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是个小仙女[红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凌
只是这合适的人,哪里有那么好找的。裴钰都已经二十五岁了,跟她同龄的男子大多数都已经成亲了。而且裴钰还是将军,这找夫君也不能随便找。
“你也该嫁人了。”裴老夫人看着前来给她请安的孙女,孙女长得也不算差,只是这些年都在军营,眉眼间带着一股子英气,也有一些肃杀之气。
裴老夫人倒是没去想那些文人墨客,只怕孙女也不喜欢这样的人家,倒是想着那些军营里的人。男子从军,倒是有晚娶的。只是她不知道哪一位合适裴钰,就想问问孙女的意思。
“祖母。”裴钰无奈,“这才刚跟皇上禀明没多久,不急。”
“你都这么大了,哪里还能不急啊。”裴老夫人道,“你的侄子再过几年都要说亲了,你嫂子昨儿还说,你现在恢复了女红妆,就该想想亲事了。你是有主意的主,也得你同意才行。”
“哪里有合适的,那些纨绔子弟可不要。”裴钰最瞧不起那些纨绔子弟了,仗着家里的势力就在外面胡闹,“再来,去给别人当填房,我可不懂得如何管教那些继子继女的。”
裴钰是一名武将,上过战场,也是一个有计谋的人,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要是让她面对继子继女,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办。继子继女可不是好处理的,一不小心就被人认为她要谋害继子继女。
她早上起来,也习惯练武。裴钰在家里的时候还拉着侄子一块儿练武,可要是给人做填房,她能拉着继子继女一块儿练武吗?指不定被人认为她别有用心,因为大多数人还是想着科考,哪里喜欢去练武啊。
如果嫁人那么麻烦,裴钰宁愿不嫁人。
“还没说亲呢,就想着这些事情。”裴老夫人无奈,这一位就是她的孙女,那么倔强,“就让你嫂子她们帮你多看看。”
裴老夫人也不指望孙女能有多开窍,只希望孙女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家,乖乖地嫁人就好。这女人啊,还是得有一个家,得有自己的儿女。
“皇上让你继续为官,又没有撤了你的官,你还担心什么。”裴老夫人以前还想着让裴钰悄悄地成亲,找可靠的男人成亲,再悄悄地生孩子,等到孩子生下来了,大一点再带回来。
对外称孩子的母亲难产去世之类的,那孩子是裴钰亲生的,裴钰便把孩子带了回来。
如今,他们也不用想裴钰悄悄成亲了,裴钰能光明正大地成亲了。
正当裴老夫人说着,就有奴仆进来禀告,说是有媒人上门提亲了,还不只是一个。
那些文人或许不喜欢裴钰,但是她的同僚就有几个喜欢她的,有一个至今未婚,也是早早知道裴钰是女子的,只是没有说出来的;有一个是之前娶妻了,但是妻子早亡,现在得知裴钰是女子的,便上门提亲;还有的人就是觉得裴钰是将军,身份不错,想为家里无能的孩子求娶裴钰的。
裴老夫人原本当没有人上门提亲的,没想这一下子就来了几个。
“走,出去瞧瞧。”裴老夫人笑道。
裴钰的事情传得很广,外面的人都知道裴钰是女扮男装的将军,还知道竟然有好几家上门提亲的。
薛宝钗也听到了裴钰的事情,便觉得自己跟裴钰比起来,自己还是比不上裴钰的。裴钰一个弱女子,竟然上战场打仗,还一直做到了将军的位置,可见裴钰是一个厉害的女子。
朝堂上有一个女将军也是好的,也有利于提高她们这些女子的地位。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也上得了战场。
薛宝钗这么想着,也想上门求见裴钰。可是她到底只是一个商户之女,哪里能随便去求见朝廷官员,就是真去求见了,人家也不一定见她。
盼儿再铺子里拨弄算盘,听到外面的传言,便笑着跟薛宝钗道,“裴大人倒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是啊。”薛宝钗点头,“相比于她,我们这般抛头露面做生意,也不算什么了。”
“正是这个理。”盼儿认可薛宝钗的话,“军营到处都是男人,就是有女人,那女人也是……”
盼儿没有说下去,谈了一声气,军营里的女人都不是女人,都是伺候那些男人的,还不只是伺候一个。军营里的男人多,总得有发泄的地方。
“这才越发显得她难得。”薛宝钗想着裴钰要在那么多人面前隐藏身份,只怕洗澡都不好洗的,不仅是这一点,还有来月事的时候,一点小事情都变成了大事情。
宫里,皇帝得知几个人上裴家求亲的,也不管那些人是不是早就知道裴钰是女子的,这些事情已经没法去追究了。他也没有给裴钰赐婚,就看裴钰有没有看对眼的。
皇帝又到了皇后那边,跟皇后说裴钰的事情。
“那裴钰都二十五了,但还是蛮受欢迎的。”皇帝笑道,“也不用怕嫁不出去了,要是真嫁不出去,朕还得赐婚,这人可就没有那么好找了。”
“她这个年纪,皇上要当真赐婚,只怕寻不到好的。”皇后还不知道皇帝的赐婚,大多数都是门当户对的,还有是那些臣子求的赐婚圣旨。皇帝日理万机,哪里可能知道那些女子的事情。
“她是大将军,要找一个配得上她的男子也难。”皇帝担心的可不就是这个,女子入朝为官,年纪大一些的,要是让他赐婚,他可做不来。
不是他杞人忧天,而是他觉得太上皇真的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让他去拉郎配。太上皇现在就是嫌弃事情不够热闹,嫌弃朝堂上斗得不厉害,就想着给他
分卷阅读266
搞事。
皇帝也没有办法,太上皇是他亲生父亲,手里也有一部分人。
这让皇帝就只能听着,所以他现在就只能想着太上皇不要再闹腾了。
太上皇现在还真没心思去管那些女官的婚事,他又不是媒婆,管这么多事情做什么。官媒又不是摆设,民间也有媒人。
邢家,薛蝌前来邢家见邢岫烟,他想了许多天,还是觉得要过来跟邢岫烟说一说。
“岫烟,你可想过要参加科考?”薛蝌心想两个人已经定下亲事,邢家又处于弱势,只怕邢岫烟参加科考还得考虑他。
“暂未想。”邢岫烟明白自己的水准,在闺阁中女子吟诗作画倒是还好,要是去科考只怕不行,“我是读过书,但没有不及那些举人进士。科考考的不是简单的吟诗作画,考的是江山社稷。”
“你若是想去,也可。”薛蝌道,“我薛家没有阻止你去科考的道理,即使你嫁入薛家,依旧可以参加科考。”
邢岫烟微微摇头,“我可不成,若是让……让儿女去参加科考,倒是可以。”
她不想那么累,不是不想给家里争光,而是她现在年纪已经大了,水平有限。邢岫烟不认为自己能考出一朵花来。考不上,那也就没有去考,倒不如安心嫁人,这也简单,再想着让孩子去科考,便可以了。
邢岫烟从小生活在贫困之家,明白怎么过才是最好的。人当知足,不应该去谋求自己求不得的,她现在就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前些天,表嫂还说过了。”邢岫烟道,“思考了几日,便觉得还是没有那个能耐。就算现在去努力,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
薛蝌没想到邢岫烟竟然会这么说,他还以为邢岫烟会想去参加科考,“你不差。”
“不差是不差,可是还是比不上那些学子。”邢岫烟轻笑。“不必觉得我是因为薛家才不参加科考的,我自幼便跟着父母寄居寺庙,虽然没有见过大世面,却也受过不少苦楚,明白该怎么做的。”
邢岫烟不想要功名吗?不,她想要,可是她又明白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不是不想尝试,而是没有尝试的必要。
说到这个,邢岫烟倒是想到一个人,妙玉。
如今,妙玉倒是在京城,借住寺庙里。她是一个代发修行的尼姑,因着她师父的原因,入了京城,她师父去世之前,让她留在京城,说是妙玉的机缘在京城。
在《红楼梦》里,妙玉是要被接去大观园住的。只是现在没了大观园,妙玉依旧待在寺庙里。
女子可以入朝为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妙玉的耳朵里。
妙玉便想,难道这就是师父所说的机缘吗?妙玉这几年一直都在等着所谓的机缘,可是一直等啊等啊,却没有等到,如今听到女子可以入朝为官的消息,便觉得这个便是她的机缘。
“靖远将军裴钰便是一个女子。”丫鬟走到妙玉的身边,见着妙玉捧着一卷书,继续道,“皇上没有处置裴大人,还让她继续当官。”
妙玉思考,她是出家人,出家人如何好去参加科考呢。
“姑娘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何不试一试呢。”丫鬟道,“您的师父让您留在京城,只怕等的就是这个。”
“且让我思考一二。”妙玉现在还拿不准主意,她本就是官宦人家,因为一些事情才出家的。她若是去参加科考了,便不能以出家人的身份,得先还俗。
要是真还俗了,便也不好住在这寺庙里,还得找个居所。
第137章 妙玉还俗
妙玉本是一个清高之人, 哪里想过女子还能科考。猛然间得知女子能科考了, 她自然要多加思考, 但她心里认定师父说的机缘就是这一个。她在寺庙里借住许久,也见过不少贵夫人,可即便如此, 那些贵夫人对她也未如何。
她也不好一直待在这寺庙里, 妙玉跟寻常的出家人又不大一样, 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儿。
妙玉心里清楚, 她仔细思考了两天,便去住持那儿。
“阿弥陀佛。”妙玉见了住持,便把自己的来意跟住持说了, “贫尼……妙玉打算去参加科考。”
既然决定要还俗了, 就不能再自称贫尼。妙玉借住寺庙许久,寺庙的住持对她也算不错。
“那便去吧。”住持没有阻止妙玉, 妙玉本就六根未净, 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妙玉的师父跟她有些渊源, 那人跟她说过,让妙玉在这边住几年, 妙玉很快就会等到她机缘。
如今, 女子能够参加科考, 而妙玉素日就喜读书, 明白不少道理。若是妙玉愿意去科考,愿意造福百姓,那也是极好的。
住持哪里可能阻止妙玉, 只希望妙玉不忘初心。
“我这里有些银钱,就当是给庙里的香火钱。”妙玉没有白住寺庙,这些年来,也有给寺庙一些银钱。
“贫尼便收下了。”住持没有跟妙玉客气,“你此次还俗,以后便不是出家人了。只是你一个女子,在外多有不便,你不若去长宁侯府走一遭。你师父圆寂之前,便也说过,若你有朝一日下山,去往那繁华之地,还是得找一找人。”
妙玉本就是一个妙龄女子,长相又很貌美。一个女子带着丫鬟婆子,哪里有那么容易生存的,哪怕妙玉本身有不少银钱,这也极为危险,总有那不轨之徒盯上妙玉。
妙玉微微蹙眉,她不愿意去麻烦别人。
“你心气高,可山下到底不如山上。”住持继续道,“可你还是听听你师父的话,还俗后,这性子也得改改。”
住持是一个出家人,本不应该说这么多的,可是妙玉到底在寺庙里待了许久,她也知妙玉是一个不错的人物,只是心性高,以至于让人觉得她清冷,不愿意过多接触。
寺庙里的那些尼姑便不愿意跟妙玉多接触,那些尼姑的俗家身份也不如妙玉。
“若你真的当了官,就得为百姓着想,得离百姓近一点。”住持见妙玉一副清冷孤绝的模样,到底不大放心妙玉,“否则,即使你当了官,只怕也是……”
要是妙玉继续如此,一来可能被人孤立,二来就是不作为,没有为百姓做事。住持不愿意看到这两种情况发生,即使她是出家人,也得跟妙玉说这些,再有下一次,只怕她什么都不说了。
“妙玉明白。”妙玉微微点头,她以前只是觉得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什么好期待的,却又想要些什么,又什么都抓不到。
“长宁侯是为官不错,你去吧。”住持挥手。
“是。”妙玉双手合拢,拜了一拜。
两天后,妙玉便搬去了新买的宅子,搬了宅子的第二天,便去了长宁侯府。
贾敏听闻妙玉来了,便让她进来了。贾敏已经许多年未见妙玉,就是去
分卷阅读267
了寺庙,也不一定就是去妙玉借住的寺庙拜佛,去了,也不一定就遇上。因此,贾敏见着妙玉时,不禁感慨,当年的小姑娘已经长这么大了。
妙玉已经换下出家之人穿的袍子,改成了寻常姑娘的装扮。
“夫人。”妙玉给贾敏行礼。
“来,坐。”贾敏笑着道,“这是要参加科考吗?”
最近就这一件事情闹得最厉害,有不少人家的姑娘都想去考一考,考一个功名回来。
“正是。”妙玉回答,“已经从寺庙搬到京城了,这才来拜见夫人。夫人来京城多年,妙玉都不曾过来,还请夫人见谅。”
“你这孩子,客气什么。”贾敏见着妙玉的气质比较清冷,心想是妙玉在寺庙待久了,才变成这样的,“你一个人住在外头,只怕不安全,不如这样,我给你选几个护卫,你带过去。”
虽然妙玉没有开口说这些事情,贾敏却是懂得的。妙玉之前住在寺庙里,寺庙里人多,又是香火相对旺盛的寺庙,妙玉住在那边也算是安全的。可妙玉搬到京城里住了,她身边的丫鬟、婆子也是女子,不顶用。要是真有人要欺负妙玉,还是能翻墙去欺负的,还是得给妙玉找几个护卫。
贾敏曾经见过妙玉的母亲,若不是妙玉的父母遭难,妙玉如今也不用独自一个人面对这些事情。妙玉出家,空有那些银钱和值钱的物件,如今还俗了,若又没人护卫,只怕妙玉也很难在外头活下来。
妙玉这一次过来长宁侯府,本也是想着这一件事情,没成想自己还没有开口,贾敏却已经说了。她抬头看向贾敏,见到贾敏脸上的笑容,心想难怪师父临终前说让她日后找长宁侯府。
“多谢夫人。”妙玉感激地道,“妙玉此次前来,还有一件事情。”
“说吧。”贾敏道。
“妙玉虽然读过不少书,但之前一直待在寺庙,只怕有不少事情不明白。”妙玉道,“可否请侯爷为妙玉推荐几本书籍,妙玉自知自己清高了些,可若是为官,必不能如此。”
妙玉到底是把住持的话听了进去,她现在首先要改的便是自己清高的个性。她有了目标,有了方向,她的人生便不是空洞的,需要她不断向前进。她的父亲本就是朝廷命官,可是英年早逝,既然她能参加科考,必定要秉持父亲的遗志。
这些年来,要不是父母留下来的人护着她,她哪里能过得那么好。外人只道她清高,认为她自有出家,便对父母无情了。
可是她心里想着早逝的父母,想着自己能过得如此好,便是因为父母早早安排好了,父母的人护着她,还给她留下那么多可用的银钱以及那些值钱的东西。这让她如何不想父母,父母是对她好的,早年要不是逼不得已,也不可能让她出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