宝二爷说,他有一名唤琪官的好友,被锦衣卫无故捉了去,想请娘娘同太子殿下求个情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哑然。
黛玉却没多意外,她顿了顿,道:你去告诉宝二哥,此事我知道了。待回宫后我会同太子说,若那琪官果真没有罪过,太子不会将他如何的,去吧。
宫女忙领命而去。
凤姐儿看到这一幕,眼热非常。
相比于这等权势,她在贾家上蹿下跳的模样,真是无趣。
心中哀叹一声:
唉,白活了!
却见黛玉已经又和湘云联对起来,好似根本未曾将这等权势放在心上般
:家里来了客人,然后我把客人留在客厅,自己回卧室关门码字,我觉得早晚要把朋友丢光
第七百三十四章 相逼太甚
骊山北麓,渭水之滨。
随着断龙石轰然落下,无数军臣纷纷伏地大哭。
哀恸之情,使苍天落泪,倾盆大雨骤降。
然在暴雨中,却无人躲避。
纵然先帝生前有万般不是,但任谁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他不奢靡,在位十四载,未曾为自己兴建过一寸土木。
不好美食,一日三餐,皆以素食为主。
不好女色,十四载为帝,连六宫尚未住满。
他虽抄家无数,却无一两银子,用在享受上。
崇康帝之勤勉,纵然在帝王本纪中,也排得上前三。
再加上,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日日夜夜的浸透,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颗土壤,都沾染着君臣节义的气息。
又以死者为大,使得在场军臣百姓们,早已忘了崇康帝的不好之处,唯记君父之圣恩。
从雨起,哭到雨停。
因为贾琮所在之处设了灵帐,他倒没淋着雨,可数万军民们却一个个满身湿漉。
幸而是在酷暑之时,倒不虞伤寒。
等队伍折返之时,一路上的行人们看到这样一大队人马,形容哀绝枯槁,无不侧目。
待返回神京城时,天已暮色。
贾琮传旨,命众臣工休沐一日,诸禁军折返大营休养,百姓自不用多说,早已半途散去。
他这个太子还未施恩于民,远谈不上民心所向
贾琮也并未在意,由禁军护从着回了皇宫。
还有一场登基大典要筹备,他并无闲暇之时
太子回来了?
慈宁宫,寿萱殿,见贾琮入内请安,太后一迭声叫起后,问道:你皇伯父的灵柩,可曾落了雨不曾?
贾琮微笑道:不曾,刚下了龙门,值军民百官哭灵之时,放降雨。
太后闻言,阿弥陀佛了声,有些红了眼圈道:谢天谢地,你皇伯父一生坎坷艰难,不容易啊。哀家就担心,连最后一程,他都要落在雨里。
此刻武王并不在,只有叶清陪着太后。
叶清懒洋洋的半倚在一张软榻上,见太后落泪,笑道:老祖宗,先帝为天子,龙归大海时,天降甘霖,原是好事。
太后没好气的看了叶清一眼,不过想起她的肚子,忙又换上了笑脸,道:是好事,是好事!天家遭了十几年的难了,如今都是好事!
见太后笑的勉强,贾琮走到叶清跟前,轻轻摸了摸她的肚子
干吗?
叶清直直看着他,问道。
贾琮道:看看会不会动。
叶清一脑门子黑线,一旁太后却伸手掩住口,哦嚯哦嚯的大笑起来。
其她宫人们也都带着过来女人的骄傲,用善意的嘲笑目光看着贾琮。
始终不离叶清身边的孙老嬷嬷牙都没了,还咧嘴笑道:早了些,早了些,如今还不会动哩,得再过几个月才行!
贾琮微笑颔首,见太后这下真开怀过来了,便不再理叶清,问道:太后,父皇呢?
太后笑道:后日便是登基大典,有些礼数流程,要预先演练演练。
贾琮闻言,微微皱起眉头道:何必如此?
太后虽老,但熟知宫廷之事,提点道:太子孝心可嘉,但皇权之事,名不正则言不顺。登基大典为重中之重,焉能轻忽?你父皇自身不在乎这些,但他不能留下破绽,往后对你不好。不过到了你这,就不妨事了。你是他唯一的皇儿,日后纵然轻忽些,也是唯一的继位大统者。你父皇不易啊!
贾琮轻轻颔首,道:孙臣知道了。太后,若无其他事,孙臣往前朝去看看。
去吧去吧。
对于这天家的独苗,太后宽容的紧。
当年天家多子多孙时,她只对叶清一人这般慈爱。
贾琮笑了笑,又走到叶清跟前,与她四目相对,温声道:知道你闷的心慌,只是我听说,女人有身孕的前三个月最是要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差错。这百天你就别跑了,我想了折游戏,自觉蛮有趣,回头我教你,你可以和三妹妹她们顽。
叶清这次是真有些错愕了,她没想到贾琮还惦记着这些。
不过她城府深,轻易不会喜形于色,只点点头,应了声:知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