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窃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霜色十字

    青州学馆当然是讲儒家经典的,官方教科书就是由蔡琰出品的五经正义,在这一点上司马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他在这方面的成绩非常优秀,几乎刚一来,稍稍适应了几天,就成为了学馆先生们人人称赞的好学生。

    另外倒是也给他们开设了比如一些天文方面的课程作为兴趣课,青州学馆里有大量的兴趣课可供选择,听课上课都很随意,且并不是每一门兴趣课都要通过考试的,等到了考试的时候,学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随意选择两门或者更多的兴趣课参加考试。

    只要拿到不少于两个的合格就可以了。

    显然,司马懿在这方面也是非常优秀的,甚至他还去听了一些山川地理的课,还有比如时




分卷阅读363
    不时会有蔡琰去指点的书法课上,司马懿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就是非常让人赞叹的事情了。

    十八岁的少年人能通晓这些,已经很厉害了吧?

    然并卵。

    司马懿死在了数理化= =

    数学什么的,大概司马懿之前还有些底子,因此基础还不错,虽然不能成绩优秀,但也只比及格线差了那么一点点而已,诸葛亮觉得新人能有这样的水平已经很不错。

    但物理和化学等科目实在是让司马懿头大。

    他以前完全没有学过这些!

    由于司马懿目前还在补基础,他和诸葛亮显然就不是一个班上课的,因此两人只有课余时间会在一起学习。

    这次去熹平馆的时候,诸葛亮就没忍住问了司马懿关于纪衡的事情。

    说起纪衡对他的关注,司马懿本身也是不明白的:“只是来青州的时候与伯瑾先生同行,之前倒是并不相熟。”

    诸葛亮道:“不是熟人的那种关注,我总觉得伯瑾先生似乎对你抱以厚望呢。”

    ……嗯,纪衡暗搓搓的期待着司马懿能够成为一个大物理学家,连带着他以后的那几个儿子最好也是这样_(:3ゝ∠)_

    尤其是那啥司马昭司马师的,全都去热爱数理化吧!

    想想以后要是出啥大物理学家司马懿,大化学家司马师,大数学家司马昭,然后这父子三人被称作数理化三圣。

    后世的考生们对这三人号称,考前必拜,逢考必过!

    ……这么想想纪衡觉得画风还是很靠谱的呢=v=

    司马懿想了想道:“也许是伯瑾先生比较喜欢提携后辈吧,我听说他帮了不少人呢。”

    如今青州有名的戏志才郭嘉等人,当年也都是青州学馆的学生,据说当初纪衡也是给了他们不少帮助的,再加上纪衡这些年为学子们做的事情,说他心善喜欢提携后辈,倒是没有什么错误。

    但诸葛亮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可看着司马懿的神情诸葛亮也明白司马懿大概是已经想到什么了,因此也就不在追问。

    真正的聪明人不是能够看透对方的举止言行,能够明白那是否是推脱之词,而是能够在看明白这些之后懂的适可而止。

    否则那不叫聪明,那叫自以为聪明。

    诸葛亮不问这个,司马懿也松了口气,于是又拿出今天的学习上的问题请教诸葛亮,诸葛亮也都给他讲题。

    数学方面,简单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其实都还好,但什么代数几何微积分简直是要命的玩意儿。

    幸好司马懿暂时还不需要学到那么复杂的,就算是几何问题,他也仅仅是开始学最简单的部分而已。

    可看看诸葛亮的课本,司马懿觉得青州这地方太可怕了。

    虽然对于儒家经典的要求并不像其他地方那么高,但别以为因此这里的学子们就会很轻松,实际上在其他方面,他们要学的东西多了去了。

    一边听着诸葛亮讲学习和做题的技巧,司马懿心中一面却思考着郭嘉的事情。

    司马懿认定,他和纪衡之前并没有什么交情,而唯一要说的,大概就是郭嘉了。

    难道是郭嘉对纪衡说了什么?

    司马懿皱着眉头,他自认只是个小人物,实在不值得如今也算得上名满天下的青州主簿如此关注。

    不过很快司马懿就不得不把这事丢到一边去了,因为考试的时候到了。

    诸葛亮虽然学霸,但他是个对自己要求很高,几乎是要以完美这两个字来要求自己的人,因此也没时间想太多了。

    尤其是据说今年纪衡是主要负责人,这对于考生们来说简直是灾难!

    诸葛亮对司马懿说他听来的小道消息:“我听之前学馆的前辈们说,前些年伯瑾先生也负责过考试,结果他那一年的考试,几乎是创下了青州学馆及格率的最低记录。”

    听到这话司马懿也有些紧张。

    他父亲被曹操请出来做官,兄长也得到关注培养,而司马家剩下的年纪比较大一些,又在学馆读书的可就只剩下司马懿的,下面的弟弟其实还有点小,唯一的司马孚其实很低调,一直表现的成绩平平。

    因此司马懿是万万不能给家里丢脸的。

    他连忙问道:“是说他出的题特别难吗?”

    诸葛亮摇头,一脸的惨不忍睹:“据说题都是很简单的,甚至很多考核点比寻常其他先生出的都要常见浅显,但问题是……套路深啊!”

    虽然应用到的知识很简单,但套路太深防不胜防!

    诸葛亮对司马懿说道:“你敢信么?据说那一年有个数学很好,平时都极为优秀的学子差点没通过考试,原因是偏科,差点没看懂题。”

    这简直可怕好吗!

    司马懿有点不敢相信:“可是伯瑾先生平时看起来……”

    平时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人啊!

    温和可亲,简单明朗,对学子们十分关心爱护,因此很受大家的喜爱。

    这样的人出题居然是这种风格?

    诸葛亮深沉点头:“套路特别深!”

    然后他拿出一套题册来:“喏,我特意找前辈弄来的,伯瑾先生这些年出题的合集,还有据说是之前出给元昭将军的习题合集,你目前能做的我都给你圈出来的,你最近也抓紧练一练,千万别关键时刻掉链子呀。”

    司马懿接过诸葛亮的小册子,仿佛接过了什么沉重的革命使命一样郑重了点了点头。

    “我一定好好练!”

    纪衡出题这种事,其实不仅仅是学馆的学子们紧张,就连很多文官们也是紧张的,尤其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们。

    郭嘉就曾经哀叹,纪衡套路深,他一世英名差点就砸在了纪衡手上。

    能被郭嘉感慨套路深的题……那套路是真的深。

    曹旭回去把这些当笑话讲给纪衡听,一边讲一边笑:“你现在在传言里,都已经成为出题大魔王啦。”

    纪衡一脸无奈:“不带这么说的,我出的题又不难。”

    多么简单的考点啊!

    至于说套路什么的……

    纪衡心说那是这群单纯的古人没见过后世的高考啊,那才叫套路深好吗!

    今年武将们的考试是最先开始的,曹旭回来就说,通过应该没问题。

    纪衡给武将们的题目,充分照顾了大部分人的智商。

    就连吕布都信心满满的说他这次一定不会挂科了!……嗯,旁边配合着高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分卷阅读364
    事实也确实如此,成绩出来的时候,吕布虽然依旧是低空飘过,但他妥妥的全部及格了!

    纪衡就说:“我之前看见奉先似乎很高兴的样子呢,又说要去找主公,看来是终于打算要闹着去打南阳了。”

    曹旭撇撇嘴:“才不是呢,你的消息都不准的。”

    纪衡一愣:“怎么不准了?”

    虽然他觉得自己说的很对,但吕布的事情,听曹旭的说法显然是更加靠谱的。

    曹旭就说道:“奉先高兴并不仅仅是因为考试通过了呀,他真正高兴的是,被奉孝夸奖为聪明人的司马一家,全部挂科啦!”

    纪衡:“……”

    吕布你是不是就不能盼别人点好!

    司马家挂科你高兴成这样,你跟人家什么仇什么怨啊!

    然而事实是,曹旭的消息也并不完全准确。

    吕布确实因为司马家挂科高兴,但他高兴的并不是司马家挂科,而是‘即使是聪明人但该挂的还是得挂’这种事。

    尤其是,聪明人挂科了,而他吕布通过了。

    因此吕布去找曹操,其实也不是说自己要跟着去打南阳,他要说的事情是……

    “主公,听说宛城张绣身边的谋士叫贾诩,你可一定要把他招揽过来呀。”

    曹操有些意外:“奉先你居然会关心这些事情了?”

    吕布道:“只是因为亲身体会过贾诩的厉害而已,当年我在长安,明说是输给了李郭二人,实际上是输给了贾诩。”

    这话他说的咬牙切齿。

    “所以,主公,贾诩真的是个人才,你可一定要把他招揽来青州啊。”

    到时候挂科挂哭他!

    只要想到贾诩这个大坏蛋挂科挂一片,而他吕布却全部通过的时候,吕布就有一种大仇得报的感觉。

    所以说……

    “主公你可一定要招揽他啊!一定!”

    曹操:“……”

    第113章

    关于让纪衡负责考试这种事,曹操之前也是犹豫过的,不过他觉得这一年的青州没有太让人担忧的事情,打刘表也仅仅是打南阳而已,甚至他们很有可能在宛城附近停手,这么说起来的话,其实青州这一年就显得很轻松了。

    他需要让大家紧张一下。

    ……可现在,曹操觉得他还是低估了纪衡。

    看着手上青州学馆送来的,最新的成绩单,曹操深深地叹了口气。

    如果说连荀彧这种人都差五分就挂科的话,青州还有什么希望!

    当然……看着荀彧的成绩,曹操已经可以想到其他人那里尸横遍野的惨状了。

    相比起其他时候,今年武将们的通过率反而是最高的,你看就连吕布都通过了。

    曹操觉得他得和纪衡谈谈。

    放水也不是这么放的呀。

    然而曹操对纪衡说起这事的时候,纪衡的表情可无辜了:“我没放水呀。”

    曹操看他一眼:“你行了,我还不知道你?是不是因为特意照顾元昭,所以才把武官们的题目都出的很简单?”

    纪衡这才知道曹操误会了,他连忙说道:“主公你想哪儿去了,这事跟元昭没关系,而且我这次出的题,其实都不难啊。”

    纪衡给曹操解释道:“所有的考点都可以找到,题目也完全没有超纲,而且如果说难度的话,主公,我这里有一份标准答案,您也可以拿着看看,每一题做起来都是很简单的。”

    这么说着,纪衡还顺带着把随身的试卷给曹操看了。

    曹操这些年也补习了不少,他在家里也常和曹昂一起学习,后来曹植迷恋数理化,他还担负起了给年纪尚小的曹植做基础教育的任务,经常能够收获儿子崇拜的眼神,因此要说起来,曹操虽然并不参与考试,但他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这时候拿着纪衡给的试题和答案,也觉得都能看得懂,然后他就发现,纪衡考察的所有知识点,真的如他自己所说是完全没什么难度的,只要平时好好学,别整日划水摸鱼,基本通过考试都没什么问题。

    所以说,关于挂科什么的,纪衡表示他不背这个锅。

    曹操也觉得挺疑惑的,他原本以为出现这种情况,是纪衡给武将们放水了,哪知道其实文官们的题目也没有很难,学馆的学子们难度稍高一些,但也不构成难题的标准。

    纪衡对曹操说的一本正经:“主公,一定是大家都松懈太久了。”

    然后曹操就真的信了他的鬼话!

    第二天的时候,曹操就说,但凡是没通过考试的,他给放十天假都回去学习去!

    郭嘉可委屈:“主公你怎么都不好好说说伯瑾先生的,他这样不行的。”

    曹操道:“昨日伯瑾给我看了他出的题,也不是很难啊。”

    然后他安抚郭嘉:“奉孝放心,昨日伯瑾把补考的考卷也给我看过了,题不难,真的。”

    郭嘉心说题是不难,但套路深好吗!

    别的先生出题,想考啥都是直接就问了,属于考啥问啥,特别直接的那种,因此只要准备充分,其实都不用很担心。

    可纪衡不一样,他出的题,压根不好好问问题,各种拐弯抹角,还附带干扰,知识点是会的,但纪衡总喜欢玩些文字游戏,一不小心就得被套路。

    比如郭嘉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的最后一题是对的,结果拿回试卷却发现被扣分。

    当时纪衡笑眯眯的跟他说:“写的挺好,但怎么就没做到最后一步呢,你看,再往后做两步,那个结果才是我要的呀。”

    ……郭嘉当时真的很想把试卷往纪衡的脸上糊,真的。

    还有荀彧那边也很惨的,他以为是求这一个,但实际上纪衡真正说的是另一个。

    简直没法跟他玩!

    纪衡道:“我之前可给你们强调了好多遍了,认真看题,怎么就不知道要把题多看几遍呢?再不行一边看题一边给自己划重点句子和词语好吗?”
1...185186187188189...2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