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福余乡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色的回忆

    “三郎,你莫要嫌老夫多嘴这段时日你要提前打算,不要等到阿郎提出分家时才想起手中无钱的事啊。”蒋管事这是提醒他要留私房钱了,毕竟有那么一个偏心又有自己长子的爹还不为自己打算一定会吃亏。

    “还请蒋管事多多提点。”祁三郎的娘身子弱没怎么管过他,那个家里更不会有人替他打算,前几年开始出门游历总算把他的脑袋开了窍。

    祁三郎下定决心要把祁河货栈拿到自己手里,这里交通便利人事简单,更重要的是蒋管事是自己这边的人。

    蒋管事看出家主已经心有成算也就放弃了回乡侍候阿郎的心思,那祁河祁家一大家子近些年也没有几个子弟出息过,更何况祁三郎的母亲对他一家还有恩,在哪养老不是养,这里想必会更舒服些。

    于是蒋管事对祁三郎重提了刘清清的事,“看这小子有些本事,说话也很得体,想找他的父母买了来,实在不行就招来学徒吧。我还有些力气多带带他也可以。”

    “蒋管事你看好就成。那小子行事稳重,就看他行商了。”既然打算好了就别犹豫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祁三郎虽然心软却也是一个果断的人。

    “我看了一阵,可用。”蒋管事很少对别人有这么高的评价。

    祁三郎从这一天开始留在祁河货栈,期间采纳了刘清清的几次建议直接从其他货船上购了货转手送进京时赚了钱钞,而这种交易是不用经过祁家的,也就是说用自己家的船给他自己赚了私房钱。

    7月初蒋管事算了一下帐,祁三郎来的这几月祁河货栈保持了往年收入略有增涨,而祁三郎自己也小赚了几万贯钱钞。

    时人并不怎么通用银子,国家主要货币还是孔方兄,虽然用着不方便可却是真的黄铜。

    同时,北方地区土豆丰收的消息也随着货船来到了桃镇。

    这日刘清清正穿着短打在岸边卸货,船老大已是熟人一边干活一边跟刘清清闲谈,“刘家小哥,知道不,这北边的土豆丰收了。”

    刘清清早已养成在岸边收集消息的习惯,当初圣人要求北方种植土豆时刘清清很是纳罕一阵,难道圣人和自己想的一样?这几日各家船老大都在谈土豆丰收的事弄得她神经都有些紧张了。

    回想起自己种得那三分地翻出那许多土豆真是吓坏了张氏,刘小虎却高兴得不得了,可算是能吃到土豆泥了。

    张氏把仓库收拾出一角专门存放土豆,刘清清特意选了一个通风又能保持干燥度的地方。看刘清清这宝贝的样子,张氏很是不屑,能长得这样快的作物不可能好吃。

    刘清清倒是不介意张氏的态度,反正长出来的土豆不是特大个的,但也不小,她背着刘小虎煮了一个口感起沙,是做土豆泥的好料。

    “丰收了又怎样,就只能煮着吃,还得剥去外皮,有一个船客竟然被土豆烫破了嘴。”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

    船老大的话打断了刘清清的回忆,她突然想起来她答应过何先生请他吃土豆来着。

    这日刘家姐弟放学归家时刘小虎就提出刘清清曾答应请何先生吃土豆的事。

    “土豆泥算什么,你姐姐我能做出土豆宴来,请何先生来,我做它一桌。”

    “你说大话。”

    “说没说你吃了才知道。”

    正文 第19章 土豆宴

    张氏对于越来越不好管教的刘清清已经采取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只要她不是想放火烧房子她这个娘都能忍了。可是请先生到家里来吃饭这不是一个小事好吧,你怎么能张张嘴就决定了呢!张氏立马满头黑线,想抽死这熊孩子的怒火从今天早上一直烧到晚间刘顺归家。

    而作为这个家的最高领导,刘顺对此事一无所知,刘小虎已经习惯了阿耶不在家他和姐姐商量着解决问题的生活方法。

    看着娘子少见的拉着脸子牵过马,刘顺对张氏的情绪表示很好奇。

    当张氏巴拉巴拉地说完事情的经过后刘顺陷入了沉思,孩子们并没有问他可不可以、什么时候请先生吃饭,并且也没有向他要钱,这让他感觉他在这个家的地位不怎么高。一次走镖离家半年,刘清清从鬼门关活过来、刘小虎认识了几十个字,而他作为一个阿耶竟然都不在家,他好像错过了很多。

    “可。某同意。”

    “啊?”正在气头上的张氏完全跟不上刘顺的思路。

    张氏气得捶胸,问题不是不可以请先生到家里来吃饭好不好,这一家子老小都在什么思路上,真是气死她了。

    虽然这




分卷阅读18
    一晚家里的气氛并不好,却也没能阻止刘清清决定去何先生家做给他吃的决心。

    “请先生吃饭最重要的是心意,最重要的是我们家有好些的碗筷吗?”刘清清坚决不要在家里请先生吃饭,她始终认为美食应该配合美器,这是她前世带来的坚持好不。

    “难道家贫就不能请士子来家里吃饭了吗?是我们辱没他了吗?”时人讲究格调却不是奢华,也就是说一个士子如果在被一个农人请客了反而是对他的一种赞美。张氏显然没和刘清清在一个思路上。

    显然张氏是知道这些士子、大夫与平民之间的关系的。

    张氏身上有许多刘清清想不明白的地方,比方说:张氏她是一个农家妇,可是她对上层士族间的礼节了解不少,对中京的风土人情也掌握许多,可她仍然很糙,并愿意过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刘清清顿时把张氏想得魔幻化了。时人并不要求女人嫁人从夫姓,对已婚妇人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所以妇人比家中男人更有能力的人家也不是没有。

    “娘,这次北地土豆丰收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脱口就把这几天心里一直憋着的话说出来了。

    “丰收就丰收呗。怎么这个玩意丰收了还不让老娘请个人吃饭了?”哼一声完全藐视刘清清,突然又拍大腿,“是不是你种土豆的日子?”

    刘清清也想到了什么,跟着点了点头。

    “圣上下旨了吗?”

    “听说是。”

    张氏很奇怪地看了刘清清一眼就不再吵这个问题了。

    这一瞬间刘清清也想到了,皇帝下旨让北地种土豆,而这时间又这么巧,是不是她带动了大夏家的农桑了呢。

    不管怎么样张氏最终同意刘清清拿了土豆去何先生家做饭。

    这一季已是夏末,白天气温仍然很高,因为年岁小女子的身姿并没长开所以刘清清仍可着男衫行走于货栈与码头之间,就是这样这薄薄的麻衫也吸不走刘清清的暑气。

    用来做菜的土豆已经被刘小虎带到何先生家,小小的身子从庄子入口背进那么一大袋子土豆看得刘清清又心酸又感动。这个时代教育孩子的方法真应该被后世继承下去。

    此时民众用的餐具多为陶制,当然也有瓷制出现只不过并不为贵人使用。

    刘清清这天去何先生家做饭不但为大夏供献了一种粮食也为普天下的百姓带来后世先进的饮食种类,因为大夏还没有炒菜的概念,只有蒸菜和凉菜,所以张氏可以明目张胆地浪费自家地里的青菜,不断用黑糊糊来虐待刘清清和刘小虎的胃。

    当何家院内何先生和他的妻子看到刘清清做的饭菜时真的是惊呆了。

    刘清清为了给何先生露一手特意请人榨了素油,当她手下土豆丝如水般飞出何先生竟然找了凳子坐在厨间里看了下来。

    刘清清今天准备的是凉拌土豆丝、黑胡椒土豆泥、土豆饼、肉炒土豆片、鸡肉炖土豆。

    何先生家其实并不十分看重口欲,调料刚好够用,却不丰富,一时显不出刘清清的手艺来。不过这厨间的香味随风飘出却让某个躲在角落里的人很意动,他平生无所好,惟有吃一个字。

    何先生显然意识到某个人一定会被刘清清的厨艺打动,不由主动提到,“我有个朋友,平生无所好,只是喜欢新鲜有味道的食物。”

    刘清清当然是立即明白何先生的用意,“不知道我做的东西能不能入了先生朋友的口,如不嫌弃先生可以请您的朋友一同品尝。”

    何先生笑得快没了的眼睛出卖了他的内心,也不再等立即向外走去。刘清清不知他只是做个样子以为他是出门请朋友去了。

    慢菜总得先做,鸡肉炖土豆快好的时候,凉拌土豆丝、肉炒土豆片的食材已经准备齐全,何先生的妻子一直在给刘清清打下手,全程观看着刘清清如何做菜,刘清清也不藏私甚至还给她讲了讲土豆片用清水泡一下去了淀粉更好吃的做法。

    时间不长何先生领进一个样貌平常的人,刘清清在厨间探出头瞄了一眼,何先生正热情地拉着他的手往里走,这个人给刘清清留下的印象是太平常了根本不像是何先生的朋友,应该是气质不符吧。

    当鸡肉炖土豆上桌时其他的菜也炒完了,刘清清把肉炒土豆片端上桌时好像看到了何先生的朋友正在流口水,仔细一看他只是眼神盯在菜上神情较为专注而已,刘清清觉得此人有成为老餮的潜质。

    何先生并没有要求男女分桌,他的妻子和刘清清都上桌落座。何先生为刘清清和刘小虎介绍了他的朋友:卫长,一位游侠。

    正文 第20章 教学方法

    这一顿土豆宴吃得宾主尽欢,何先生对黑胡椒土豆泥大感兴趣,席上一盘土豆泥他个人能吃掉了三分之一。

    晚上刘清清和刘小虎回家时张氏那张可以卷饼的脸拉得老长,当然把张氏拉得很长的脸形容成可以卷饼是刘小虎偷偷对刘清清说的。

    果然“神厨”刘清清不在家全家人的伙食标准直线下降,刘顺吃习惯了刘清清凉拌、快炒的小菜对张氏做的黑糊糊根本不感冒。只有刚会吃鸡子的二丫一天吃得比较欢快。张氏对自己的手艺也在此时产此了怀疑。

    秋季快来时刘家在山脚下又种上了土豆,张氏此时对土豆也重视起来。

    刘清清又托孙九给她带来不少土豆作种,当然少不得请孙九吃一顿好吃的。孙九觉得刘清清这个人挺仗义,往来接货也不刁难他们还记得请客招待,所以只要有了北面的新鲜东西他都会记得给刘清清带上一份。黑胡椒就是孙九上次带给刘清清的香料。

    在刘清清给何先生做过了黑胡椒土豆泥后,这一道菜于五天后也登上了圣上的餐桌。

    要说这位大夏主事的皇帝还真没什么爱好,当然生在皇家什么奇怪的东西吃不着,但有新奇不代表吃着好吃,从天朝的历史研究来看,其实皇帝吃的东西以安全为主,真没什么口味和新鲜度。

    当然天朝饮食的进步更应该感谢那些想讨好皇帝的人,是他们孜孜不倦地研究提升了中华饮食的世界地位。

    说远了,大夏皇帝陛下吃了这道菜之后觉得:嘿,挺有味啊!怪不得何老头不愿意回京还汇报说能救世的人不愿意投身朝政,他们是吃货遇上吃货了。

    当然这只是皇帝自己内心的想法,他



分卷阅读19
    听暗卫汇报了土豆宴的盛况,对土豆的多种吃法表示了肯定,并大笔一挥着下属部门推广。

    这位皇帝有一大优点,就是能听进臣子的劝谏,但他得亲自看看,说好听点就是能亲身检验事实的可行性。

    可是总不能下道圣旨说明土豆的做法吧,这一切进行得很紧凑但也很隐密,不到一个月全京城的官员家眷全吃到了土豆的味道,美不美味不知道,但是大街小巷人人追捧到是真的。

    刘清清现在是白日到祁河货栈学徒,晚间归家种地,在桃家村过了这一夏她对大夏的气候有一认识,和唐朝的气候差不多嘛,夏天不是很炎热,天朝的科学家曾经认为唐朝的气候是典型的小冰期气候。好在桃家村守着大夏的惟一运河,哪儿没水,这里肯定不会没水。

    自从吃过了刘清清的土豆宴何先生倒和刘家熟了起来,三五不时跟刘小虎来刘家窜个门子,没事和刘顺在院子里喝个茶。

    刘家二丫已经快到一生日了,长得白白胖胖,手臂上竟然有两个**显得她的手臂如莲藕一般有趣。张氏生养过两个孩子都因家境原因没有养得如此好,就经常把刘二丫抱在怀里舍不得放下。

    其实在天朝时刘清清有一个同事家里有两个兄弟,因为哥哥小时候妈妈没有看好落下了病根,这个当妈的对弟弟就千般疼爱惯得不成样子。也不知道当父母的都是怎么想的,老大没养好你就应该补偿老大,对老二有亏欠你就应该看顾着点老二,反倒是把不应该过分疼爱的孩子养得不成样子。

    刘清清十分怕刘小虎学成天朝古时有名的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所以每次下地干活都带着他,何先生来了也常跟着去看看刘小虎如何种地,时不时指点一下。

    小山上的溪水来了秋季有干涸的迹象,刘清清寻思着这山下一定有地下水,受季节影响春夏出水、秋冬无水。

    她和刘小虎用农具找水迹挖了浅坑没有出水的迹象,“小虎,我们还是找人问问或者看看有没有农书记录过这样的情况。”

    “何先生家里关于农事的书籍只有两本,据说还是前朝吕大家写的。”刘小虎真的上愁,“我们还能在哪里寻到写农事的书?”

    当刘小虎把这个问题提到何先生面前时,何先生只是笑着捋着胡须说:“为何要看农书?《山河志》不可吗?”

    这小山包出不出水和农事没大关系吧,不能说你家种了土豆想浇水就得看农书。

    对啊,这种情况应该和地理有关,看来这里也有关于地理的书籍。

    何先生带着刘小虎进了镇各家书局走了一遭,除了《山河志》还选了一些关于山河地理的书籍。何先生这时心里想得却是:出身农家有什么可怕,最可怕的是不能因势利导。世家大族士子聪慧者多可真能想到民生并重于实践的又有几个?农事大于天啊。

    何先生又引逗刘小虎聊天想知道这些天刘清清都在想什么、忙什么。

    其实这些天刘清清真没想什么,她真的很忙。

    祁三郎来了之后一直忙着多接货运自己存家底,蒋管事到了年纪身体大不如从前,这帐上和库里的事多得刘清清操心。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祁河货栈里往年的积货真不少,这年头流行不快,去年的料子今年、明年还能买上价。只是不知怎么有十几匹深蓝麻料一直放在库里没有发出去。

    刘清清点了几遍这些蓝麻在帐面上都有记载,问过蒋管事,蒋管事只说当初三朗初当家进货进多了没有销出去。

    蓝麻布这种东西农人做短褐常用,听说是两年前岭南道洪水大批流民往这边来,一些人被世家大族所收,一时麻布短褐成了紧俏货。

    这时市场需求稳定了麻料也就不好卖了,突然刘清清想起前几天有一个跟船跑的行商想买麻料来着,他家新买了地又招了下人想衬便宜买些麻料只不过当时桃镇上的衣料铺子里料子不多,不够那位南姓商人的需求。

    一转念,刘清清有了自己的想法,立即去找蒋管事问了这几匹货的价钱,约定好明天让家人来买,只说家里的孩子们都得做身衣裳了。

    正文 第21章 第一桶金

    张氏拿钱钞给刘清清时只听闻刘清清想帮什么人的忙,同是穷苦人能帮上一把就帮一把吧。这世上可怜人都不同情可怜人就更没活路了。
1...678910...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