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转到屋后警戒的女卫刚好听见,噗嗤一声笑了。
王婉容补完,小丫头摸着赞叹不已。王婉容却看着小丫头发呆。这个小丫头和她一样是老来得子,虽然母亲和哥哥姐姐都十分宠爱,但是体型还是很瘦,较弱的很。烧火丫头也不胖,但是气血旺盛,成天飞奔也没事。小丫头很明显气血双虚。小小年纪养成了文静的性格,身上的骨骼也很细小,就是养起来,也不如她的哥
第一百三十七章 储备粮库
王婉容可是一个女文艺青年,她还是觉得没有这些东可惜了。
“会有的,等百姓生活好了,文化和娱乐怎么可能没有,只是这是一个顺序的问题。”高继冲安慰道。
王婉容经过了这么多事,怎么可能不知道,她也只不过是在高继冲面前稍微撒一下娇而已。
说起娱乐,总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先前为了解决那些独身青年的婚姻问题以及买卖人口问题,就提出来了提供一些社交便利条件。只是运动会什么的,不是说办就办的。体育局的设立就是为之打基础。这中间还有交通问题需要解决。
这中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建设不是那么容易。
铁路的修建,才刚刚把羊头山军港到旅顺,大连,军事学院的环线修完。里面的技术改造一直没完,运输的效率还有待改进。军事学院到复州,大连到怀化县的铁路因为要修整一些前期设计上的错误,增加附属设施而非常缓慢。
直道的修建因为要考虑到铁路替代的运力,所以直道的规格缩小,成了简单的人行快速通道。个人交通系统以轮滑为基础进行研究。因为除了铁路集中货物运输以外,没有排除牲畜的托运,不仅草场和道路一起四通八达,畜牧业是一回事,保证野生动物生活空间和迁徙路线,保留狩猎业也是经济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个人交通因为道路情况的复杂性,除了快速通过以外,还要能够让人能够快速应变和隐蔽逃生。自行车和车辆都满足不了这个要求。
所以很多直道,现在都只是修建了路基,而铺设水泥路面停了下来,需要调整和修改规划设计。
类似的情况还有新式战舰。
大型的,全金属战舰的铸造和焊接等技术已经问题不大,但是发动机仍然是最严重的问题。蒸汽机的效率太低,需要的燃料太多,石炭的开采不是到处都有。这严重影响航程。所以新式的采用蒸汽机的战舰只准备建造三艘。
剩下的就是实验燃油的内燃发动机。燃油其实已经接近解决,动物和植物油脂在提纯城食用油后,再进一步,就能够完成高效燃油制造。再其次就是煤炭的焦化。
其理论基础居然是木生火。认为所有的木属性的东西,最后都能转化成火,就连木头都能变成木炭,最后变成油。
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在奇妙地向前发展,只是需要时间。
新式战舰从神舟号的改造就开始构想和设计。到现在快两年了,也不过是刚刚铺完龙骨。
至于焊接,电能够产生电弧,其高温足以让金属融化,在加上催化剂,焊接就完成了。在实验电灯的时候,高继冲就通过解释闪电说明了这个原理。之后电磁研究所因为放弃了电灯的研究,而转到了这上面。经过这么长时间,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其实没有这种焊接,工匠们一样可以用榫卯以及胶接技术完成战舰的建造。他们已经在用这些已有的技术完成舰船内部的一些结构。焊接技术只是用来最后披外甲而已。
“不着急。总会有的。”这是高继冲最近常常说的一句话。
王婉容则像孩子一样露出憧憬的神色。她倒不是着急,而是高继冲明显感到她的内心柔弱了很多。
奚常看着王婉容和高继冲挽着手慢慢上山。突然有一种错觉,他觉得王爷和王妃不想一对孩子和少年夫妻,而是像相处了几十年的老夫妻一样,充满了沧桑感。他恍然地摇摇头,直道这对夫妻看到他,露出了笑容。
这种笑容很有感染力,就像冬日的阳光,足以融化一切。
粮食价格暴跌,奚常还是通过一
第一百三十八章 弄不懂的渤海
辽河平原的扩张其实顺理成章,不需要做多少准备,从游骑兵师到达小辽河,金德县,千山县稳定下来,李锦就直喊闲得要发毛了。
部队除了训练,就是帮老百姓做事。但是随着乡镇基层建设逐步到位,其实他们也没有多少事。每天除了轮流和护卫队搞对抗演习。就是出去骚扰辽军,现在辽军基本上在广州和沈州附近不出来。
耶律不敢派散兵出来,因为出来被李锦的抓住,就是一坨待宰的肥肉。耶律已经放弃了与渤海师争斗。他觉得没有意义,刘胡一所在的铁桥镇现在彻底包在了渤海师的势力范围。凡属家中与汉人有点关系的人都在往辽河下游跑。契丹也好,女真也好,都是如此。耶律挡不住,也不想挡。他也没有向辽庭报告。
怎么报告渤海师掠地是掠地了,可是没有攻城啊。理论上,耶律还没有丢一块土地。
倒是原辽阳留守,南面宫帐任命的辽阳节度使上表是渤海王经常进入领地劫掠人口。辽阳留守可以这样说。耶律能这么说吗那不是打自己的脸
七月,往下游跑的人口挡不住不说,连显州和乾州的人跑。
耶律阮才察觉到了危险。
耶律阮一面派人到开封直接郭威,说既然两国已经停战,为什么渤海王还不断进入辽土劫掠人口。一面派室昉出使渤海。
郭威在此时表现了足够的诚意,他下诏说各地不得再进入辽国劫掠人口。只是在给高继冲的诏书中戏谑道:你抢别人的人口,还不如把地方也抢了,这样总不是劫掠人口而是收复失地了吧。
不知道这个诏书是不是郭威写的,宣读的太监笑眯眯地宣旨的时候,众人都在下面暗笑。
七月,夏收全部完毕。登州沧州青州等地的粮价就彻底崩了。
粮价暴跌,反而救了淮阴侯一命,只是莱州,慕容彦超已经彻底不能控制。虽然那里的官员仍然听命于淮阴侯。可是这些官员令不能出县城啊。
粮食下跌,连带着矿产品也下跌。渤海郡的出产更加贵了。
孙睿永有些看不懂渤海要干什么。渤海郡这是要完全不出口的节奏吗难道渤海郡不想赚钱
渤海出产的轴承,孙睿永已经用不起了,他催促那些世家尽快生产替代品。只是孙睿永感到似乎风评暗暗有了一些转变。其中一条就是说孙睿永利欲熏心。助纣为虐。这还不是老百姓这么说,是除了长沙府之外的所有人都这么说。孙睿永恍然大悟,这是皇上要避自己离开赵匡胤了。
很快,朝廷的任命书到了,调孙睿永道户部任户部侍郎。主户部铸币事务。
赵匡胤出乎意料地没有挽留他。而是恭恭敬敬地给他送行。
赵匡胤,也许有野心,但是此时,他对郭威和郭荣敬若天人,他想建功立业,但绝对没有称王称帝的心。他的心还没有膨胀到那么大。
孙睿永只好北上进京。负责监视孙睿永的人本想在此时干掉他,不过有人带着高继冲的密令阻止了行动。因为只要孙睿永不在赵匡胤身边,而陷入了吏部这个大酱缸里面,他还能有多少作为敬梁等人认为孙睿永虽然有才,但是并不善于为官。他毫不掩饰官商重利。可是朝廷中,有清官重名,有谏官忠君,有的官重权,有的只是保身。唯独有商人气息的官员不受待见,毕竟那是儒家的天下。儒家认为商人重利,是最卑鄙,最不可信的人。
孙睿永没有靠山,
第一百三十九章 保家卫国农林渔业部
因为河堤失修,广宁县县城的东门外,已经是汪洋一片。
不过这里因为都是一些牧民,所以实际上并无影响。汉人们是在回流,不过他们只是在一些高地上恢复了一些农田。大部分都是渔民和猎人。
辽国已经放弃了这个县城。这里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场所。
高继冲放下了望远镜。原本他想上岸看看,但是游骑兵师和护卫们都认为这里情况复杂,还是不要去的好。
游骑兵师的一只骑兵从城门里出来,弓弩和枪支都是出于待击发状态,然后快速消失在森林之中。
“广宁县拿下来,距离显州和乾州就不远了。今年雨水特别多,辽河洪水大涨,远超往年,这个罪名现在落在王爷的头上。说您是海龙王,弄得水淹大地,海妖都要山里去了。”
杨彦是渔业司司长,他原本南唐尚书郎李平的弟弟。李平本姓杨,他当道士,依附李守贞,出使南唐,被留在了哪里,改姓李。杨彦一直老老实实读书,在司农寺任一个小官。是和王朴一起来的几个学子中对农业最熟悉的一个。他很年轻,二十多岁,面白无须。一副奶油书生的模样。这个时代留胡须似乎是一种风潮,至少在北方是这样。不过渤海不一样,胡须妨碍在脸上涂伪装色,所以军队和学校都不留胡须,最后就没人留了,导致市场上的刮胡刀成了畅销品。
杨彦的性格偏阴柔,不过手段毒辣,渔业司的铁血政策就出自他的手中。被认为是除了施睿静之后的又一个“酷吏”。吴夏也不太喜欢他,所以他和施睿静也走得近一些。
这个人和施睿静一样,嘴巴很毒,有什么说什么,不太容易拐弯抹角地说话。
“你认为呢。”高继冲不高兴地看着他。
杨彦面不改色地道:“我认为是这样。”
王婉容噗嗤一声笑了,拉了高继冲一下:“海龙王就海龙王。真一观还有你的塑像,你要真生气,去把真一观给平了。”
杨彦嘿嘿一笑:“平了也没用。您没有办法堵上悠悠之口。”
高继冲无奈地叹了口气:“我还小,这神鬼之说,不怕折我的寿吗”
王婉容笑道:“谁叫你不走寻常路呢。”
杨彦道:“对您的说法多了,说您罔顾弱小。没有仁人之心,养猛兽害人,行事霸道,不让渔民捕鱼”
高继冲瞪着杨彦,杨彦把剩下的话噎了回去。高继冲刚刚放开他。他又补了一句:“反正您的罪行是罄竹难书。”
这下高继冲也给气乐了:“怎么就罄竹难书。你是说我做错了”
杨彦没有半分害怕,周围的人也都笑嘻嘻的:“最新的罪名是,王爷和王妃还借着优生优育的名头限制人生养。您管天管地,还管人家生孩子”
高继冲忍不住笑了:“真这样说”
杨彦认真地点头:“是真的,不过不是渤海人,是外面的人罗列罪名。辽主要进攻辽东,这就是檄文的一部分。”
白氏笑道:“辽东现在已成辽国心腹大患。辽国与大周停战,可没说与我们停战,大军有北调的趋势。皇上那里也有很多流言。王爷到辽东不到三年,皇上下斥责的诏书都下了两次了。也就是王爷年纪小。没有问罪,每次还加官进爵。”
高继冲道:“我如果真拿下辽河平原,皇上哪里难免有疑心。”
敬梁笑
第一百四十章 辽国内乱
辽国,耶律阮要回头解决辽东问题。可是国内并不愿意打仗,他们要解决南面宫帐和北面宫帐如何分权的问题。
耶律阮已经统一了军政,现在不想就此放手,他准备亲征。亲征之前,他要到归化州的祥古山祭祀人皇王耶律陪,同时祭祀的还有汉高祖刘邦,因为耶律氏也姓刘。如果他还活着,那就是南面宫帐对北面宫帐的全面压制,所以契丹的各族等不得了。
八月,室昉刚刚到沈洲,还没有来得及到辽阳。耶律察割叛乱,杀死了辽主耶律阮的消息就传了过来。不过耶律阮拥有一支只听从他的军队,耶律察割指挥不动,随军的耶律屋质率领精锐的皮室军平叛,之后萧思温等人先后感到,杀死了耶律察割。
因为耶律阮的儿子耶律贤只有三岁,而且二乱军之中,没有找到,所以拥立寿安王耶律璟为皇帝,成为了辽国第四代皇帝辽穆宗。
叛乱平息,可是辽国对重用汉官的反对声迭起,认为辽世宗的死就是没有平衡好汉官和契丹官员之间的关系造成的。耶律屋质首当其冲,辽穆宗原本认为耶律屋质平叛,拥立有功,让耶律屋质总领国事。把耶律察割家族的财产全部赏赐给他,而耶律屋质以没有保护好先皇为由,坚辞不受。闭门不问政事,以赎己罪。
耶律屋质一后退,本来还认为有机会的萧思温也只能后退一步,依然是放浪形骸,做自己的闲人。
耶律璟就倒霉了,他夹在北面宫帐和南面宫帐之间左右为难。耶律璟算得上是南面宫帐拥立的人,可是现在南面宫帐的人都低调行事,特别是在耶律贤这个小屁孩找到之后,都专心培养这个小孩子,很显然对耶律璟并不是那么忠心。因为耶律璟不是人皇王的儿子,而是耶律德光的儿子。
人皇王一系继承无人才落到他头上,可是耶律德光不止他一个儿子。比如他的弟弟耶律耶律娄国,耶律李胡的儿子耶律宛等等在大后方都有极大的势力。按道理来说,他们才是契丹人的根本。而人皇王一系代表的是汉化后的契丹人以及汉人的利益,也是辽国经济的基础。
耶律璟该怎么办
“这个辽穆宗恐怕就是一个悲剧。处理这种局面,需要大气魄。耶律阮够厉害,可是他死了。据说耶律璟脾气不太好,性情急躁,胸无远谋。”吕岩。吴夏从旅顺赶到了千山,就是为了处理这样的局面。
“可怜耶律阮出师未捷身先死,辽国失去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国君,如果有他在,王爷做的这些准备说不定还真的用得上。可惜他死了。”吴夏半是可惜,半是兴奋。
“王爷,我们的人确实不够用,但是我们不一定要现在控制多大的国土,而只需要与登州和罗州一样,对我们暂时没有什么威胁就好。所以耶律可以多接触一下。何况现在室昉在沈洲。只要东丹靠向我们。辽穆宗想要和我们打,那还要认真考虑一下。”敬梁道。
已经进入医巫闾山的部队不会撤回来,因为只有占领了医巫闾山,辽河平原就有了一个定海神针。但是只有医巫闾山,渤海的战略顶多是保住小辽河或者辽河以东。可是如果耶律带着东丹旧部投靠过来,那就不是辽河以东的问题了。
“如何与皇上解释”高继冲问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不用解释,渤海郡之外,再加上一个东丹郡,光州以北,我们不动。耶律为东丹留守。我们保证牧场向牧民开放,商贸往
第一百四十一张 吃惊的室昉
室昉还是要见见渤海王。
以前认为渤海王只是一个孩子,但是现在,被认为是贤明之主的耶律阮没了,留下了只有四岁的少主耶律贤。渤海王几岁九岁,再聪明也只有九岁,一大帮臣子围绕着他,要把他培养成明主。室昉不相信郭威会不知道,即便是这个孩子依恋的父母在大周,没有反心,可是南平王总会老,总会死。渤海王总会长大,长大后的渤海王还是现在的一副听话的样子吗
渤海王身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在耶律贤身上出现。
辽世宗不是没有给儿子留后手,耶律屋质不说了,南院宰相韩延徽,三朝老臣,从辽太宗阿保机时候起就是朝中重臣。南院枢密使总汉军事高勋,原晋北平王高信韬之子,随杜重威一起投降到辽国,深得辽世宗信任,辽国大军的整合就是出自他的建议。萧思温和耶律贤适,这两个人都有大才,也是成天装疯卖傻,放荡不羁,辽世宗一直留着不用,这就是留给儿子的。内侍医官韩匡嗣,因为世宗甄皇后年长无子,是把他儿子养的,这个人虽然以医术文明,不过期父亲韩好古是官宦人家,诗词书画都非常不错。可是辽世宗也只是让他当一个医官陪着两个儿子,可惜长子早夭,只留下了耶律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