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画风不对[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水晴
朝朝暮暮相思殿, 她的相思到底为谁?
苏妧望着前方那个笑得有些勉强的齐王妃, 毫不吝啬地释放自己的善意:“我其实也略懂医理,若是王妃不嫌弃, 我也可以为王妃把脉的。”
杨氏愣住,连忙笑道:“太子妃客气了,如今春天到了, 大概是春乏, 不需要劳动太子妃的。”
李承乾闻言, 侧头看了苏妧一眼。苏妧察觉李承乾的视线,毫不吝啬地朝他展露笑颜。
风华正茂的男女, 男俊女美, 两人若是不看对方则已, 一旦对视, 好似有着化不开的浓情蜜意似的。
杨氏看了,像是想到了什么, 随即移开了目光。目光一动, 却对上了风铃的视线。
这个一直在长孙皇后身边的侍女此刻正看着她, 直勾勾的目光,不躲不避,像是在审视她一样。
杨氏心尖一颤, 像是要躲避些什么似的跟身边的女儿低声说道:“平阳,我们别耽误了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去立政殿向皇后殿下请安。”
李令闻言, 朝苏妧和李承乾微微倾身行礼,“太子殿下,太子妃,我与母亲先告退。”
李承乾挥了挥手,让她们离开。
晋阳公主抓着苏妧的一根手指,歪着脑袋看着杨氏和李令离开的背影,忽然说道:“我才是阿耶最喜欢的公主。”
苏妧愣住,低头看向晋阳公主,想问些什么,可已经抱着她的大腿仰头望着她说道:“阿嫂,一起去看阿娘。”
杨氏的出现令李承乾有些不耐烦,但晋阳公主的话提醒了他,他跟苏妧得抓紧时间去向母亲请安,因为今天苏妧回门,还要在宫门关闭前回来,时间并不充裕。于是,太子殿下将抱着太子妃大腿的晋阳公主抱了起来,“走,等会兕子见了阿娘,要说什么?”
被太子殿下抱起来的晋阳公主笑得十分可爱,双手捧心,甜甜地说道:“阿娘是世上最好的人,我最喜欢阿娘了!”
李承乾被她逗得失笑,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
而此时齐王妃已经带着李令回相思殿,她回去的时候脸色有些苍白,脚步匆匆。
侍女们看到齐王妃和李令回去,连忙迎上前去,“王妃,您不是要和县主去赏花么?这么快便回来了?”
齐王妃头上不断渗着细汗,她捂着胸口,微微喘息着。
她的贴身侍女佳楠上前来扶着她,眉目间十分忧心,“王妃,您怎么了?”
齐王妃只是抓着佳楠的手,呼吸急促。
李令看着母亲的模样,只是安静地站在原地看着,也并不上前扶着。
佳楠将齐王妃扶往前方的美人靠上靠着,拿出手绢给齐王妃擦汗,又让其他的侍女倒了杯温水上来,却不让她们大惊小怪。
而李令则是站在前方,看着齐王妃的模样,十分冷静地问道:“要不要我去找皇后伯母,让她安排尚药局的东方太医来?”
齐王妃脸色苍白,可此时看向李令的目光也不如在花园时般温柔慈爱,她的目光冷冷清清,打量着前方的少女。
昔日齐王的嫡长女,李令。
她尚在襁褓之时,父亲与几位兄长便一同死在了玄武门之变中。只留下了她的母亲和她,在这宫中苟且偷生。
李令不像杨宜歆,从小光明正大被众人宠爱,就连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对万泉县主也是青睐有加,她也不像颍川县主,虽然颍川县主没有了母亲,也是在宫中长大的,可她的母亲平阳昭公主是帝国女性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星。
可李令不是,她的父亲像是一个禁忌,很多人都十分自觉地不提。而她的母亲,更是一个禁忌,明明应该是圣人李世民的弟媳,可她却在相思殿中,等着那个男人的宠幸。
而且母亲对她的温柔和疼爱,永远都只在人前。在圣人李世民面前,在长孙皇后和那些皇室宗亲面前,一旦回到相思殿,门一关,母亲就是那样冷冷淡淡的模样。
齐王妃靠着身后的美人靠,望着前方面容平静的李令,忽然笑了笑,“找你的皇后伯母做什么?还嫌我不够碍她眼?”
李令微微皱了下眉,没说话。
而这时,齐王妃忽然暴怒,将方才侍女给她倒的那杯温水,连杯带水扔在了地上,“这里没你的事,下去!”
李令望着齐王妃那暴怒的模样,眉头微蹙了下,“阿娘——”
“别喊我阿娘!”
李令闻言,抿了抿唇,一言不发地转身便走。
在旁的佳楠帮齐王妃顺着气,语气既无奈又心疼,“我的王妃啊,您这是何苦呢?”
齐王妃望着少女头也不回的背影,笑了起来,可那笑容却笑得比哭还难看。她靠着美人靠,抬头看着上方的万里晴空,眼角一滴泪滑落。
齐王妃望着天空,喃喃问道:“可是佳楠,你说我能怎么办呢?”
佳楠一时无语,只能安静地在边陪着齐王妃。
李令走出了相思殿,就看到了风铃。风铃正带着几个侍女过来,见到了李令,停了下来,几人朝她行了一个礼。
“县主。”
李令问道:“是皇后伯母让你来看我母亲的么?”
风铃:“方才太子妃和太子去立政殿向皇后殿下请安,说起在花园中遇见了王妃和县主。昨日宫中的家宴王妃便说身体抱恙未能出席,皇后殿下便已想着过来看看,无奈走不开。今日本来也想过来看望王妃的,只是不巧了,皇后殿下昨晚不知为何无法入睡,今日又早起等太子妃与太子到立政殿去,抽不开身,便让婢子先行过来问王妃是否需要请尚药局的太医。”
李令客气地笑了笑,说道:“多谢皇后伯母的好意,母亲没事,只是最近几日心
分卷阅读90
情有些烦躁而已,过两天便好,不需要请太医。”
风铃望着李令,并未说话。
李令:“倒是风铃姐姐,皇后伯母不是将你拨到东宫去服侍太子妃了么?如今太子殿下要陪太子妃回门,你竟不要陪同?”
风铃:“区区风铃,无足挂齿。太子妃回门的事情自有礼部和东宫徐总管操办,风铃不过是承蒙皇后殿下不弃,稍微搭一把手而已,并不需要陪同。”
李令“哦”了一声,又问:“你方才说皇后伯母昨夜没睡好,今日又起了个大早?”
风铃点头,“皇后殿下是这么说的。”
李令一听,头也不回地往立政殿走,“那我去看一下皇后伯母。”
风铃望着李令的背影,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李令虽然自幼在深宫中长大,又因为身份特殊,因此早就学会了在外人面前隐藏自己的情绪。可她毕竟不过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女,要她真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那就太苛刻了
更何况这世上,哪个人年少之时不曾渴望温情?李令生活在深宫之中,母亲在终日便待在相思殿中,母亲时常一坐便是一天,一动不动,像是一个雕像。有时候她也会做点其他事情,但不管做什么事情,母亲都不会带着她一起。
每次李令看到后宫的那些妃嫔与公主们相处,心中十分艳羡的同时,又觉得自己特别憋屈。
她已经没有了父亲,虽然母亲还活着,但那个母亲却对她不闻不问,十分冷漠。
李令渴望温情,渴望像宫中的公主们一样,有父亲宠着,有母亲爱着。没有了父亲,母亲能给她温情也是好的。可杨氏时下的时候,从未给过李令温情。李令记得去年的时候她受寒起烧,烧了整整三天,杨氏对她不闻不问。后来,是她病情一直不见起色,长孙皇后亲自去看她,并守了她一夜,翌日杨氏才去看她的。
可齐王妃在长孙皇后面前,却是一副愧疚的模样,说李令怕她担心,一直不见好也不让身边人去跟她说。
那是躺在病床上的李令静静地看着母亲做戏,心中一片冰冷。她一直渴望母亲,知道那一次高烧,她才知道母亲对她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
渴望母亲,不如渴望皇后伯母。
李令永远记得那天烧得模模糊糊时,有个温柔的女声在她耳旁喊她的名字,叫她别怕,叫她坚强。
她一觉醒来,张开眼睛时所看到的,便是长孙皇后既温柔又美丽的面容。
而自从那一次病后,齐王妃对她又更加冷淡了。李令渴望母亲的心情也慢慢地淡了下去,可即使是那样,她也无数次想过有一天母亲会抱着她,跟她说抱歉一直忽略了她。
但李令想到方才母亲忽然暴怒的模样,心里空空落落的,她在想什么呢?母亲是不可能抱她的,她病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母亲不曾抱过她,如今更加不会。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身体被掏空,明天也是晚上才能更新……_(:3」∠)_
大家周末愉快晚安。
第43章 043 章
苏妧和李承乾大婚三天后回门,回门之后, 他们的婚礼就算是告一段落。
孙氏和苏亶夫妻所有的不舍情感在女儿出门的那天已经表达得差不多, 如今女儿成为太子妃回门, 见到她脸色红润,俊逸风流的太子殿下陪着她, 两人宛若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般,孙氏和苏亶的心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其他的暂且不说,以后的事情也无须烦恼。
孙氏和苏亶想得很开, 他们最担心的是苏妧入宫就过得不好, 只要她如今能过得不错, 以后的事情那就以后再烦恼。凡事只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只要用心经营, 那么结局大概也会值得期待。
苏妧和李承乾回门拜过父母后, 两人是分头行动的。太子殿下负责跟岳父苏亶和苏氏一族的青年才俊们聊天, 侃侃而谈天下大事, 而苏妧则是在后宅陪母亲和女眷们说说话,直到宫门快要关闭, 藿香和绿萝前去催促的时候, 苏妧才和母亲依依惜别。
可离开的时候, 仍旧是不舍得。
苏亶陪着女儿和太子殿下到了大门口,看着女儿在马车前磨磨蹭蹭,愣是不想上马车的模样, 不免失笑,端着父亲的威严催促, 苏妧才踏上了马车。
离开的时候,苏妧掀起车帘,看着站在大门处的苏亶,方才还板着脸催促她的父亲此刻像是霜打过的茄子似的。
李承乾凑过来,跟她一起看站在大门处的苏亶,在她耳边悄悄说道:“别难过,你若是想岳父了,我会带你出宫。”
苏妧转头望着李承乾。
李承乾的眸子温柔且深邃,当他专心看一个人时,似是能将对方吸进他的瞳孔一般。
他笑着将苏妧抓着车帘的手握住,缓缓将她拥进怀里,一只手顺着她的后背,像是哄小女孩一般的语气,“不骗你,我时常会在李震的陪同下微服出宫,什么时候你想念父亲又不想大张旗鼓地出宫看他们,你便装成小郎君的模样与我一同出宫。”
苏妧听了心中既觉得感动,又觉得太子殿下行事这般随心所欲,好像不太成体统,不过她真的很喜欢李承乾那股不将体统放在眼里的少年意气。
李承乾抱着她,轻轻亲了一下她的侧颊,“在宫里,你有我。瑶奴,不难过,好不好?”
苏妧的心顿时柔软无比,她从未想过李承乾竟会这样哄她。
她的手不由自主地回抱他的腰身,侧头主动亲他的下巴,“好。”
李承乾见她脸上的落寞散去,不由得扬起了嘴角,随即紧紧抱着她。
李承乾的马车前脚才入宫,后脚宫门就关闭,时间卡得刚刚好。
回到东宫,李承乾才了件常服,徐九就来禀说李震在崇文殿里等着。苏妧闻言,有些诧异地看了李承乾一眼,这时候李承乾怎会找李震?
谁知太子殿下迎着她狐疑的视线,却是笑着亲了亲她的眉心,说:“我去去就回。”
语气中透着淡淡的喜气,也不知道李震是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好事。
苏妧想不明白,也就没操心。李绩此人聪明绝顶,在历史上能经历隋唐两朝,后来位极人臣,可见是很有一套的,他的嫡长子自然也不会差。更何况,李承乾纵然骨子中天生叛逆,肚子里尽是与众不同的主见,可他从来不曾在雷池边上试探。
苏妧觉得自己暂时也没什么好操心的,于是让藿香和绿萝帮她将一身回门的衣服换下。而此时一直在宫中的风铃前来汇报东宫的事情,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不在东宫,东宫无风无浪,一切都好。
风铃看着已经换上了一声淡蓝色常服的苏妧,欲言又止。
苏妧见状,挥了挥手,让藿香和绿萝等人都下
分卷阅读91
去。
风铃见四下没人,犹豫了一下,随即小声说道:“太子妃与太子殿下出宫后,婢子在立政殿待了一会儿,昨晚皇后殿下一宿没睡着,是跟齐王妃有关系。”
苏妧一愣,问:“跟齐王妃有关系?”
风铃点头,声音落寞:“听说圣人想封齐王妃为贤妃。”
苏妧看向风铃。
在后宫之中,皇后殿下一宿没睡的原因若是轻而易举地让旁人知道,大概长孙皇后也不用混了。
风铃却跪了下去,说道:“皇后殿下不愿声张此事,我自作主张将此时告诉太子妃,是希望太子妃能为皇后殿下分忧。”
分忧?
她一个刚入宫的人,虽是太子妃,可一无自己的势力,二也并未有实权,她能替长孙皇后分忧?
风铃既然能成为长孙皇后身边的侍女,定然不是个简单角色,她会不懂?再说,若是皇后殿下心中烦扰之事轻易能传出去,后宫大概早就是个筛子了,长孙皇后又怎能稳坐后位?
苏妧心中种种疑虑顿生,她看向风铃。
风铃却是忽然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蠢事一般的模样,低头皱眉,轻声说道:“是婢子情急之下失了分寸,望太子妃见谅。”
苏妧闻言,弯腰上前将她扶了起来,笑得真诚,“风铃不过是关心皇后殿下。方才一事,由我耳进,不传第三人。”
风铃:“多谢太子妃。”
当天晚上,苏妧就到了齐王妃杨氏的梦去溜达。除了对李承乾,苏妧还没试过这么有耐心将别人做的梦从头开始看,她一直在杨氏的梦境里晃悠。杨氏一个晚上做了好几个梦,一会儿是梦到了父母,一会儿又梦到少女待嫁时期,她一直在做一些细细碎碎的梦,片段与片段之间,并不相连。苏妧一边看着她的梦境,无聊得快打哈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