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1592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御炎

    这个时候动手打架肯定讨不到好处。

    咱们是聪明人,不干这种事情。

    第二次找麻烦赵虎就学聪明了,直接要和江大海在岸上交流,指定地点,双方各自只能带一百人,公平公正公开,谁敢不来谁是孬种。

    江大海怎么能忍受这种气?

    选了一百个精壮的汉子跟他一起来,对面赵虎和姜越也带了一百条精壮汉子,双方剑拔弩张的进行商谈。

    赵虎咬定了只给水师一千人的名额,江大海死不承认,一定要各凭本事争取。

    赵虎痛骂江大海在海上吃得满嘴流油还不给陆军弟兄们几口肉吃吃,简直是丧心病狂。

    江大海痛骂赵虎等人仗着人多欺负人少,自己天天在营地里舒服的待着,他和海军弟兄们就要在海面上接受风吹日晒雨打还有海啸的风险。

    双方各执一词,你说我吃得满嘴流油,我就说你一点危险不用承担幸福安逸,吵着吵着就忍不住动起手来了。

    这一回双方都还克制着,没有把事情闹大,约定下次在来搞,下一次再搞的时候,各自人数变成了两百人,打起群架来了。

    正巧当时一群调查司的人押运犯人经过这里,给他们看个正着,转头就把事情告诉了萧如薰。

    萧如薰闻言大怒,把赵虎姜越还有江大海等人喊到了皇宫里,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一个个的都是国朝大将,都是侯爷,结果呢?和市井泼皮有什么两样?啊!朕都明言了,各凭本事争取名额,谁也不许怨谁,结果呢?谁允许你们私下里械斗的?谁允许你们用军队去私斗的?

    太不像话了一个个,胆大包天!仗着自己是军队大将就不知道几斤几两了是不是?一个个跟土匪一样,尤其是你们,赵虎,姜越,简直放肆!把朕的话当耳旁风是不是?

    一顿臭骂之后,萧如薰直接罚了参加斗殴的陆军方面武将一年的俸禄,让赵虎和姜越以及另外五名高级武将停下手中的活计,直接去火头军营当伙夫去,做满十天,他亲自派人盯着,谁敢懈怠就当场解职。

    海军方面江大海等人是被迫接招,但是也参与了斗殴,不能不罚,主要将领每人罚三个月的俸禄,带头打架的江大海闭门思过五天。

    这场小规模的陆海军之间的矛盾争斗就这样被压了下去,不过陆军方面还是老大的不满意,觉得皇帝还是偏向海军,陆军七名大佬要做十天的伙夫,亲自给士兵盛饭,丢尽了颜面,还没了一年的俸禄。

    而海军只有江大海一人在家闭门思过五天,简直就是休假。

    但是没用,皇帝金口玉言——是你们先挑事儿的,真要说起来海军还是被迫的,现在朕一起罚了他们,你们还想怎样?

    没办法,陆军只能认栽,皇帝都发话了,这事情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

    并且皇帝为了防止这些高级武将偷懒,居然亲自到了军营里,在士兵们感兴趣的关注下,亲自到火头军营检查这些高级武将们的工作。

    于是他们苦着一张脸老老实实的干活,切菜洗菜,赵虎还被要求亲自炒菜,炒出来的菜还被皇帝嫌难吃,让他自己全部吃掉,不准浪费。

    最后放饭的时候也是这七名高级武将给大家伙儿放饭,本来心有顾忌的人在皇帝亲自领了第一份饭之后就没有顾忌了,一起嘻皮笑脸的跟上。

    七名大将给弄得郁闷至极,觉得自己的脸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更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皇帝吃完饭就走了,但是把自己的贴身大太监李胜留了下来。

    哎哟,几位将军啊,你们可别怪罪老奴,这陛下的命令,老奴也不得不遵守,你们几位就担待着?

    李胜说话说得很客气,但是办起事儿来可一点也不客气,还是皇帝的身边人,几名大将不看僧面看佛面,一点也不敢懈怠。

    他们这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精锐选拔,而萧如薰那边也在如火如荼的准备着,随着阅兵式日期的日益临近,萧如薰的准备工作也越来越多了。

    日本那边撤兵工作要安排起来了,本次阅兵式有一部分名额是专门给本次灭倭之战中的功勋士兵准备的,人数大约在五百人,他们的回国日程要准备。

    另外各藩属国接到了大秦皇帝办生日宴会的邀请函,也纷纷开始动员起来。

    以往中原王朝皇帝过生日他们也不是那么积极,接到邀请就去,没接到也所谓,而且一般也不是领导人自己去,而是安排一个全权使节前往祝贺。

    这一次不一样了,这一次各大藩属国忽然有了十分统一的默契。

    当然这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总有那么一两个人带头前往,于是带动了一大批。

    比如吕宋国王就宣布将会亲自前往北京为大秦皇帝祝贺三十寿辰,带上自己的家人和预定的继承人一起去给大秦皇帝过生日。

    这个消息传到陆地上,首先依托大秦才得以生存的高平莫氏首脑莫敬恭第一个做出了反应,在宗室莫平安的讲解之下,莫敬恭决定亲自带领家人一起去给萧如薰祝寿。

    南边的阮主和郑主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生怕莫氏又要搞出什么幺蛾子,于是在各自国内的臣子们的劝说之下,纷纷决定以臣子的身份亲自去给萧如薰祝寿,一定要组织莫氏和对方互相搞事情。

    他们做出了决定之后,带动了一大批藩属国国主表示要向大秦朝皇帝表示祝贺,要亲自给大秦皇帝祝寿。

    也因为这样的决定,于是萧如薰下发圣旨,在各国国主给自己祝寿期间,各国不得擅自起刀兵,有敢起刀兵者,大秦南疆十万军队势必踏平之!




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属国动向(下)
    大秦以绝强的国力震慑南疆各藩属国,表明态度,谁敢闹事,我就废了谁。

    南疆的军队和缅甸的军队开始行动起来,以实际姿态表示大秦帝国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即大秦皇帝过生日期间,你们谁敢闹事,就灭了谁。

    在大秦军队的强势态度之下,自然没有什么宵小敢于闹事,敢于打大秦皇帝的脸,否则就是别想活了。

    有了大秦帝国的强势态度,各藩属国国主们也放宽了心,将自身的安慰托付给大秦帝国,他们相信就算有人闹事,大秦皇帝也会派兵一路护送他们回到自己的王位之上坐好。

    南疆各藩属国做出了姿态之后,琉球和朝鲜也做出了姿态,琉球国王和朝鲜国王李昖都表示会亲自到北京给大秦皇帝祝寿,以表示对大秦的尊崇。

    萧如薰立国之后,大秦和琉球和朝鲜的商业贸易往来大大增加,朝鲜政府的税收甚至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大秦商人缴纳的赋税,琉球国就更不要说了,那相当一部分的税收都来自于大秦。

    大秦商人到他们这边做生意卖东西,然后把他们当地的特产买走带回大秦国内或者东南亚甚至是远赴欧洲销售,盘活了一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于情于理,他们都要亲自向大秦皇帝表示谢意。

    除了这两个素来恭敬的藩属国之外,北边也有了动静。

    萧如薰打完了山西大同之役,灭掉了扯力克的土默特部三十万之后,明政府和北边的部族之间的往来就暂时断绝了,之后发生了沈一贯政变和明秦鼎革的事情,中原王朝和北疆部落的往来暂时断绝。

    萧如薰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建了北部防线,也因为之前的战争,宣布关闭边疆互市贸易往来,而因为萧如薰血屠三十万北虏的壮举,各部落都被这个狠人吓得不轻,短时间内不敢闹事。

    趁着个机会,萧如薰发动了自己的三大征,初步安定了国内,而隆武二年入春以来,西北边疆和辽东兵团都有报告北方部落的出现。

    这并不是带有进攻性质的示威,而是一种——善意的试探。

    对,就是善意的试探。

    辽东地区,萧如薰解决了女真的问题,分封褚英负责管理女真部落并且逐步吞食之的过程之中,更北边控制察哈尔地区布延彻辰汗第一个表示了对大秦的善意,并且试图和大秦进行联络。

    紧随其后,科尔沁部汗王翁果岱也试图和大秦建立联系,他们都向辽东兵团发去了讯息,廖忠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萧如薰。

    当时正值征讨西南期间,萧如薰对此置之不理,之后他们也屡次试图向大秦表达善意。

    不仅是他们,西北边陲的叶尔羌汗国汗王马黑麻汗也向大秦嘉峪关守军传达过国书,说明他们曾经和大明建立过联系,现在想和大秦恢复关系,并且恢复互市。

    萧如薰忙于其他事情,置之不理。

    直到萧如薰决定过生日的时候,记起了这些事情,感觉稳定的外部关系是他的五年计划成功进行的必要条件。

    现在辽东西南和海疆都已经平复,在他完全准备好之前,西北和辽东还是不要再起波澜的比较好。

    于是萧如薰向察哈尔的布延彻辰汗以及科尔沁的翁果岱还有叶尔羌汗国的马黑麻汗发去了邀请,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生日庆典。

    比起南部的小国家,这些部落和汗国国力更强。

    比起对于南边的藩属国来说的售卖军火的计划,对于这三个势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大秦严谨的军容,强悍的军力,狠狠的震慑他们。

    现如今的大秦帝国所控制的领土就是在明万历后期的基础上增加了辽东地区和缅甸吕宋还有日本,海疆大大扩张,对东部地区的掌握远超前朝历代,但是对西部的掌控则相对较弱。

    现在的内蒙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基本上没有掌握,高原地区唯一的触角就是甘肃,河套没有收复,西域现在正在叶尔羌汗国的控制之下。

    明前期势力强大的时候,和奴儿干都司一样,也在西藏设置了乌思藏都指挥使司,代表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但是渐渐的,奴儿干都司在宣德年间就被放弃了,而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则名义上保留到万历末年,后被废除。

    明秦鼎革之后,隆武二年年初,萧如薰以继承明正统的大秦帝国皇帝的名义对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发去了信函,要求他们回复,不过这份信函就和石沉大海一样没有任何消息。

    于是萧如薰定下了拿下藏地的计划。

    青海新疆藏地都是需要掌握的,掌握这些地区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要大于经济意义,经济上可能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但是政治上和军事上意义就很大了,高原之地可以作为保护汉地的屏障,失去这些地区,汉地无险可守。

    清朝后期左宗棠和李鸿章在海防和疆防的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左宗棠最终说服朝廷的理由就是这样子。

    萧如薰十分认同左宗棠的理念,掌握某些地区看起来很花钱,后退回去看起来很省钱,但是敌人一旦进攻,军事意义上无险可守的时候,损失就不是那点军费可以弥补的了。

    缓冲地带的意义就是这样。

    比起北伐彻底消灭北虏的威胁,萧如薰更大的计划就是将整个西部高原地区纳入大秦的统治之中,隔绝中亚地区可能到来的威胁,将他们拦在高原之上,可能的话还要进一步进军中亚,将帕米尔高原完全掌握。

    只有将整个西部地区完全掌握在手,让版图完整,防线完整,实现唐朝差一点点没有做到的战略目标。

    这一次邀请他们过来,震慑一下他们,让他们老实一点,然后借此机会将黑水的密探撒过去,花一些时间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了解一下他们的内部情况,政治情况和民俗,然后制定相对应的作战计划,十年之内必然会展开战争,将这些地区全部纳入统治之中。



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阁老李廷机
    对于整个西部地区,萧如薰现在所采取的策略是虚与委蛇,佯装不在意,但其实他非常在意这些事情,并且暗中将其安排上了。

    乌斯藏都指挥使司虽然形同虚设,但是至少还有个名头,对于取代大明统治中原的大秦帝国,他们居然不理不睬,把大秦当作空气,这是对大秦帝国和皇帝威望的严重挑衅。

    萧如薰已经把他们安排上了,他决定在乌斯藏设立正式的统治,实实在在的统治一把这些高原上的家伙们。

    历朝历代都因为高原上苦寒且没有利益并且难以开发而放弃实际统治,仅仅只需要名义上的统治甚至不要,而萧如薰和他们都不一样,看似毫无价值的土地,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乌斯藏是一定会被拿下的,萧如薰如此确信。

    对于叶尔羌汗国,其实也是被安排上的,但是因为其历史上和明朝的关系还算可以,所以萧如薰没打算率先和他们翻脸。

    没办法,谁让他们占据了大秦西陲重要的门户之路,这里如果不掌握,则大秦西陲不安稳,汉地也将受到威胁,这些地方必须要被牢牢掌握在手。

    叶尔羌汗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和明朝的商贸往来,尽管内部黑山派和白山派矛盾重重,但是谁敢阻塞商路,就会遭到所有人的反对。

    有这份传统的关系在,他们对明朝也没有侵略的想法,只想做生意,但是现在不是大明的时代了,统治中原的换成了拥有强烈侵略性的大秦。

    大秦立国之后,隆武元年二月初,萧如薰下令封锁嘉峪关,暂时断绝和叶尔羌汗国的往来。

    叶尔羌汗国内部对此极其不安,大汗马黑麻送来不少书信询问内情,但是都没有得到萧如薰的回复,他们心急如焚。

    这一回得到了萧如薰要求来参加生日宴会的消息,马黑麻汗大为惊喜,立刻遣使向大秦报备,并且在内部积极的准备起来。

    这一次萧如薰打算和他们开始互市,陆上丝绸之路是别想了,但是这条道路还是要打通的。

    唐朝之后就没有被中原王朝直接间接统治过的西域之地也是今非昔比,当年郁郁葱葱的绿洲,随着时间的流逝气候的变迁和当地人不知节制的开发,已经渐渐具备了当今的样子。

    尽管经济价值大为衰落,但是传统意义上,这是汉朝给后世王朝留下的财富,一定要继承。

    南边的数十个藩属国,还有北边三大势力的头头脑脑们,这一回给大秦皇帝萧如薰祝贺生日的国家基本上可以被史官称之为万国来朝了。

    这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情,是以往中国皇帝的重要行动准则之一,但是放在萧如薰这里,则要退居幕后了。

    叫南边的藩属国来,是为了销售军火,加强控制。

    叫北边的藩属国来,是为了宣扬国威,打探消息,顺便安插黑水的密探。

    萧如薰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否则也不会大费周章的搞这么一出盛会。

    这么一搞也要好几十万两银子的支出,不是一笔小数目。

    为了即将来到的大量外国使节,萧如薰还下令在各国使馆区修筑一些新的房屋给这些人居住。

    这些房屋需要单独隔离开来,与使馆区相连接,但是不与民众居住区有接触,周边要派兵严格把守,不让他们随便进入居民聚居地,也不允许居民私下里接触这些人。

    黑水的密探到处开始活动,严格防备有些藩属国的人心思不良,把念头打到了大秦掌握的重要技术上面。
1...565566567568569...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