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你们说你们收到了大象、犀牛等动物的威胁,但事实上,这些动物在我们的孩子们的管理下,只是种群数量得到了一定的修复而已。我听说在喀喇昆仑山,有大象进入了大泽,到了河套。是牧人们杀死了它们,而不是相反。”
“我们知道,犀牛除非遇到非常特殊的情况,很少离开水源地,而大象很少离开森林,它们帮助林业管理员管理森林,它们的力气很大,性格温顺,能够帮我们运木头。它们也很聪明。”
“我还听说你们因为杀死长颈鹿而被管理员罚没了牛羊。要知道长颈鹿其实很少有过千山和白山。这里有老室韦部落,你们放牧麋鹿,因为在更加北边的极地,只有它们能够生活。但是你们可以看到,麋鹿在我们这里数量也不小,当然,我们这里的麋鹿没有那么大的角。”
高继冲讲话的时候,有很多学生都恭恭敬敬地站在四周听讲。
这样一场静坐抗议变成了高继冲的科普演讲。
“是的,我们在黑水以南种树,尝试改善那里的生态,在黑水以北的地方,我们还没有把握把树木种活。就算是种活,它们的生长速度也非常慢。随着动物们的迁徙,它们会到达辽北长远,丰富那里的生物。只有生物种群数量的恢复,那里就不算是苦寒之地而是富足之乡。”
“北方,还是你们比较熟悉,我希望你们能够回去,但是不要阻止军民的屯垦和植树造林。这样对大家都不好,有损失,不是你我想要看到的事情。”
一个部落首领道:“可是那里是我们世代放牧的牧场。”
高继冲点头:“是的,我明白大家的对故土的情感。但是一块土地的价值,在于生长在它上面的生物种群的数量的多少。在辽河平原,以前一户几十亩的农田,都养不活自己。而现在十多亩精耕细作加上林牧渔的产出,人们就能生活的很好。”
“而渤海省,现在又接近两千万人。而辽北草原,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二十万人。这么大的区别,大家没有想想,到底是为什么?”
从首领们的表情就能够看出,他们被说服了。
不过学生们就开始提问。
“我听说江南,同样的土地面积,人口比我们还要密集。他们采用就是大规模种植技术。”
高继冲笑道:“江南气候条件比我们要好很多,雨量,气温等等都要好,这是从南海以及以外的大洋季风带来的好处,现在,江南正在梅雨季节。而我们这里,如果不是从黄海过来的大洋暖流,情况就会比较糟糕。”
“对我们这里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西北边来的寒潮。但是我们也不是全无凭借。阴山燕山千山,这些山脉将寒潮此地削弱。加上海上的温暖洋流,就是在这个比盛唐时期要寒冷得多的时代,我们这里仍然保持了足够的雨量。不过总的来说,我们还是要比江南差一些。”
一个学生问:“森林的养护对气候有多大的影响?”
高继冲向那个同学点头表示鼓励:“在辽国时期,为了放牧和农作,整个辽河平原,几乎都成为了草原和牧场。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这种现象消失了。除了农林牧以外,我们对辽河流域得湿地加以了保护,我们人给河道让路。湿地和湖泊的面积在辽河比例大大增加。”
这些学生很多都是到各地实习回来的,这些情况也是知道的,只是他们限于各专业,整体观并不强。这两年教育司和科学院吸收了凝阳书院的成果,整体观正在慢慢加强。这也是学生们喜欢听高继冲的讲课的原因。
“辽河一级其流域得湿地和森林把水留在了大陆,除了森林内部的水汽循环以外,它们蒸腾的水汽增加了辽河流域得水汽通量。这让几年大家都可以看见,渤海的降水和降雪量增加了。如果我们对阴山以东的辽北平原的生态恢复,情况还会继续进化。”
高继冲扫了这些学生一眼:“我知道你们中间有专门研究气象和物候学科的同学,如果你们感兴趣,可以收集各地的降水和气温数据。就会发现,虽然渤海省,年度平均气温比江南要低,但是盛夏和寒冬的天数缩短了。也就是地面年度平均气温的差距缩小了。”
几个学生都点头。
“其实从动物的一些行为也可以看得出来,刚来的时候,犀牛为了冬天避寒,会挖一个坑把自己埋起来。但是现在随便找一个树林,躲在草丛中就可以了。”
一个学生笑道:“它们还喜欢跑到农场和工业区避寒,因为那里有火炉和工业燃煤燃气带来的暖气。”
高继冲为这个同学鼓掌:“非常正确。不得不说,我们的工业,我们的居民聚集区,正在消耗资源。煤和石油、也消耗森林产出的木柴、还有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等等。我们对能源的消耗控制得很厉害,但是消耗是必然的。但是好处也是有的,就是我们的聚居区的气温普遍较高。”
“这会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我们需要感谢规划院和陈陶先生,他们很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森林对风速的减速功能,然后利用草场和农田对空气的流动加以引导。从而能够影响到局部地区的气温和水汽通量。”
“当这些地方的气候受控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就必然导致了整个区域的气候。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热源,那就是动物。包括我们人和一切生物。只有万物勃发,这个世界才有温度,才有灵气和活力。”
很多理论和知识,在学校其实也教。但是在学校教,还不如高继冲在广场和讲堂讲一次,这就后世所说的“明星效应”。
这股力量之庞大,直接让反对辽北草原政策的部落意见消失于无形。甚至他们的部落也随之瓦解。因为好的生活,谁不愿意过?
狩宋 第三十四章 铸剑为犁
辽北和兴安岭的战阵,不会因为到渤海内地放牧的部落的支持而彻底消失,因为在黑水以北,还有辽阔的土地,蒙兀人和室韦人融合了殷地人之后,实力在增加。
最明显的就是,**已经代替了弓箭,成为了牧民们常用的武器。
当然他们的**使用的还是黑火药和细小的**,只要是懂得一***知识的人都能够做。
而**的枪管,殷地人在窟悦已经能够生产,他们甚至能够生产火炮的炮管。
冶炼技术和铸造技术也让这些部落的铁匠们的技艺整整提升了一个年代。
肃州,比较着急的正是军事工业,曾经的铁骑军首领韩令坤非常清楚。而柴宗训是从善如流,摆脱了束缚的这个小皇帝,终于显露出了他的真正才干。他有着比大多数小孩子都不具备的大局观,还懂得取舍。
敬粱就吐槽说,高继冲这是培养了第二个刘贤,弄不好比刘贤更加麻烦。
高继冲喝着大着肚子,变得有些粘人的符金定倒的茶水笑道:“如果他真的那么优秀,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北**务院要坚持的是平等的执政理念,是目前还算可行的政体,是坚持全民教育的努力。我就不相信,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一个比不上,咱们用一百个还比不上。”
高继冲笑道:“我们家的几个小孩子,大概就是***将来能成大事。”
吴夏有些茫然,而敬梁哈哈大笑。
旅顺的日子过得很平顺,但是整个北方都在进行大大小小的战斗。
五月,鲸海的商船增多,而殷地人的战船也到了。原因居然是中土的商队在做生意的时候非常不地道,用一些奇巧无用之物换别人的白银和金子。殷地人的战船开始在海上拦截和“洗劫”商船。
安东省,仍然是地广人稀,铁路建设还在艰苦地进行,**认为没有两年,可能完不成五年规划。建筑工地牢牢地吸引着人口,周边的四个省都在向哪里调拨粮食以维持消耗。
鲸海舰队竟然屋里应对越来越多的海上冲突。
郑明思不得不把黄海舰队往鲸海调动,同时加强了海监船和渔政船的武器配备。为了整合海上执法力量,将这两部分合并,组成了近海警备队。
各省的远洋捕捞舰队,也都装备了机关炮。至于轻武器,每个船员都是要配备的,自不必说。
旅顺,前来告状的殷地和中土商船的船主都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海军力量倾向于大琉球和南海之后,海上执法力量不够了。
另外就是对于商业,商司把力量向陆地倾斜,黄海省和鲸海省的商业管理,削弱得非常厉害。
五月,大宋最后一次冲突爆发,赵匡义带着大军拿下了江陵和荆州,同时开始肃清境内的一些亲大周的小型势力。
渤海引来了大概是最后一批移民,林仁肇,符彦琳带着四十万军民转移到了大琉球,其中有十多万年轻人辗转到了河东省。然后充实到了周边的各省份。
他们现在还没有实力进入渤海这几个老省份。
不过他们的到来也算是缓解一部分人口的紧张。
当然他们只是起到了补充人口基数的不足而已。北方各省的全民教育,老区坚持了十多年,周边也有四五年,现在**和郑明思两个人都盯着暑期结束后,毕业的几百万的中学生和大学生。
可惜,就在此时,高继冲提出了让实**学生,陆续回校,补习一些新增加的课程的决定。
凝阳书院,也拿到了类似的决定。哪里将改为凝阳政治学院,开始新建正式学员的教学楼和校区。泰州和登州的技术学院要整合成为正式的大学,而不再是技术学院。
新建太原和大同技术学院。
高继冲要兑现蓬莱会谈的决定,并进行教育系统的整顿。
军事院和行政院两边都有强烈的反对意见。因为这等于釜底抽薪,军事和行政的扩张意图都破灭了。
五月底,高继冲再一次发布命令,渤海正规部队缩编,按照陆战师的一个师的规模,也就是一个师一万二千人左右,全军缩编为十个整编师。也就是把接近一百万人的陆军缩减到只有十二万人。海军三大舰队,从八万人,也增加到十二万左右。
其它的兵员就地复员,各省组建一只人数为一万人左右的警察部队。这些警察部队各州,县,镇进行配置。属于地方内卫部队。
各地武装部,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不过这些部队只是定期进行武装训练,各村,厂矿维持治安,应付突发事件时,可以临时调集使用。
也就是说,百万大军大概要拆掉一半,其余的全部变成了民兵。
这是要解甲归田,铸剑为犁啊。
六月,为了应对全境的反对声音。咨议院决定召开咨议院临时大会,各省各系统的咨议院都赶往了燕京,因为只有那里的大会堂才能容纳得下如此众多的人数。
当然,在这之前,高继冲在蓬莱和旅顺,分别召开了军事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和科学院学部委员全体会议。
已经磨磨蹭蹭到了延安府的柴宗训总算是见到了大哥柴宗谊。
曹彬和慕容延钊也都赶到了延安府。
大概是见到了弟弟平安无事,还能干了很多,柴宗谊脸上总算不是寒气逼人。不过会谈的场面,实际上是冀王妃高钰主持的。
“渤海对形势的判断,应该早在蓬莱会谈之间,就已经有了非常准确的预测。渤海有没有在其中推波助澜,我敢肯定有。以前我们认为是吴夏敬梁**等人做出的决定,但是现在来看,恐怕不是。”
柴宗谊当仁不让地坐在主位,只是让柴宗训坐到了自己的身边。
“蓬莱会谈,很明显就是他们的底线,只要不突破这个底线,渤海就愿意维持国家的统一和平衡。江南的情势,现在看来,只要认肃州为宗,这是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所以现在渤海兑现承诺,并裁军,专心搞建设。”
“至少从目前的渤海做出的举动能够证明这一点。”
讲话的是魏仁浦,他停在长安,不是白来的,曹彬和慕容延钊的到来,就是他促成的。
众人都沉默着。如果说维持大周的颜面,现场的三家联合起来,也恐怕不够渤海承认肃州的影响力。三家顶多是一个地**权,而现在肃州至少还保留着名义上的共主和朝廷。
高钰看了一眼柴宗谊,才缓缓地道:“我认为,我们至少在农林牧副渔等产业政策上,要运用渤海法。开封府大概不想遵守也得遵守,长安我们不强求,毕竟蜀国也才平定没有几年,太过强烈的政策变动,会带来内乱。”
慕容延钊和手下的幕僚虽然对高钰讲话感到有些不满,但是却不得不承认高钰讲话的正确性。
“我们肃州是要按照渤海法走的,因为夫君曾经发誓要让黄河变清。如果说我们与渤海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我们承认世家的地位,允许通商。我和夫君要启程西征了,昆仑城有两位丞相和皇上在,还请两位将军多多扶持。”
柴宗谊开口,嗓音就有些沙哑:“肃州已经誓师,只能皇上到就出发。昆仑城的建造,李谷学士就算是只剩下一口气,也还是让李吉抬着,守在工地上。那将是比燕京城更加宏伟的城市。但是大军一走,那些奴隶,恐怕很难管束。”
柴宗谊向两个人拱手:“两位将军,请派精兵入昆仑城。渤海内收,伪宋恐怕短时间也限于内政,开封和蜀郡,暂时还算安全。城池修完,那些奴隶直接赶入渤海境内,以汉人替之。”
慕容延钊就眯起了眼睛。
这是坑人啊,而且摆在明处坑渤海。
高钰叹了口气对柴宗训道:“肃州的稳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我军西征不能败,败不能溃。一个就是渤海的支持。如果渤海想要帮我们,吃一些小亏,也会扔下来。如果渤海不想帮我们。皇上,请您自行斟酌。”
狩宋 第三十五章 教子
高继冲领着高念容走进会议厅,会议厅里的人都站起来鼓掌。
高继冲笑着点点头,就在台下找了一个位置。
路过满头大汗,忙碌第检查传声线路和设备的髙仲钧身边的时候,揉了揉他的脑袋:“别着急,还有时间。”
这是电子所第一次进行大范围的电子信号与声音信号传输和放大系统的使用。他们已经弄出了短程的电话,只是还没有办法解决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问题。会议厅的范围小,信号衰减自然可以忽略,但是多条线路的切换,让小伙子急出了汗。
其实一共也没有几条线路,他只是不想在父亲和小妹面前丢脸而已。
看到小伙伴们都给出了肯定的手势,髙仲钧才向父亲笑了一下,然后留了一个身穿礼服的小伙伴告诉使用者话筒的开关和用法。
收音的话筒有些大,罩上了黑色的毛绒布,这应该是为了保证传声效果。因为给军事院的收音设备要小的多。讲台两侧的印象也很大,电流声有些刺耳,不过髙仲钧和他的小伙伴去了后台,在尽量降低这种噪音和声量。
讲台下面的座位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为了给长期训练的人一种安全感。但是也只是安全感而已,实际上,在这种距离之下,如果有人发起攻击,逃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正因为如此,会议室外面,警卫们要求参会的人留下个人物品。
参会的人因为被提前告知,所以都穿着常服。
高念容其实并不想跟着父亲来参会,但是高继冲这段时间的安排,是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连回家吃饭的时候都很少了。
符金定的预产期快到了,身体沉重,女卫们不建议她到处跑。所以就待在王府里。符金定说她们娘儿俩见面还有时间,于是把高念容赶了出来。
座位四周都是科学院各学部的学部委员,平均年龄非常年轻。二十三岁的高继冲在中间就算是中高龄了。
而当耿先生,玉琳,玉清、陶蓝、余政、赵挺等人出现在台上的时候,会场里全体起立。因为他们差不多是在场所有人的先生。
耿先生已经无法维持年轻的容貌,满头银发,体型还算保持的可以。大概看开了,脸上只是遮了一层薄纱,能够依稀看清楚面容。
赵挺只是主持了开幕之后,就退到了台下另一侧的空位上。这个会是学部委员的会议,高继冲和赵挺因为不是学部委员,所以只能坐在台下。
耿先生坐在中间,她的资格最老,地位也无人撼动。其余的四个人算是科学院的中坚力量,是四个学部的主委。
耿先生在介绍其它学部的时候,霍尔德、高凤、古月等人才纷纷从后来走出来,这其中居然还有髙仲钧,虽然他排在最后一位,坐在角落里不起眼。但是那也是主席台啊。
渤海科学院,化工和冶炼学部当然最强大,其次是机械部,医学部。这四个学部人最多。没有农学部,而只有生物学部,里面的学科动植物微生物等等涵盖了全部的农林牧渔加工业产业。不过看起来分布很广,但是却仍然排在了医学部下面。
这是因为前面的几个学部和军事和公共服务建设有关,人数当然多了。而医学部是最早的,人数最多的学部,军事移交和全民医疗加上历次抗击瘟疫,让医学部稳稳第站在了第四位。
至于霍德尔他们的天文学等等其它学科,人员就很少了。髙仲钧的电子学,就算是有军事院的支持,仍然只有几十个小孩子。
科学院已经涉及到了各行各业,这里的学部委员有一半都是咨议员。
耿先生讲话仍然是简单而不客气,把这些学部的人不专心学术研究,对于厂矿企业利益涉入过深,一些人贪图名誉地位,学术上急功近利,不进行全盘考虑,只谋自己学部的小心思等等,挨个地批了一顿。然后才是总结科学院的取得的一些成果。
科学院的预算和决议就是确定了今后三年需要进行集中的理论汇总总结,解决军用和民用两个系统性问题,而不是各自单打独斗。
高念容以前也见过这样的文件和内容,但是那时候她太小,几乎没什么记忆。这两年都在训练,接受的信息比较单一,父亲是给了她很多书,但是她读书比较慢,不可能全部读,所以也是选择性地读对自己的训练和生活有关的书籍。
管理一个小组,而且还是一个由天才组成的小组,有压力的同时,其实很多事情,小伙伴们自己就解决了。如何系统性看问题,她还是很少接触到。
高念容听得有些晕,但是她还是极力接收这会议传达过来的信息。
高继冲只是在会议的最后,讲了一些鼓励的话,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
而是叫了因为完成了任务,有些兴奋过头的髙仲钧,牵着女儿的手散布回王府。
大概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大家都很自觉地没有打扰他们。
“仲钧不小了,要是在以前,都可以成亲生子了。不过你和周英还要再等一等。成亲太早,对双方都不是太好。”
“知道了,渤海律我是看过的。”髙仲钧觉得当着妹妹的面说这个有些丢脸,好像自己很着急成亲似的。
“你爷爷奶奶可是夸你了,虽然没成亲,但是也是个户主,爷爷奶奶都是挂在你的户头下面的。所以我倒是不担心你不懂事。倒是担心你太懂事,把自己拘束住了。以后有时间,多往基层走一走,你们电子所不一样,纯理论的搞太多,实际运用很少。”
“耿奶奶说了,要和陶姨那边联合,所以暂时走不开。有时间我会下去的,传输问题十分头疼。”
髙仲钧问:“电波的传送,真的问题那么多?”
高继冲点头:“这是频率和不同波段的问题。超出生物的承受范围的电波,一定会生物造成影响。不过实际上在海上或者环境相对简单的环境,电波很好用。而森林里,阻隔和干扰电波的因素太多。”
“在相同波段,我们接受信号,数学部认为这只是一个算法问题。只是我们没有快速计算的能力。”
“那就改进你们的计算能力。复杂计算你们无法与生物相比,但是单一信号的计算,你们可以做到很快。”
髙仲钧就笑了。其实受到了其它学部的制约,他有时候也很怀疑自己。
高继冲揉了揉女儿的小脑袋:“你也是一样,都是太听话。我倒是不要你像***那样跳脱,但是大局观要有,系统性概念要有。”
高念容想起***都烦死了,不快地道:“爹,别跟我说那个***,每次出乱子都是他。”
高继冲哈哈大笑:“但是每次出乎意料解决问题也是他。他就像一个突击兵,一个在前面冲锋的战士。但是光有突击兵是不行的,还要有各种兵种配合。他不知道自己会惹麻烦?他是相信伙伴们能够帮他解决麻烦。”
高念容苦着脸:“老是给人解决麻烦,很头疼的。”
髙仲钧看着妹妹也笑:“解决麻烦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想做,你不还是做了?”
高继冲点头:“这就是大局观和心胸问题,心胸要宽,要能容得下人。不仅是***,你们小组可都是出了名的爱惹麻烦的人。”
对这一点,高念容是知道的,只是她到了父亲面前,就想吐槽一下而已。
狩宋 第三十六章 改变
在外人看来,渤海的政策是非常奇怪的,渤海报,渤海学报等报纸的文章讲的是渤海的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缩编。
但是对于老百姓的感官却不是,大量的军人出现在了各乡镇和村落,由于渤海的军人似乎男女皆有,很多是以夫妻成双成对出现,他们大部分进了各管理站和武装部。而这里民兵训练被加强,警察部队也开始巡逻。
这些人的武器装备和人们看到的渤海军人是一样的。
所以人们根本弄不清楚渤海军事到底是缩编了,还是扩编了。
一向封闭的军事院,终于发型了一份杂志《人民武装》,不过是军事院人民武装司负责刊登关于民兵以及基础军事教育文章的杂志,据说一个月刊登一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