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手遮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饭团桃子控
就像柴二去管谢景娴,谢景音的事一样,也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
柴夫人又迟疑了一会
第三二二章 错误的开端
倘若柴夫人没有先喜欢上阿鹤,能嫁给齐国公,那她是应该喜极而泣。
看看元婴的母亲,都嫁的什么狗屁玩意儿,就知道,这个驸马有多一骑绝乘了。
“我毫无喜悦之情,当时也半点不知晓已经有了大郎,若是早知晓……”柴夫人拿帕子擦了擦眼泪,“我去寻大师,大师说,这是一桩孽缘,叫我不要嫁过去。”
“可是皇命难违,我虽难过,但也知晓同阿鹤并非是长久之计。痛下决心,同他断了往来。可大师说的话,怎么会错。我嫁去柴家不久,便诊出了喜脉。”
齐国公深受器重,乃是先皇看好的封疆大吏,大婚不久便出京去了任上。他家中又无长辈在侧,对此全然没有起疑心。
可天道好轮回,谁能饶过谁
柴夫人早产产下了柴大郎,那孩子一出生,便有恶疾。
生得像是个小猫崽子一般,太医瞧着,都觉得活不过三日了。柴夫人不得同阿鹤在一起,对这孩子,那是百般期盼,宛若心头之宝,尚在月中,便亲自进宫求药,用了不知道多少灵丹,方才救下了柴大郎的一条小命。
这人呐,渡过了一次大劫,担惊受怕的秘密一直没有被人发现,眼见着就要过去了,便容易松懈嘚瑟起来。
柴夫人向宫中求了阿鹤来,在柴大郎的满月宴上跳舞。谁想齐国公紧赶慢赶,在孩子满月宴那日赶回了家。他虽然是个武夫,但能执掌一方的人,又岂能是个眼瞎心盲的。
嘴能骗人,可眼睛骗不了人。
齐国公惊天暴怒,若非当日人多眼杂,让他有所顾忌,怕不是当场便要直接一剑捅死阿鹤。
可阿鹤离开了国公府,回宫之后,当天夜里,还是踏上了阎王殿。
这东京城里,哪里有什么皇帝不晓得的秘密便是他不知晓,那黑羽卫的人,也定是知晓的。
齐国公是肱骨之臣,阿鹤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宫人,官家眉头都不用皱一下,便知取舍。
若故事说到这里,顶多也就是个夫妻反目成仇,从此老死不相往来的结局。
哪里会有什么柴祐琛!
齐国公也不能弄死公主,公主也不能轻易同他和离,日子就这么僵持着过了一日又一日。
“我带着大郎,遍访名医。那时候,他其实还没有如今严重,只是比寻常的孩子不康健一些,习不得武,但尚能读书。我对他要求十分的严格,恨不得他是当世的神童。”
“大郎很努力,但并不聪明,这我是后来有了二郎之后,对比之下,方才知晓的。大郎要背三日的文章,二郎看一遍就会了。”
柴夫人一边请了夫子来家中磨,一边又派了家丁出去,请那些民间的“神医”来瞧。可是柴大郎依旧是毫无起色。
“我心中焦急,便请了大师给大郎算命。大师说,大郎生机,在于一来者。我当时并不明白其中的玄机,可到了年末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神医。”
“那神医姓曹,他懂得一种奇术,但需要以亲弟妹的血为引,妹妹为最佳,实在不行,弟弟也可一试。我那时候年纪小,痛失了阿鹤,眼见着大郎又活不长久,简直就是病急乱投医。”
柴夫人说得凄惨,谢景衣却已经是怒发冲冠。
她冷笑出声,“所以,你便信了。想要给柴绍芜生一个小弟或者小妹,于是才有了柴祐琛。”
柴夫人点了点头,“大师说了,生机在于来者,正好同这神医的奇术,对上了。我当时欢天喜地的。”
柴夫人说着,顿了顿,显然不想说她同
第三二三章 大师
柴夫人慌了神。
谢景衣的眼里满是认真,她是真的在想着,要杀了她。
“你……我……”
谢景衣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不能弄死柴祐琛的母亲,即便她如此的恶劣。
“所以,你现在来找我说这些做什么你知道柴二的血为何没有用么”谢景衣冷笑了一声,“当然是以为,他同柴大郎,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父亲生的,隔了一层呢!”
柴夫人的脸,一瞬间就白了。
谢景衣直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说道,“所以,他死了,不怪柴二,怪你!”
柴夫人一下子捂住了头,尖叫出声。
门口传来了脚步声,谢景衣瞥了门口一眼,柔声说道,“夫人在说陈年旧事,你们过会儿再来吧。”
脚步声又远了一些,他们都是贴身伺候的,谁又不知晓柴夫人的往事,乃是不能触碰的禁忌。
“所以,你今日同我说这些,是想要我们滚远一些,不要再妨碍到你们母子二人了么”
谢景衣说着,心中酸涩起来。
她突然想着,等到年节的时候,齐国公回了京城,她一定要请他喝最好的酒。
齐国公为何要同公主将府邸一分为二,在中间砌上一堵墙。他为何宁愿将他扔在宫中同小皇帝作伴,也不愿意把他送到母亲身边养着。
为何早早的就让柴祐琛住到国子学来,从不强迫他住在齐国公府。
又为何只选柴二喜欢的小娘子,不在乎对方的家世出身,这一切她以前不明白,现在统统都明白了。
眼前这个偏执到疯魔的人不爱柴二,可是齐国公很爱他。
谢景衣深吸了一口气,方才让自己平静下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她想自己个是最后一次,见柴夫人了。
“大师是谁你很听他的话。”
谢景衣问道,世间的确是有高人,但柴夫人哪里来的那等好运气,遇到真高人。
若那大师不是真高人,那他关于柴二的卦,说的可就别有深意了,别有目的了。
气归气,可能危害到柴祐琛的人,她绝对不会轻易放过。
柴夫人有些发懵,显然被之前谢景衣说的话给镇住了。
“大师大师是南裕女尼。”
谢景衣皱了皱眉头,南裕女尼她可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物。
大陈信佛的人很多,出名的多半是些名山主持,女尼姑倒是很少。
“她在哪座庙做主持,你成亲之前,应该没有出过宫,那是怎么认识大师的”
柴夫人第一次提到大师的时候,是说大师给她算卦,这亲事成不得。那会儿她还没有嫁进齐国公府,出了不宫,那只能是南裕大师进宫去过了。
“大师……”柴夫人说了这两个字之后,陡然惊醒,摇了摇头,“我要说的,已经说完了。你说得没有错,我不是做柴二的母亲。所以,以后请不要再有任何的往来了。”
柴夫人说着,慌忙站起了身,夺门而出,头也不回的跑走了。
谢景衣皱了皱眉头,看了桌子上的茶水,若有所思起来。
……
东京城的午后,暖洋洋的,茶楼门前趴着的小黑狗,听到了谢景衣的脚步声,半睁开了眼,又迷迷瞪瞪的睡了过去。
那门前的小厮,笑眯眯的甩了甩身上的白帕子,“您慢走呢,您下回再来。”
谢景衣挥了挥手,径直的朝着柳树下走去。
她踮起脚尖,轻轻的拂了拂柴祐琛的头发,“上面沾了柳絮花儿,倒像是白了头一样。今日好不容易休沐,怎么也不多睡一下。”
柴祐琛双目灼灼的盯着谢景衣看了又看,“谢嬷嬷今日待我,怎地如此和气”
这轻言细语的,让他有些打哆嗦。
谢景衣轻轻的嗯了一声,
第三二四章 何时成亲
“南隐寺主持,自称是密宗。那寺就在城东头,外头竖着一块无字碑。南裕大师是少见的女尼,听闻擅长卜卦周易之术。京城之中,像这样小庙不少。她算是颇有名气的一位。”
柴祐琛说着,突然声音高了几分,“我想起来了,我还是听裴少都说起的。”
谢景衣这下子不困了,“裴少都”
柴祐琛点了点头,心中不知道为何,莫名的开心起来,“你不知道不应该啊!裴少都不是你师父么不是事无巨细都同你说么”
谢景衣翻了个白眼儿,“行了啊行了啊,隔着背呢,都知道你今儿没喝汤喝的醋。”
柴祐琛笑了出声,“李杏给寿光问诊之后不久,我有一回,偶遇他们二人,去南隐寺还愿。他倒是不怎么信,但是寿光信。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谢景衣晃了晃脚丫子,“今日懒得再提,下回说与你知。”
柴祐琛倒也没有追问,不紧不慢的走在小巷子里,清风吹来,柳条一晃一晃的像是在当着秋千,枝头的麻雀,叽叽喳喳的叫着,清脆又悦耳。
柴祐琛一直把谢景衣背进了谢家的大门,抱着柴小弟玩儿的翟氏一瞧,着急的迎了上来,“三囡怎么了可是扭着脚了还是哪里受伤了怎么叫逸天给背回来了。”
谢景衣吐了吐舌头,“阿娘,我好着呢,没有受伤,就是走不动了!”
翟氏一听,顿时一巴掌拍了下来,“你这个孩子,真是被惯坏了,好好的两条腿不走路,竟是欺负逸天!不想走路,骑马骑驴坐马车,不都行。”
“让你抱一下小弟,你都嫌累,怎么不想着,逸天背你累不累!”
谢景衣听着有趣,朝着翟氏怀里一扑,“阿娘,我同柴二,就喜欢听你絮絮叨叨。”
翟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都多大的人了,还撒娇。这是嫌弃你阿娘啰嗦了!”
柴祐琛笑了笑,“不啰嗦,很温暖。伯母,我闻到汤味儿了。”
翟氏乐呵呵的起了身,“你这孩子,生了个好鼻子!我可不是炖着一只老母鸡呢!想着你们今日休沐,在家中能喝得上。”
“久等你们不回来,分了一半,给你大兄大嫂端过去了,这剩下啊,是特意给你们留着的。我去乘来。”
翟氏说着,出了门朝着一旁的小厨房走去。
谢景衣伸了个懒腰,往那小榻上一躺,对着柴祐琛说道,“等我们成亲了,觉得吃饭冷清,便回家来吃,我阿娘肯定特别高兴。你觉着可好”
柴祐琛眼睛一亮,“什么时候成亲”
谢景衣伸出手指头,算了算,“端午之后,你来下聘。七夕就成亲。”
柴祐琛立马伸出了手指,勾了勾谢景衣的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谢景衣见他心急火燎的,顿时有些后悔,说是不在意,她今日到底是受了柴夫人的影响,竟然对柴二生出了恻隐之心!这下好了,一时口快,将自己个卖了个一干二净。
“我反……”
柴祐琛立马捂住她的嘴,“不许反悔!反悔你的铺子都得赔给我,一个大子都不能留!”
谢景衣一惊,果断的摇头,“不反悔!”
柴祐琛这下子满意了,坐在小榻旁,自顾自的乐呵起来。
一家子人喝了汤,便各自回了自己的住所,歇起了晌。
谢景衣这一睡,便到了翌日天明。
忍冬用铜盆打了热水来,见她还算精神,方才松了一口气,“小娘昨儿夜里发热了,怎么叫都叫不醒,夫人请了郎中来瞧,说是吹了风着了凉,又累着了。”
“煮了退烧的汤药,喂您喝也不喝,还是柴二公子来了,您
第三二五章 意外的发现
在那东京城南隐寺无字碑前,最近出了一桩奇事。
也不晓得,打哪里来了个游方老道士,竟然竖了面铁嘴神算的幡旗,搁这门前摆起了摊儿。老道士满头白发,肤白胜雪,看上去倒是颇有几分道骨仙风。
又一日只算三卦,只称天机不可泄露。
这南隐寺虽然不挂匾额,寻常人压根儿连门都不摸不着,但这附近的人家,却都知晓,这是一处密寺,里头住着一位正在闭门苦修的高人,法号南裕师太。
总归她们虽然是修士,但到底不是仙人,不能餐风食露,那些小尼姑们,也得出门寻衣觅食,一来而去的,便露了踪迹。
附近的人人尽皆知,这南裕师太最擅长的,便是卜算之术。这老道士往门前一顿,要不就是抓瞎,班门弄斧;要不就是个中高手,来这里挑山门的。
不管是哪一个,都十分的有趣。
起初谁也没有拿这人当回事儿,直到真来了三个人,那白胡子老道士算了三卦,这才门里门外的,把他当个角儿了。
这来的头一个人,乃是一位穿着红色长袍的小公子,他一来财大气粗的扔了一锭金,瓮声瓮气的说道,“你且卜上一卦,我家娘子何时能为我传宗接代!”
周围人竖起了耳朵,出了吃喝,大陈人最关心的便是丁口之事了。
老道士摸了摸胡子,摇了摇头,“此生无望。”
小公子一听,那还了得,这简直是诅咒人断子绝孙啊!他二话不说,将那摊儿砸了个稀碎,“你这老道,嘴也忒毒了些,公子我年轻轻轻,怎么可能绝后不会算,就不要来算。”
老道士倒也不恼,“女公子何来有妻”
那小公子举起小马扎的手一顿,脸唰的一下红了,二话不说的又扔下一个银锭子,拔腿就走。
周围的人听了谜底,上下一打量,当真发现那小公子没有喉结,是个小娇娘。
“你这老道士有点意思,不若给老赵我算算,看我今日运势如何”
那人生得胖呼呼的,肚子宛若倒筐着的锅盖,鼓起老高,手中还提溜这一个鸟笼子,一瞧便是来这附近遛鸟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