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太子妃画风不对[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水晴

    苏妧听得有些无语, 她本以为这种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的事情, 只出现在后世的中二少年身上。

    李承乾说着原匪的时候, 并不觉得对方的举动惊世骇俗, 他像是在说着哪家的趣事儿一般,“原匪说走就走, 原侍郎担心得要命, 旁人问起原匪, 他都说等那崽子回来,非得打断他的腿不可。如今人全须全尾地回来了,原侍郎别说打了, 即使骂都舍不得多骂一句。”

    苏妧懒洋洋地靠在李承乾身上,“儿行千里母担忧。不止是母亲, 父亲也是一样的罢。原匪离开家中几年,虽有音讯,可不曾见上一面,谁知是不是报喜不报忧。如今人回来了,能看到全须全尾的原匪大概便是原侍郎最大的心愿了,哪里还下得了手去打?”

    她一旦放松下来的时候,声音也透着几分娇慵之感,听得李承乾心中都快酥了。

    苏妧问道:“高明,你要去见原匪吗?”

    李承乾:“嗯,我打算找个日子微服出宫去看看。”

    他在大朝会上听政已经一年多了,大多数时候就听,也有发表意见的事情,但意见并不多。李承乾觉得群臣在父亲的带领下,都挺好的,大朝会上各抒己见,有时候也会言辞激烈,吵得他脑壳疼,但大多数时候吵完就差不多有个结论。

    父亲如今兼听则明,又有个用生命在进谏的魏征,朝中许多事情不需要他这个初出茅庐的皇太子多说些什么。

    太子殿下对大朝会上的事情,听过就算,他始终对自己所说的商道念念不忘。

    那开始不过是因为他的怨念,想着若不是因为国库空虚,他还可以给苏妧更多的聘礼。可当他做了那样的梦之后,他开始觉得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商贾之家出身的原侍郎到了户部,他的儿子原匪还跟着得道高僧去了西域。

    李承乾虽有异想天开的成分,但他想从原侍郎和原匪入手,熟悉一下大唐商圈中那些举足轻重的人物。指不定哪一天,他就需要人家了呢?

    不,他现在就挺需要的。

    李承乾觉得自己迫不及待地想早些见到原匪。

    而苏妧一听李承乾要出宫,眼睛都亮了起来,她仰头,那双杏眼看着李承乾,那目光,几乎要比外面的太阳还火热上几分。

    李承乾迎着她的视线,轻咳了一声,柔声问道:“你也想出去?”

    苏妧默了默,她才进宫就想出宫,应该不太好,于是含蓄回了句:“还好。”

    李承乾望着她的模样,心底一软。

    皇宫虽好,可在他眼里看来,这不过是个巨大的牢笼,将皇城中无数的人都禁锢在其中,不得自由。他也是那被禁锢的一员,只是他比许多人幸运,他若是在这皇城中待得闷了、乏了、喘不过气了,随时都能出去。只是这皇城中的许许多多的人,并不是想走就能走。

    苏妧也是那群不得自由的人之一。

    而她之所以不得自由,是为了他。

    李承乾将她抱紧,温柔说道:“其实你若是想出去,我可以带你出去的。只是你如今刚入宫,东宫有许多事情你还不熟悉。这样,你若是在宫中觉得闷,我让万泉进宫陪你。”

    苏妧笑了起来,娇声说道:“叫万泉进宫做什么?帮我添乱吗?”

    语气中带着几分她自己都没发现的骄纵,短短几日,她已经被李承乾宠得不自觉生出几分小性子了。

    李承乾望着她的模样,只是笑。

    苏妧看着他灿烂的笑容,心里既甜蜜又有些羞涩,咕哝着说了句“傻子。”

    话还没说完,既被人抬起了下巴。

    李承乾扬眉:“敢对皇太子不敬?”

    苏妧见他那样,笑着抬头咬了一口他的下巴,“对啊,我对太子殿下不敬了,太子殿下想怎么责罚?”

    李承乾见她眉目间的落寞散去,也笑了起来要挠她痒,苏妧被他挠的忍不住咯咯直笑,两个人在榻上闹腾得像两个小孩似的。直到苏妧笑得喘不上气,脸上都憋红的时候,李承乾才放她一马。

    苏妧脸上笑意不减,俏脸飞红,杏眼水汪汪雾蒙蒙的,模样分外娇艳。

    李承乾看得有些移不开眼。

    苏妧一抬眼,又看到李承乾火热的视线,脸上不由得也是一热。

    为了避免两人差枪走火,苏妧跟李承乾说起长孙皇后的事情来。

    “东方太医说了皇后殿下难以入眠是因为思虑过重,我调的熏香对人体无害,倒是可以加重一点剂量。但长此以往,却不见得是好事。”

    李承乾听说皇后殿下的事情后,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才轻声说道:“可是阿娘能怎么办呢?若是能不思虑,谁想思虑?东方樾这个老饭桶怎么老是说这些无用的话?”

    苏妧睨了李承乾一眼,提醒他:“太子殿下别忘了,你说的那位老饭桶治好了你的足疾。”

    李承乾轻咳一声,重新说了一遍:“东方樾这个赤脚大夫,怎么老是说这些无用的话?”

    苏妧:“……”




分卷阅读94
    东方樾和李承乾这一老一少好像看彼此都不太顺眼,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承乾一说东方樾,好像就有吐不完的槽,“先前我的足疾也是,静养静养。阿娘难以入眠也是,静养静养,忌思虑。能静养,谁不静养。后宫人多事多,谁有事情都要去找阿娘做主,父亲时常在大朝会被魏征噎得直瞪眼,下朝后免不了又跟阿娘说,这么多的人和事,像是离了阿娘不能过似的,她怎么能不思虑?”

    苏妧听了也很无奈,于是建议:“不如我们将原匪送你的夜光杯给皇后殿下吧?她心中有事,这种时候若是能收到来自太子殿下的礼物,她心中定然是很欣慰的。“

    李承乾笑着说道:“阿娘不需要这个的,你送去给她,她也不见得收。难得你喜欢这套夜光杯,我们自己收着。”

    就在李承乾和苏妧提到原匪的时候,李震正在东市的一个酒坊雅间中与原匪见面。

    原匪是个正好双十年华的青年,他出生商贾之家,还不会说话就已经学会玩算盘。长大后,更是算盘不离手,经手的买卖从来不带亏本的。

    他大概天生就是经商的天才,小小年纪在沿海一带的商圈中已经成名。因为他的父亲已经淡出商圈走上仕途,原匪就颇有几分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曾经年少妄为要出海,可惜尚未走远就翻船,狼狈不堪地被送回家中,还被父亲三天两头将此事拿出来取笑。

    一年之后,决心一雪前耻的原匪不走海路,该走陆路。

    他带上了足够的盘缠和几个随从,与得道高僧一起远走西域。各种风土人情,各地的特产宝物,都有所了解。得道高僧远走西域是为了弘扬佛法,而他没事干跑到西域吃沙子,是为了争一口气,向父亲证明商贾之家纵然被人瞧不起,但只要够有钱,指不定哪天官府也得求他办事行个方便。

    走了一趟西域之后,原匪发现了商机。

    而此时太子殿下抛来了橄榄枝,想要认识他。

    原匪不是蠢材,他年少在商界成名,雁过拔毛兽走留皮的评价不是买来的,可他却将自己从西域带回来的一套极品夜光杯献给了李承乾。

    将夜光杯交给李震的原匪穿着一身竹叶青的常服,笑容并不像时下长安城中那些纨绔子弟那般油腻,他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微眯,晒得黝黑的容貌不见奸商之相。

    原匪:“某虽不才,但也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震深谙人不可貌相之礼,有的人看着人模人样,谁知心中绕了多少个弯?李震从小被父亲李绩亲自调|教,常跟长安城中的世家子弟打交道,世家子弟讲究的是门面,说话恰到好处即可。像原匪这样一见面话便说满了的,还是头一回儿见。

    李震不由得深深怀疑起自己的眼力,因为他怎么看都觉得原匪不像是奸商。

    李承乾听说了之后,哈哈大笑。在他看来,能独自出去闯荡,又还能不招得道高僧嫌弃的人,定然有着过人之处,至少,心中是个明白人。

    更何况,原匪的父亲是户部尚书。

    朝廷看中原侍郎什么?看中他管账用钱的本领的。

    那么李承乾找上原匪,看中的又是什么?自然是他手中生金的本领。

    原匪送了李承乾一套夜光杯,李承乾也让李震将一幅大唐从西安到西域各国的地图给原匪。

    李震将地图交给原匪时,转述太子殿下的话:“太子殿下说,这是前人所留的地图,他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做了一些标注,原郎君刚从西域回来,不妨看看,若有不同见解之处,日后相见也可交流一番。”

    原匪神色确实有些意外,随即双手接过地图,与李震说道:“某定会认真看看。”

    李震颔首,正要告辞。却听到原匪笑着说:“李侍卫从宫中出来辛苦,我府中有来自西域的胡姬,跳的胡旋舞比长安乐坊中的歌姬不止要高出多少。李侍卫不如留下来观赏观赏?”

    李震:“……”

    原匪:“若是觉得今日时间仓促不能尽兴,改日休沐的时候再来,某也随时欢迎的哦。”

    李震默了默,方才对原匪生出的那些好感顿时就败光了。

    回宫之后免不了跟李承乾汇报情况,李承乾听了只是笑着拍了拍李震的肩膀,戏谑着说:“景阳你这样不行啊,原匪是跟你应酬呢,你也与他应酬两句便是,哪怕是敷衍呢。”

    李震面无表情地将太子殿下的手拍下,说道:“那太子殿下见原匪时,不妨跟他说您十分喜欢胡旋舞,他说不定就将那些胡姬送到东宫来了呢。哪怕您是敷衍,原匪指不定也当真的。”

    李承乾闻言,笑骂:“混账,不想好了么?当心太子妃给你小鞋穿!”

    第46章 046 章

    李承乾琢磨着要出宫去见原匪,又担心刚到宫中的苏妧心中失落, 于是叫万泉县主杨宜歆到东宫来小住几日, 也算是陪苏妧。

    杨宜歆到了东宫, 笑吟吟地挽着苏妧的手臂,要跟她一起到立政殿去向长孙皇后请安。

    长孙皇后如今有了身孕, 许多事情能尽量不惊动她的,都不会去惊动她。苏妧和杨宜歆到立政殿的时候,李治和晋阳公主等人都在立政殿里陪着母亲。长孙皇后左右无事, 就陪着几个子女读书说话。

    见到苏妧来, 最小的晋阳公主已经朝苏妧奔过来, “阿嫂!”

    苏妧笑着蹲下,将晋阳公主抱在怀里。

    杨宜歆笑嘻嘻地走到长孙皇后面前, 行了个礼, “恭喜皇后舅母。”

    长孙皇后笑望着眼前的杨宜歆, “有些时日不见万泉, 好似又长高了些。我记得你好像只比瑶奴小一年左右吧?也该要到说亲的时候了。”

    杨宜歆坐在长孙皇后身边,挽着她的胳膊撒娇:“万泉才不要说亲呢, 就让我留在公主府里陪陪阿娘, 然后皇后舅母也闷了的时候, 就进宫来陪皇后舅母,那不好吗?”

    长孙皇后闻言,只是笑着拍了拍杨宜歆的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身为皇室中人, 难道还要无视大唐律法?这样你圣人舅舅可是要生气的。”

    大唐律法,女子年满十五岁必须出嫁。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度,人口就意味着生产力。如今的大唐帝国经过了隋的劳民伤财,如今正要休养生息,也需要增加人口。为了鼓励生产,大唐有法律,女子如果过了十五而不成亲,就会由官府包办她们的婚事。

    杨宜歆听了,笑着说:“要嫁也不是不行,但我想自己选夫婿。”

    长孙皇后听了,伸手捏了捏杨宜歆的鼻尖,说:“再不让长公主管管你,你得上天了。”

    长孙皇后和杨宜歆正其乐融融的时候,李令刚好过来。她前几日偶感风寒,听说长孙皇后有了身孕之后,



分卷阅读95
    很想过来看看,可是又怕将风寒传给了长孙皇后。

    好不容易好了,她踏入大门,就看到杨宜歆抱着长孙皇后的胳膊撒娇的模样。

    李令脸上原本踊跃的神情微微凝滞了下,随即笑着进去见过长孙皇后和太子妃。长孙皇后自己所出的几个孩子对李令并无恶感,反而是杨宜歆看到了李令,有些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苏妧有些不解,“文安与你也是表姐妹,她也不像颍川那样会装,你为何这么不喜欢她?”

    杨宜歆在苏妧耳旁哼哼,说:“宫中许多事情你不知道。上次我和兕子去玩,兕子不小心跑进了相思殿,圣人竟然和齐王妃一起帮文安推秋千,一边推还一边说,若是齐王妃愿意,文安也会是他最宠爱的公主。兕子一直都记着这事情呢!我怕皇后舅母难过,跟兕子说了那是我们的秘密,谁说出去了谁要变成老鼠,她才不说的。”

    苏妧愣住,难怪说上次她和李承乾带着晋阳公主和李治到立政殿的时候,晋阳公主在路上看着李令和齐王妃远去的背影,无端端地说了句她才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公主。

    苏妧也是有些心累,她从前就听说后宫之中关系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但那只是听说而已,当她真正处在之后宫的时候,她觉得真的是随时随地三观重建。

    说起来,齐王妃杨氏跟杨宜歆也是亲戚关系,杨氏应该是杨宜歆的父亲杨师道的侄女辈……那么按道理说杨宜歆其实和杨氏是同一辈?可如今杨氏先是齐王妃,然后又被李世民收进宫里了……苏妧被这一群乱七八糟的辈分弄得有些头昏脑涨。

    对了,宫里还有一个杨妃。

    杨妃跟齐王妃以及杨宜歆也是有亲戚关系的。

    苏妧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心中不由得对长孙皇后燃起了熊熊敬意。真是哪个不省心的,都能将人折腾疯。

    大概是此刻长孙皇后福至心灵,察觉到了太子妃对她的敬意,一双美眸朝她看过来,便朝她招手。

    苏妧微微一怔,抬眼看向长孙皇后。皇后殿下眸中笑意盈盈,年过三十在苏妧曾经生活过的世界,依然是个美丽的年龄。

    苏妧走过去,喊了一声母亲。

    长孙皇后微笑着将苏妧拉到跟前,上下打量着。这个尚且不到二八年华的少女,很得皇太子的喜欢。爱屋及乌,再加上这些日子在宫中,苏妧跟诸位皇子公主相处都颇为融洽,长孙皇后对苏妧也十分喜欢。

    长孙皇后跟苏妧说:“最近圣人为了哄我开怀,送了许多稀奇的玩意儿来给我。我听高明说,你向来喜欢玉制品,我的库中这几日多了一匹白玉马,便赏了给你吧。”

    还不等苏妧说话,杨宜歆就跑了过来,跟长孙皇后说:“舅母偏心,我喜欢你库中的玉莲许久了,可您都不愿意赏给我。”

    长孙皇后看着那个被她和李世民惯大的少女,并不生气,反而像是逗弄小猫似的说道:“怎么不愿意呢?哪天要是万泉嫁人了,我那玉莲便是给你的添箱。”
1...4344454647...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