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是个小仙女[红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凌
至于女人当官了,那离当皇帝还有多远,太上皇可不认为那些女子能一下子迈出那么大的步子,女子首先要在朝堂上稳定地位,那就需要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等出一个女皇帝,只怕又得等许久。
到了那个时候,这个天下姓什么都不一定呢,太上皇看的开,明白这个道理。
当薛宝钗得知女子能参加科考的时候,还不相信,特意去看了公告。她的内心有些动摇,要是她能参加科考该有多好。可是下一刻,她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这才是刚刚开始,女子哪里有那么容易在朝堂上就立足的,这就表示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更加重要,自己得做生意,才能帮助更多的女子。
日后,才可能有更多的女子走上仕途。薛宝钗眼睛微红,笑了,这便是安乐公主的动作吧,只有安乐公主那样的人物才能在前面推动这些事情,那么自己就得更好地做好手里头的事情。
第134章 女扮男装的将军
薛府, 薛宝钗这几天都在收拾东西, 准备搬到安乐公主给的宅子里住。
薛夫人瞧见薛宝钗在收拾东西, 难免伤感, 又想到朝廷允许女子入朝为官了, 薛夫人便道, “宝钗啊,朝廷……”
“妈妈。”薛宝钗打断薛夫人的话, 没有让薛夫人说下去,“女儿没打算去参加科考,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人做的, 女儿选择了这一条路,就不后悔, 不可能再去想其他的。这一生,女儿或许不能为官, 但是女儿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公主手下的人那么多,你……”
“妈妈!”薛宝钗再一次打断薛夫人的话,“公主愿意用我,那是看得起我,我如何还能再挑剔。要是我挑剔来挑剔去, 一下要这个, 一下要那个,公主如何放心用我。正如您说的,公主手下的人那么多,她不缺我一个, 她能用的人很多。”
薛宝钗不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在安乐公主的面前,她就是一个渺小的人。她既然已经打定主意,就不可能轻易更改。她敢保证,要是自己说不做生意了,去参加科举,公主不会阻止她,只是日后便不可能再帮她了。
官场哪里有那么好混的,而且她也不一定能靠得上。薛宝钗认为自己在做生意上的天赋,比做官的天赋更高。
他们薛家的人没有人在朝堂,而舅舅王子腾不可能管那么多的。薛宝钗心里清楚,其实她就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嫁人,一个是跟着安乐公主做事情,她自然选择跟安乐公主做事情,而不是去嫁人。
薛夫人叹息,要是女儿不是商户之女,只怕也不用这么辛苦了。再来,她跟薛蟠也无法帮衬薛宝钗那么多,薛宝钗就只能自己走下去。
“您也别担心,有安乐公主在,没人敢欺辱女儿的。”薛宝钗道,“这一次跟商队出去,商队里就有公主的人。别看林黛玉就只是一个弱女子,可她能做很多事情呢。”
“是,是,是,她能做很多事情。”薛夫人无奈笑道,外面的人都在传女子能参加科考,这一件事情跟安乐公主有分不开的关系。
哪怕不是安乐公主上奏折说要让女子参加科考,但是那些老臣跟太上皇有关系,而太上皇又住在安乐公主府。皇帝也疼安乐公主,因此,皇帝才下旨让女子能参加科考的。
还有人说皇帝昏了头,为了一个大臣的女儿做出那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女子就应该熟读女戒女则,应该三从四德,哪里能在外抛头露面的。
可是皇帝已经下了圣旨,通告天下,那些人再不愿意也没用。
“我搬出去后,您也别担心。家里有嫂子在,我看嫂子是个好的,我跟商队外出的时候,她不就把家里的一切打点得很好么。”薛宝钗随着商队出去的时候,她兄长还没有成亲呢,回来后,她便见着她大嫂。
虽然薛宝钗跟阮静姝相处的时间短,可是薛宝钗能感觉到阮静姝是一个有能耐的人,比她哥又能耐多了。
“是,她是个好的。”薛夫人点头,她见女儿忙着收拾东西,便也知道,女儿以后就得跟安乐公主做事情。这也好,女儿要是做好了,日后也能求安乐公主给个恩典,让安乐公主指一门好婚事。
长宁侯府,贾敏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林黛玉,见林黛玉云淡风轻地喝茶,仿佛对方根本就没有推动女子入朝为官似的。
“黛玉。”贾敏看着这个女儿,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女子不得干政。”
“那是后宫不得干政吧。”林黛玉微笑,“好了,您别担心,这事情不是已经定下来了么,女子可以参加科考。不过您的女儿我可不参加,没兴趣。”
贾敏惆怅,虽然是那些老臣提的,可必定有人想到太上皇,想到安乐公主,
分卷阅读259
总有人会认为是安乐公主提的,那么自己的女儿就得被人说了。
“有父亲在怕什么。”林黛玉放下手里的茶杯,拿起桌上的一块桂花糕,“我们林家乃是书香门第,虽说我们这一脉是一脉单传,可是出五服的可有不少人吧,那些人会听父亲的话,总有人参加科考的。而且父亲的名声也好,定然有人信他的。再来,那些老臣,也有大儒啊。”
太上皇办事非常利落,也非常牢靠。只要有那些文臣镇压着,那些书生便闹腾不出什么花样,实在不行,再弄个天象出来,那些书生就只能乖乖闭嘴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总有书生担心自己的仕途不敢跟着闹腾。还有有实力的书生,有实力的会认为即使有女子参加科考,也不可能考过他们,与其闹腾,还不如安心读书。
多年来,贾敏都待在后院,她也是一个有才华的女子,否则也不可能在《红楼梦》里教导出林黛玉那样的才女。只是贾敏没有想过科考,就是现在听闻了,也觉得很震撼。
“算了,事情都如此了,还能怎么办,走下去吧。”贾敏无奈,心里却也有些激动。即使她没去参加科考,女儿也没有去,可她觉得她们这些女子一定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来。
“正是。”林黛玉点点头,“您啊,不用担心。倒是希哥儿得忧虑了,要是到时候考的还不如女子,看他还怎么说他能耐。”
“还说呢,他现在都不说考状元的事情。”说到这儿,贾敏就觉得好笑,“你们啊,也不跟他说状元有多难考,就说他能考。结果他出去了,说了一两次,别让人觉得他说大话,他便觉得丢脸,不敢多说了。”
“他还小。”这么小的少年,可以再多坑几次,林黛玉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做过分了。年少的孩子,就得多被坑几次,坑的次数多了,林希也就慢慢明白该怎么做了。
张府,贾元春得知女子能参加科考后,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继女张芸。
张芸比林黛玉小两岁左右,现在也到了说亲的时候,亲事还没有定下来。要是张芸去参加科考也是可以的,要是定下亲事了,只怕没有那么好去参加。
贾元春还是得问问继女的意思,有没有去参加科考的想法。
这些年来,贾元春对张芸极好,张芸也非常尊重贾元春这个继母。
“母亲。”要说张芸内心没有想法,那不可能。只是她又没有学过那些为政为官之道,要是去考的话,只怕也考不好。科考不是考作诗,诗词作的再好,要是不懂得政务,那也不可以,“我是想的。”
“想的话,便跟你父亲说说,他在翰林院,应该懂得不少。”贾元春道,“你父亲当年也是考上去的。”
“母亲也可以考的。”张芸认为贾元春那么有才华,一定更有希望。而且贾元春已经成亲,又生育了子嗣,这时候去参加科考,也没有不用担心亲事,也不用担心以后怎么照顾孩子,“想来祖母也愿意的。”
“我呀,现在倒是没有这个想法。”贾元春想着自己以前入宫做过宫女,要是去参加科考,指不定又被人拿这一件事情攻击她。
贾元春不怕这些事情,只不过不想夫君在外面难做。她现在已经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也没有那么高的志向了。
“你先跟我去你祖母那边一趟,问问你祖母的想法。”贾元春琢磨着还是得跟继女张芸去一趟张老夫人那边,毕竟张芸到了定亲的年纪,要是让张芸去参加科考,只怕会延误张芸的亲事。
贾元春和张芸到了张老夫人那边,张老夫人听到儿媳妇和孙女的话后,随即就笑了。
“若是想考,便去考就是。”张老夫人笑道,“这亲事,延迟一两年也无妨,再者,你们怎么就知道没人愿意跟她定亲呢。这一次,参加科考的还有其他大臣家的女子,只怕也有定亲的。”
“这倒是。”贾元春点头,“只不过这事情还是得跟您商量商量。”
贾元春到底只是张芸的继母,不是亲娘,她怕自己让张芸去了,倒是要是有点事情,就变成她这个当继母的不是了。因此,贾元春才带着张芸来张老夫人这边。
张老夫人活了这么多年,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贾元春内心的想法呢。贾元春到底是顾念这个家,怕他们误会了她的心思,到时候家宅不宁,倒不如一开始便询问好,省得到时候出事了,那可就不好办。
贾元春这种有商有量的也好,省得直接给张芸做了决定。
“皇上这一次下旨让女子可以参加科考,这本身就是一次机会。”张老夫人分析,“要是第一次就参加科考,哪怕考不中,也留下了名。京城中参加科考的女子也有限,这科考也不是能直接能考的,也就是头三届,你们能直接参考,后面的话,就得一层层考上来。”
生在京城倒是好,这些事情倒是还算简单。而那些州府的,按照公告上的,会给女子几个名额,就看她们愿不愿意来参加科考。
万事开头难,这一件事情没有那么容易。先响应朝廷新政的,总能得到一些好处的,哪怕考不上,于名声也不会不靠听,至少是勇气的,也有一些能耐的。女子去参加科考了,不一定就不利于婚事。
“明年开春才考,又不是现在,芸姐儿也有时间学习学习。”张老夫人道,“至于亲事也先看着,若是那等不让妻子科考的人,便罢了。”
张老夫人不认为张芸去参加科考是坏事,而且要是张芸的未来夫君是一个迂腐的男子,只怕日后的日子不一定就好过。朝廷既然让女子参加科考了,日后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子参加科考,女子的地位也会随之提高。
要是张芸的未来夫君不明事理,等到以后,必定也会拿张芸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事情说话。
与其等到日后,不如在给张芸选择亲事的时候,就先瞧好了。
“只不过这学习归学习,可不能把那些坏了的事情学去。”张老夫人叮嘱张芸,“这当官,可没有你当闺阁小姐那么容易。你要是考上了,少不得要面对那些男子的鄙夷,万事开头难,可得记得。”
张老夫人记着这些,她能养出那么优秀的儿子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厉害的人,否则她儿子必然也不可能那么好。
“记得。”张芸点头,她听祖母这话,便知道祖母还是希望她能考上,而不是待在家里等着嫁人。
这一刻,张芸没有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而是感觉到了他们的关心。
以前,总有一些人在张芸的面前说她的继母原本是宫女,说她继母是一个有手段的人,说她继母不可能对她好。可是张芸明白,贾元春对她好,张老夫人也对她好,自己只是一个女子,影响不到贾元春的地位,即使父亲对自己
分卷阅读260
的生母念念不忘,可贾元春也没有因此记恨自己。
不管自己有没有考上,想来他们都不会生气,因为这是刚刚开始的。可她想更加努力,想考上,哪怕名次靠后,那也是好的。
“不知道国子监那边是否有开女学。”贾元春突然想到这一点。
“会有的。”张老夫人道,不管现在有没有,以后都会有,女子只要能科考,那些都能慢慢发展起来。
要说脸最疼的,王家算是,王家向来奉承女子无才便是德,没让女子多读书。如今,女子能参加科考了,王家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女子,没有那么好的才华,又如何好去参加科考。
王熙凤就有些怨,要是她的才华好一些,多读些书,兴许就能去参加科考了。可惜她现在再惋惜也没用,倒不如让巧姐儿和蓁姐儿多读些书,她们虽然是女儿,照样能光宗耀祖,女子又如何。
随后,王熙凤还想到了邢岫烟,便去找了邢夫人。
“母亲,我这要恭喜母亲了。”王熙凤笑着道。
“何来的喜事?”邢夫人不大明白,王熙凤无端端地恭喜她做什么。
“当今圣上恩德,女子也能参加科考了。”王熙凤坐到邢夫人旁边的椅子上,“我瞧着岫烟妹妹是个钟灵毓秀的,读过不少书,若是能让岫烟妹妹去考,是极好的。哪怕她是要嫁人的,这也无妨,那薛家应该是愿意的。”
邢夫人没想到这一件事情,之前听了下人说了一点,没往邢岫烟身上想。在邢夫人的眼中,邢岫烟是要嫁人的,哪里会去想邢岫烟去参加科考。
“舅舅家虽然落魄些,可是岫烟妹妹是个有主意的,日后若是能考上,再有一官半职的,也有脸面。”王熙凤支持这些女儿家去参加科考,男儿能做到的事情,她们女子为什么就不能,“母亲,可要跟舅舅和舅母说一说,可不能埋没了岫烟妹妹的才华。”
“这女子在闺中的才华,如何能跟那些男子比。”邢夫人认为邢岫烟还是比不上那些男子的,邢岫烟也只是读过几年书而已。
“女子学的确实跟他们不同,但要是想,再学就是。”王熙凤笑道,“这都不是问题,就是岫烟妹妹嫁人了,还可以继续学。那薛家也不是迂腐之家,应当时愿意岫烟妹妹去考的。就是那薛蝌的亲妹妹薛宝琴也是个厉害的,只怕也想去考一考呢。”
别说,薛宝琴还真有这样的想法。她的夫家是长宁侯府林家的旁支,她的夫家自然也是支持长宁侯府,跟着主家走的。
林老夫人便找了薛宝琴过去,说了女子能参加科考的事情。
“我们家不是那些迂腐之家,既然皇上开了恩科,女子能参加科考,你便准备准备。”林老夫人经历过不少事情,丈夫早逝,她几个儿女也是好的。她的想法很简单,新政推行不易,他们这样的忠君之家,就越应该支持朝廷的新政。
林老夫人知道薛宝琴的才华不错,又曾经跟着她父母走南闯北,薛宝琴的见识就更广了。若是薛宝琴去参加科考,极有可能考中。若是薛宝琴能考中,这也算是林家的名声。
他们林家允许儿媳妇参加科考,允许儿媳妇去,比允许女儿去,更加艰难。
薛宝琴未曾想林老夫人竟然愿意她去参加科考,内心自然是感动不已。当初,林家没有顾忌四皇子,娶了她进门,她进门后,林家上下也对她极好,如今还允许她参加科考。
“母亲。”薛宝琴眼睛微红,这样的好人家远远比梅家好许多,自己当初果然就应该跟梅家退亲。
“你夫君也去考过的,若有不懂的,多问问他就是。”林老夫人道,“这时,只怕也不好给你找什么夫子,男女授受不亲,也不好找。若是哪日开了你们能进的书院,便可过去学学。”
林老夫人跟张老夫人的想法比较相似,以前参加科考的都是男子,没有女子。因此,现在也不好找夫子教导她们这些年纪大了的,没有科考经验,就只能靠她们自己,顶多就是再问问亲人。
“若是……”薛宝琴看看肚子。
“若是真遇上了,便等下一次。”林老夫人的想法很简单,“你到底还年轻,科考哪里有那么容易的。让你去考,也没指望你一次就能考中,下场一次,你心里便也明白了几分,等到下一次,也比较稳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