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科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止天戈
第三百七十八章 生物技术的威力
就这么束手误测,将命运交到他人手上,他什么都干不了吗。不,他不想这样,他想要自己掌握命运,想要当这一切万一到来的时候,他能手上能有应对之策。
这也是促成他想要建立这么一家生物与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了,也是为了顺便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没错,顺便,这样听着挺自私的。但在生命面前,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够高尚起来呢,他只是一个俗人。
其实除了生物制药,还有很多事情能做。比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等。亦或者分子生物学、生物进化、现代生物技术等等。
看似都是十分高大上的词汇,但实际上这些和我们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比如动物学中,除了对于人体的研究之外,还有对于其它动物的研究,甚至包括我们日常食用的肉类禽类都与之有关。
植物学这方面也很多,与人类联系紧密的恐怕就是各类高科技农作物了,比如转基因农作物,杂交水稻,亦或者一些高抗病性农作物等等。
另外呢则就是应用于动植物的一生物技术,比如克隆,转基因,基因编辑等等新锐热门技术。
这些技术看似距离我们比较远远,但如果突破的话,将对于人类社会差生巨大的改变。
比如克隆技术,这项技术我们其实已经不陌生了。最早对于克隆技术的研究可以追述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真正让人民知道并了解这项技术的是来至于1996年7月5日克隆羊“多利”诞生,整个世界舆论为之哗然。
随后这项技术被各国争相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但围绕克隆技术的相关争议一直存在,其中最为人民所担心或者说诟病的就是伦理道德风险。
民众担心这项技术被滥用的话,可能会为社会带来致命危险,甚至会颠覆整个人类近千年一来所搭建起来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
但不管怎么样,目前关于这项技术扔在被各国各大生物巨头视为重点研究项目,并在一步步推进之中。
而之所以让各国各大生物巨头们痴迷与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还是这项技术广阔的运用前景。
即便是剔除有违伦理道德部分,在其它方面仍然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如利用这项技术来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生产转基因动物;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等。
再比如基因编辑技术,这可是被成为最接近‘造物主’和‘神’的技术。
我们知道一切生物的特性,如生命存在形式,形状,乃至功能,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如果掌握了这项技术,就等于可以自由控制生物的特性。
比如,如果是一颗植物的话,通过基因编辑后,这颗植物可能拥有毛竹的生长速度,杏仁桉树(注1)的高度,仙人掌骆驼刺或者梭梭胡杨的耐寒程度,以及铁刀木的硬度。
再比如通过基因编辑,可以使得小麦的麦穗长到玉米大,树上长水稻,桃子西瓜大,西瓜用车拉等等。
如果用作动物的话,那么通过基因编辑,猪能大过牛,牛能大过象。或者凭借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物种出来,比如传说中的龙。
龙本身就是古代人们将不同动物的形象集中在一起,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形象。通常龙的形象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而在基因编辑技术中,则可以将这些动物身上控制特征的基因提取起来。然后通过通过特定的排练组合,集中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生物基因组。
再将这种基因组注入特殊的胚胎中,替换原有胚胎中的基因组结构。孵化这个胚胎,那么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这条‘龙’了。
当然了,这么说或许有些过于的玄幻,也距离人类太远,但这却是很多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门所向往的目标。
不过,和克隆技术一样,这项技术也面临着很大的伦理道德压力。不过在探索面前,在利益面前,这些当前的束缚终将被挣脱的。
这就像是一堵墙,总有人想要越过它,去看一看另一面的风景。
所以未来这方面会怎么样,吴浩也说不清楚。
总的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看到的用于何方,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吴浩想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有不少私心,但也希望这项技术能够真正的造福人类。
也许未来,吴浩他们就能研发培养出来这样超级耐旱植物,将整个西北荒漠变为绿洲。
也许未来他们攻克了克隆方面的技术难题,成功克隆出来了众多已经灭绝或者正处于灭绝状态的珍惜动物们。
也许有一天,大熊猫将会以宠物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白鳍豚(已经灭绝)能够重新畅游长江。
这些虽然只是想象,但也许并不遥远。不说有吴浩脑子里面的知识技术资料在推动,就说目前世界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其实本身也不慢。
其实相比于这些,他还是比较看重于对于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他的研究来真正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也希望所有人都能战胜病魔。
他记忆中母亲躺在病床上苍白的面容至今久久无法忘怀,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了。
当然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关系着国家安全,甚至是影响着未来战争的走向。
生物武器,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军事强国都在研究的领域。甚至,一些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而且据一些资料显示,米军就曾经启动过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超级战士计划。力图采用基因技术来强化士兵身体,从而提升士兵的单兵战斗力等等。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虽然不会走这么极端的道路,但该提前防备的还是要防备。只有这个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当敌人向我们使用生物武器的时候,我们能有应对之策,并战胜对方。
第三百七十九章 基建巨头们的盛宴
随着天气渐渐回暖,那些煎熬了一个寒冬,看似没有一点生机全部黑溜溜光秃秃的树枝上又冒出了点点新芽。
对于吴浩他们来说,迎接的并不只是这悄然来到的春天,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浩宇科技的灵湖新总部园区设计方案终于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核,真正确定下来。
整个设计方案在经过多轮修改后,最终是确定了最后的方案。整个园区总共两千七百亩,其中建筑面积从原来最初设计的八十三万平米,增加到了九十五万平米。
初始设计大体设计方案不变,只不过在这其中重新优化了一些细节。比如整体添加了中间七栋主楼的高度和面积,周边的二十八栋副楼也有了详细的设计方案。
再有就是整个园区的规划,项目设计团队也是邀请了这方面的专家参与进来,可以说将其打造成了一处公园式园区。
整个设计方案一经公布,就收到了外界的格外关注。当然了,赞许和批评各占一半。有称赞这个园区漂亮科幻庞大的,也有批评他们盲目自大贪图享乐的种种。
而对于吴浩他们来说,这些批评没什么影响,现在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抓紧时间确立最终的项目承建商。这么庞大的项目,对于他所设立的三年建设周期来说,实在是太短了。所以必须得确保项目尽快开工,这样才不耽误后续的各项跟进工作。
对于他们这个项目,众多国内外的建筑业巨头都很感兴趣,总共有上百家公司与他们直接或间接取得联系,所要相关资料等等。
在随后的联系沟通以及设计方案基本确定后,很多感兴趣的企业也陆续撤出,只留下了一些势力比较强劲的企业。
这其中有国内的也有国际上的著名建筑承建商。不过现在世界上谁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基建能力是属于领先其它国际承建商好几个身位的,而且这次这个项目又位于国内。所以虽然这次招标项目中虽然有国际承建商,但主要竞争的还是几个挂着国字头招牌的基建巨头们。
在经过一番细致的筛选后,总共有十七家建筑承包商进入了最后的招标环节。
能够进入招标环节,就意味着这些建筑承建商本身是有着非常强劲实力的,有过很多成功的优秀施工承建案例。并且所提交的相关承建施工方案是获得吴浩他们以及相关专家组认可肯定的。
所以现在这十七家公司在招标会上所比拼的,除了整体施工周期外,再有就是报价了。
这其中,被大家所看好的有三家公司,其中最名头最响的应该就是中建了。这家公司的实力肯定不用质疑,至于施工方案以及相关计划材料也准备的十分齐全。甚至为了拿下这个项目,中建还专门成立了一支专家团队,就相关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周期,以及确保质量上面都给出了非常针对性的研究解决方案。
他们所提出的十六个月完成中心七座主楼的整体施工,二十三个月完成园区所有建筑设施的建设工作,三十二个月完成交付的施工方案可以说得到了吴浩他们的普遍赞许。
而在整体项目的报价上面,他们初步给了个一百一十点五亿的巨额报价。这个价格说实话还是有些偏高的,但相比于世界上其它巨头企业总部的建设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
而第二家也是与中建竞争十分激烈的中铁建了,这家建筑巨头同样历史悠久,而且也有着强大的实力和辉煌的成绩。本身这家公司的前身来自于铁道兵工程部队,可以说是将军人的那种坚韧和艰苦奋斗传承至今,发扬光大。
当年为了实现军队现代化,为了百万大裁军的目标大局。铁道兵工程部队的全体官兵们在接到命令后,没有二话,毅然决然的脱下了军装,投入到社会基础建设之中。
被迫转业,回到地方并没有磨灭他们心中的那团火焰,反而更加旺盛起来。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官兵们,不,应该说是中铁建公司就以全新的面貌站立起来,并就此承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
他们所提出的十七个月完成中心七座主楼的整体施工,二十五个月完成园区所有建筑设施的建设工作,三十三个月完成交付的施工方案。总报九十七点五亿元,比中建足足低了上十亿。
第三家企业来自于中建股份,这家公司虽然成立的时间不如前两家悠久,但也是一家国内国际建筑巨头。
它的前身中建总组建于82年,是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以房屋建筑承包、国际工程承包、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勘察设计为核心业务,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建筑业、房地产企业排头兵和最大国际承包商。
是一家不占有国家大量资金、资源和专利,以从事完全竞争行业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国有企业,也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三个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
相比于前两家传统建筑企业,这一家中建股份更加的年轻且富有激情,并在很多项目尤其是重大工程上面,非常有想法。一些创新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也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而这一次呢,他们带来了一份全新的施工方案。按照他们的方案,将会在最为极限的十四个月完成中心七座主楼的整体施工。二十个月完成园区所有建筑设施的建设工作,三十二个月完成整体交付的施工方案。总报一百零三亿元,相比于中建低,相比于中铁建呢又高一些。
几家企业的施工时间上面其实都差不多,只不过在施工方案和技术以及先后侧重次序不同罢了。
说实话,对于选择那家公司吴浩他们一时也无法决断。好在像这样的重大工程项目,也不是马上就能确定下来的。而这也只不过是他们的初步方案罢了,下来吴浩他们还需要和这些公司招标团队进行沟通,商讨,并拿出一个最终的招标方案出来。
第三百八十章 项目竞标
其实像这样大型工程项目,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其中明面上的沟通交流是一部分,暗地里面的各种运作也是另一部分。
说白了,大家背地里都在利用各种方法来争取这个项目。比如最近吴浩,张俊乃至一众公司高层,包括董益明,林建良,邹小东,甚至杨帆这样的科研技术人员都成了这些人眼里的座上宾。
吴浩和张俊是公司的负责人,这个没得说,他们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最后的招标结果。所以他们两个人也是各大竞标企业团队追逐的对象,各种邀约不断,电话不断,甚至还有一些无孔不入的影响力。
就像吴浩这些天内接了不下上百个电话,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人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他们,也有各种人来为他们说情。甚至有些人还找到了他的父亲,有些找到了林薇那边的林父林母,还有的找到了一些和吴浩关系密切的长辈领导等等。
吴浩如此,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而作为公司另外两名股东,邹小东和杨帆最近也火热了起来。尽管大家都知道他们两个不管事,但还是想要凭借他们股东的身份来为自己说句话,或者说影响一下吴浩他们的决断结果。
对于两人的诉苦,吴浩也是一笑而过,这也是可以想到的。不过最终的结果还是要以哪个最有利于他们的为主,这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
如果按照正常进度,这个过程肯定非常缓慢,一般要持续几个月的扯皮交锋运作才会有结果。而吴浩没给他们这么长的时间,而是要求在两周内确定结果。
在经过一连串的沟通运作下,最终招标工作在安西的一家商务酒店的会议厅进行,整个过程采用的是暗标形式。十七家公司分别将自己的方案以及填写的相关标书塞进档案袋中,然后投入标箱。最后由吴浩他们和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定,以确定最终的中标方。
“好的,下面有请十七家公司的代表将你们填好的标书和方案装入档案袋中封存,然后投入标箱之中。”现场主持人冲着众人吩咐道。
看到十七家公司的代表将装有标书的信封塞入信箱之中,随即有工作人员将信箱贴上封条,然后在大家的目视下送到酒店的小会议室中。
在这里,将会有专业人员进行拆封,然后将整理起来交给专家组进行审核评定,最终评定结果交由吴浩确定。
吴浩也不会搞一言堂,而是会征集张俊杨帆他们以及公司几个领导干部的意见后确定结果。当然了,作为公司的掌门人,大家也都会以他的意见为主。
为了确保整个审核评定结果不受外界影响,整个审核评定期间所有人身上的电子设备全部上缴保管,且不能与外界人员联系。即便是进出送饭菜的服务员也有保卫部的女安保队员负责,确保将这些人与外界隔离开。
其实,这么做也是做做样子罢了,用处不大。专家组的相关专家们之前就已经受到了这些企业的影响,所以审核品定中基本上都有主观偏向性的。而集中多位专家,只不过是想要得到一个较为统一的结果。
至于最终如何确定,这还得看吴浩的决断了。
在对全部十七份标书以及相关方案进行审核评定后,专家组终于是拿出来了一份标书排名,其中得票最多排名第一的是中铁建集团。
这个结果说实话与吴浩他们的估计是有差别的,原本他们以为是中建呢,没想到最终却是中铁建获得了胜利。
“真是没想到吧,争来争去没想到是中铁建从中突围杀了出来。这么说,咱们就确定是它了吗”张俊拿着专家组的审核评定结果冲着吴浩意外道。
“目前它给出的报价以及相关施工方案相比于其它公司要有着显著优势的,当然了,中建的这个最终报价也不错。不过从这个结果来看,他们是没少花力气啊。”吴浩笑了笑然后转头冲着杨帆邹小东以及董益明他们问道。
“你们什么意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