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恰逢雨连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沉筱之
    木云熙抿了抿唇,似想说什么,又咽了下去。

    他看着晁清:“先生今日高兴。”

    晁清又笑了一下:“是,为师有一个七八年未见的故友来蜀中,该今日到。”

    说故友其实十分委婉,他二人曾同患难,交情堪称过命。

    三年前,他听说苏晋被流放,原打算动身去宁州,后来得知她被流放期间,初三年不准探视,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直到去年秋,他忽然接到一封来信。

    信竟是苏晋写的,称她已从南昌动身,打算来蜀中。

    晁清自那时起就一直盼着,越盼越焦急,直到今日,总算盼到了。

    木云熙仍看着晁清,先生向来不怎么说己身事的,今日多言几句,想必是真的开怀至极了。

    他握了握手里的书卷,语篇里的不解之处,还是留到明日再问好了。

    “好,那学生不耽搁先生了。”

    木云熙说完,站在学堂口,像官员站班子一般目送晁清的身影远去,才折回身,要往家里走。

    “木头!”

    方走了没几步,忽然被一个声音叫住。

    木云熙回头一看,竟是一同进学的江辞。

    他是翠微镇富户江家的小公子,已十一岁,顽皮至极,堪称混世魔头中的混世魔头。

    今日趁着早下学,正好可以胡天胡地。

    “我们几个要去翠微山上掏鸟窝,你去不去!”

    木云熙眉头一蹙:“不去。”

    江辞“啧”了一声,分外不满,又见木云熙转身要走,左右一看,颇有派头地吩咐:“追上去。”

    跟在江辞左右的是他在学堂里收的两个小弟,美其名曰左右护法,其实是两兄弟,一个叫大虎,一个叫二虎。

    小娃娃拉帮结派,以街头说书先生讲的江湖传奇为蓝本,认了江辞为头领,自觉除了左右护法,还该有个书生模样的军师,于是看上了木云熙。

    大虎伸手在木云熙面前一拦:“木头,去吧!”

    二虎道:“是啊,去吧!”又循循善诱,“你放心,咱们老大会保护你的,他可是拜了南镖头为师呢!”

    大虎立即复合:“对,咱们老大的师父是南镖头,可以打遍天下!”

    说起这位南镖头,其实是江府三年请的护院,单名一个亭,听说是江南人,曾经以护镖为生,后来想安定下来,便来了蜀地谋生。

    南亭原也不是赫赫有名的,翠微镇平静,请护院多是为了防贼,并不需要多么高墙的武艺,只要眼睛够利,瞧见贼了呼喝两声,贼便溜了。

    直到一年前,江府遭了一回难。

    当时有七八个黑衣人趁着夜色闯入府中,个个手持钢刀,皆是夺命之势,其中一人还挟持了江辞,杀了几名家丁,询问江府老爷的住处。

    谁知江旧同的住处还没找着,不知从哪杀出来一个身着墨色劲衣的人,身形宛若游龙又快如疾电,凌空一闪,矮身一避,找准空口夺回江辞,把他扔去另一名护院身旁的同时卸了另一人的刀,借力打力,须臾之间,竟把七八黑衣人打得节节败退。

    这名身着劲衣的,就是南亭,江府的护院。

    他以一敌八,于刀剑中救下江辞的事迹被江府许多下人瞧见,口口相传,越传越玄乎,从以一敌八,传成以一敌百,传成眨眼之间樯橹灰飞烟灭,天下无敌手。

    而实际上,那几名黑衣人武艺实则不高,配合没甚章法,否则要救下江辞,也没那么容易。

    谁知木云熙听江辞等人搬出南镖头的大名,并不为所动,只淡淡道:“我不去,且我劝你们最好也不要去,日前还有人上翠微山被猛兽所伤,你们怎知你们不会遇见?”

    说完,又是要走。

    江辞急道:“怕什么!我好歹是南镖头的徒弟,就算有猛兽,我可以打,即便打不过,长着腿不会跑吗?我师父看天晚了我没回府,一定会来救我的!”

    木云熙仍不理,拨开大虎二虎挡在眼前的手,仍要走。

    大虎二虎急了,也不知是谁,冲口就是一句:“胆子小没本事!怪不得你爹不要你!”

    小小的云熙步子一顿,一下便回过头来。

    他的嘴角似是一颤,眼中的怒意忽起又褪,须臾,化为有些难过的静默。

    江辞与大虎二虎看到木云熙这副神色,愣住了,跟着晁先生念过书开过蒙受过教化,自然不是傻子,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奈何倔强,谁也不肯先开口道歉。

    反而是云熙,眸中静默散去,上下打量了他们两眼,问:“你们要上翠微山,都准备了什么事物?”

    江辞与大虎二虎面面相觑。

    弄拙成巧,有门儿!

    第220章 二二零章

    翠微镇的镇口有株枫杨, 枝干盘曲纠结,十分好认。

    晁清赶到时, 苏晋与覃照林已等在杨树下了。

    午后春光静而鲜亮,她仍着男装, 一袭青衫如旧。

    晁清快步迎上去,刚唤了声:“时雨。”又戛然止住——苏时雨应当在宁州服刑,眼前这个,该是“旁人”了。

    苏晋看出他的顾虑, 说道:“仍姓苏, 单名一个榭字。”看覃照林一眼:“这是照林。”

    覃照林嘿然一笑:“晁先生,俺可是听俺家公子提过您好些回了。”

    晁清亦笑, 上前接过苏晋手里的行囊, 引着她往镇子里走:“去年听说你要来, 早早就为你安排好了落脚处,哪知一直等到今年。小镇的大宅大院少, 你就住我邻旁的宅子,只有两间瓦舍与一间柴房,就是要委屈覃护卫。”

    覃照林颇无所谓:“这有啥, 给俺张草席俺都能睡。”

    翠微镇说大也不大, 从镇口到晁清的宅子, 只需拐两道弯,穿过一片桑田。

    苏晋的宅子面东, 与晁清的几乎别无二致, 两处宅子外头都围了篱笆栅栏, 上面绕了些牵牛藤,才二月,还没开花。

    宅子后有一片竹林,竹林外就是翠微山。

    晁清道:“翠微山的禁令刚解那会儿,我上山找过你的故居,可惜山荒了太久,草木密盛,连路都没了,找了几回都没找着。”

    苏晋道:“莫说你了,便是我,也不大记得回故居的路。”

    离开蜀中才九岁,近二十年过去,记忆里的家乡都变了模样。




分卷阅读330
    晁清笑道:“不记得找一找也就记得了,只是近来山上有猛兽伤人,上个月还有人被咬断了胳膊,若要上山,等花朝节过了,叫上几个猎户再去。”

    提起花朝节,他心思一转,又道:“时雨,过几日你与覃护卫随我一起去平川县赶花朝吧,那里热闹,这几年更是大变样,花朝节当日,整座县城点花灯,平川水两岸桃李竟放,好看极了。”

    苏晋有些意外:“我记得你从前不爱热闹。”

    “是。”晁清点头,伸手推开篱笆门,笑道,“我是不爱,但我有个学生,十分早慧懂事,可惜身世可怜,扬子江泛滥那会儿家里人都没了,唯一的亲人只余一个小姨,日子过得很清苦,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就叫木头,后来他小姨送他来我学堂,我看他人似月,眸如星,目光清华却不显山露水,像晨曦时云边的微光,才给他提前起了个字,叫云熙。”

    苏晋也笑道:“所以你要赶花朝,是要带着木云熙去。”

    她曾住蜀地,每逢二月十二,谢相亦带她赶花朝。

    这里的民风要更开放些,花朝节当日,偶尔会有大胆的女子在河边放灯,放完就喊心上人的名,心上人若应了,便是应了要娶她。

    瓦舍已被收拾得很干净,连日常用度与笔墨纸砚都备好了。

    覃照林当护卫当得细致,说要去周围看看,熟悉熟悉环境,晁清煮了茶水,提壶给苏晋斟得一盏,正打算好问问她这些年的近况,忽听外头有人唤:“晁先生,晁先生?”

    音线柔脆好听,却带着明显的焦急。

    晁清已然听出是谁了:“云熙的小姨,阿香姑娘。”

    怎么这时候来了?

    苏晋道:“像是有事,你赶紧去看看。”

    晁清点头,推门而出,苏晋隔着门隙望去,离得远,瞧不太清,只能瞧出来人纤瘦窈窕的轮廓。

    其实她二人就算面对面也未必能认出彼此,梳香与苏晋昔日只在宫前殿见过,当时梳香是太子妃身边的宫婢,依规矩,等闲是不能盯着大臣看的,而宫前殿上波云诡谲,苏晋也没这个心思注意一个小宫婢。

    晁清去而复返,回来时,神色明显也焦急起来:“时雨,云熙到现在都没回家,我得陪阿香去找找。”

    木头懂事,他教他三年,日头快落山了都不回家,这还是头一遭。

    苏晋点头:“好,若需我帮忙,尽管说一声。”

    她原打算直接跟着晁清去寻人,转念一想,自己对翠微镇不熟,也不认得云熙,跟着找人,晁清还得顾暇自己,再者说,她如今的身份,若非必要,不宜抛头露面。

    蜀地环山,到了黄昏,天暗得很快,暝色沾着山雾糅成一团沉沉的暮,远一些的翠微山已蒙晦不清了。

    苏晋刚把行囊收拾好,外头忽地又有人唤:“晁先生,晁先生!”

    是三名男子。

    为首的一人衣着光鲜,大约四五十岁年纪,身后跟着的两个一身劲衣短打,应该是扈从。

    或许是镇上哪个富户吧。

    “晁先生有事出去了。”苏晋答。

    三人这才看到她,行了个揖:“老夫是镇上江宅的家主江旧同,从前何以没在镇上见过阁下。”

    苏晋道:“在下姓苏,单名一个榭字,是晁先生的故友,今日才到翠微镇。”

    又看这三人目色焦急,额头都有细细密密的汗,心思微动,便问:“敢问江老爷可是有子弟跟着晁先生进学?”

    江旧同忙道:“是,老夫的幼子江辞正是在晁先生的学堂进学。”

    苏晋一听这话,就知道是真地出事了,奈何她刚到这镇上,是个外人,不好仔细打听情况,冒犯不说,旁人未必会信任她。

    倒是江旧同看她风姿不凡,又是晁先生的故友,不知怎么竟觉得她会有主意,率先一五一十地将事情说了。

    原来江辞虽胡天胡地惯了,但每日申时必回家,因说要跟着府内的某个护院学武,然而今日,他非但没回,申时一过,大虎二虎的阿爹也找到江宅来了,一问才知三个娃娃都不见了,一众人决定分头去找,江老爷先来问晁清。

    “我们说好,若找不着,就在晁先生宅子这里碰头,这里离翠微山进,几个娃娃去哪里野都不怕,就怕上山!”

    这时,晁清与梳香也回来了,与他们一同来的还有覃照林与大虎二虎的阿爹。

    火把子举着对面一照,脸顿时白了——都没找着人。

    几个孩子再野也不可能野到镇子外头去,这么一看,八成是上山了。

    大虎二虎的阿爹说:“得赶紧去找,前天二虎和我闹着要跟猎户上山,还被我训了一回,像是不服气,张武家的才被土豹子咬断了胳膊,几个娃娃夜里碰到了怎么办,跑都跑不掉——”

    他越说越急,到末了,竟要自己上山寻人。

    晁清拦道:“张武家的是猎户,三个人一起上山都受伤,你一个人去能起什么作用?”

    转头看着江旧同,“江老爷,得找帮手。”

    江旧同会意,吩咐一旁的扈从:“即刻回江府,把宅子里所有的护院都召集过来。”又问另一人,“南护院回来了么?”

    “还不曾,南护院今日去平川县城了,要跟着夜里的桑车回来。”

    江旧同重重一叹,这个南亭,从来不爱抛头露面,来江宅两年余,出门的次数屈指可数,怎么偏生今日去了平川县呢?

    “那让玥儿去村口等着,南护院一回来,请他立刻过来晁先生这里。”

    吩咐完,又转头看晁清:“晁先生,您学问多,接下来您看该怎么安排?”

    晁清知道,越是危急,越要冷静。

    可是,失踪的四个娃娃都是自己的学生,心神实在缓不下来,且要论统筹大局的能力,曾官拜一品辅臣的时雨远在自己之上。

    “苏榭,依你看呢?”

    苏晋想了想,大随的州府划分,最末一等是县,而所谓的镇、乡、村,其实只是个叫法(注),方便管理,并没有正式的官府衙门,而所谓的镇长,乡长,村长,要么是县衙安排来管事的长吏,要么是一个宗族的族长,不入流,也没有资格雇衙差。

    她接过晁清手里的火把,朝山上看了看,说道:“既然不确定四个孩子是否真地上了翠微山,寻人该分两头。”

    “一,召集镇上所有的猎户,加上江宅的护院,上山寻人。”

    “二,谁家有快马?”

    江旧同道:“老夫家有一匹。”

    “来个会骑马的,即刻赶去平川县报官。”

    谁知“报官”二字一出,江旧同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更白了几分,嘴唇动了动,似想说什么,但一想到幼子江辞的安危,又将话头咽了下去。

    有人问:“苏公子,为何要报官?”



分卷阅读331
    苏晋道:“这四个娃娃除了上翠微山,还有一个可能,被人掳去了镇外。我们召集猎户,召集护院,是要去山上寻人,若他们不在山上呢?此其一。”

    “其二,翠微山魏巍庞然,一夜之间寻到人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很小,且山上猛兽出没,进山的人亦可能遇到危险。此刻报官,官差在天亮前赶到,一来可以帮忙寻人;二来,若四个孩子与进山的人遇到状况,可及时增援。”
1...157158159160161...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