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锦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壹月

    “我知道了,阿娘放心。”陈锦道。

    陈夫人又道:“府里的事你也别担心,叶姨娘如今生了孩子,头一个月要在院子里休养,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陈锦嗯了一声,突然道:“西府这两日倒安静。”

    陈夫人道,“自你大哥走后,淑儿和嘉儿便呆在东府里没出来,我安排过去的人来回说两人除了每日三餐外,大多时候都呆在院子里,或者出来花园里走走,竟是连东府的大门都没出过。想来也是在替大哥儿担心。”

    闻言,陈锦没多说什么,起身跟陈夫人告辞,带着音夏走了。

    “三姑娘每日都要出府,怎的夫人的人却说没有呢?”

    主仆俩出了陈夫人的院子很远,音夏忍不住问道。

    陈锦想了想,说道:“显然是被陈淑买通了,也好,省得我为此事替她在阿娘面前圆话。明日上宝华寺便只带陈路,杨安留在府里,也是时候给添把火了。”

    音夏忙应了,“怎么添火啊姑娘?”

    陈锦笑笑,却是不说话。

    音夏不明所以,但也没有多问。

    姑娘既说要添火,那就添呗,反正这火也烧不到她们自个儿身上。

    那日在城南救了陈淑那少侠,陈知川并未找到。

    说来却巧,陈淑正为此事烦忧,不想竟在离陈府不远的街市上遇见,起初那少侠并未认出她来,陈淑也不恼,反而耐性十足地缠了上去。

    少侠洁身自好,侠肝义胆,自是没把那等小事放在心上的,却禁不住陈淑的软磨硬泡,最后好似不情不愿地才将姓名说了出来。

    陈淑自是得了宝似的,接下来的几日日日悄悄出府,去寻那少侠。

    少侠在城中有一处宅子,虽与陈府没法相比,但目下他家中只有他一人在京中做些生意,能有这些已是不易了。

    陈淑也没嫌弃他如何,只要他以后待她好便是了。

    小翠提醒她,“姑娘如今待字闺中,即使与少侠投契,也断不能与他私下往来,若是被旁人知晓,还不知要如何诋毁姑娘的清誉呢。”

    陈淑正自高兴呢,被泼了一盆冷水。

    她也知道小翠是为着她好,所以没有发脾气,只道,“你放心吧,如今西府的叶姨娘要生了,大家都瞧着她的肚子呢,谁会管我。”

    如此这般,小翠便也不说了,由着她去。

    ……

    第二日一早,陈路备好马车,来请陈锦。

    陈锦早已起身,音夏昨晚便把一切收拾妥当。虽说是上山还愿,但说不定




分卷阅读197
    会住上几日,东西多少还是要备些的。

    此次上山,陈锦命瑞儿守在院子里,只带音夏一人去。

    瑞儿为此不高兴了,撒起娇来,“姑娘干嘛不带瑞儿啊?瑞儿瘦小,不会占太大地方的,而且瑞儿吃得也少……”

    陈锦看她一眼,她便立马噤声,不敢说话了。

    红珠和碧玉随陈玉陈雪走了,如今这院子着实冷清。

    陈锦让音夏把阿风叫来,叮嘱道:“我与音夏离府这几日,你便是这院子里当值的,若是有旁人要进来,便一律说我不在。瑞儿年纪小,是个喜欢惹祸的性子,你多看着些。”

    阿风两根粗长的辫子在胸前晃啊晃,“我明白了姑娘,姑娘且安心去还愿,阿风会把这院子守好的。”

    陈锦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叶姨娘刚生了小少爷,你们心里道贺就行了,莫去她的院子周围晃悠,尤其是瑞儿。”

    瑞儿被两次点名,嘴巴嘟得老高,“我知道了姑娘,我一定不会闯祸的。”

    陈锦看她一眼,该说的也说了,便起身带着音夏出了府门。

    马车驶离陈府,往宝华寺去。

    这一路因只有主仆三人,倒清冷许多。陈锦一上马车便闭目养神,音夏一个人坐着也无聊,便跑去外面同驾车的陈路一起坐着。

    陈路从前是陈夫人院子里的,后来陈夫人见他得力,便给了姑娘。

    与性子有些木讷的杨安相比,陈路人更活些,也会说话,但办事也是一把好手,音夏平日里与他相交不多。但两人同为陈锦办事,按理说也是一条船上的人。

    “上回姑娘让你给六姑娘七姑娘找师傅这事,你办了没有?”音夏怕吵着陈锦,故而声音压得很低。

    陈路也压低了声儿回,“找着了,本想着先带来给姑娘见见的,结果叶姨娘生了,这事便搁下了。”

    音夏哦了一声,又问:“那师傅是哪人啊?多大了?”

    陈路回忆了一下,说道:“她说是京城人士,年着三十多岁吧。”

    “你没有打听清楚吗?”音夏急了,“这人靠不靠得住啊?这虽说是给六姑娘和七姑娘找师傅,但到底是咱们姑娘出的面,若到时候有个什么闪失,老爷怪罪下来,咱们姑娘可是头一个跑不掉的。”

    陈路说:“这人神秘得很,我也是通过层层关系才找着她的。她从前带的徒弟不多,但功夫却是真的好,而且也是个女子,到时候教导六姑娘七姑娘不是更方便些?”

    “你说是个女子?”音夏诧异。

    陈路点头,“是啊。”

    音夏想了想,说道:“那她功夫高吗?”

    “我虽只见过她一次,但功夫确是高的。”陈路认真答道。

    他想起他第一次见到这位女师傅时,对方分明在一射之地以外,眨眼功夫却到了他跟前,他反应不及,踉跄着后退了几步,那女师傅本是一张冷脸,见状却笑了笑,“这么胆小,如何跟我学功夫?”

    她生得一般,一双眼睛却十分漂亮,如此一笑,竟添了几分妖娆之色,吓得陈路赶紧低头,“陈路见过高人。不是陈路学武,是府里的姑娘们想学武。”

    女师傅听罢,挑了挑眉,“哦?几个姑娘?”

    “一个。”

    “如今女子肯学功夫的真是少之又少了,如此,我便教上一教吧。”

    女师傅说完了,什么也没问,飘飘然走了。

    音夏道:“如今六姑娘和七姑娘离府,估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待她们回来了便将这位女师傅请回府里,悉心教导七姑娘吧。”

    陈路回过神来,点头道:“那日得知两位姑娘离府后,我便第一时间告知了她,她正巧在京中亦有些事要办,便同意了。”

    音夏笑道:“真想快点见到这位女师傅。”

    一帘之隔的马车里,陈锦将两人的对话听进耳里,心中亦有些好奇。

    女子习武没有什么不可以。

    但当朝习武中人,还是男子更多。

    女子在习武的过程中,体力与男子无法相提并论,加之两者地位不同,导致人们对习武的女子天生带着一种偏见。

    虽然陈府并未明确规定女子不能学武功,但若真的出了那样的一个人,陈知川估计也不会坐视不理。

    所以音夏才这样担心。

    陈锦倒不觉得陈知川能够阻止,她想做的事,没人能够阻止。

    马车驶入太平道。

    陈锦掀开车帘子,太平道上的马车依旧多如鲫鱼,各府的长随侍卫沉默稳妥地驾着马车,目不斜视地在众车中穿行而过。大家都不苟言笑,更遑论停下来打个招呼。

    在这一众马车中,陈锦认出了平凉侯府的家徽。

    前世平凉侯府是先帝的拥趸,当年元修执意帝位,第一个杀的便是平凉侯,那时侯爷的小儿子宁滔还未成亲,见父亲血溅宫墙,深知自己已无力回天,回府后自缢而亡。

    宁滔那时还十分年轻。

    陈锦见过他。

    所以那日在宝华寺,她才能一眼便认出他来。

    平凉侯府的小侯爷,天生富贵,衔着金汤匙出生都不夸张。却是那样温润的性子,怕唐突佳人,对谁都很好。

    陈锦放下帘子,缓缓闭上了眼睛。

    快到午时,马车停在望月山下的望月楼门前。

    身穿印花衫子的大供奉如上次那般,恭敬地候在楼前,他似乎仍未忘记上回的不愉快,见着了陈锦,脸上稍显尴尬,“二姑娘安好。”

    陈锦看了他一眼,笑道:“大供奉安好。”

    大供奉忙把头垂得更低,“二姑娘莫要折煞了在下。”

    陈锦笑了笑,随着大供奉往楼里走。

    想起上回陪老夫人来此,竟仿若隔世,那时哪能想到,不过是寻常的来上个香,竟出了这么多事情。

    陈锦闭了闭眼睛,压住愈发凌乱的思绪。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多谢

    大朝奉不动声色地看着她,见她突然睁开眼睛望过来,一双秋水般的剪瞳冷静得如同猎获了动物的鹰。大朝奉避无可避,只能道:“二姑娘想吃些什么?在下让厨房去做。”

    陈锦略略勾唇,“大朝奉跟着阿爹该有些年头了吧?”



分卷阅读198
    大朝奉躬身道:“粗粗算来,在下跟着老爷已近三十年了。”

    “大朝奉乃阿爹的左膀右臂,有你坐镇望月楼,难怪这楼里的生意是一日日的红火,从未有冷清的时候。”陈锦道,“西府有大朝奉这样的人才,亦是西府之幸。”

    这话由一个十几岁的丫头口中说来,该会显得矫情的。

    但陈锦说得极其认真严肃,倒叫人笑话不出来。

    加之大朝奉从未敢小看此女,这时听她这样说,不由提起心神来应付,生怕一不留神说错话,开罪了她。

    “二姑娘谬赞,这都是在下的本分。”

    陈锦听罢,只笑了笑,没再说话。

    在望月楼用了饭,大朝奉亲自带着陈锦去后院厢房,陈锦在厢房里歇了些时候,便带着音夏继续上山。

    陈路将马车留在望月楼里,跟着陈锦徒步上山。

    望月山本就不高,上去倒没费多少时间。

    到了上回的小道,陈锦没有犹豫,直接拐了进去。

    那小道仍是先前模样,音夏来过一回倒没觉得什么,她后身跟着的陈路心里虽然惊讶,但也没有表露出来。

    主仆三人沉默地延着小路上了山,路的尽头,仍是后院大门,仍是那玄衣小和尚。

    小和尚朝着陈锦见礼,脆声道:“师傅知道姑娘今日要来,特命小僧来此等候。”

    “师傅可在?”

    小和尚说:“师傅云游去了。”

    陈锦问:“那我的疑惑,小师傅可能解?”

    小和尚睁着一双透亮的眼,定定地望着她,“师傅让小僧带话给姑娘。”说罢自袖中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来,双手呈上。

    陈锦接过,却并不展开,朝小和尚还礼,“多谢小师傅。”

    小和尚双手合十,躬身道:“阿弥陀佛。”

    告别了小和尚,陈锦径直朝前殿去。

    她此次上山的两个目的,一是找那老和尚,一是为祖母求灯。

    如今既老和尚不在,她得那一纸真言倒也算完成了一桩事。

    今日不是初一,寺里很是安静。

    路过的殿中,各路菩萨宝相庄严的立于其中,显出几分肃杀之气。

    音夏和陈路坠在陈锦身后,很快便到了长生殿。

    殿里的和尚识得陈锦,知道她便是前些时日在寺中过世老夫人的孙女,双手合十道:“姑娘安好。”

    陈锦亦双手合十,低声道:“见过师傅。”

    “不知姑娘此时上山所谓何事?”

    “我来为祖母求一盏长明灯。”

    和尚听罢,“姑娘有心,姑娘可有寄语置于灯柱中?”

    宝华寺乃皇家寺庙,据说寺中的长明灯有百年修行的老和尚亲手加持,若后人来此替先人求一盏,便能说明后人的孝顺之意。

    陈锦是不信这些的,但她希望祖母在地下有知,能走得安心些。

    和尚问了些老太太的生辰八字,故去时辰,便去忙活了。

    陈锦在殿中的莆团上跪下,朝着殿中正对大门的菩萨默念了一遍无量寿经。老太太信佛,每逢初一十五会在府中备香案供奉,经文一定要手抄的,抄经之前需沐浴焚香以示虔诚。

    陈锦曾帮她抄过经文,抄得最多的便是这无量寿经。

    老太太第一次见她抄的经文,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锦儿的字写得真真是好,运笔潇洒,竟有你祖父之风。”

    如今想起,历历在目。

    但今时今日,早已物是人非。

    音夏和陈路随陈锦跪在莆团上,大殿里有香烛的轻烟,以及远处传来的钟鸣声。

    不知过了多久,和尚回来了,“姑娘,长明灯已备好,您来点吧。”

    陈锦缓缓睁开眼睛,点了点头。

    那长明灯与家里用的灯烛并无二致,大抵是在这佛寺中,无端便多了些难以描墨的庄严和信服。

    和尚拿了燃着的香烛过来,递到陈锦手里。
1...9091929394...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