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大夏龙雀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堕落的狼崽
“可惜的是父皇并不同意这个观点,总是认为二哥是最合适的,除掉他是皇后所出,就没有其他的能力了。这些年若不是父皇偏心,皇后在军中声望不错,哪里轮到他做这个储君。”李景智心中十分不服气,认为李景睿的才能不过如此而已。
杨师道听了心中一阵不屑,李景睿崛起虽然有皇帝偏心这个原因在里面,但他也是有真本事的,像皇帝出征在外,朝中大事处理的井井有条,让皇帝出征没有后顾之忧,这就是本事,朝中的文武大臣在他的调遣下,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这就是本事,李景智还真的不一定能做到。
只是,这样继承者对于许多大臣来说,未必是好事,上位者太过精明,臣子们就会过的很累,就像现在,李煜当政,朝中的文武大臣胆战心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处,那些大臣们各个都是小心翼翼的处理朝中大事,生怕被皇帝抓到了把柄。
再看看皇帝,张卫到底是勋贵之后,一般的皇帝想要杀人的时候,也会考虑一二,然而,这一切在李煜这边是不可能发生的,想杀就杀,连个招呼都没打一个,现在的张森还在家里心惊胆战,生怕有士兵冲到自己家里面来了,将自己一家老小都给抓进去了。
“现在就不知道明天父皇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李景智望着远方,脸上露出一丝迟疑来。
别看他现在叫嚣的很厉害,但真要等到明天,让他在李煜面前叫嚣,给他十个胆子也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时代,孝道才是根本,皇权高于一切,在李煜面前,李景智就是死的,没有任何办法蹦跶,哪怕他手握精兵无数,能够夺取皇权,也没有任何用处。
杨师道心中也有些紧张,毕竟这件事情和自己有很大的关系,他自己也曾经参与其中,耗费了一定的精力。而且做了这种事情,心里面还是比较紧张的。
不管怎么样,在皇帝返回燕京的前一天,整个燕京城是非常紧张,平静的波涛下面,蕴藏着凶险,各个皇子也都在关心着明日发生的一切。
而此刻,在燕京城外三十里处,古神通已经扎下了大营,李煜身上披着大氅,静静的站在大帐之中,他明白自己即将面对的局面,虽然已经做好了安排,可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谁也不知道,就是李煜自己都不知道。
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将李煜从思考中惊醒过来,在大营之中骑马飞奔,这是不允许的事情,除非是有紧急军情,只是在眼前这种情况下,哪里有什么紧急军情发生。
“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然而,身后很快就传来向伯玉惊讶的声音。
“皇后?”李煜一愣,赶紧收拾了一下,朝辕门处迎了上去,大概也只有杨若曦才有资格让李煜出迎的。
还没有走了十几步,就见杨若曦骑着战马而来,夜风下,杨若曦粉脸上现出一丝红润来,朱红色的大氅随风吹起。
“皇后,你怎么来了?”李煜上前将对方搀扶下来,感受到玉手的冰冷,赶紧吩咐道:“准备一碗姜汤,送给皇后服下。”
“陛下不必如此,臣妾哪里这么虚弱。”杨若曦凤目中露出一丝感动,皇帝身边的女人很多,多自己一个不多,少自己一个不少,这些年来,皇帝虽然望宫中带来不少的女人,可是对自己仍然还是像以前那样的尊敬。
“你这连夜出宫,想必是因为景睿的事情吧!”李煜紧握着玉手,一边走,一边询问道:“那小子太不应该了,自己惹了祸事,不敢自己来见我,让你这个做母亲的前来,实在可恶的很。”
“陛下高高在上,哪里敢来见您。”杨若曦听了李煜的语气,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她听的出来,李煜实际上并没有生气。
“就算是皇帝,首先也是他的父亲。儿子做错了事情,教训一顿就行了,但皇子做错了事情,就不是教训一顿就行了。”李煜摇摇头,拉着杨若曦在篝火旁边坐下,自己也坐在马扎上,说道:“他到底是年轻了一些,这次又是上当了,每次都是如此,以后如何了得。”
“上当?”杨若曦闻言一愣。
“不是上当是什么,东宫的书房哪里有那么好进的,就是凤卫也不可能进去的,景睿的书房能进入去不过五指之数,能进入的都是他的心腹,谁会将这种事情说出来呢?所有的一切都是别人猜测的,可是,这个人很厉害,居然猜中了。”
“这件事情应该不是从景睿那边传出去的,而是从张行成那边传出去的,然后被人利用了,景睿最大的错误,就是反应太慢了,或者说,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无论外人如何猜测,我都不会有任何反应的,那只是猜测而已,并非我的真正想法,就当做不知道就行了,可是景睿却长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这下就被人看个通透了。”
“到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算没有此事,也就是真的有这件事情了。”
李煜化成了一声叹息,原本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自己岿然不动,惊讶的只是别人,哪里有这些会事情发生。
归根结底,还是李景睿的经验不够丰富,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出,背后之人也很厉害,将人心算计的十分透彻。谁又能想到,李景睿接到张行成书信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那现在该怎么办?”杨若曦到底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李景睿一路走来,十分不容易,被封为亲王,然后被贬,现在成为储君,可是这次又要倒霉了。
“既然他都已经承认了,那就要接受经验教训,做了错事,总得付出代价的吧!”李煜安慰道:“他到底是年轻的很,经验不足,希望这次之后,能让他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吧!想要继承大夏万里疆域,治理亿万子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他的弟兄还很多,那就更不容易了。”
杨若曦听了面色一白,她听出了,这次李景睿恐怕要倒霉了。
“为人君者,当坚毅果敢,百折不挠,哪怕前面有万千阻拦,也要克服它,否则的话,哪里有资格继承大夏江山呢?世上哪里一帆风顺的事情,他若是连这个都看不穿,日后就算继承了江山,也是成就不了大业的。”
“古往今来,哪个明君不是久经考验的,才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景睿想做太平天子自然是容易的很,可大夏的太平天子也不是那么好做的。稍不留意,就会被那些群臣左右,和前朝的皇帝没有任何区别,我相信,景睿也是不想做这样的皇帝。”
杨若曦听了点点头,心中却是一阵感叹,想要做大夏的太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皇帝显然是要培养一位强大的继承人,她现在都在担心李景睿能不能通过李煜的考验。
“三起三落是常有的事情,唯有心胸开阔着,遭遇三起三落之后,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才能在日后处理问题的时候,才能不会为周围的情况所左右。”李煜拍着对方的玉手说道。
“若是失败了呢?”杨若曦忍不住担心道。
“若是失败了,那他就不配做一个大夏继承者,日后就做一个藩王吧!”李煜听了叹了口气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你应该相信你的儿子一定能够支撑下去,你我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继承者。”
杨若曦点点头,实际上,她心里面是没底的,李煜对继承者的要求很高,几乎是非常苛刻了,就比如眼前这件事情,皇帝可以轻松压制此事,让那些勋贵们忘记这件事情,但现在看来,皇帝显然是没有这个想法的,皇帝似乎另有打算。
“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一个旧的权贵集团被消灭,肯定是有新的权贵所取代,大夏王朝兴起,就意味着有新的权贵和皇帝一起掌控天下。”
“只是这些勋贵里面难免会有不孝之徒,会坏了朝纲,甚至有些大臣会恃宠而骄,自认为自己立下的功劳很大,所以得意忘形,这样的人就是朝廷斩杀之人,就比如张卫就是如此。”
李煜声音很低,在杨若曦耳边响起,杨若曦听了很激动,没想到李煜心里面也是这么想的,也就是说自己儿子的做法并没有错误,唯一错误的是,他将这些话说了出来。
“陛下是说,景睿的想法是正确的?”杨若曦忍不住说道。
“自然是这样,站在帝王的角度上看,景睿这种想法并没有任何错误的地方。”李煜点点头,说道:“当年,分封有功之臣,是为了什么你也是知道的,当年就是因为世家太过强大,我要团结一些有识之士,才会答应分封,而且也的确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帮助我们击败了那些世家大族,这里面就是因为裂土封疆。”
杨若曦当然明白这件事情,大夏能有今日,也多是这个决定的功劳,让天下的有志之士纷纷投靠大夏,直到最后击败了李唐为首的世家大族,最后一统天下,分封制在里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李煜这个时候要废掉分封制,就是在打自己的脸。
隋末之大夏龙雀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还京
皇帝凯旋百官自然是要出城迎接,索性的是,皇帝下旨,让百官在城外迎接,而不用前往十里亭处,为百官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听说了吗?皇后娘娘昨天晚上离京了,应该是去见陛下了。”
“储君这次要倒霉了,娘娘也着急了,这才去见陛下,想向陛下求情,保全储君的位置。”
“陛下和娘娘情深义重,我看这次恐怕储君是有惊无险,毕竟,储君所说话,并没有什么过错,那些勋贵们得到的地盘太大了,和以前的世家大族有什么区别,前朝是怎么灭亡的,不就是亡于那些世家大族之手吗?储君这是未雨绸缪。”
“诸位想多了,想想看那些勋贵是谁,都是跟着陛下南征北战的,为大夏也不知道立下多少功劳,现在大夏建立了,国泰民安,也知道征服了多少敌人,消灭了多少王朝,这个时候,想要削藩,削弱勋贵们的势力,那些勋贵们会同意吗?这还不得闹起来啊!”
“一个是皇子,一个勋贵,陛下站在哪边,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嘿,看看,张卫那小子是怎么死的,那家伙实在是太猖狂了,居然兵围郡守府,偏偏陛下还在里面,这不是找死吗?”
“依我看,储君殿下并没有什么过错,那些勋贵们是应该好好整治一顿了,实在是太嚣张了,日后再这样下去,还会将朝廷放在眼中吗?殿下这是未雨绸缪,并没有什么错误。”
……
城门下,文武百官云集,看着皇帝的銮驾还没有到来,开始在一边讨论朝中大事,最近最火热的事情,自然是储君言论的问题,加上这个时候,诸位皇子纷纷回京,局面就变的有些诡异了。
储君之位不稳的事情开始传遍燕京,甚至有些人开始猜测在京的皇子之中,谁有可能成为新的储君,有些人已经开始行动,好让自己日后能得到一个好位置。
倒是前面的崇文殿等人并没有参与其中,官做到岑文本等人这个位置的时候,谨言慎行是最其基本的操作,对于李景睿的事情,众人心知肚明,却不好参与其中,只是从表面上看,众人脸上都有一丝担忧之色,毕竟储君之位若是有变化,就意味着朝局会发生动荡,这不是岑文本等几个人愿意看到的。
他们跟随李煜甚久,也知道李煜的为人,碰到这种事情,倒霉的或许就是李景睿,这句话私下里说,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李景睿却被别人抓住了把柄,事情就变的不一样了。
“岑先生,你说皇后娘娘能改变陛下的决定吗?”范谨终于忍不住询问道:“这个时候更换储君,必定会引起朝廷动弹,而且,殿下到底是有储君,对朝廷是有功劳的,难道就因为这件小事,而丢失储君之位吗?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只能是希望娘娘能够成功了。”凌敬叹息道。眼下这种局面,能够让李煜改变主意的,大概也只有杨若曦了。
很快就有一队队骑兵飞奔而来,一干官员望了过去,却见是诸王赶了过来,为首之人正是李景睿,然后就是李景智等皇子,这些皇子意气风发,气度不凡,到底是皇帝的儿子,生就龙凤之姿,骑在战马上,彰显不凡。
哪怕李景睿也是如此,哪怕现在是麻烦缠身,可是在他身上也不见任何沮丧之色,面带笑容,和寻常没有任何区别。
“参见殿下。”岑文本等大臣纷纷行礼。
“诸位大人不必多礼。”李景睿等人纷纷跳下战马,拱手还礼,显得平易近人,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模样,现场也是一片祥和。
“二哥,听说母后昨夜出宫了?”诸位皇子站好之后,李景峰忍不住询问道。
“这母后行踪,哪里是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可以知道的呢?天下之大,母后想去什么地方,就可以去什么地方,对吧!”李景睿笑呵呵的说道,他脸上堆满了笑容,声音很平和,听不出其中的喜怒。只是李景峰脸色不好看,就这样被对方讽刺一把,偏偏自己不好说什么。
“对,对。小弟只是关心母后罢了。”李景峰扫了对方一眼,心中生出一丝不满。
“二哥,现在的燕京城和当年不一样了,以前哪里有那些破事,现在朝中稍微有点动静,就传的沸沸扬扬,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李景智在一边说道:“我看,燕京的巡防营就应该整治一番,不然的话,这燕京城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呢?”
表面上是在说燕京的巡防营,实际上却是在说最近燕京的舆论,还是想将那些舆论给掀出来,找李景睿的麻烦。
“景智,你若有心,可以跟父皇提一提,这巡防营乃是镇殿将军的事情,或许父皇一高兴就让你来做这个镇殿将军呢!”李景睿笑眯眯的说道。
李景智面色微微一变,镇殿将军是谁,那是李固,是皇帝的心腹大将,最为信任的人,执掌巡防营,护卫京师安全,这么重要的位置,怎么可能让给其他人呢?
李景桓在一边听的很清楚,差点笑了出来,自己这位二哥还是很厉害的,哪怕是在困境之中,仍然不落下风,就冲着这一点,就能看的出来,这一次鹿死谁手还真的不知道呢。
不过这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他算是看出来了,这次恐怕是李景智会冲锋陷阵,想将李景智拉下马来,自己只是躲在后面而已。
“二哥,提到镇殿将军,他也是勋贵,难道二哥也想着对他们实行推恩吗?想这些功臣为我大夏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二哥这边,却想着如何削弱他们的封地,不知道他们心里面会是怎么想的。”李景峦冷哼道。
“景峦,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推恩了?你是从哪里得到消息?”李景睿忽然冷笑道:“你这么聪明,不会也和那些无能之人一样,认为这样没脑子的话,是我说出来的吧!”
李景峦听了气的俊脸涨的通红,十分不满的望着李景睿,这不是明摆着说他是傻子吗?
“二哥,那些话你究竟说没说,你自己知道,相信父皇也是知道的,男子汉大丈夫说了就是说了,做了就做了,父皇经常教导我们,让我们有所担当,二哥,你难道就没有一点担当吗?”李景智开口说话了。自己的两个的兄弟都干不过对方,李景智自然不会放任不管的。
李景睿心中暗自气恼,却没有办法反驳这件事情,只是冷哼了一声,说道:“清者自清,这件事情自己清楚就行了,景智,你还是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吧!”
“二哥,我就不明白了,我们这么老实,为国建功立业,可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二哥,没有证据的话,你可不能胡言乱语啊!”李景智心中暗怒,忍不住反驳道。
“自己知道就行了。”李景睿澹澹的扫了对方一眼,心中一阵烦躁,这些兄弟们太优秀了,也不是一件好事,这队伍不好带啊!
倒是李景桓静静的站在人群之中并不说话,他耳边传来几个兄弟的争论之声,他面色平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不会插足其中,最起码现在不会。
在皇子身后的是崇文殿的几个大学士,各个脸上都堆满了笑容,也是在相互交谈着什么,好像对前面几个皇子的争论之声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实际上,众人的心思都放在前面几个人身上,只是众人心机深沉,心里面就算有想法,也不会表露出来,似乎这一切都是浮云一样,别人也看不出众人的想法。
“辅机,你怎么看?”吏部侍郎韩瑷忍不住低声询问道。
“看什么?”长孙无忌看了自己的好友一眼,轻笑道:“这件事情与我们有关系吗?与你我都没有关系,既然如此,你我就不要涉足此事中,这里面的水很深啊!”
韩瑷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思索来,他和长孙无忌关系比较好,互为知己,也知道对方的心思,只是现在看来,这位国舅似乎不想插手其中,难道这件事情和他没有关系?他心中一阵迟疑,事情有的时候不能看表面,他一向不敢小觑了自己这位好友。
“不知道那个老狐狸心里面在盘算着什么。”韩瑷低声说道。
“看戏吧!老狐狸可不简单,他这个时候都没有什么表示,我看皇后娘娘深夜出宫,寻找陛下,就是他的主意。”长孙无忌目光闪烁。
他不敢小觑了这位首辅大臣,这么多年,在朝堂之上屹立不倒,自然是有一定手段的,这件事情涉及到李景睿的储君之位,可是对方此刻仍然是笑容满面,恐怕是心里面已经有了对策了。
韩瑷低声说道:“能够改变眼前局势的大概之后皇后娘娘了,但下官认为陛下为了稳住那些勋贵,这次恐怕不会站在储君这边。老狐狸倒是看的很精准。”
“陛下英明神武,在天下大势面前,陛下是不会受到任何人影响的。你也太小看陛下的心胸了。”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和天下大势相比,其他的算什么呢?储君这次可是说错话了。”
韩瑷也是化成了一声叹息,尽管他也知道李景睿的说法没有错,但这种想法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刚才李景睿来到城门前,若是按照以前的情况,肯定会有不少的文武大臣前往问候,可就是在刚刚,现场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前往巴结的。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可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朝中的许多大臣对此都表示不满了,朝中的局势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李景睿十分不利。
“来了。”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有骑兵飞奔而来,众人看的分明,顿时停了议论,按照各自的品级列好,等着皇帝的到来,就是在前面,正在争吵的诸位皇子,也不说话了,而是静静的站在那里。
“古将军。”先头前来的是古神通,身后紧随着数千御林军,威风凛凛。
“古将军。”李固飞马上前,大声说道:“可是陛下銮驾到了。”
“陛下和皇后娘娘銮驾还有两里的路程,诸位准备接驾吧!”古神通看着众人,然后领着大军入城,接管德胜门的城防。
很快就听见远处有铁蹄声传来,无数骑兵缓缓而来,旌旗遮天蔽日,无数士兵穿着火红色盔甲缓缓而来,大军簇拥着銮驾,正是大夏皇帝回京了。
“臣等恭请陛下圣安,恭贺陛下凯旋而归。”
城墙之下,响起了一阵欢呼声,上至诸位皇子,下至文武百官,纷纷跪倒在地。虽然这不是大朝,可是李煜已经一年多都没有回京了,行如此大礼也是很正常的。
李煜从銮驾上走了下来,看着面前宏伟的燕京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目光扫过李景睿等皇子,最后落在岑文本等几个大学士身上。
“众卿,一切可好啊!”李煜笑呵呵的招呼众人说道。
“陛下,陛下不在朝中,臣等十分想念。今日陛下凯旋而归,臣等也心安了。”岑文本赶紧说道,其他的众人也纷纷点头。
不管心里面是怎么想的,但口中却显得很忠诚。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李景睿脸上的喜色很浓,现在李煜还朝,他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压在肩膀上的大山此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你也辛苦了。”李煜拍了拍李景睿的肩膀,对众人说道:“原本,按照惯例,朕回来了,就要大宴众卿的,不过,这次改一下吧!朕今天晚上先过家宴,明天晚上再招待诸位,三天后举行大朝。”
众人听了面色一愣,皇帝每次凯旋归来,就会大宴群臣,这是惯例了,没想到这次变了模样,不过,仔细想象,也能猜测的出来,这其中的缘故,分明就是受燕京中各种传言所影响的。
皇帝还要询问一下储君的意思,唯有如此,才能确定这件事情的真相。
“臣等遵旨。”岑文本抢先应了起来,其余众人也只能按住心中疑问,纷纷山呼万岁。
隋末之大夏龙雀 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心怀芥蒂
大殿内,灯火通明,李煜坐在上面,李景睿、李景智、李景桓、李景琮等等,诸位皇子各自坐在几桉上,面前摆放的只是一个火锅,和一壶酒而已,倒是火锅内,有羊肉、牛肉,还有一些时令蔬菜,看上去十分美味。
只是这些皇子们哪里有心情注意这些东西,虽然都是美味佳肴,平日里也不是吃不到,而且今天晚上,皇帝召见众人,显然是有事情。
众皇子都将目光望着前面的李景睿,具体是什么事情,大家回京这么长时间了,自然是知道的很清楚,让他们不能确定的是,皇帝将如何处置这件事情。
“怎么,都没话说了,今天的晚宴,就我们父子,连你们的母妃都没有邀请,我记得前几年的晚宴,你们可是热闹的很,怎么现在都不说话了,景智等人都是出征归来,怎么,你们以前聚过?”李煜摸着胡须,扫了众人一眼。
他当然知道,这些儿子们归来之后,哪里聚过,除掉各自的小团体之外,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他心中叹了口气,什么时候,自己的这些儿子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就是因为一把龙椅?
“回父皇的话,儿臣等见到父皇凯旋回来,喜不胜收,心中十分高兴,故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李景睿赶紧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