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屋外风吹凉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七百三十九章 阴差阳错
太子,北边有些乱啊。
送武王回咸安宫的路上,父子二人缓步而行,武王眉头微皱,目光不无担忧的说道。
贾琮闻言,沉默了稍许,道:儿臣知道,数十万大军过境,不断有人掉队落伍。掉队的士卒难免绝望,然后铤而走险。北面数省,皆有乱兵为祸,抢劫杀人侮辱妇人虽然内阁提前告知诸府县州衙,提前做好准备,可是执行力还是不够。甚至有一县衙被乱兵攻破,知县妻女被辱
父皇,儿臣知道这些事很难堪,也罪孽深重。明明是朝廷的问题,却让无辜百姓遭殃。
但是,若不以此法,将九边大军狠狠清洗一遍,早晚要成大患。
兵部计档九边八十六万大军,实额才五十多万。再除去老弱病残,和已经蜕化成将领私人佃户仆役之流,真正能战之兵,不足三十万。
可就这些人,却每年要吃掉大半个国库。
若不解决,拖下去拖垮朝廷是早晚的事!
他们又都是父皇的旧部,忠心耿耿,儿臣不忍开杀戒
忠心耿耿,和喝兵血并不挂钩。
这听起来有些讽刺,但却又是事实
武王走的很慢,但步伐很稳,他看了贾琮一眼,忽然笑道:你从未想过,将内库那数千万两银子,补发下去,对不对?
贾琮闻言一滞,然后解释道:父皇,若那些兵额是实员的,儿臣绝不小气,儿臣也不是贪财敛银的人。但是九边的情况,经过十数年来被朝廷刻意打压削弱后,实在已经散漫的不成体统了。父皇,区区一个安南,十年前,需要九边大军齐动么?随便一镇强军,都能横扫过去。那些九边大将其实也知道儿臣的心思,且他们自己也想把这一摊子烂帐给抹平了。
若是天家动荡无人,那他们自然不怕,拥兵自守,同气连枝,无论中央朝廷如何,他们自保无忧。可父皇登基后,儿臣也非昏庸之辈,他们见此若不谋后路才是怪事。
所以他们才将麾下大军都拉出来,甚至故意使其走散落伍,只保留精锐。
经过这一遭后,他们喝兵血的罪证也就彻底消失了。
朝廷不愿再生波折,尤其不愿起兵灾,他们也不愿狗急跳墙,如此也算是两相齐美。
唯独亏欠的,就是北省百姓。
不过儿臣已经让沈浪带着大部锦衣卫北上,专诛沿途为奸作恶的乱兵。
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武王笑道:不止是锦衣卫吧?
贾琮干笑了声,道:大同镇的刘耀伦是个铁面无私的人,儿臣以为他可为军纪官,便让大同军出镇,沿途收押乱兵,全部送入草原。草原要筑城,虽可从草原上征发牧民劳作,但多些汉儿也是好事。
武王轻轻一叹,道:太子这一计连着一计,算尽了天下人。英才如此自是好事,只是不要太耗费心力,仔细伤了根本。慧极必伤,不是说着顽的,你娘当年就极聪明
贾琮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他的棋盘里,武王也在其上
武王却丝毫不见恼,拍了拍他的胳膊,笑道:总比让为父再耗尽心思,维持你的位置强,你能如此,朕心里只有高兴的份儿!只是,不要太急,也莫要太焦躁,朕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总能为你多撑些时日。你也莫要把赵青山他们支使的太狠了些,呵呵呵
说到最后,武王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贾琮挠了挠头,干笑不已。
一旁古锋见之,咂摸了下嘴巴,摇了摇头。
贾琮瞥见,奇道:古叔,你这什么意思?
古锋和武王情分非同寻常,贾琮以叔唤之,他也不拒。
只剩一只手,狠狠抓了抓脑袋,摇头道:太子虽算计无双,但比不得王爷皇上。皇上当年根本不用算计谁,儿郎们就没有不愿为王爷去赴死的。若无此,王爷也不能率区区十万兵马,纵横草原无敌手。到后来,连蒙古王爷们都纷纷跪伏认输,拜服在王爷帐下。太子还差的远,还差的远
贾琮气笑道:青史几千年,有几个父皇这样的天纵奇才?连古叔这样招人厌的人父皇都能留在身边,可见父皇心胸气概,本就非寻常人能比。
古锋哼哼了声,非但不恼,还得意洋洋的摇摇头,确实讨厌的紧。
武王哈哈一笑,对贾琮道:不同了,年月不同,天下也已不同了。其实朕未必比得上太子好了,咱爷俩儿就不说这些了。历朝历代,皇帝和太子间相忌之事常有,但咱父子就不用了。太子,不要急躁,不要太紧迫,慢慢做事,多为朕生几个皇孙。
一路说笑,到了咸安宫后,看着武王安歇,贾琮方告辞离去。
回东宫途中,贾琮依旧未乘宫辇,而是散步而行。
从隆宗门走月华门,再过遵义门就到了东宫。
一路上,贾琮自省己身,觉得心态是有些急了。
他自己倒不算很忙,可却已经快将人力使到了极致。
山东打发了柴梁去,偌大一个灾地,虽柴梁才能惊艳,但一人扛起数百万的灾民,可想而知其难度有多大。
独孤意等人还在齐鲁招兵买马
鄂皖二省则有水患,吴琦川领命前去,希望能戴罪立功。
南边儿在布局安南之战,无数粮草物力在往邕城汇聚。
北方就更不用说了
总之,整个帝国都在一片兵荒马乱中,而作为掌总的内阁,是真的连觉都没得睡,恨不能一天变成三天来用。
弦绷的太紧,是不能再折腾了
贾琮正寻思着,忽听身边王春小声道:主子,方才皇上说父子相忌,是什么意思啊
贾琮闻言,皱眉瞥了他一眼,目光凛冽。
王春见之唬了一跳,忙道:主子万莫多想,奴婢就是长了个猪脑袋,也不敢有丁点儿歪心。只是担忧,是不是哪里没做好
贾琮心里一叹,他让展鹏领东宫侍卫统领,让郭郧为东宫六率总管,并婉拒了武王为他挑的兵将,或许是此事让武王心里有些失落罢。
不过他没接受九边悍将强兵,而是让独孤意王程孙超赵衷四人往齐鲁之地,挑选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弟编练新军,并非是为了防范哪个,或是信不过哪个。
只是不想用旧气太重的老兵,来操持火器。
此事,他已经同武王说过的
或许,还是因为他清洗九边大军的缘故吧
摸了摸鼻梁,贾琮苦笑着微微摇头。
若当初他将此事与武王说明,那武王多半不会同意。
他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好统帅,但越是如此,他越不会同意。
罢了,事已至此,武王也未怪他,以后这种事也不会发生了。
看着漫天的星辰辉耀,天色已晚,宫人多已入睡。
贾琮道了声:去宜秋宫。
虽定下平儿入住明德宫偏殿,但在黛玉未入住前,平儿自不可能去那。
宝钗今日搬离宜春宫,和探春住往八凤殿。
平儿则和晴雯香菱等人依旧住在宜秋宫。
已过了子时,贾琮就没往旁处去。
止住了值夜宫人的请安,贾琮径自入内,只是没看到门口昭容欲言又止的神情。
内宫中红烛被厚纱罩罩着,灯光幽暗。
冰鉴散发着冰气,一片沁凉。
瑞兽香炉吐出一股股甜香,正中桌几上,摆满了许多文书宗卷,又添笔墨之香。
黄花梨双月洞宝床上,一袭杏子红金心闪缎纱帐内,有一身形柔美的美人静谧横卧。
夜色已深,贾琮去了外裳,撩起纱帐,上了床榻
呜呜
一阵压抑中却透尽欢愉的呜咽声,伴随着纱帐的轻摇,一只修长白皙的胳膊露出帐外,却又忽地紧紧握住了悬在宝床上的杏子红金心闪缎纱帐,传出三个如咽如泣的字来:
叔叔啊
一切归于平寂,就像殿外漫天星光启明未现的夜空。
过了好一会儿后,娇喘暂歇,帐内响起一道疑惑声:可卿,你怎会在这?
女子悄然将面蒙在锦被内,声音轻细几不可闻道:我我帮平儿姑娘整理尚宫局的文籍,天太晚了,我就我就睡在这了
贾琮奇道:那平儿呢?
秦可卿轻幽道:她去八凤殿,和宝姑姑三姑姑她们商议宫事去了。
宝姑姑,三姑姑
秦可卿依着贾蓉,的确要喊宝钗探春为姑姑。
只是
贾琮捏了捏眉心,有些头疼。
初时他并未发现异常,但能到入巷后,登时就发现了不对。
平儿跟了他许久,时常恩爱,故而温润绵软。
可这位,十分紧致
再加上身量和体香上的差别,让半睡半醒的贾琮登时惊醒。
只是等发现身下为何人时,再想退出
终究没能战胜本能
听着身边轻轻的抽泣声,贾琮侧过脸,伸手捏住她的下巴,抬了起来,看着这张千娇百媚梨花带雨的绝世芳容上怯怯的眼神,真真是我见犹怜。
别哭了,既然到了这一步,日后会给你一个名分的。当初问你和大嫂子,要不要出府,都不愿出。又没个子嗣,枯守一辈子熬也熬悔了。得,如今倒好,落我手里了。你后悔也没地儿后悔了
贾琮轻抚着秦可卿玲珑有致的身躯,轻笑着说道。
秦可卿面若晚霞,满面羞红,一双幽幽含情的眸光看着贾琮,轻启朱唇,每一字都似从心底深处发出般呢喃道:三叔,奴不悔呢
贾琮闻言,贤者时间瞬间消逝,深吸一口气后,俯身欺上。
嘤
好叔叔,轻点儿呢
:还有几个坑,快收尾了,以可卿的名义,求点票票。
第七百四十章 管教
贾琮赖床了
日上三竿时,他都未起来。
在前世读书时,贾琮每每嘲笑周幽王昏聩,嘲笑李隆基无能,嘲笑一切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君。
但是今日,他却当起了昏君。
他非好色之徒,平日里也并非夜夜笙箫不断。
因为有平儿在,十天内总会刻意空出二三天来,让他休养生息。
但贾琮不得不承认,在床帏间,女孩子和女人,原来真的不一样
秦可卿那绝色容颜倒在其次,虽然出众,倒也未必在宝黛叶清之上。
幽幽动人的眸光也还好,叶清的大气洒脱宝钗的款款温和黛玉的灵秀清澈,都各有千秋。
唯那只一沾手便化成水软如棉的身子,还有那一记记仿佛从灵魂深处轻吟出的如泣如诉的娇啼求饶声
偏再加上欲拒还迎的渴望眼神
几番相加,便成了足以让君王自此不早朝的绝世尤物
贾琮承认,越是深入,可卿身上的每一处,就越让他迷醉沉溺
虽娇羞,可卿却不会拒绝贾琮的任何要求,任其解锁
也不知胡天胡地了多久,左右武王才让他慢些处理朝政,贾琮也就彻底放飞了自我。
恣意的纵情于声色间,直到累到极致,方沉沉睡去
宜秋宫的动静,自然瞒不过众人。
然而太后那边得闻,也只当是个馋嘴的,哪怕知道原是侄儿媳妇的身份,也没当回正经事。
或许在旁处这是个见不得人的丑事,可在天家,莫说侄儿媳妇,就是母妃和儿媳妇,何曾还少见了?
更何况这侄儿媳妇还是在贾家时候的关系,如今却是分毫不相干。
除了让御膳房多备一些滋补的药膳外,太后什么话也没说。
她是真心巴不得贾琮能够早日为天家诞下无数皇曾孙来
武王那边就更不可能有什么意见了,武王甚至还心疼这些日子来贾琮的辛苦,若非他身边连个像样的宫女也没,说不定还会赏下几个来
他自己是个痴情的人,却不愿意见贾琮也当个痴情的。
武王心里也明白,在天家,痴情其实是最大的奢侈任性和不负责任。
到了他这个地步,已不可能在错路上回头了,却希望太子能走正常的帝王之路,坐拥后宫佳丽三千,诞下龙孙无数
太后和武王没意见,宫里自然也就没谁还有资格同贾琮说嘴?
不过没人有资格同贾琮说嘴,却有人有资格同秦可卿说些什么
八凤殿内,渐掌后宫大权的宝钗探春平儿三人齐坐在正位上,面色都不大好看。
殿内,面红耳赤秦可卿拘束的站在那。
只看秦可卿站在那的身段,宝钗三人也不得不承认,论女人的韵味,秦可卿已达到了极致。
尤其是经过欢好后,不止眉眼间的风情,连举手投足的,都带着勾魂夺魄的媚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