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刺激199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愚乐

    那个杜秋姐姐家房子很大,似乎很有钱,为什么让我到这么破败的地方来?

    姜丹枫按照杜秋给的门牌号码,上到二楼,沿着走廊走了没几步,就听到一个女人说话的声音,声音很柔,但语气很硬:李老板,上次那300个翡翠坠子,其中有27个是玻璃伪造的,你知道这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损失吗?

    苏经理,这是一场误会,那天半夜下了雨,早上路上结冰了,送货的伙计不小心摔了一跤,把两包货洒在了地上,他是新人,分辨不出来,以为都一样,就混在一起了,那27个玻璃的,我双倍,不不不,我五倍赔你们。

    这次我们发现的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五倍赔偿就算了,就按合同里规定的双倍赔偿好了,但是以后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我不会再找你进货了!

    苏经理请放心,以后我亲自送货,绝对不出一点差错苏经理,晚上有没有空?我请你还有其他几位经理一起吃个便饭,聊表歉意。

    我们最近很忙,晚上都要加班,等过了春节再说吧,春节之后我们打算开个答谢宴,把所有供应商都请过来,大家一起聚一聚。李老板,我虽然不会喝酒,但到时候一定要敬你一杯,这些天多亏你供货及时,我们产能才能跟得上。

    苏经理太客气了,你们进货多,结款快,我要是还拖拖拉拉的,说不过去嘛!我瞧你们这意思,是准备春节之后大干一场?

    我们准备把批发市场也做起来,到时候还要李老板多多帮忙喂?你好,送100个到省人民出版社,好的,我这就安排李老板,我还有事,咱们今天就到这吧。

    好的好的,苏经理你忙,我先告辞了。

    一个谢顶的中年男人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见到站在走廊边的姜丹枫之后立刻停下来脚步,用肆无忌惮的目光打量着她,问道:小姐,你找谁?

    我找谁关你什么事

    姜丹枫理都不理,冷着脸和李老板擦身而过,走到办公室门口,轻轻敲了敲门,问道:请问杜秋先生在吗?

    正在写送货单的苏文秀抬头一看,被姜丹枫的容颜震慑了,微微愣了一下,而姜丹枫也被苏文秀的年轻震慑了,同样微微愣了一下,因为刚才在走廊边旁听的时候,她一直以为里面坐着一个三四十岁的女强人,没想到却是一个看起来年龄比自己还小的文静姑娘。




第二十五章 书法和人情
    你是姜丹枫吧?杜秋现在还没过来,你先进来坐一会。

    杜先生有没有说他什么时候过来?

    他说3点左右,应该一会就来了。

    姜丹枫轻轻哦了一声,站在门口打量着房间,房间不大,30平米左右的样子,墙壁上有些地方的白石灰已经剥落了,露出灰色的水泥内壁,东一块西一块的很难看;窗户是中间对开的木框玻璃窗,不管是防盗还是防风效果都很差;办公桌和书柜造型板正老土,涂着陈旧的枣红色油漆,像是六七十年代的产物;沙发看起来很整洁,但边缘处的皮革泛着油光,显然也有些年头了。

    进来坐吧,门口很冷的。苏文秀站起身来,一边用纸杯泡茶,一边自我介绍道:我叫苏文秀,是杜秋的朋友,你是来帮他翻译文章的对吧?

    是的。谢谢。姜丹枫含笑接过纸杯,然后撩起风衣的下摆,在沙发上坐了下来,问道:你跟杜先生在合伙做生意吗?

    苏文秀从办公桌上拿了一个金玉满堂的本子展示给她看,介绍道:我们在做这种记事本。

    金玉满堂的包装经过杜秋重新设计,封套上加了很多云纹,看起来富丽堂皇,但姜丹枫并没有放在心上,她随便看了几眼之后问道:你们在做记事本生意,为什么杜先生让我来翻译计算机方面的文章?

    杜秋喜欢捣鼓自己的东西,我也不知道他要翻译什么。

    这时电话又响了,苏文秀接完电话,跑去隔壁安排生产了,留下姜丹枫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她枯坐了片刻之后,觉得有些无聊,见办公桌后面的书柜里摆着几本小说,于是起身走了过去,准备拿一本出来打发时间。

    书柜的造型很传统,上半部分是两扇玻璃门关着的书架,下面是储物柜,姜丹枫打开玻璃门之后,看到小说旁边横放着一摞记事本,造型和刚才看到的一样,但封皮的材质不同,不是真皮,而是牛皮纸做的,最上面一本封面上写了两行文字,笔走龙蛇,错落有致,很是美观,她好奇之下,就拿起来看了看,发现上面用行书写着两句似通似不通的词:十年学读书,颜华尚美好。

    姜丹枫对中国传统文学兴趣不大,不知道这是南北朝时著名文学家江淹的诗,她望文生义,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觉得很适合自己的心境,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加起来正好十年,辛辛苦苦读完书之后,正好到了人生中容颜最最娇艳的年华,因此一定要无拘无束,肆意挥洒,享尽荣华富贵等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方才不负此生。

    再拿起其余几本,发现每本的封皮上都写了词句,文字各有不同,字体变化多端,散发着优美而又雅致的风情,比那个镶金戴玉的记事本要有品味的多,姜丹枫爱不释手,一连翻看了七八本,最后看到了一句她很熟悉也很喜欢的名言,名言有两行字,第一行用的是瘦金体,铁画银钩,卓尔不群,第二行用的是正楷,四平八稳,平淡无奇,两相对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于是忍不住轻轻念了出来:要么选择孤独,要么选择庸俗。

    叔本华说的是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我把独处改成了孤独,用来糊弄买家的,其实改过之后根本说不通,只是读起来更押韵一点而已。

    姜丹枫回头一看,发现杜秋拿着一个文件袋站在门口,穿着一件单排扣的黑色风衣,简洁的版型搭配着颀长的身材,显得颇为俊朗,她嫣然一笑,说道:我觉着挺好的呀,你也看过叔本华的书?

    孤独的人未必不庸俗,庸俗的人未必不孤独。杜秋并没有兴趣和她讨论叔本华,举了举手上的文件袋,说道:我这有四篇文章,已经粗略翻译过了,你帮我修订一下里面的错误和疏漏。

    姜丹枫把手上的几个记事本放回了书柜,但留下了第一本,问道:这上面的字是你写的?

    嗯。

    这些记事本卖吗?我想买一本。

    这是文秀帮同学和朋友定制的,你要买的话得另外做。杜秋把文件袋放在办公桌上,说道:姜小姐,我的事很急,这些文章你先看看,估算一下全部修订完需要多少时间。

    姜丹枫见他表情严肃,不敢再拖延,于是打开文件袋,从里面拿出厚厚的一沓打印纸,文章一式两份,一份是中文,一份是英文,她两相对照,快速浏览了一下之后把四篇文章分开,说道:第一篇翻译的很严谨,基本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第二篇有一些小错误,但问题不大,第三篇和第四篇篇幅比较长,错误也比较多,如果只是修订用词和语法错误的话,大概需要两三个小时,如果想要整篇文章更通顺流畅的话,可能需要一天时间。

    那你先修订语法错误吧,改完之后我再看看需不需要进一步润色。

    好的。

    这时苏文秀回来了,和杜秋商量了一下再招几工人的事,商量完了之后杜秋说道:文秀,我回去做饭了,等你哥和慧慧姐下班了就直接过去。你想吃什么?

    上次那个鲜虾天妇罗挺好的,还有炸土豆饼也不错,我哥喜欢照烧鸡腿,慧慧姐还想吃寿司。

    寿司就算了,天太冷,我那里条件有限,没有保温的东西,捏好之后很快就冰凉了,等春节之后再做吧。

    随便啦,反正我能吃到天妇罗就好了。

    那四篇文章中,第一篇完全照抄英文原版的开源软件定义和协议,第二篇部分照抄了一些开源软件的英文说明文档,第三篇和第四篇则是全部靠翻译软件翻译的,因此错漏最多,姜丹枫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分辨了出来,让杜秋对其能力有了信心,在临走之前,他掏了400块钱出来,说道:姜小姐,这里虽然简陋了点,但该有的东西都有,你先在这修订,要是6点之前没完成的话,就跟文秀他们一起去我家吃个便饭,你不用担心,如果太晚的话,我会送你回家的。

    姜丹枫完全违背了母亲的叮嘱,很干脆的接过了钱,但退了一张回去,说道:杜先生,第一篇不用修订,我无功不受禄。

    那好吧。

    杜秋走了之后,姜丹枫从提包里拿出一支精美的钢笔,坐在办公桌前,一边勾划文章中的错误,一边问道:苏小姐,杜先生会做rb料理?

    你不用这么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叫的太正式听着好不习惯。苏文秀搬了个椅子放在办公桌旁边,把取暖器摆在上面,让两个人都能取暖,她一边忙活,一边说道:杜秋在rb住了十多年,才回来没几天,做的rb菜很正宗。

    他是在rb读过书的留学生?

    不是,就是在rb住过。苏文秀语焉不详的含糊了几句,然后拿起一篇中文的文章看了看,发现全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术语,每个字都认识,但合在一起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又放了回去,问道:姜小姐,你是怎么认识杜秋的?

    你也不用这么客气,叫我名字就好了。姜丹枫抬头轻轻瞥了她一眼,问道:杜先生没跟你说吗?

    没,他就说找你来翻译几篇文章。

    姜丹枫有些意外,也有些暖心,英雄救美对很多男人来说是值得夸夸其谈一辈子的荣耀,从刚才的言谈来看,杜秋和苏文秀两人关系非常亲近,但却没有对其透露那天晚上发生的事,如此作为,这个人要么很骄傲,要么对她有想法,不管哪一样,都可喜可贺,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流言蜚语到处乱传了。

    我认识杜先生的姐姐,前几天一起吃饭,在饭局上聊到了翻译的事,就过来帮个忙。

    苏文秀哦了一声,目光在姜丹枫身上打了个转,没再说什么了。

    杜秋自然不知道办公室里的对话,他在学校附近的菜市场里买了些食材,正准备回出租房,这时收到了杜春华发过来的bp机简讯:晚上请不请姜丹枫?

    老妈,你真是个八卦婆

    早在和父母相认的第二天,林大伟就给了杜秋一个bp机,但是他觉得这玩意用起来太麻烦,自己在1995年又根本不认识几个人,纯粹是摆设,因此一直丢在家里当闹钟,英雄救美之后被杜春华强制命令带在身上,以便遇到急事好联系,现在成了她打听八卦消息的专用机,时不时的发个简讯过来骚扰一下,不理吧,晚上回家肯定被唠叨,理会吧,又没什么好说的,想来想去,杜秋觉得还是老妈的唠叨比较恐怖,于是找了个电话亭打了过去。

    姐,你在上班时间乱发简讯,不务正业,我要大义灭亲,去找你们主任投诉。

    小弟,你这几天学会了不少成语嘛,有进步,连大义灭亲都知道了,哈哈晚上姐也要去你那吃饭,多做点。

    我那里地方小,坐不下你这尊大神。

    唉呀小弟!你太伤姐的心了,姐长这么大都没吃过你亲手做的饭,厚着脸皮求一次,你居然拒绝了?

    昨晚你吃的鳗鱼饭难道从天上掉下来的?杜秋对亲妈无可奈何,只好向亲爹学习,把童年的自己拿出来做挡箭牌,问道:你来了,谨言怎么办?

    大伟打算晚上带谨言去给王长安拜个早年,我一个人在家不想做饭,闲着也是闲着,准备去帮你打个下手。

    那好吧,你过来就是了。

    今天事不多,大概5点就能下班了,我一下班就过去。杜春华收敛了调侃的笑意,正正经经的说道:苏氏兄妹和那个王慧慧人都不错,你亲自做饭请他们是对的,这样显得有诚意,虽说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但很多时候人情比利益更有用,你这次回老家要办的事很多,过了正月十五才能回云城,至少有二十几天不能上班,公司全靠他们帮衬,晚上搞隆重一点,别太随便。

    老妈,你和老爸一个世事洞明,一个人情练达,情商都很高,为什么就是处理不好夫妻之间的感情呢

    这几天你和老爸为了遮掩婚姻破碎的真相,各演各的戏,极尽耍宝逗乐之能事,但是你们俩几乎从不和对方直接沟通,凡事都通过我或者谨言当中间桥梁,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冷冷清清,真以为我看不见或者看不懂么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死结,全天下只有外公能解开,希望春节回老家一切顺利

    注1:江淹《效阮公诗·十年学读书原文如下:十年学读书,颜华尚美好。不逐世间人,斗鸡东郊道。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一旦鹈鴂鸣,严霜被劲草。志气多感失,泣下沾怀抱。

    注2: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原文如下: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第二十六章 春联和聚餐
    真香!

    杜春华揭开炖锅的盖子,面带着陶醉之色嗅了嗅浓郁的香味,然后用勺子从里面舀了一小块牛肉出来,连冷却都来不及就尝了起来,鲜嫩多汁的牛肉刚一入口,立刻含含糊糊的称赞道:小的,侬这个不戳哦。

    姐,你什么时候会讲浦江话了?

    去!我是说你这个红酒炖牛肉做的不错。杜春华吃完之后意犹未尽,找了个小碗,又舀了几块带着汤汁的牛肉出来,眉开眼笑的说道:从明天开始,家里的厨房就交给你打理了,天天做这道菜给我吃。

    这个耗时很久的,我今天早上一过来就开始做了,光炖就炖了五六个小时,如果天天做的话,我怕谨言会饿成皮包骨。

    这么麻烦?那一个星期做一次好了。

    姐,你是来帮我打下手的,别只顾着偷吃。

    我哪里偷吃了?我是怕你厨艺不行,把人给毒死了,所以以身试毒,提前试试味道。杜春华嬉笑着吃完牛肉,又夹了一只鲜虾天妇罗尝了尝,夸奖道:味道挺好的,难怪文秀点名要吃这个。小弟,你这些厨艺都是从哪学来的?

    rb有很多美食电视节目,专门教人厨艺,我觉着做饭挺好玩的,有时候无聊就对照着自学。

    做饭有什么好玩的,又累又烦,你真是无聊。

    是么?我看你每次做饭给谨言吃都很开心嘛。

    给自己儿子做饭吃,看着他天天长大,当然开心了。杜春华嫣然一笑,理所当然的说道:等你以后有了孩子就知道了,绝对比现在做饭更开心一百倍。

    杜秋默然,鼻子有点发酸,心里却暖融融的,因为对照着电视节目学厨艺的不是他,而是十年之后生活悠闲下来的杜春华,那道赞不绝口的红酒炖牛肉,其实是她看了电影《朱莉与朱莉娅之后研究了很久才弄出来的,今晚只不过依样画葫芦,拿出来当二道贩子而已。

    姐,你和姐夫最近是不是吵架了?

    正在品尝鲜蔬天妇罗的杜春华手腕一僵,然后若无其事的说道:前阵子为了一点小事吵过几句,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看你们俩之间气氛有点怪怪的,好像在搞冷战。

    天底下没有不搞冷战的夫妻,等你以后结婚了就知道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吵翻天。杜春华似乎没了胃口,把吃了一半的鲜蔬天妇罗放进碗里,搁在煤气灶旁边,用八卦转移话题,说道:其实不用结婚,谈过恋爱就知道了,你以前在rb真没谈过女朋友?

    没有。

    杜秋有些后悔提起这个话题了,交浅言深是社交大忌,自己和父母满打满算也才相认五天的时间,亲妈还好,好歹有姐弟关系打底,就算说错了话也没什么,而亲爹那边完全当他是陌生人,互相之间连稍微敏感一点的话题都不敢谈,只能靠插科打诨来慢慢增进情分和了解,像夫妻关系这种私密事,不是他现在该插嘴或者能插手的,如果硬要掺合,只会适得其反,让两人把矛盾隐瞒的更深,带来更多的烦扰。
1...1314151617...147
猜你喜欢